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好的记忆好像都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怎么一眨眼就物是人非了?晚上,她习惯地想跟爸爸通电话。
于静家在塘沽,经过小学期间的业余排球训练,1993年11岁的于静进了天津市体校。1998年进入天津女排以后,平时训练紧张,经常去外地或国外打比赛,电话成了维系她和爸妈的纽带。她有什么喜忧,都想告诉爸妈,别看爸妈是工人,但他们通情达理,能给她及时的点拨,以至让她有了点依赖性。
电话接通了,几句话过后,爸爸于书生就知道独生女遇上不高兴的事情了。听完女儿的委屈,爸爸说:“小静啊,打球跟打仗是一个理儿,得服从命令听指挥。教练让你往前冲,你就冲好,不让你冲,你就做好分配给你的事儿。”
“可是,我觉着有点委屈。”于静跟爸爸不藏着掖着。
“爸爸知道你没打上主力,心里有点憋屈。你得想一想这个理儿,一个队伍是个整体,总得有干这个干那个的,场下场上不是一样吗?队里有了成绩,大家不是都挂上金牌了吗?”
“替补跟主力还是不一样。”于静嘟囔着说。
爸爸那边依然耐心地开导女儿:“爸爸不懂排球,就是个爱好者。中国女排‘五连冠’那会儿,我下了班就往家赶,为了看排球。郎平那会儿也有主力跟替补啊,要是只有郎平在上面冲,没有替补在下面盯着,那叫球队吗?只要有球队,就得有替补,替补就像盖房子的地基,挺光荣,挺重要的。”
“我都24岁了,再不打主力就没机会了。”于静心里还有扣儿。
“没机会怎么了?当初你去上体校爸不就说过,打算干这行就把它干好了,就算你一辈子没打上主力,也是天津女排的一员。国家培养你那么多年,一个人一年多少经费,市里奖励你们,奖的是整个天津女排,没说只奖励主力,不管干哪一行,讲的是问心无愧,小静,你现在是党员,得用党员的脑子想事啊!”
爸爸给自己上到党员这个纲上,于静头脑有点冷静了,她不再跟爸爸叫苦,又跟妈妈聊了几句,放下了电话。
说来也巧,就在于静服从队里的安排,投入训练的时候,中国女排那边出了情况。两个二传手冯坤、宋妮娜都因为伤病影响了训练,为了让她们从容治疗,陈忠和主教练向天津女排提出借调魏秋月暂到国家队帮忙。素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王宝泉自然放人,魏秋月驰援国家队,于静又被推上第一线,而且当年的全国女排大奖赛马上开赛,前两站又都在天津,于静的压力顿时增高。
国家队的变化,让王宝泉也感到突然,既然派了魏秋月增援国家队,天津女排自己打全国女排大奖赛,就只有让于静打主力二传。
王宝泉找到于静,用不着兜圈子,开门见山:“于静,情况你都知道了,大奖赛你打主力,做好准备,有困难吗?”
于静知道现在是队里用人之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爽朗地回答:“我上,没问题。不过,我的技术水平可能跟队里的要求有距离,我的比赛经验是零。教练对我的要求不要太高,我万一表现不好,队友们不要埋怨我!”
王宝泉说:“咱们的队风你还不知道吗,队员们上了场就跟一个人似的。”
于静说:“您放心,我一定认真打好每一场球!”
2006年4月12日,全国女排大奖赛第一阶段比赛在天津开赛。于静兑现了自己对主教练的郑重承诺,把平时训练中掌握的东西都表现出来了,与队友们配合很好,一旦有些不足,王宝泉在暂停时及时给她指出,下场后她还向丁红莹请教,在比赛实践中迅速提高。
参加天津站比赛的有天津、北京、八一、辽宁、山东五支女排。缺少了丁红莹、李珊、张娜、张萍、李娟、魏秋月的天津队,先后以3比0胜北京队,3比2胜山东队,3比l胜辽宁队,3比0胜八一队,四战全胜获得天津站第一。
从4月19日开赛的全国女排大奖赛大港站比赛中,参赛队有天津、四川、福建、河南、八一五支女排,天津队再以3比0胜福建队,3比0胜四川队,3比0胜河南队,3比0胜八一队,又是四战全胜获得大港站第一。
4月29日,天津女排远赴浙江义乌参加全国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从5月2日起,天津队先后以3比1胜福建队,3比0胜江苏队,3比0胜山东队,3比l胜八一队,3比0胜浙江队。5月7日在冠亚军决战中,天津队再以3比2力克八一队,以各场比赛不败的战绩荣获全国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大奖赛期间有一个小插曲:5月4日,天津队3比0胜了山东队。比赛结束,天津姑娘们走出赛场,遇见迎面走来的浙江队主教练徐建德。
大家都是老熟人,徐建德关心地询问:“这场怎么样?”
