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学书非常讲究,笔笔都要有来历,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记载了一个他与刘墉互相讥评的故事:“乾隆时期,都下言书推刘诸城,即刘墉,以及翁宛平,即翁方纲两个人。戈先舟学士,是宛平的女婿,是诸城的门人。尝质诸城书诣宛平,宛平说:‘请问你的书法哪一笔是源自古人?’学士请告诸城,诸城说:‘我自成自己的风格,请问您老人家哪一笔是自己的?’”由此可见,翁方纲学习书法的态度是多么严谨,从基本功这点上说,他确实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梦园丛说》这样记载道:“翁覃溪先生能于一粒芝麻上写‘天下太平’四字。”
但他只是注重技巧,却始终墨守前人成规,不求创新,没有个人风格。《艺舟双楫》里还提到,包世臣评论翁方纲的书法“只是工匠之精细者”,的确是没有冤枉他。
◎文苑拾萃
望罗浮
(清)翁方纲
只有蒙蒙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全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范文澜窑洞中写“春秋”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安得长者言》
范文澜(1893—1969年),字仲沄。中国历史学家。浙江绍兴人。范文澜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日本留学。1921年回国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教授中国文学。1925年他出版了对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注释书。之后转向历史学的研究。1935年因为支持华北抗日运动遭到逮捕,释放后在1940年奔赴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等职。1941年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教材《中国通史简编》,1945年执笔《中国近代史》(上册),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学者。1948年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原大学校长,1950年任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等职务。1969年7月29日范文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1940年春天,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来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消息不胫而走,当时延安的几个院校师生以及有关部门领导,还有范文澜的昔日好友都十分高兴,中央主要领导人还亲自接见了他。
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住房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十分差。范老一家三口人,住的是一孔窑洞,吃的以稀饭为主,干饭很少吃,肉类几乎没有。每人每月发几张边区生活补贴票,用来买一点儿日用必需品或其他东西。
工作条件那就更不用说了,范老的书房、餐厅、厨房以及寝室全在这孔窑洞里,挤得都看不下去了。最里边是两个简易大木床,靠窗处是他自己找来的几块木板、四条木棍,别人帮助做成的简易桌子。看书写字时,它是书桌;吃饭时,它又成了餐桌。在桌子的后面摆着一个长条凳子。谁能想到,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了《中国通史简编》的写作。
他伏在“桌子”上夜以继日地写着。晚上是没有电灯的,只有一盏小油灯。点灯的油只有蓖麻油,窑洞里烟雾迷漫,熏得范老睁不开眼睛,而且咳嗽不止。油灯发出的光很暗,他只好把头贴近灯写着。实在太累了,就把身子靠在窑洞的土墙上稍稍休息片刻,并用纸卷着当地出产的烟叶抽几口解解乏,接着便又马上写了起来。由于延安的纸张极为缺乏,范老用的稿纸质量很差,反光很厉害,非常刺激眼睛……就是这样,范老还是不顾一切地写着。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范文澜在极其艰难的延安窑洞中写出了《中国通史简编》上、中、下三册,共记90万字,《中国近代史》约20万字,并发表了很多篇论文,对中国史学界影响极大。
◎故事感悟
范文澜为了坚持完成《中国通史简编》的写作,几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夜以继日,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对我国史学界的影响极大。我们应当学习范文澜的这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史海撷英
范文澜著书经历
范文谰在私塾上学时,就已经读过四书五经和《泰西新史揽要》。他特别爱读《礼记》“大同之世”、陶潜的《桃花源记》。还背着师长偷看古典小说。
