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不同是:人并不是天地间最为尊贵的东西,人只是天地间普通的一物。所以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为什么没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因为人只是宇宙间普通的一物,没有造物主,没有造物主造出天地万物供人享用这样一种观念。所以,人也没有资格去掠夺、去摧残天地间的其他事物。人没有这种权利,没有一个事物赋予人这样一种权利。
道是事物的根本,道不是一种具体的存在,道不是阴阳,也不是天地,更不是天地间普通的一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既可以称之为有,也可以称之为无。
《老子》的第一章讲: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从“天地之始”的意义上讲,道是“无”;从万物之母的意义上讲,道又是“有”。这里的“无”,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无以名状、无以言之,而是超于言表之外。有之前还是有,有之前还有有,而有的绝境却不是有,而是无以名状、无以形象的无。所以《老子》第四十章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生于无”,不是“无中生有”,这里的“生”是“源于”的意思,不是生成的意思。无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不存在,无也是一种存在。天下所有的事物,包括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人在内,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老子》第四章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是万事万物的起始。
作为天地之始而言,这样一个存在,这样一个道,可以把它叫做无。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而作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这样一个存在,又可以把它叫做有。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的有和无,老子讲:“同出而异名”,是同样一个东西的一种不同的说法。讲到一个无,讲到无名,是说:它是天地万物的开始、开端。讲到一个有,讲到有名,是说:它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它是天地万物的始祖。
3. 道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道化育天地万物,但道化育天地万物之后,道并不因此就不存在了,道仍然存在。道怎么存在呢?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变成了天地万物的主宰,变成了天地万物的灵魂。
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天遵从了天道,才使天成为天;地遵从了地道,才使地成为地。那么人也是一样,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遵从了人道,人如果不行人道,那么人就不再是人。
《老子》第三十九章讲: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这里的“一”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所讲到的“一”,虽然同是一个字,但意思有所不同。
“道生一”,道还不是“一”,“一”与道是有区别的。如果道与“一”都是一个东西,那么“道生一”就变成“道生道”了,就变成了同义反复。这说明这里的“一”与“道”是有差异的。
而第三十九章所讲到的,“昔之得一者”,这里的“一”指的就是“道”。因为它是宇宙间唯一的存在,所以称作“一”。
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人之所以生,都是因为道,都是因为得了道。道使天成其为天,使地成其为地,使神成其为神,使人成其为人。
天不遵从天道,天就不再是天;地不遵从地道,地就不再是地;人不遵从人道,人也不再是人。
这就是说,道不单单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它还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灵魂。所以,《老子》第六十二章讲: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何为奥?奥为室之西南角,是尊者所居之所,所以引申为贵。“道者,万物之奥”,意思是道是万物最宝贵的。王弼对此的解释是:“奥,犹暖也,可得庇荫之辞。”意思是,道是万物的庇荫之所。而帛书《老子》甲、乙两个版本此章均作:“道者,万物之注”,“注”即是“主”。意思是,道是万物的主宰,是万物的灵魂。
中国人的语言很丰富,而“道”这个字,是中国语言中概括性最强的一个字,没有一个字像“道”这样具有这么强的概括能力。
在西方哲学中,虽然也讲到宇宙的起源,讲到宇宙的主宰,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主宰显然不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要么是万物的起源,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所生发的,这叫宇宙起源的理论,也叫本原论。还有一种,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为它的原因,这叫本体的理论。本体论和本原论是有差异的。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道”既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同时又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就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而言,没有哪一个字比“道”更为根本,没有哪一个字更在“道”之上。
可以说,中国人用一个“道”字,说尽一切。“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因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所以,“道”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清楚的。
4. 道不可道
什么是“道”?
