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怡和在上海滩的第三栋大楼。1844年,怡和在上海外滩租下一块地皮,建起一幢英国乡村式的二层小楼。19世纪60年代,上海经济快速发展,重要性日增,外滩的建筑物开始更新换代。1861年,怡和将旧楼翻新,建成了当时外滩最大的新大楼。
进入20世纪后,外滩新一轮旧楼扩建工程陆续启动,并最终奠定了今天外滩建筑轮廓的大致面貌。新的怡和大楼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楼高5层的新大楼进一步提升了怡和洋行在上海滩的形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大楼被日本三井洋行占用,1946年始恢复营业。1955年以后,大楼由上海外贸管理局及下属公司使用(该楼因此又称“外贸大楼”)。1983年,在第5层上方原有的平台上,拆除穹顶,加高至7层,改变了大楼顶部的原有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新怡和大楼竣工的同月(1922年11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新大楼也正式竣工。
楼高5层的第三代怡和大楼竣工于1922年11月,1983年加高至7层(右),即现在所能看到的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7号的怡和大楼样貌
04
无所不包的进口贸易进出口贸易是怡和的看家买卖。以资金足、实力大和拥有强大运输能力著称的怡和洋行,其内部不仅设有进口部、出口部等业务部门,还建有仓库、码头及产品加工厂和打包厂等。随着实力增强,怡和除了在南方的主要茶丝贸易中占据主要位置外,还控制了中国主要的山货、土货及农副产品收购、贩运、销售等出口贸易全过程。
在出口商品方面,茶和丝一直是怡和引以为傲的两大出口商品。从景色如画的老福州和美丽的台湾岛,以及繁忙的上海滩,远洋货轮周而复始地装载着怡和洋行贵重的茶箱。这些印有祁门、乌龙等标记的茶箱,源源不断地运往伦敦和欧美大陆。怡和作为全球最大私人茶商之一,它所雇用的“品茶专家”薪金之高在业界闻名。同样,100年来怡和从上海装运生丝,持续运往西方世界,它的生丝检查员具有熟练的技术,同样闻名于业界。
此外,怡和专门成立有土产部。多年来,怡和在中国各地遍设堆栈,收集土特产品。为保证出口货物的质量和规格,怡和在上海、天津、青岛、汉口和香港等地修建了大规模的货栈。来自北方的羊毛、毛皮和南方的桐油、茴香、肉桂、生姜,以及来自广大农村的植物油、蛋制品和猪鬃等,对这些商品的加工和销售,怡和有着丰富经验,同样领先于同行。
1920年,怡和洋行在上海杨树浦设立冷气堆栈,经营蛋粉和冰蛋的加工和出口,并兼营其他冷藏和食品加工,其生产的大量精制蛋品远销海外。
在进口商品方面,大宗的进口贸易多半通过香港和上海,同时怡和的所有分行均代理进口业务。就进口部经营的商品范围而言,木材、食品、纺织品、医药、化肥、葡萄酒、女性化妆品、机械设备、军火,凡此种种,无所不包。
怡和一些分行很早便设有机器部,专门办理军火、机器和五金进口。随着工厂的建立、铁路的修筑、矿山的开采,机器五金的进口连年增加。1923年,怡和洋行原有的内设机构已经不能适应其业务发展的需要,于是将旗下的工程业务组成了一家独立的公司——怡和机器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的怡和机器有限公司,拥有包括杜邦财阀在内的英、美数十家大型制造商产品的经销专利权。
从20世纪开始,怡和洋行便经常从国外各地向中国进口木材,包括澳大利亚的硬木、美国的阿利岗松和曼谷的麻栗木。它和沪宁铁路订有长期包销合同,供应铁路枕木及路面硬木。同时,怡和在上海杨树浦设有制材厂,在汉口、牛庄、镇江、南京等地设立分厂,加工进口木材。
怡和经营的进出口贸易,很多具有“一条龙”性质,如其所经营的丝绵贸易,不仅有专门的收购部门,也有专门的工厂,更有专门的打包公司。1919年在上海独立经营的怡和打包公司(EWO Press Packing Company),坐落在交通便利的苏州河口,经营范围包括原棉、棉纱、废丝、羊毛、皮革,及其他适合装运和贮藏的商品的包装。除提供打包设备之外,怡和同时还设有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厂房,为各种规格的货物包装,供各种型号的货物贮存。
05
与贸易相伴而生的各类工厂1930年,怡和洋行总部重新回到香港。在香港商界,怡和有着巨大影响力。怡和轮船公司总部设在香港,香港置地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九龙码头货栈有限公司、天星轮渡有限公司和香港电车有限公司等董事会主席,均由怡和大班兼任。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虽然怡和已将总部移往香港,但上海的地位依然重要。怡和在上海和香港各有不同领域的子公司和持股公司。在上海,主要以纺织、钢铁等工业投资为主;在香港,则以航运、保险等流通服务部门为主。
在广泛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同时,怡和洋行设立了航运、码头、制糖、缫丝、棉纺、酿酒、机器等多种类型的公司和工厂。据不完全统计,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半个世纪里,怡和仅在香港和上海设立的工厂便达20多个(见表10-1)。表10-1怡和洋行香港和上海部分工业投资一览
