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缝纫组给别人“打工”的时间不算短。后来有两件事促使高德康从为别人“打工”的小裁缝变成了走入市场的大老板。一件事是他一次带着自己厂生产的针织涤纶服装到开封市场销售,因产品质量过硬,一下全销了出去。尝到甜头的高德康从那起就有了一个信念:应该早日打出自己的产品,尽快结束为人“打工”的局面。1989年,高德康的“缝纫组”此时也早已在3年前改成了“白茆服装厂”,这一年他们与上海天工服装厂联营并实际由高德康他们唱主角的“秀士登”羽绒服投入市场后风靡华东,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双方工厂都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高德康从自身企业发展出发,开始了更审慎的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一直采取与别人联营,打市场、拿品牌的是别人,而且从经济角度自己也是拿“小头”,横竖自己都是“冤大头”。不行,这种为别人做“嫁衣”的历史再不能继续下去了!
1990年,高德康打出了第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品牌“波司登”,精明的“小裁缝”一开始就到工商部门将这一牌名注册。他当时想的就像今天做到的那样:让真正土生土长的常熟“波司登”,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一流质量与工艺的名牌产品,去豪迈地占领世界市场!
“小裁缝”高德康清楚,有过“秀士登”的成功,并不就代表“波司登”也能有名牌效应,质量无疑是一个品牌成与败的关键。而质量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涵盖了一个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原料把关与先进技术设备等诸多内容。为此,我们的“小裁缝”一出手就来了个大手笔,筹资3000万元,引进一批用计算机控制的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来取代双脚踩踏的老式缝纫机,当然常熟“小裁缝”特有的手上功夫是不能丢的,而且只能加强。第二步是确定企业战略,把“波司登”作为未来国际名牌从里到外地全方位包装。高德康清楚,他当年与上海人合作打出“秀士登”名牌就是因为质量与工艺取胜于别人,而现在他的“波司登”要超越“秀士登”,并且目标又是放在世界级水平之上,不在生产流程中一丝不苟地苛求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为此,我们的“小裁缝”向全体员工提出这样的苛刻要求:“产品不达国家纺织部颁布的标准不出厂,产品工艺不达国际一流水平的不进市场,产品不达最佳设计不送向消费者。”后来,高德康的这些要求在自己的厂里都得到了实现,因而他的“波司登”也很快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服装界的东方黑马”雅称--1993年,“小裁缝”的“康博集团”被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授予“全国缝纫业十强企业”称号;
1994年11月,“波司登”羽绒服、羽绒被在“首届中国羽绒名牌产品推荐活动”中被确认为“中国羽绒名牌”榜首;
1995年6月,“波司登”羽绒服被确认为“江苏省免检产品”;
同年8月,“波司登”羽绒服又被国家授予“中国公认名牌产品”;
同年9月,“波司登”羽绒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名牌服装服饰博览会获“名牌金奖”。
同年10月,“波司登”羽绒服被确认为“中国羽绒制品专业委员会监制产品”、“国家服装质量监督中心跟踪产品”;
还是这年的11月,“波司登”服装被确认为“全国服装市场认可名牌商品”;
1996年2月,“波司登”羽绒服装获江苏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证书;
同年5月,“波司登”作为唯一的羽绒服特许产品进入亚特兰大奥运会。
……
10余年中,“波司登”的品牌争跃至全国同行之首,并牢牢地稳居头把交椅,并且驰名中外。
你读到这里是否与我一样深深地领教了常熟“小裁缝”的真正厉害之处了?是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某一先进性,常常最有力的就是它的民族技术先进性。我说常熟不败讲的就是它在服装行业中那种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势,是任何一个别的地区、别的国家都恐怕难以战胜的,而且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
常熟小裁缝掀起的“波司登”浪潮,我想我和许多北京的男士女士们都会有深刻印象。那冬日里无论你走到哪里,“波司登”会带着御寒的丝丝暖意迎面而来;即使是炎热的夏季,“波司登”那秀丽逼人的广告宣传也会随时传入你的感官。
常熟“小裁缝”就是这么厉害!其实,这种厉害仅仅只是常熟市场经济特征的表象,真正厉害的地方既非一传十、十传百的季根仙,也非制造一竿子捅出去就让全世界人都为之震惊的“秋艳”现象和“波司登”飓风的那些小裁缝。真正厉害的是由女性为主体的“季根仙”们与男性为主体的“小裁缝”们联手结成的产销组合力量!
