这就涉及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经济学家喜欢强调经济学的特殊性,似乎以不与其他学科分享知识基础为荣。但经济学不可能离开人类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基本问题),或游离于人类主流思想历史发展之外(如摆脱绝对理性)。
经济学的特殊性,大多来自操作层面,主要涉及资源配置。在工业化阶段,这样的实证是有道理的,因为现代性这个基本前提是稳定的。主流经济学实际上一直笼罩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排斥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思考。现代性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在其中。
经济学回到实证以外的价值问题上,首先是因为现代性的基础发生了改变。信息革命赋予人们离开实证问题,重新追问价值问题的权利。
另一种无益的态度是,认为后现代转向中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中虽然存在,但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应当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像行为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确实是经济学的领域,如果硬把它归为心理学领域,实际上就等于在抽掉它实质性的方面,等于承认作为现象的存在,但不承认作为实质问题的存在。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后现代经济》认为经济的后现代转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后现代转向具有共同背景,都是由形而上的理性(对应经济人理性)向形而下的理性解构(对应个性化)转变的过程。
《后现代经济》尝试建立后现代经济的公理系统,将经济学的内核由现代性(理性)扬弃为后现代性(感性),认为经济的个性化和有机化是后现代经济的核心特征,它们与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经济形成一对矛盾。个性化、有机化这两个特征来自互联网分布式、交互性的生产力特性,决定着经济范式的多元化、网络化的转型方向。
对后现代经济的公理解析与演绎,在数学方法上表现为,将代表理性最优化的导数解构为具有互补性的离散要素集合;在实证研究上表现为,由规模经济性研究转向品种经济性研究和网络经济性研究。
后现代经济与价格相联系的维度,除了现代性的数量维度(规模经济维度)之外,内生了品种维度(范围经济维度)。品种是异质性、有机性的描述单位。品种经济性是异质性的经济性与有机性的经济性的结合。
《后现代经济》全书框架以古典经济学议题--价值论、交换论、资本论、组织论、制度论和福利论--为线索,主要是考虑到后现代经济本质上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否定之否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回到工业化的源头进行对比、反思,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感知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1.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价值多元化问题。价值论和交换论是一个单元,描述了经济价值重心由理性的“一”(效用)向后现代的“多”(“主观”价值)转变的多元化趋势。阐释“回到边沁”(卡尼曼)的理论纲领和价值论主张。(“回到边沁”指经济学价值论由马歇尔的效用向边沁的价值复归的主张。)
2.交换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多元化价值的交换问题。价值多元化导致经济学交换论的解构,出现“一元不等于一元”的个性化定价和一对一交换现象。后现代经济为此建议加入“意义均衡”维度,以补货币均衡与实物均衡之不足。意义均衡势必要求从货币转向语言,对潜意识需求进行多元化解析。
3.货币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多元化货币的问题。在传统货币外,存在两种以信息为本质的虚拟货币,一种存在于分散决策、集中交换的股票市场,一种存在于分散决策、分散交换的信息服务市场。后现代货币的发展方向是使能指复归所指的符号中介。
4.组织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组织解构和再造问题。后现代主义主张将组织解构为碎片,即多元化、离散化的元素。建设性后现代则通过流程再造、虚拟组织的主张,将组织转型为社会有机体。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在于,要素的离散与整体的聚合,正是复杂系统一枚硬币的两面。
5.资本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异质性资本的问题。资本论包含后现代主义对于生产要素和资本的解构。后现代经济将生产要素与生活欲望视为一个平等的循环,反对现代经济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为此展开对生产要素和资本的解构。以感性、多元、当下、网络化的生活世界,解构理性、一元、未来和契约化的生产世界。主张打破生产之镜,向生活世界复归;主张由资本向知本(资本与劳动合一)复归。
