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道是庄子哲学的思想基础。庄子论道,不是为论道而论道,而是要将道与人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是要为人的精神生活寻求一个根据。道的本性是自然,人也应当过自然、自在而自由的生活。
寻求人的精神家园,是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而这一问题的展开,是通过对于“道”的论述和说明而展开的。
1.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
道家之所以称作“道家”,道教之所以称作“道教”,原因正在于他们推崇“道”、崇尚“道”。道家、道教的一切理论,都离不开“道”。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也不例外。庄子要对人的个体精神生活做出说明,他要寻求个体的精神家园,对于这个问题的展开,他也是通过对于“道”的说明而展开的。
什么是“道”?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样一种思想,为庄子所继承。《大宗师》篇讲: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什么叫“有情有信”?这里的“情”,不是感情的“情”,而是情况的情,“有情”是说它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空虚的。“有信”,信就是确实,是确实存在的,不是我认为它存在它就存在,我认为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但是道“无为无形”,它没有具体的形状。
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是独立存在的,是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天地是由“道”化生而来的。
庄子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这里并没有体现出庄子思想的独特性。老子讲,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还讲,“道”是天地间一切事物之所以成其为它的根据。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样一种事物,原因都是因为道。这种思想也为庄子所继承。
《知北游》篇讲: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夜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天之所以成其为天,地之所以成其为地,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发育,日月之所以能够这样不停地运转,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道”。
所以,“道”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的始基,还是万物的根本,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为它的原因。
2.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发展
“道”既是事物的本原,又是事物的本根,还是事物之所以成其为它的原因。在庄子看来,它是没有任何局限的。“道”没有局限性,一切都不能对“道”有所限制,这是庄子思想一个新的生长点。
在庄子看来,“道未始有封”。“封”就是界限,就是局限性。庄子还讲:“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天下所有的东西,之所以成其为大,都是因为有了“道”,没有一个东西比“道”还要大。小也是如此,天下所有的东西之所以小,是因为道而小,没有一个东西因为过于小,而与道无关。
《管子》书中有一句话,可以对此做一个印证。《管子?白心》篇讲:
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
一个人得到了“道”,“道”不会因此而有多余;天下所有的人都得了“道”, “道”不会因此而显得不够用。
天下所有的东西,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道”。天地虽大,因“道”而大;秋毫虽小,因“道”而小。大小都因缘于“道”。“道”可以覆盖一切,可以涵盖一切。所以说,“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从空间上讲,还是从时间上讲,道都没有任何局限性。
关于“道”的这样一种无限性,《知北游》篇对此还有一个具体的说明。有一个叫东郭子的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道”在什么地方?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不满意,就请庄子给他说得再具体一点。庄子对他说:“在蝼蚁。”蝼蚁就是那种毛毛虫。东郭子一听,就皱眉头,怎么说得这么低下呢?怎么说到这么一个低下的东西?
庄子接着说:“在稊稗。”我们知道蝼蚁是一种小动物,它还是有生命的,还是有知觉的,而稊稗是植物,是普通的草本植物。庄子说“在稊稗”,那么就由原来的动物,下降到了植物。东郭子一听就更皱眉头了,“何其愈下邪?”你怎么越说越不像话了?越说越低了?
庄子接着说:“在瓦甓。”瓦甓就是一砖一石。蝼蚁虽然低下,但它毕竟还是一个小动物,稊稗虽然低下,但它还是有生命的。而瓦甓,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所以,东郭子听了以后,眉头皱得更紧了,“何其愈甚邪?”你怎么越说越低了?越说越不像话了?
庄子又说了一句:“在屎溺。”屎溺就是人体的排泄物。东郭子无话可说了,知道没法再说了。
庄子为什么这样回答?蝼蚁、稊稗、瓦甓是非常低贱的东西,是从来不为人所看重的东西。非常低贱的东西都有着“道”,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在道之外呢?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脱离道而存在呢?
所以,道是“周”,是“遍”,是“咸”。“周”是从空间上讲的,讲道无处不在;“遍”是从个体意义上讲的,每一事物上都存在着道,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咸”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天下一切事物莫不有道,莫不有道存在。简单来讲,“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道”没有任何局限性。既没有空间上的局限性,也没有时间上的局限性。
“道”的这种没有局限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性质,是庄子对于老子“道”论的发挥。
因为道是“周”,是“遍”,是“咸”,因为道具有普遍性、周全性,所以,道不是可以用言语明言的,不是可以用言语说清楚的,任何对于道的描述与说明,都不足以表明道的这种“周”、“遍”、“咸”的性质。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对这个思想,也有进一步的发挥。庄子讲:“道无问,问无应。”
庄子很善于讲故事。在《知北游》里,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知,知也就是智,看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知沿着小河走,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无为谓。“无为谓”这个名字也有含义,这人是无为之人,叫他什么名字也无所谓。
知向无为谓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是相关的。“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意思是,一个人如何思考才可以知道“道”?如何处事才可以安“道”?如何做事才可以得到“道”?问了三句话,无为谓毫无反应,没做任何回答。
知没有得到答案,他继续朝前走。后来他又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叫狂屈。他又向狂屈提了这样三个问题。狂屈告诉他说:“我知道,你过来,我来告诉你。”但是,当狂屈真的想要告诉他这一切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不知从何说起,什么也说不出来。结果他什么也没有说。
知仍然没有得到答案。他继续朝前走,后来他来到了皇宫,见到了黄帝。他又向黄帝提出了这三个问题。黄帝回答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黄帝的回答全是否定的回答。你问我怎么样,我就说“无”,全都是“无”。什么事都不要想,什么事都不要做,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态度都不要有。这样,就可以知“道”,可以安“道”,就可以得“道”。
知听了黄帝这个回答以后,很高兴,因为他终于知道了。知道怎样可以知“道”,怎样可以安“道”,怎样可以得“道”了。知对黄帝说:“现在我们两个知道怎样可以知道,怎样可以安道,怎样可以得道,无为谓和狂屈他们两个不知道,不知道怎样知道、怎样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