还有一个常熟人的故事不得不讲:
这个人现在的北京办事处就与我家的街道相对着--我是从《北京晚报》上接二连三的广告上看到的。这个常熟人什么都不是,他仅是个“捕蛇者”。人们都不会认识他本人是何等尊容--凡是蛇都怕他!但我们却可能都知道他所创造的那个教你明白“健康的皮肤从哪里来”(广告语)的营养食品--蛇粉“隆力奇”。
“隆力奇”的主人叫徐之伟。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那篇充满传奇色彩的“捕蛇者说”吧!
徐之伟的家在常熟与苏州之间的“常熟南大门”辛庄镇界善村。这位被人冠名“中国蛇王”的捕蛇者,现在拥有的“中华东方蛇园”资产达6000万元、年产1.58亿、年利税2000多万元,可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个连蛇都不易见到的一片水乡沃土。“蛇王”开始并不与蛇打交道,因为是“富农”子女,他读小学成绩年年全班第一却没能跨进中学大门。13岁他就跟大人一起翻地、挑担;16岁开始就已经干起农活中最繁重的罱河泥、摇船、拉纤等活。也许为了改变一下命运,18岁时他干起了吃百家饭的木匠。3年出师后,因手艺高超,一连带了8个徒弟。这之后,师徒9人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红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这位昔日只有干活的份、不能抬头看人的“小富农”,恢复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当时界善村因附近有个乐器厂需要大量蛇皮,结果不少农民就在农闲时当起了“捕蛇者”。徐之伟也就在这时候加入了“捕蛇者”的行列。
干就得干出个样子。徐之伟兄弟4人在1981年一开春,穿着荷花布鞋,两脚绑着布条,身背竹篓,手提钩棒,从江苏到浙江,又辗转到江西和湖南洞庭湖。他们披星戴月,时而穿草丛,时而钻芦苇,常常为逮一条蛇要蹲在湿地里数小时……那是一种真正的艰辛,真正的困苦,真正的危险,但徐之伟感到苦中有乐,这种乐是当他在与恶劣环境和毒蛇猛兽的较量中成为胜利者时才有的。
后来他不再当小“捕蛇者”了,他开设了铺店,成为专门经销和收购蛇类,并经营蛇皮、蛇肉、蛇胆等蛇生意的大“捕蛇者”。他因此也开始扬眉吐气地穿上西服革履,又用了没几年时间,成了一个名声显赫的“蛇王”。
穿西服革履的“蛇王”,依然长着一双当年头戴草帽、肩背竹箩的“捕蛇者”的敏捷眼光。他细细读着《本草纲目·蛇篇》上说的:“蛇,能内走脏腑,外切皮肤,清热于肌之内,克毒于皮肤之外。然蝮蛇以治身痒癣风见长,乌梢蛇以祛风湿、舒筋血见长,水蛇以散疮毒、治恶疮见长也……。”“有了!我要生产独一无二的蛇粉保健品,以治国人之多种顽疾!”