6.制度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规则多元化的问题。针对制度经济学的新古典化,主张将制度最优化,使之不再变迁;后现代经济学解构最优制度,将其变为演进生成的制度。如果说现代性制度将不变本身制度化,认为最优规则是不变的,那么后现代性制度则主张将变本身(或“变的本身不变”本身)制度化。
7.福利的解构与建构
回答“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涉及的福利价值多元化问题。现代经济学的福利认为,效用最大化即幸福最大化;后现代经济学认为,有钱不等于快乐,效用最大化不等于幸福最大化,主张将社会幸福建立在个人快乐的基础之上。当然,说是解构,本书的实际立场是建设性的,只不过是将建设性融入解构来加以表述。
本书的写作结构
本书每一章的结构都由“所指”与“能指”两部分组成。每一章的前两节是问题所指,前一节是问题在互联网实践中的所指,后一节是问题在经济学逻辑上的所指;每一章的后两节是问题能指,前一节是问题在后现代思想形式中的能指,后一节是问题在经济学的后现代表述中的能指。
1.问题在互联网实践中的所指
回答的是,后现代经济学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是现实存在;这些现实问题的规模和重要性大到了什么程度,以致经济学不能再继续无视它。
2.问题在经济学逻辑上的所指
回答的是,现代经济学在哪里放弃解释责任,旧有的范式为什么不能解释现实问题,为什么需要用新的范式才能解决问题。后现代经济学准备用什么样的大思路--而不管它具体如何表述,用哪种术语系统表述--以在传统经济学之外,独辟解释路径。
3.问题在后现代思想形式中的能指
说的是,对上述所指问题的思考,并非胡思乱想,而是有人类主流思想的根据的。介绍后现代主义学者如何用经济学之外的术语系统,来表述我们思考所指的同一个现象。毕竟,当经济学家还没有思考后现代问题时,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已经想了近100年,而后现代现象是相通的,他们的论述可以举一反三,指点经济问题迷津。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中,有许多发表了自称是经济学的专著,只是因为根本范式不同,而不被现代经济学家承认。对于不同范式的解读,正是后现代经济学的任务;虽然术语不同,但大师们在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本书把它们“翻译”成同一种经济学语言,第一次系统地打开后现代思想中丰富的经济思想宝库,澄清关于“后现代没有经济学”的误解。
4.问题在经济学的后现代表述中的能指
说的是,有一些使用现代性术语的专业经济学家,思考的对象正在从传统的现代性现象转向了后现代性现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用后现代原理解释新现象的前卫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本书不是用后现代笔法写后现代,而是用现代的叙事手法在讲后现代,这样做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但本来这就是一本后现代著作,大可不必用现代性的规范来要求它。
“感性”这个词并不确切,但没有更好的词代替。在这里,仅是作为与理性相对的概念集合的符号,这个集合包括异质性、多元性、有机性等元素。在法国的后现代经济思想中,经常用“象征”这个词来指这里所说的感性,如象征交换、象征资本等。
转引自刘晓善:《后现代组织成本管理研究》,1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这与说后现代经济是综合理性与感性的经济体系是不矛盾的,因为后现代生产方式的理论前提就是在经济人理性之外,综合进(人本)感性因素(如个性化)。
分工也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这个“大于”来源于规模经济性,而非品种经济性。
分工中的协调则是使品种不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协调。
我们可以从东方传统的经络来理解有机性的特征。
包括解构(否定)与建构(肯定)两个方面。其中,建构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为代表。
包括异质性、离散化、感性化以及语言转向等。
包括网络效应、外部性、互补性等方向。
对应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化的实践趋势。品种在这里代表多元化、异质性等解构价值。品种经济性最初由钱德勒以范围经济形式加以经济史描述,本书扩展了品种的含义,泛指异质性的单位;对于与品种经济性有关的网络经济性,通过外部性、网络效应、互补性和范围报酬递增等加以描述。
这里的品种,不再是狭义的产品品种,而是价值本身的品种(质的规定性的量化形式,即有多少种不同的质),它是信息(熵)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本书的独特设定。一切因质的规定性不同而处在同一网络结构中的事物,都可以用品种来刻画。例如,中小企业集群,属于生产区层面的多企业品种,它们因资本专用性的差异而彼此区别,又由于共享社会网络而聚集;相对同样的生产而言,由一个企业代替一群中小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大企业是单一企业品种。又如,复杂系统的管理,是由于控制单元的异质性而使系统的管理品种多元化,它要求流程再造使组织产生向社会有机体的转型;而相形之下,简单系统即使控制单元在数量上极其庞大,但在品种上也是单一的。
有机性以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是两种特征的合成:一是网络效应(一加一大于二),二是范围报酬递增(品种越多,成本越低)。也就是说,社会技术网络中的异质性节点越多(生物多样性特征越明显),系统的经济性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