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营造和平环境
矫正具有攻击性行为孩子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为孩子营造一种和平环境,也就是制造一种非攻击性的环境,不要给孩子提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以尽量减少冲突的发生。例如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可以避免孩子之间因为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引起的攻击性行为。
观察资料表明,缺少游戏材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此,如果孩子的玩具比较丰富,孩子们就可以在不引起任何冲突的情况下从容地加入游戏中。
另外,玩具本身的攻击性也会导致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专家对五到八岁孩子的研究中发现,被父母鼓励使用攻击性玩具的孩子比使用中性玩具的孩子更容易发生争斗。因此,对那些攻击性行为比较强的孩子,父母要少给他们买刀、枪等带有攻击性的玩具。
6、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不管是孩子、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在受害者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时,他们一般都会停止攻击,这大概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依据所在。然而,小孩子和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往往不是这样。他们即使看到受害者表现得很痛苦,也会继续进攻受害者。
儿童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这种孩子之所以如此“视而不见”,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也不会成到害怕、羞愧或不安。
专家指出:训练孩子的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攻击性。高攻击性的11—13岁的少年犯参加了为期十周的移情训练之后,他们的敌意和攻击性就会明显地减少;对9—11岁孩子的移情训练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透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性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移情能力。父母首先应该指出孩子攻击行为所引起的可怕后果,同时诱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想象受害者的感觉和心情,这是从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上消除孩子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拉德·派特森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一些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形成。由于父母和孩子在家庭的互动中,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得到了强化,因此他提出了一套“对攻击性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则”,这就是著名的“派特森的原则”。
这套原则的要点是:
1、孩子对父母或他人使用暴力的时候,不能因此向孩子让步。
2、孩子用暴力反抗父母或他人时,父母或他人不要因为孩子的暴力而勃然大怒,使孩子的暴力行为升级。
3、应该用冷静处理的办法去对待孩子的暴力,不要以暴制暴。比如把孩子关在他们的屋子里,让他慢慢地平静下来。
4、父母认真观察孩子攻击性的行为,建立一套奖励方法:孩子做得好,便可以得到奖励或一个好的评价:孩子表现不好,父母就不给他们这些鼓励。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大,父母可以和他们订立“行为协议”,明确地告诉孩子,表现好了会得到奖励,表现不好就会受到惩罚。制定“行为协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参与并充分发表意见。
5、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好行为,父母要及时以积极而热情的方式给予鼓励,特别是对那些习惯于攻击他人的孩子,父母更应该如此。父母的积极鼓励一般都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一般来说,孩子因此也会积极表现,争取更多的鼓励。
派特森进行了几年的追踪研究,他发现,绝大多数父母都很欢迎这种方式。而采用了这种方法之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父母的忧虑也慢慢减少。
派特森认为,孩子行为的失控,其根源主要在于家庭,在于父母子女之间充满敌意的互动,因此,他认为,仅仅关注攻击性孩子的失控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当说谎变成一种习惯行为,父母就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开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的。
不要把孩子的说谎与大人的说谎混为一谈,因为孩子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们还不清楚说谎的严重性。
著名的心理学家蒙特梭利说过:“说谎是心理问题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对于成人来说,这是很恰当的,但是,说谎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就应该具体分析了。
孩子说谎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故意说谎两类。
孩子无意说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孩子的年龄小,分不清楚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因此常常用言语描述他们自己心目中幻想的东西。很多孩子都会把他们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这就是无特殊目的无意说谎。这种“谎言”,实质上是孩子想象的反映。
孩子有意说谎,通常都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有时,孩子所说的谎话是他们推理的产物,比如,当他们认为一旦说出事实的真相就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或父母的表扬时,他们也可能采用说谎的手法来达到目的。有时,由于孩子的软弱和退缩,他们也会编造了谎言来搪塞。
孩子的无意说谎,父母不必看得太严重,很多时候,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了。但是,说谎变成一种习惯行为,父母就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开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的。
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父母要严肃对待。
孩子说谎,常常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父母要在家庭中制造一种宽容的氛围,不要过于苛求和责难孩子,更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不要让孩子形成恐惧感,这是防止孩子说谎的重要条件。孩子出现有意说谎的行为,父母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好好的分析,用事实真相来揭穿谎言,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管道。
此外,父母要从正面教育入手,让孩子明白从小就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让孩子懂得,一个人只有不说谎才能心安理得,精神愉快。
为了防止孩子说谎,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须诚实、坦然、正直和真诚地对待孩子,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孩子揭穿自己的把戏。父母如果这样,孩子是不会听你的话的。
这里有一招可以帮助父母防止孩子说谎,这就是“信任”。
如果你是位三、四岁孩子的父母,你可能会很惊讶,天真无邪的孩子居然会说出天衣无缝的谎话,你可能十分担忧,觉得孩子的道德发展出了问题。其实“说谎”是学龄孩子智力发展的一部分。孩子的谎言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果父母对每种谎言下的“秘密”能有所了解的话,便有助于对孩子的谎言做出适当的反应来。