天津姑娘回答简洁:“赢了!”
徐建德再问:“多少?”
天津姑娘依然不多费一个字:“3比0!”
徐建德好像有点不相信,面带狐疑地说:“就你们几位?”
天津姑娘们笑了,得意地说:“就我们几位!”
走在姑娘们后面的王宝泉把这一幕看个满眼,他和徐建德一向关系挺好,徐建德接着跟他打招呼:“行啊,3比0,够轻松的!”
王宝泉解释:“别听她们的,比分咬得挺紧。”
徐建德诚恳地说:“那也行,她们几个人打成这样不错了!”
上了汽车,王宝泉不失时机地敲打姑娘们:“听见了吗?徐指说的,就你们几位?别忘了把身子放低,后面接着拼啊!”
捷报传到天津,天津球迷在庆贺天津女排再立新功的同时,欣喜地看到姑娘们的表现。一位专业人士特意评说于静:“她有点生不逢时,前有丁红莹,后有魏秋月,实际上于静也是非常好的运动员。她有博客,这孩子挺有脑子,素质比较高,如果完全考虑个人,她可以不在天津队,到任何一个队都能打上主力。可在天津队她打不上联赛,只能打大奖赛,大奖赛都是替补队员打,关注度不那么高,于静是陪着主力队员达到了一个巅峰的水平。”
还有一位天津老排球工作者这样说于静:“从于静身上可以体现出排球运动是一个整体,如果队里面没有得力的替补队员给主力队员做补充,主力是不会提高上去的。而且天津女排打球不是局限于几个人打,她们互相之间有一种互动,那种气场和那种呼应,也是咱们天津女排的一大特色。”
由于静说到张子茜,这位老排球工作者仍然有话:“张子茜也是属于生不逢时的队员,我比较欣赏她。她进攻挺利索的,但她前面有杨洁,后面有霍晶,她也是处在不上不下的阶段。张子茜跟于静一样,离开天津队她到哪个队都可以打上主力。但为了队里,这么多年也选择了坚持。主力没在这里耍大牌,替补也拼命往上争,所以天津姑娘惹人爱。”
更有球迷评说于静:“谁不想风口浪尖接受众人的瞩目,谁不想厉兵秣马横刀笑傲江湖,但是英雄背后总要有同伴的呵护,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于静便是天津女排中的这种角色,被人戏称为看家花旦。”
于静被球迷的鼓励所感动,她以文答谢:“谢谢楼主的文章,我看过后十分感动……我没想到会有人关注我知道我,每次和队友们走在马路上,她们都能被认出来,却没有人认识我,我已经习惯了。我还会在天津女排继续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不求名利,站好最后一班岗。”
2006年5月12日起,天津女排参加在广东台山举行的200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天津队与河南、四川、八一、云南、上海、河北、南开大学等八支队伍分在B组,天津女排又以七战全胜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半决赛中,天津队3比0胜山东队。决赛中,天津队3比l胜八一队,又获全国女排锦标赛冠军。
5月20日天津姑娘们回到天津,征尘未洗,两天后再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亚洲俱乐部杯女排赛。参赛的共有中国天津、日本、泰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中国台北等七支俱乐部女排。天津队先后以3比l胜泰国队,3比0胜印尼队,3比0胜中国台北队,3比0胜日本队,3比0胜哈萨克斯坦队.3比0胜菲律宾队,再以全胜战绩捧回亚俱杯。
至此,在全国女排大奖赛、全国女排锦标赛、亚俱杯女排赛三项赛事中,天津姑娘们保持29场连胜。在这些比赛中,于静经受了考验。而在这些比赛中担任天津女排队长的,是与于静一起来自塘沽的王莉。王莉以出众的技术和人品,把天津姑娘们团结得像一个人,她们在失去全国联赛冠军的仅仅两个月后,在几名主力队员缺阵的情况下,连续在国内外三项赛事中折桂,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说到王莉,在天津女排丢掉全国联赛冠军以后,她涌动过思想波澜。
那年王莉24岁,年岁可能还不是主要因素,伤病是让这个善良的姑娘痛苦的渊薮。两个膝关节积水的频率愈益提高,腿肿带来的后果是加剧了她跳起时的疼痛,她觉得自己伤愈无望,想下队(退役)了。
一天训练结束后,王莉拖着伤腿来找主教练王宝泉。敲开王宝泉、常良才的办公室兼宿舍房门,只有王宝泉一个人在屋里。王宝泉见是王莉,没等她开口就先摆着大手说话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
王莉心里有点好笑,就问:“您知道我要说嘛,嘛不可能?”
