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理:根据题目给出的加油站线索推理出加油站的服务对象--汽车,再由汽车推理出汽车拥有者。最后,根据题目数量要求,同样量化我们的推理结果--汽车和汽车拥有者。
(3)因此而获得的解题思路:看看该国有多少人口,一般一个家庭拥有多少辆汽车或者多少个家庭拥有一辆车,一般人凭日常常识就知道大概。然后算一算一辆车加油的频率,或者考虑多少人口、多少街区需要一个加油站,最后能得出答案。
公司的人力总监要的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标准答案,需要的是应聘者自信的运用一套逻辑推导的方法。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能把一个"难题"用一堆复杂而逻辑严密的、每一步推论看起来都正确无比的报告解答开。
同理,问题也可能会是: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有多少个加油站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案例分析之二: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
逻辑分析:
我们同样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进行推理:
由题目给出的线索:"下水道盖子",我们第一反应想到它的功能、材料。
由基本功能:"盖下水道",我们推理出它最需要具备的"安全"要素。因此,我们可以推理出以下的观点:
(1)从安全角度考虑:圆的不管怎么转,都是圆的,不会因哪一边窄一点会掉下去。
(2)下水道口造成圆的可以减少不规则物体(自行车、石头等)掉下去的几率。
(3)节约材料,相同大的面积,用更少的材料,
(4)运输方便,可以滚着前进。
案例分析之三: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逻辑分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在此,我们从逻辑思维角度分析一下应聘者们是怎样说服考官的,我们分析的是逻辑思维的过程,至于结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从生物进化论观点说来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大家都知道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变的。鸡属于鸟类,是从爬行类进化而来,而爬行类又是从鱼类进化而来,鱼类则源自无脊椎动物。我们知道低等生物是靠自身分裂来繁衍后代,鱼类爬行类则是产卵,当进化到相当程度时候第一枚蛋产生了。如何界分蛋和卵呢?很简单,蛋是硬壳的,而卵是软壳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生物不再分化,而产生了一个卵,那么这个生物就是卵祖,同样,第一代的鸡是从卵而来,它下蛋之后成了蛋之祖。故先有鸡,后有蛋。
案例分析之四:"柏拉图的人"
著名的古希腊学家柏拉图曾在雅典一个园林中创建了一所"阿卡德米学院",讲授哲学、数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前后达41年之久。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学生边走边向老师请教。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巨匠创造了一切生物,创造了人,那么,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难倒了这位大哲学家,他皱起了眉头。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学生们听了,感到很不满意,心想:用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多着呢!难道它们都是人?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罢了。这样回答,学生们该满意了吧!正当柏拉图自以为是的时候,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所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起来。柏拉图把目光落在这只没有羽毛的鸡上,过了一会,又把目光移到他的学生身上。半天说不出话来。从此以后,学生们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逻辑分析:
柏拉图力图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揭示人的本质属性,但柏拉图并没有能够正确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柏拉图没有给"人"这个概念下一个正确的定义。所以定义,就是通过描述对象的特性或本质从而揭示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组成。如果没有揭示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那么就没有完成下定义的任务。柏拉图关于"人"的定义,就是没有正确揭示人的特性或本质。我们认为"人"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在这个定义中,"动物"是"人"这一概念的属概念,"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差别,即种差。这样的定义方法称为"属加种差定义法"。其公式为:被定义项=属概念+种差。
其实,柏拉图关于"人"的定义,用的也是"属加种差定义法"。柏拉图下定义的方法是正确的,其错误就在于使用"种差"没有揭示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一个学生便把一只鸡拔光了毛,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分析这个小故事出现的荒唐结果,就是因为阐述"人"这个概念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的本质特征。
案例分析之五:给与拿
杰克有一个爱财如命的朋友。这位老兄十分吝啬,他有进无出,从不给别人一点东西。一天,吝啬鬼与朋友们出去游玩,他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朋友都跑去救他,其中一个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可在水里乱扑腾,也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了过来,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吝啬鬼一听,马上把手伸了出来,杰克与大家一起将他拉出了水面。"你们不了解我的这位朋友,"事后,杰客对大家说,"当你要他'给'时,他会非常紧张,但如果你喊他'拿'情况就不一样了。"
逻辑分析:
在这里,"给"与"拿"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而吝啬鬼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听到这两个词时有不同的举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人是何等的吝啬!
案例分析之六:前景推测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期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位尖子生(文中人名为化名)。
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人能考上清华。"
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判定是真的,则以下哪一项也一定是真的?
A.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