我们说,“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是万事万物的本根,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灵魂,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他的根本所在,这就是“道”吗?其实并不是。
翻开《老子》第一章,老子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如果这个“道”是可以说清楚的,那么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不是常道,不是大道。
如果一个名是可以命名的,那么这个名就不是一个常名,不是一个大名,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名。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名是常名吗?不是。虽然这个名是很清楚的,因为这个名字代表着我,谁一叫我名字,我就知道这是在叫我。我一叫你的名字,你就知道这是在叫你。这个名字是具体的,但是我们每个人正因为是具体的,所以它不“常”。我们每个人不是总是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在这世界上存在下去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能够说清楚的,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所以老子讲,“道”是不可道的。真正意义上的“道”,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
老子这样一种思想,在后代又得到进一步地发挥。《庄子?知北游》讲:
道无问,问无应。
你问我什么是“道”,我回答你我不知道。关于道的任何一种回答,都是错的。因为“道”无所不包,道是一个永恒的、不发生改变的东西。
宋代理学家程颢讲:
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杰出的天子。尧行君道,君道没有因此而增加。我们也知道,舜是非常孝的。他的父亲对他不好,但是他还是那样很好地对待父亲。但是并不因为舜做了这一切,孝道因此就增加了,孝道依然没有增加。
这个“道”是什么?就君道而言,就孝道而言,都是如此。那么再说到一个“道”字,就更是如此了。
因为“道”包含着天道,包含着地道,包含着人道。在人道之中,才有所谓君道,才有君之所以为君之道,臣之所以为臣之道,父之所以为父之道,子之所以为子之道。
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不是可以说清楚的。那么,在这之上的“道”,又怎么能够说清楚呢?你问“道”是什么,“道”什么都是,但“道”又什么都不是。
“道无问,问无应”。凡是对道所做的任何一种回答,所做的任何一种解释,说“道”就是什么,这都是错的。
那么有人就说了,前面讲“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道”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天地万物的灵魂,现在又说“道不可道”,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错。但这只是对于“道”的说明,并不是“道”本身。并不是说,“道”就是如此,只能如此,仅仅如此。
还有人讲,老子说“道不可道”,但是老子却写了五千言,所道何事?
人类创造出语言,原本是为了描述现象界的物类及表达自己对于现象界物类的看法。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超不出现象界的范围,语言超不出自己的家,所以语言是有局限的。对于超现象界的事物,人类所创造出的语言是无法明言的。庄子讲:“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以无常的语言描述和说明无限的道,当然是无能为力的。
老子讲“道不可道”,是说“道”不是可以用语言表明的。但是离开语言,人类又无法对“道”给予描述。元代著名道学家杜道坚说:“道不可言,可言即物。言固非道,非言不明。”
老子对于“道”,只是给予描述。老子是要让人通过这种描述而得其仿佛,是要让人通过这种描述,而对道有所把握、有所领会,并非告诉人们:此即是道。
比如佛教里常讲到一个故事,小和尚问老和尚:“月亮是什么?”老和尚用手指了一下月亮。但小和尚不开窍,他以为他师父老和尚的手指就是月亮。
老子也是一样。老子讲了五千言,是让你通过五千言,去体察、去体验“道”是什么。是要让你通过这个手指,去看、去观察、去发现你心中的月亮、你心中的道。而不是说这五千言本身就是“道”。
五千言不是道,手指也不是月亮。五千言只是对于道的形容,手指只是给你指示了一个方向。你应当寻找你心中的道,你应当寻找你自己的月亮。
我们通过对五千言的阅读,我们体会这五千言。《老子》一书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完全可以够一个人读一辈子、领悟一辈子。
你自己去体会“道”到底是什么。我应当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信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每个人读《老子》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个感受、这个体会,就是你所体会到的“道”。但是那只是你心中的“道”,那可能不是他人心中的“道”,那也不是老子自己所说的“道”。
这样一个“道”,可以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圆润,不断地圆满。
读《老子》的过程,就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读过《老子》的,下次再去读《老子》的时候,可以仔细体会自己心中的“道”,同时通过读《老子》,不断丰富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