“下队,这个时候你不可能下队!”王宝泉干脆利索地说。
王莉心里一惊,但马上想到,主教练这么准确地一下子猜透了我的心思,可见他现在也为队里的人员情况伤脑筋。
但是,既然已经来了,还是把心里话跟主教练说一说吧,她就平静地述说了自己的伤病和想法。王宝泉这会儿平静了,默默地听着,等王莉把话说完,也恳切地说了自己的心里话:“你的难处我知道,论个人的想法,我也想体谅你。可是,队里的实际情况摆在这儿了,不用我多说。现在队里在家的队员就数你年龄大,你还是队长,怎么说也得带一带小队员,怎么说也得再坚持一段哪。队里有我们这几个党员,女排的天得我们撑着!”
王宝泉的词恳意切,也触动了王莉关心女排的那根神经。她知道,主教练不同意自己下队,都是为了队里。确实,天津女排刚丢了联赛冠军,是队里最困难的时候,自己这个时刻来提下队,有点不靠谱儿。主教练把话说到这个高度了,自己是党员,就得帮助队里克服困难,不然那写在入党志愿书上的话不就是空话了吗?于是,一种沉重的责任感,让王莉与王宝泉交谈的主题变了,变成怎样打好后面的比赛。
离开王宝泉办公室兼宿舍时,王莉撤销了下队的请求,化作打好后面比赛的决心,而队友们都很配合王莉,就有了后面三项赛事、29场比赛的全胜。
共产党员的党性,支撑天津女排度过了那个灰暗的关口。
2007年2月10日,农历小年那一天,于静发出一篇题为《感谢球迷的支持》的博文,讲述了同一个时间段的心路:
谢谢大家这么支持我。作为天津队的超级替补、超级板凳,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知道我,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的位置。在我将近十年的排球生涯中,没打过主力,没在联赛的赛场上表现过。
当2006年全国女排大奖赛即将开始的前几天,传来因为冯坤和宋妮娜受伤,魏秋月调进国家队的消息。最不可思议的是,大奖赛前两站还在天津举行,这无形中给我增加了压力。因为去年联赛刚打完,我们败给辽宁队,取得亚军,而大奖赛是联赛之后的第一个比赛,而且是在家门口打。我们几个超级替补加小孩儿能不能打出天津女排的精神?赛前我也不敢肯定,就连教练都不给我们压力,说能进前六名就行。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竟然是全国前八名的队伍中唯一一支全胜的队伍!我没有辜负这么多年的付出。在最后与八一队决赛,比赛胜利的一刹那,大家抱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哭了。我们联赛第一次取得冠军的时候我也哭了,但是这次跟那次不一样,这是我自己和队友们打的冠军!我要把这块含金量最高的金牌珍藏起来!也不枉我练排球十多年来,终于有了美好的回忆!
我要谢谢我的教练,给了我这次机会展现自己。我要谢谢我的队友们,当我传不好、发挥不好、心理紧张的时候,没有埋怨,没有嫌弃,给我鼓励。我要谢谢我的父母,无论我打主力还是打替补时,无论我打得好还是不好时,都一直在我背后支持着我。我现在还能在排球场上,有一半是他们的功劳。我更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天津女排、支持我的球迷们,我会记住你们说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我会时刻等待机会的到来。
有网友写过:“祝贺天津女排再夺冠军,每个冠军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当我们与王莉、于静聊起那些往事的时候,她们显得异常淡定。她们的口头表述各有各说,但有一句话是相同的:“为了队里”。
“为了队里”,语言虽然平实,但展现了天津女排姑娘的境界。
5.受命“带小孩儿”
2005年12月,天津媒体刊发的一条消息,让关心和喜爱天津女排的球迷们感到欣慰:在十运会赢得“大满贯”后,天津女排在逐渐换血的同时,加紧了后备力量的培养,正式组建天津女排二线队,呈现了天津女排梯队建设的雏形。
天津队主教练王宝泉说:“天津女排作为一支冠军队,组建二线队的想法一直在酝酿,原计划就是在十运会后着手,现在有了这样一支二线队,会减轻天津一线队的压力,希望这支队伍能尽快成长,真正形成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