“蛇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原沈阳药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主任、蛇药专家陈建智。陈教授连连称其好,并提出将蝮蛇、乌梢蛇、水蛇这3种优良蛇种合为一体,制出一种全新的蛇粉保健品。于是,1992年在常熟蛇业公司、苏州苏华实业公司和香港星辰公司共同努力下,“蛇王”徐之伟的“东方蛇园”宣告成立。随之他推出的“隆力奇”系列蛇粉保健食品、蛇粉珍珠粉、蛇皮制品、蛇药……迅速占据市场,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产品和百姓信得过保健食品与药物。1993年“隆力奇”荣获印度尼西亚“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就展览会”大奖,1994年又获国家林业部名特优新产品银奖,1995年被上海评为“上海市场放心产品”。与此同时,“蛇王”的蛇皮制业产品更是大打出手,光远销美国和西欧市场的年出口量就达5000多万元。
1986年8月28日这一天,我们的“蛇王”异常兴奋,这一天正是他的“江苏隆力奇集团”成立十周年之日。听一听这回“蛇王”又是怎么说的--
“过去10年,我们‘隆力奇’从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在全国同行业中市场占有量和产品质量都为第一的企业。在第二个10年起步之时,我们‘隆力奇’已经确定了战略方向,那就是--总部设上海、驻足在香港、左右东南亚、影响全世界……!”
“隆力奇”现在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
听听,这就是来自常熟的声音、常熟的威力。
这就是有无数男女老少参与的那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广泛植根于民众之中的常熟大市场。
在为共和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的家乡常熟支塘镇,我耳闻目睹了一个几乎是在瞬间形成的华东第一大副食品市场,其实目前还没听说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副食品批发和交易的市场,所以这个在并不为人所知的小镇边迅速崛起的副食品市场,也可能是全国最大的和唯一的呢!
支塘是个乡级小镇,只是因它紧挨着204国道和支塘镇边有个闻名全国的“阿里山”瓜子厂,所以造就了这个小镇汽车站前那么一块可以做些小买卖的黄金地段。这个市场的形成过程跟常熟“中国服装城”很相似,由开始的马路地摊小贩,到后来的万户商贾云集。但它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却与服装城不尽相同。常熟服装市场从初期到现今的成熟阶段用了10年时间,而且仿佛是人们一觉醒来形成了现在这么规模宏大的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常熟本身就是个“纺织之乡”和具有成千上万的国有、集体、私营服装厂以及几十万农民服装加工者的直接参与。支塘副食品市场则不同,从速度而言,它的今天可以说就是常熟“中国服装城”的昨天,从发展前途看,常熟“中国服装城”的今天可能就是支塘副食品市场的明天。但支塘形成的这个新市场,其经销的形式与内容除了最初的一些“炒品业”与本地优势有些联系外,如今这儿市场上销售交易的物品几乎与当地产品无任何相联关系。譬如香烟、酒类,譬如饮料、糖果,譬如保健食品、旅游方便餐这些东西,都不是本地货但在这儿应有尽有,你在京城或上海、广州见得到的“可口可乐”、“健力宝”、“维维豆奶”、“康师傅方便面”、“上海大白兔奶糖”、“红塔山”……等等这样的名牌,在支塘这儿都有。而且这个市场上你见不到这些名牌产品的假货,因为所有这些厂家都在这儿有直接的代理商或办事处。这里的货品还有个特点:一律都是出厂价。那些千里之外的名牌厂家不惜长途跋涉将货品运达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镇上,与客户进行出厂价交易本身,就说明支塘市场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支塘副食品市场目前年营业额已达30亿元,而且每年正以40%的速度在递增。它靠的是什么?一不靠自我优势,二不靠天时地利,靠则靠常熟这块土地上独有的人和与商旺!是的,探究福地常熟大地今天之所以能出现如此无处不商、无处不市的一派繁荣景象的原因,归结一点:就是这儿的人们遵循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本地实际,富有创造性地营造出了一个人和与商旺的新天地。
然而“人和商旺”的繁荣景象,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和谁都能创造得了的。也许我们看一看常熟的干部们、企业家们和广大从事经营的农民们那种务实、求实、实干的精神后,更会得出准确的结论。
常熟常熟,熟了你就常来。
你常来了就知道这块热土真的越显成熟,她成熟于科学发展,成熟于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