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心理咨询之后反而情绪体验更丰富的问题,笔者过去也有一段时间感到很迷惑。我觉得,有些个人发挥天才靠的就是他特殊的情绪反应,为什么你心理咨询非要处理他的情绪?处理过后,他那点小小的天才不就难以发挥了吗?比如一个爱好写作的人,他过去之所以能写作,是因为从小被虐待,对这类情绪很敏感,很痛苦,别人感觉不到的,他也能敏锐地察觉,然后写出来就是很好的作品。现在把他这个情结处理了,以后生活是变幸福了,可他的才能不也就消失了吗?自我成长过程中有了亲身体会才知道,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咨询不但不影响他的才能,反而他会变得更加敏锐。因为你以前,大部分的情绪是被一股情绪左右的,因为那股情绪太强,占据主导,那就是被虐待的情绪。以后体验到非常类似于被虐待的情绪,你都会往上靠,误以为都是同一种情绪,其实不是,只是接近。咨询之后,你学会更清晰地体会那股被虐待的情绪,当这股情绪清晰化,你的体会会更深,而那些类似的情绪,你也能把它分清。所以不但不影响才能,反而有利于才能的发挥,而且,还顺便让你情绪体会更丰富。
情绪分得越清晰,感情越丰富,情感流动也就越通畅。某一根通道出了问题,不修复,以后就会越来越堵,再堵多的话,就会把其他通道也堵了,所有的情绪搅和在一起,没有活力,如同一潭死水。所以可以看出,那些自己宣布解脱的人,是非常懒惰的,不愿意清理自己的情绪泥潭,只希望这一宣布之后,再也不用有任何情绪。其实不可能没有,于是有了之后,他就在笑容的掩盖下,把所有情绪倒人泥潭。
我相信那些真正大解脱的人,一定不会这么做,宣布自己解脱,从此以后什么情绪都没有。害怕自己有情绪,不愿意面对的人,才会这么做。真正洒脱的人.敢于面对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而且对待情绪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情绪很通畅,各种各样的情绪产生之后,流通很快,迅速得到化解。真正优秀的咨询师也是这样,经常参加督导,并不因为身份地位高,认为自己很健康就不用再处理任何问题。
心理咨询素来和佛教有些渊源。早期佛教,尤其在释迦牟尼那儿,他本身非常类似于一个高级心理咨询师,给别人处理问题。一般人有了生老病死的困扰.就去找他,经过指点:病痛消除,生活也就更幸福了。这就类似于前文所讲的,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处理心身疾病,那些因为情绪积累转化而来的躯体疾病。也有的人不是为疾病而来,是为生死而来,关注的是更大的人生问题,那就是高级心理咨询所做的事。至于处理一般的情绪,佛教会跟心理咨询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区别。最后达到一致的目标,也不奇怪,心理咨询界本来就有各种不同的咨询方法,差别很大,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都是一致的,尽管有的疗法能根治问题,有的疗法治标不治本。就处理情绪这一点而言,可以这么说,无名神僧给萧远山做了一次心理咨询。
老僧一掌轻轻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在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穴”上,慕容的一烙一退,竟没半点效用。“百会穴”是人身最要紧的所在,即便给全然不会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伤之虞,那老僧一击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时气绝,向后便倒。老僧转向萧远山,淡淡地道:“萧老施主要亲眼见到慕容老施主死于非命,以平积年仇恨。现下慕容老施主是死了,萧老施主这口气可平了吧?”
萧远山见那老僧一掌击死慕容,本来也是讶异无比,听他这么相问,不禁心中一片茫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这三十年来,他处心积虑,便是报这杀妻之仇、夺子之恨。这一年中真相显现,他将当年参与雁门关之役的中原豪杰一个个打死,连玄苦大师与乔三槐夫妇也死在他手中。其后得悉“带头大哥”便是少林方丈玄慈,更奋不顾身下英雄之前揭破他与叶二娘的奸情,令他身败名裂,这才逼他自杀,这仇可算报得到家之至。待见玄慈死得光明磊落,不失英雄气概,萧远山内心深处,隐隐已觉此事做得未免过了分,而叶二娘之死,更令他良心渐感不安。只是其时得悉假传音讯,酿成惨变的奸徒,便是那同在寺中隐伏,与自己三次交手不分高下的灰衣僧慕容博,箫远山满腔怒气,便都倾注在此人身上,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抽其筋而炊其骨。哪知道平白无端地出来一个走名老僧,行若无事的一掌便将自己的大仇人打死了。他霎时之间,犹如身在云端,飘飘荡荡,在这世间更无立足之地。
萧远山少年时豪气干云,学成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为国效劳,树立功名,做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与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马,两相爱悦,成婚后不久诞下一个麟儿,更是襟怀爽朗,意气风发,但觉天地间无事不可为,不料雁门关外奇变陡生,堕谷不死之余,整个人全变了样子,什么功名事业、名位财宝,在他眼中皆如尘土,日思夜想,只是如何手刃仇人,以泄大恨。他本是个豪迈诚朴、无所萦怀的塞外大汉,心中一充满仇恨,性子竟然越来越乖戾。再在少林寺中潜居数十年,昼伏夜出,勤练武功,一年之中难得与旁人说一两句话,性情更是大娈。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得这世间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话。他斜眼向倚在柱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见他睑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什么都是一笔勾销。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报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什么?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什么?带着峰儿浪迹夭涯、四海漂流么?为了什么?”