孩子最常用的一种说谎方式就是“否认”,否认做错的事。否认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惩罚;孩子的另一种谎言,可称之为“讲故事型”的,其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孩子会自己去“创造”事实,甚至到了非常离谱的地步。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令人可怕,重要的是应了解谎言下的秘密。当然,如果孩子的谎言说得太多,或者他确实有错误想法时,父母就该特别注意。面对说谎的孩子,责备与殴打绝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孩子出现撒谎的问题,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感情用事
孩子能够把自己好的一面,如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做作业得了优等向父母报告,说明孩子是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的。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但是,父母此时不要形于色,表扬过度。父母应该使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今后还必须继续努力。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时,这时父母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向孩子讲明白,知错就改是对的,但是,必须要求孩子少犯或者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如果孩子承认错误时,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声斥责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如果不告诉父母,还可以逃避惩罚,透过不断累积这样的经验,孩子就会慢慢地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隐瞒起来。所以,只要孩子讲的是实话,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都应该冷静地对待错误本身,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向孩子讲清楚道理,增加孩子犯错误的免疫力。
2、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遇到孩子报喜不报忧的时候,父母应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孩子说的与老师不同,也不要急于斥责或打骂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孩子自己讲出真相,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明白不论犯了什么错误都应承认,不能向父母隐瞒。
父母应该明白,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犯了错只要能够改正,就是好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向孩子发脾气是不好的。除了和学校老师交流之外,父母也可以向孩子的朋友了解一些情况。向孩子的朋友了解情况要讲究方法,不能像跟老师了解情况那样直接去问,最好是用聊天的形式进行广泛地了解。这样可以避免或损害孩子在朋友中的形象。
总之,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的态度要冷静,不要紧张。另外,父母要以身作则,说话算数。父母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比较自由的环境,正确对待孩子偶然的过失,不能让孩子产生过分的心理压力。
3、“自我实现”型的说谎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罢了。“自我实现”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去诱导幼儿。
“自我实现”的欲望可以强化孩子对理想的追求。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心理追求,是发挥个人潜能的内在动力,是反映努力程度的主要标志。孩子满口都是“为什么”,这说明他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更多的东西,具有更大的本领,一天比一天进步,小手一天比一天灵巧。在生活的每一天,在每一次活动中,他们都希望老师给自己更多的表现机会,这就是“自我实现”的表现。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孩子在一定的时候表现出对“进步”的追求,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产生健康的心理和初步的理念。当然,孩子的理想是对自己人格的形象化,是透过幻想的形式进行描绘的,但是这种描绘是以孩子“自我实现”为动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孩子不断地进行成就感的培养,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而有效的鼓励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说谎,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说谎的“恶性循环”。
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待人,想想别的孩子的长处都是透过刻苦努力得来的,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获得。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向父母要求某某穿的衣服或玩具等。这种现象看起来平常,其实是孩子嫉妒心理在作怪。在小学校园里,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常常会得到老师喜爱,调皮的学生会与这些学生恶作剧,这也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一般来说,爱嫉妒的孩子情绪变化快,一会儿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一会儿又咬牙切齿,打人、骂人或恶作剧,一会儿又自艾自怨,意气消沉。
作为父母,首先应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成人的嫉妒。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自私的心理,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待人,想想别的孩子的长处都是透过刻苦努力得来的,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获得。第三,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如人的地方也不要自卑,要么努力追赶,要么泰然处之,第四,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身家庭,不要处处都与其它的孩子攀比。
年轻的父母必须留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健康的心理要靠父母细心的教育,不要听之任之。
研究表明,孩子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父母都常常对孩子某方面的不足耿耿于怀,常常挂在嘴上。这是值得父母注意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扬长避短”的问题。也就是说,父母千万不要经常“揭”孩子的短处。主要方法如下:
1、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相貌的美丑
一个人的相貌美丑,很大因素是天生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对此过度在意。作为父母,对于那长相很丑或很美的孩子,应该尽量不要在他们面前发表有关这方面的评论。研究表示,孩子在被他人评论时,“相貌异常”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对自己的相貌“与众不同”而产生自卑或自傲心理。特别是相貌很丑的孩子,他们的自卑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一辈子。无论是美还是丑,过早的自我关注,都是不利于儿童心理正常的健康发育。
2、父母不要在心理上固化孩子的“毛病”
有些父母“嫉恶如仇”,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立即“大动肝火”,马上就给予严肃的“批评纠正”。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一种“固化”孩子行为的作用。比如说,有的孩子有“眨眼”的动作,父母就常常随时提示、指责,甚至呵斥、打骂。可是事情常常“事与愿违”,父母越是说,孩子的心理越紧张,眨眼的动作越不能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