上中学后,范文澜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他喜欢读外国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还喜欢读《国粹学报》上章炳麟等人的文章。
大学时,他跟随刘师培学治经、跟陈汉章学史、向黄侃学文,经常看《新青年》。在南开大学教书时,应顾颉刚之约,组织朴社,出版书刊。他出版的学术著作就是1925年出版的《文心雕龙讲疏》。1926年,他出版了《群经概论》。1931年出版了《正史考略》。《文心雕龙讲疏》后来改名为《文心雕龙注》,于1936年出版。
从范文澜早期的三部学术著作可以看出,他非常精通文学、经学、史学。此外,他还在1929年编写过一本“消遣苦闷的岁月”的资料书——《水经注写景文钞》,1935年也写过一本宣传爱国思想的通俗读物——《大丈夫》。这些书,都是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写的。
抗战胜利后,范文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学术上也迈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殿堂。《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是他耗费了后半生精力撰写出来的重要著作。
范文澜到延安后,开始撰写中国通史。当时拟定的写作准绳是“略前详后,全用语体,揭露统治阶级罪恶,显示社会发展法则等几条”。全书拟分为上中下三册,从上古到五代为上册,1941年出版,从宋辽到清中叶为中册,下册只有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这部分,命名为《中国近代史》上册,1946年出版。前两册合称为《中国通史简编》。
◎文苑拾萃
沁园春·雪
范文澜 译
这是北方的风景啊!千里万里的大地,被冰封住了,大雪飘飘地落着。老远望去,长城里边和外边,只是一片空旷;黄河高高低低,波浪滚滚的河水,一下子冻结不流了。一条一条的大山,好像白蛇在舞蹈;一块一块的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大山高原,都在跳动,要和老天比一比谁高。等到晴天,看鲜红的太阳照起来,像个美女抹着胭脂,披着白衣,格外的美妙。
中国国土这样好,引起无数英雄争着要。可惜那,得到胜利的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武功虽然强大,对文化的贡献却嫌少。名震欧亚的成吉思汗,只懂得骑马射箭打胜仗。这些人都过去了,算算谁是真英雄,还得看今朝。
徐松致力西北历史地理研究
◎君子下学而无常师,小人耻学而羞不能。——唐·魏征
徐松(1781—1848年),字星伯、孟品,原籍浙江上虞人,清代翰林,著名地理学家,有《西域水道记》、《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唐两京城坊考》等著述。徐松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先驱者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徐松生于浙江绍兴,后随父移居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他少年得志,自举人而进士,曾入职南书房,派入全唐文馆,又充文颖馆总纂。嘉庆十年(1805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受人劾奏,戍守伊犁,为期六年。
徐松谪戍伊犁因祸得福,受到了伊犁将军孙筠的器重,继续著名的清初西北史地学人祁韵士编写《伊犁总统事略》的工作,并被允许实地调查,“先生于南北两路,壮游殆遍。每所之适,携开方小册,置指南针,记其山川曲折,下马录之。至邮舍,则进仆夫、驿卒、台、通事,一一与之讲求。积之既久,绘为全图。乃偏稽旧史方略及案牍之关地理者,笔之为记。……孜孜不倦,十年成书”。
调查的结果使徐松完成了《西域水道记》等边疆书籍,以西域五大流域为纲,综合记载了沿途的山脉、城堡、史迹、民族语言和风俗等,资料翔实,极富权威性,是他的代表作。
在乾嘉时期,热衷于西北边疆的学者几乎都和徐松“交往甚密”,由此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京师西北学人群”。
与徐松有密切往来的人还有龚自珍、魏源、俞正燮、张穆、沈垚、何绍基等人,他们经常一起切磋西北史地以及天文、历算等各种学问。徐松所居在顺治门(宣武门)大街,厅事前有一棵古槐,矫健挺拔,直入云霄。言之曰荫绿轩(《西域水道记》即在这里精心完成),书斋处曰治朴学斋。各界名流相见恨晚,徐松也常在陶然亭宴请同好,沈垚这样描述道:“天气晴和,微风散馥,酒酣以往,书扇作画,哦诗联句,读曲踏歌,极其兴之所至,可谓乐矣,夕阳将堕,客犹未数,沈先归,步出亭,清风扼于疏木,恍若鸾风之音自天而降,不觉胸中郁滞,一时消融顿尽,而心之灵明,又以虚而将有所受:夫乃叹胜地良辰、友朋会集之不可少也。”
著名的书法家何绍基和这群热爱西北史地的学者也有密切来往,其诗词也对此做了很多描述:“星伯徐丈人,名重天禄阁。洎为绝塞行,专究舆地学。李(申耆)张(石州)与魏(默深)沈(子敦),同时考疆索。……当时谈艺欢,我曾闻其略。觥觥盛名儒,冉冉归夜壑。大息抚遗笺,时艰竟安托!”而且还记叙道:“酒光烛影方熊熊,议论飙发开我蒙。忽然四座寂无语,天倪道味相冲融。纸窗夜半明华月,开门飞满一天雪。”