心理咨询界出过一个怪人,名日皮尔士。此君心理学水平极高,自创一套疗法叫“了愿”。认为一个人心理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就因为有一个愿还没了,了了这个心愿,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此法据说效果很好,也的确是很好的疗法。只是此君人品有问题,人称“心理学界的老流氓”,七八十岁还跟十多岁的小女孩恋爱,兴奋得全身发热。心理学学术讨论会上,因不满于马斯洛个人在台上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讲,冲到台上,抱住马斯洛大腿,放声大哭,搞得这个以“人本”著称的心理学家尴尬万分,不知所措。皮尔士功德无量,估计从此以后很少有人敢在学术讨论会上忘情演讲。只是此君实在难缠,现在好像也很少有人敢用他的疗法。
无名神僧用了一例,是治疗萧远山的,效果颇好。萧远山之所以到处杀人.问题在于一个根本的心愿还没能了,还没找出那个大恶人,替妻子报仇。几经周折,发现真正的要找的仇人不是那个大恶人,是慕容博。不杀死慕容博,作再多的努力也没用,因为这个根本的情结得不到解决。现在好了,仇人就在面前,解决萧远山心理问题最简单、最有效、最迅速的办法,就是一掌把慕容博打死。心愿一了,问题自然解决。无名神僧替他做到了,胸中的仇恨充分宣泄,心理问题也就没了。通常情况下,像这种苦撑多年只为了复仇的人,在仇人真正被杀死的瞬间,他的情绪一定是复杂而矛盾的,绝对不只是复仇带来的痛苦,还可能出现忍受痛苦带来的委屈之类。萧远山就出现了多种复杂的情绪,比如为报仇而伤及无辜带来的内疚,孤身漂泊引起的凄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心理咨询的时候,顺带对这些后续情绪作个处理,然后咨询也就可以结束了。无名僧之所以没对这些后续情绪作处理,是因为他本人不是搞心理咨询的。
现实生活中的咨询师,没无名僧那么大能耐,不能杀死一个人又把他救活,所以不能完全按照无名僧的方法做咨询。来访者说他被心理问题困扰,原因是还没能杀死大仇人,咨询师不能说:“好吧,我代劳。”然后就真去把人杀死。那样的话,本要给人带来幸福生活的心理咨询机构,就变成恐怖组织了。满足一个人,杀死另一个,心理咨询师不是清理工。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一小时咨询费用才200元,200元杀一个人,太便宜,咨询师肯定不干。
下面提供一种解决萧远山心理问题的方法,供读者参考,是意象对话心理咨询用的方法。可以由咨询师做诱导,让萧远山整个人的状态,进入与慕容博的对峙场景,然后让他充分体会对慕容博的情绪,必要的时候可以以他想用的任何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怒吼,可以动手,包括杀死对方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萧远山特别激动,一定会有相应的身体动作在反应,不要制止,尽量让他发泄。过一段时间之后,能观察到萧远山已经累了,或者对方已被杀死,萧远山站着发木,这个时候赶紧让他体会躯体反应,找躯体感觉。没宣泄够可以再来。
宣泄充分以后,让萧远山跟慕容博进行对话,看慕容博什么反应,体会慕容博的感受,体会到之后,再回头看萧远山的反应。体会了慕容博的感受之后,萧远山的感受可能会有变化,也可能没有,都不奇怪j继续这个过程,不断体会,不断交流。最后不管两人相处怎么样,都不要紧,只要不断体会,反复体会就行。
有人觉得这个过程可以不用咨询师,自己也能做。区别就在于,自己做不大可能有效果,只有在咨询师的督促之下才会有效。因为一般人不可能在充分宣泄的同时找自己的躯体感觉,而真正有效的地方刚好在这儿。不体会感受,单纯的宣泄是没有效果的,哪怕你愤怒得拳打脚踢,用到狂砍乱剁,也未必有效。而且,咨询师在身边可以避免危险,优秀的咨询师还能随时准确地找到你的感受,给你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