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情商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功。有一个据说与幸福和成功紧密相连的词--情商,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和津津乐道的焦点名词。它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励志类的通俗读物中;出现在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心理小测试中;出现在许多大中小企业的人才招聘过程中。这都说明,人们对情商的概念是非常熟悉的。不过,情商的内涵是什么?它和智商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恐怕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把它说得清楚。而这正是本章所要努力表述和探讨的内容。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也称情绪智力商数、情感智力商数。这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理论相对应的新概念。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的能力的量化体现。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智力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情感在人类的心理能力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近年来心理学家对智商理论中智力概念的内涵进行泛化,对其外延进行扩展,得到了情感智力的概念,而对这一情感智力进行测量而得出的商数,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情商。通俗地讲,情感智力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智、明智、理性、明理等属于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情感智力商数主要就是指有关人类的信心、恒心、毅力、忍耐力、直觉能力、抗挫力、合作精神等一系列与素质相关的因素在人的心理层次上的一种反映程度的量化结果。
第二节 情商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从智商到情商
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相对于智商(IQ)而提出来的新概念。
智力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运用着。英文"Intelligence"在《韦氏大词典》中被定义为:"学习、理解,或应付陌生困难环境的能力。"智商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量化表现形式,是通过智力测验得出的商数值。智商测验全盛时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它对短时间内大规模地挑选大批合格的军人是个成功的尝试,这种尝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测验的分数成为心理教育领域和一生中职业选择、安置及预测人生成就的主要依据。
智力测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主要根据完成测试题的结果来鉴别出个体的智力水平。自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西蒙(Theodore Simon,1873年-1961年)在1905年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以来,智力测验已走完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传统智力测验的内容缺乏全面性,测试的对象大多是与学业成绩有密切关系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受试者在做测试题时的情感过程。因此,狭义的智力理论无法真正反映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它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评估标准。于是,许多心理学家从智力测验以外的角度来认识和探讨智力问题。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软糖实验: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他召集了一群四岁的小孩,在每人面前放了一颗好吃的软糖,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不要吃你们面前的软糖。如果谁吃了它,我们就不能再给你加一颗软糖。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这个软糖,老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一颗软糖"。实验结果表明,当这群四岁的小孩面对着软糖的诱惑时,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把软糖吃掉,有的在犹豫中反复斗争,有的小孩坚持抵挡住了诱惑,直到老师回来后再奖励一颗软糖。研究结果显示,那些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从而得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大多数在青少年时期表现比较好,
成绩比较好,并且有毅力和自控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自控力较差。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情况也大致如此,能等待的孩子的成功率远远大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就是著名的欲望满足延迟实验。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人的自控力对于人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个实验也表明,智力在人们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并未如过去认为的那么重要,人生的成功还应该包含有其他因素。
多元智力理论通过继续的研究,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总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他7种智力,它们是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后两种智力后来成为EQ理论的直接来源。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瓦里Salovey(哈佛大学)和约翰·梅耶Mayer(新罕布什尔大学)首先提出"情感智力"的概念(Emotional Intelligence),认为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能力:①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的能力;②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③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在彼得·萨洛瓦里和约翰·梅耶的早期论文中,是根据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来定义情绪智力的。在某种意义上仅仅论及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忽略了情绪对思维的作用,因此显得单薄。
在丹尼尔·戈尔曼轰动世界的《情感智商》一书里,他指出,人有两个智慧中枢,智慧形式存在理性及感性两种。情商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其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他进一步将情商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①认识自身的情绪--对自己情绪了解与控制能力;②妥善管理自身情绪--面对各种逆境、挫折时自身的承受能力;③自我激励--调节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④识别他人情绪--对别人的情绪加以了解、疏导的能力;⑤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人际关系、调节他人情绪的技巧和能力。
从以上5个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EQ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要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好自身的情绪;第二部分是要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协调他人的情绪。
本书将在丹尼尔所提出的"情商"理论框架的启示下,展开自己的观点。
二、学术背景:健康心理学、神经科学对情商所
产生的影响
(一)健康心理学对情商所产生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知识与技能来维护与增进个人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的学问。
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1980年的年会上为健康心理学作出了界定与规范:健康心理学即是在增进与维护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个人功能失调原因的探讨与诊断,以及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政策的制定的分析与改善中,从心理学学术领域的观点上,赋予科学化的特殊学科。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从这些研究范围来看,它们与情商理论的内容有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生活于当今信息时代的人们,工作与生活都正在被前所未有的压力所压迫着,让人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尽量保持心理健康,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这个问题将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要。因此,健康心理学成为EQ理论其中的一部分,将是最顺理成章的。
(二)神经科学对情商的影响
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约瑟夫·莱杜克斯(J.Ledoux)等人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为情商理论提供了依据。他们利用脑成像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将运作中的脑部活动作出精确图示,发现了埋藏在颞叶深处的杏仁核是情绪中枢。不仅如此,约瑟夫·莱杜克斯还发现在丘脑与杏仁核之间有一条携带情绪信息的直接通路,由此"通道"到达杏仁核的信息传递要比原来知道的情绪信息从丘脑上传至皮质,再由皮质下达至海马和杏仁核快2~3倍。这就是说,情绪信息传递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外界信息要经过新皮质进行认知分析后再到杏仁核;另一条是外界信息直接到达杏仁核引起情绪反应。杏仁核具有在处理信息时大脑皮质尚未评估之前抢先作出反应的功能。约瑟夫·莱杜克斯认为即使在杏仁核与新皮质之间同时发出平行的信号,杏仁核仍抢先决定回应方式。这条快捷的通路也叫"信息高速公路"。这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破译了情绪冲昏理智现象的神经机制,揭示了情绪与理智分离以及相互作用的秘密,为情商理论提供了生理学的依据许远理。
第三节 情商与智商的差别
在第二节中我们说到,智商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量化表现形式,它是用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情商是一个人的感受、理解、控制、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以及感受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能力的量化体现。两者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让事业步向成功的重要基础。但它们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智商和情商反映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主要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的是人的理性能力。而情商主要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与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还有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是反映人类个体把握与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智商和情商分别体现了人的理性和感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其次,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础是有所不同的。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但是,智商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和控制相对较大。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智力商数》词条载:"根据调查结果,70%~80%的智力差异都源于遗传基因,20%~30%的智力差异则为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而情商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则更大,因为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某个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成长起来的个体很容易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东方人的内敛、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等各个民族风格迥异的品性特质,所以情商的形成基础受后天的环境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