龚自珍曾写过一首诗赠给徐松:“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材毕竟恃宗工;笥河(朱荺)寂寂谭豀(翁方纲)死,此席今时定属公。”因此,缪荃孙说:“先生学识宏通,撰著精博,负重望者三十年。”
徐松离京做官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城治学。在这群学者中,他可以说是居京时间最长的人,而且由于能够亲历边疆实地考察,著成边疆书籍,又积极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边疆问题,从而营造了非常好的为学氛围,也使他成了这群学者的核心人物。
◎故事感悟
徐松没有因为被贬而气馁,反而因祸得福,并最终热衷于西北边疆地理历史的研究。持册,配指南针,记录山川的曲折,积而成图,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从而也确定了他的核心地位。徐松就是靠着自己这样坚韧的性格,创造了自己的荣誉与历史地位。
◎史海撷英
《西域水道记》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由清代大学者徐松所著,该书是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方面的名作。“外二种”是《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三种著作体裁皆不同,但对象一致,内容也相互关联。出版后,流传的书名多以《大兴徐氏三种》、《西域三种》、《徐星伯先生著书三种》等为主。
《西域水道记》记载了西域各条河流的发源、流域、所入湖泊等详细的地理资料,范围囊括了今嘉峪关以西直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西北地区。该书仿照《水经注》体例,自为注记,除了详细记载各条河流的情况,还对流域内的政区建置沿革、典章制度、厂矿牧场、卡伦军台、名胜古迹、重要史实、民族变迁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以学术角度观来看《西域水道记》,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三个显著特点。
一、重视实地调查、踏勘。作者走遍了天山南北,所到之处,均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和地图绘制。
二、根据内陆河流归宗湖泊的规律,创造性地将西域水道归为11个水系。
三、充分应用了西方先进的投影测绘技术获得了准确的西域地理经纬度。
另外,这本书不仅有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文字简洁,优美生动,很多篇章段落都可以当做游记阅读,具有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与此书同时,徐松还进行了《汉书西域传补注》的撰述,考证和修订古代地名沿革,与《西域水道记》有相得益彰之妙,二书中往往有“互见”字样,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
《新疆赋》是文学创作,该文记叙了乾隆以来平定西域、开疆辟土的功绩,同时也对新疆南北二路的山川地理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
身陷牢狱,勤奋笔耕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汉·陆贾
王若飞(1896—1946年),原名运生,字继任,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员,革命烈士。1903年迁居贵阳,随舅父黄齐声生活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看着日本人举行庆典,王若飞等义愤不已,愤然离日回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工作。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内蒙古归绥市一所国民党监狱里,有一个阴森潮湿的囚室,里面黑洞洞的,活像个墓窟,只有两边的小铁窗各有一缕光线照射进来。小铁窗的窗口不时有鬼鬼祟祟的影子在晃动,看守人员饿狼似的眼睛偷偷地向里面窥视着。
牢房内囚禁的据说是一个大共产党。此人面庞清秀,眉宇间流露出坚毅顽强的神采。这时,他正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紧张地写作,一边写,一边不住地抬头注视着小窗口,以避开敌人的监视。不料,他写着写着便入了迷,只注意了一边的窗口,疏忽了另一边,结果被敌人发觉了,如狼似虎的看守人员立即冲进了牢内……
这个身陷囹圄的人的确是位共产党员,真名叫王若飞,是我们党最老的同志之一。他是1931年10月在内蒙古开辟武装斗争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把他关进了归绥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