名称成立时间设立城市备注香港黄埔船坞公司1863年香港怡和参与创办,1866年成为有限公司时,怡和大班惠代尔出任董事长香港中华火车糖局1878年香港设立时资金60万港元,1894年增至200万港元香港雪厂1879年香港制冰和冷藏上海新闸怡和丝厂1882年上海设立时资金50万两香港牛奶冰厂有限公司1887年香港设立时资金225万港元上海怡和丝头厂1888年上海专营废丝的清理加工上海怡和纱厂1895年上海1921年合并香港棉纺织印染公司1897年香港1913年迁往上海上海怡和制材厂1905年上海合资开设,为沪宁铁路等加工枕木怡和打包公司1907年上海与华商合办1919年上海由怡和独办上海公益纱厂1910年上海1910年由华商创办,1921年合并杨树浦纱厂1914年上海1921年合并上海怡和冷气堆栈1920年上海冷藏及蛋品加工香港冰厂有限公司1921年香港上海怡和纱厂有限公司1921年上海合并怡和旗下纺织厂而成,资金1 100万两怡和机器有限公司1923年上海上海怡和啤酒有限公司1936年上海资金200万两,为当时远东最大啤酒公司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与进出口贸易相伴而生,怡和的轮船公司和码头的扩张,银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它的很多工厂也同样是围绕着贸易而兴起的,例如丝厂、纱厂、打包厂、糖厂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怡和在国民政府时期颇有名气的上海啤酒厂,却是因为德国人买了怡和的茶叶还不起款而抵押过来的。
对此,约翰·凯瑟克回忆道:20世纪30年代初,怡和向德国人销售了大量茶叶。但是,由于大萧条时代的通货膨胀,德国人无法还款,而是以啤酒厂代之。怡和接手后,在德国啤酒酿造师的经营下,怡和啤酒逐渐闻名东方。
06
作为纺织业巨头的怡和在怡和开设的各类工厂中,纺织厂格外引人注目。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纺织厂中,怡和成立最早,做得最大。从怡和在上海开设的丝厂和纱厂,可见其实力之一斑。
怡和纺丝局的开与关
怡和在上海丝织业方面的最初篇章,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初怡和纺丝局的设立。
1859年,怡和洋行聘请英国商人约翰·梅杰(John Major)来上海试办纺丝局。将缫丝厂设在上海并非怡和的初衷,它原本想在江浙养蚕区设立机器缫丝厂,在未获当地政府批准后,怡和凭借条约制度的庇护,将缫丝厂设在了与长江三角洲养蚕区有水运之便的上海租界。
经过两年努力,1861年,以蒸汽为动力的近代缫丝厂——怡和纺丝局建成投产。缫丝设备购自法国和意大利,以机器缫出的丝(俗称厂丝)取代了土法缫丝(俗称土丝)。第一批机制丝运到海外销售,因产品质量优良而售出高价。随后,怡和扩大再生产,丝厂规模由100台缫丝车扩大到了200台。
怡和纺丝局持续运转了10年后,终因原料供应及储茧设备未如人意而无法维持常年生产。1870年5月,当最后一包丝出口到欧洲后,工厂关门大吉。由于中国的手工缫丝质量粗糙,在世界市场上受到冷遇,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国采用西法缫丝。1895年上海的缫丝厂大部分原料供应是由代理人到产区购买新鲜蚕茧,在外国人的监督下就地烘干后打包运沪。但是在1894年,中国机器缫丝产量尚不到中国丝业的1/10。
怡和丝厂的开办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市场上“厂丝”较“土丝”的价格高出2~5成,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怡和缫丝厂再度筹备上马。
1882年,怡和在上海新闸设立的丝厂开业,机器设备系全套进口。与怡和纺丝局遇到相同的难题之一,是蚕茧的难收购,以致由于蚕茧供应缺乏而曾经停工了一个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新兴的以无锡为中心的蚕桑区为丝厂提供了新的蚕茧来源,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蚕茧的供应。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怡和丝厂吸收华商入股,发挥了中外商人互补互利的实效。生丝的产地在江南,而市场主要在欧洲,华商虽有资金而无直接的海外联系。怡和的短处则在于原料难求,华商除了提供部分资金外,更大的作用便在于赴江浙农村收购蚕茧。
上海著名丝商徐鸿逵(字棣山)以怡和丝厂股东身份兼任董事,是怡和丝厂成功的关键之一。徐鸿逵既熟悉洋行业务,与洋人关系密切;又有深厚的商业背景,尤其在上海丝界纵横多年。怡和丝厂的蚕茧收购,主要便由徐鸿逵等华商出面解决。
华董在外商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有时表现在资本的筹集上,有时表现在与官府的协调上,有时表现在业务的相互关系上。
由于徐鸿逵在丝厂筹建和原料供应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他不仅一直担任怡和丝厂的董事,而且从1895年起兼任怡和纱厂董事,直至去世,董事席位由其长子徐贯云继任。
怡和纱厂的建立
1894年,怡和洋行多次试探在上海开办纱厂。这年3月初,怡和向国外订购纺纱机运沪受阻。6月,怡和再次以订购纺织机为试探,同样受阻。1895年年初,怡和洋行纱机进口上海又连遭南洋大臣张之洞两次电阻。4月,张之洞作出让步,允许其纱机运沪,由华商出资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