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能听到“要讲诚信”的呼吁,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有诚信缺失的问题。古人以践诺重信为美,而当今社会,说话放空炮,不讲信用,不遵守诺言者比比皆是。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累,因为你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更要长记性,不要听风就是雨,把他说过的十句话先掐头去尾只剩下三句半,还得再惦量一下其可信度。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总是上他的当、吃他的亏。
1.言而无信的领导靠不住
做领导有一种失败,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把大家当阿斗,随意哄骗。用得着大家时。又是许愿又是承诺,好话堆满一箩筐,说得大家纷纷为他效命;而当用不着时。极尽推诿之能事,记性也不好了,以前说过的全忘了。这样的领导会失去群众基础,失去人心。一旦遇到什么工作失误或是错误。立刻就会墙倒众人推。无可挽回地一败涂地。因此当领导的一定要一诺千金,这样在与下属打交道时才会成功。
中华民族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对信用与名誉的注重。曾有个“抱柱守信”的故事,讲道: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和人相约在桥下。他等了许久,约会的人却不见。一会儿,河水上涨,漫过桥来,他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桥柱,一个心眼地等待着友人的到来,河水越涨越高,竞把他淹死了。这位年轻人抱柱而死的行为尽管有点迂腐,然而,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却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佩的。
在中国历史上,这一类“待人以信”的故事,不胜枚举。楚人称道季布:“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为他生平的志向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
很显然,重视信用与名誉,已经成为我们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则。相反地,不能信守诺言将导致上级和下级交往的失败。上司对下属不能信守诺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许下诺言不能实现。上司许下诺言后不能兑现将不利于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导致上下级之问失和。
某高校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j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 “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
甚至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既在系里信誉扫地,也在校领导面前失去了好感。
其实,他完全应该把名额的问题告诉大家,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我原先没想到。”并把每次努力争取的情况也向大家转述。这样,即使人们初时有些怪他信口开河,但也会谅解他。
第二,许诺自不量力。有许多诺言是否能兑现得了,不只是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是常有的事。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入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给自己不作努力埋下伏笔。
第三,轻诺失信。有些人口头上对任何事都“没问题”、“一句话,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诺;可是,嘴上承诺,脑中遗忘,或脑中虽未遗忘,但不尽力,办到了就吹嘘,办不到就噤若寒蝉。这种把承诺视作儿戏,是对朋友的不负责行为,要不得,迟早得为人所抛弃。
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你根本就没考虑所办一件事情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这样,困难一来,你就只会干瞪眼。从而给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许诺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轻诺”是必然“寡信”的。
我们首先要避免的是,不乱开空头支票,也即不“轻诺”。当你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不要向人许诺。有几分把握,就实事求是地说几分。有经验的人一看你“轻诺”,就知道你会“寡信”,人家就不再信任并处处提防你。而一听你说:“对不起,这件事我不能打保票,我可以努力一下试试。”就知道你是靠得住的人。
2.做个恪守信用的人
一个人立身处事,信用很重要,这是人名誉的根本。是魅力的深层所在。但信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可树立。
我们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人的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现在的生意场上,公司、企业做广告做宣传,树立公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往,成交生意。不过,公司、企业的信用度得靠产品够佳的质量,优良的服务态度来实现,而非几句响亮的广告词,几次优惠大酬宾便可做到。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吹牛皮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将火车吹着跑。人的信用,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吹”起来的,得看实实在在的行动。
说得天花乱坠,而做起来又是另一套,只会让人更厌恶,更看不起,何谈为人的信用?
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不论你采取何种方法,笃诚、守信及勤劳是最根本的要诀。
如果说实现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的话,那么同样地,别人遵守诺言也是诚实、负责的表现。
承诺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守并实现你的承诺会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在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你自己,你便会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获得成功。
这并不是空话,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企业无不把信誉推到第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无不是守信用的楷模。
相反地,有些人随随便便地向别人开“空头支票”,到头来又不兑现,相信他们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会成功的。
马来西亚文人朵拉,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答应不是做到》,作者在总结人们的应酬交际活动时,提出了人们在交往中的一种不诚实、不信守诺言的现象。文章写道: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别人办事,他们的反应是: “好的,好的。”年轻的时候,我听到朋友这样回答,就非常放心,并且感动得很,因为有些朋友实在是才结交不久的。然而过不了多久,便发现自己的心放得太早了。当人们点着头说“好的,好的”时,他只是口头上说好,至于真的去实行,如果十个里有一个,就是你的幸运了。
文章中说,这类交际者“承诺时,态度看起来非常诚恳,口子走过,把说过的话当成风中的黄叶,刹时便无影无踪了”。
作者在宽慰和谅解朋友的同时自己也陷入这样的误区:自以为纯纯的我,究其实,是蠢蠢的我。在这个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听见你的要求,就抛下自己手上的事务不去处理而特别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
时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结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误解。
也用不着去埋怨被谁欺骗,欺骗自己的其实正是自己。
大家都说: “答应并不表示做到。”大家可以答应你任何事,但是没有一次替你做,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全都被谎言磨成了老滑头。有些原本纯朴敦厚的人,几年问,变得世故圆滑。如果回到过去,可以说,从前的自己也认不得现在的我了。这种现象,是欺骗的畸形产物。
说到底,承诺是一种信誉,一种责任。我们全然忽视了它的重要意义。答应帮助别人做的一点小事,是没有必要签订合同的。
承诺的结果是应诺,履践诺言。真正的应诺有时像美丽的童话,让人感动得心灵震颤。
在与人相处中,恪守诺言既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恪守诺言呢?
恪守诺言要求人们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许诺是十分郑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不能随便许诺,一旦许诺,则须认真兑现。一个人如果失信于人,就降低了自己的价值,如果在履行诺言的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致无法兑现,要向请托者如实说明情况并致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两码事。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说真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勤奋上进,任劳任怨;在人际关系上,光明磊落,坦诚相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虚己待人,知错必改。
《苟子·大略》中说:“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国妖”者自有其处世哲学:或投机钻营,或虚伪奸诈,或阴谋搞鬼,或卖国求荣,虽然得意一时,然而天理昭彰,终究遭到人们的鄙视、唾弃甚至遗臭万年。
《庄子。齐物论》载,有个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我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一个个呲牙咧嘴,嗷嗷乱叫。养猴人转动小脑瓜,马上欺骗猴子们说:“好了,别生气了。
我早上给你们四个栗子,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高兴起来了。
这些猴子的高兴大概只是因为暂时受蒙蔽所致。天长日久,聪明的猴子自然会悟到养猴人的狡诈和卑鄙。从此不再相信他,而且仇恨他,那时候,养猴人可就要自认倒霉了。
朝三暮四式的狡诈,最终必然失信于人。失信于人,不仅显示其人格卑贱,品行不端,而且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短暂不顾长远的愚蠢行为,终将一事无成。
失信于人,大丈夫不为,智者不为。
恪守信用,是一种可敬可佩的美德,是个人良好形象的外现。
人们以讲究信用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以良好的形象表达对别人的尊重。
3.说话随口敷衍的人易被防范
有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些人情世故,觉得要做一个硬汉,不仅是不能而且也不敢,只愿做个一味敷衍苟且以立身的现代人,玲珑剔透、八方无碍,反而可以乐得如鱼得水,无所不入,贤人社会可以容他,常人社会也能容他,小人社会都能容他。敷衍就是他做人的惟一要诀。要做这样的人,当然也必须具有若干必备条件:手腕够灵活吗?脸皮够厚吗?能够巧言令色吗?能够脱尽火气吗?能够抹去良心吗?如果是件件皆能,那么要做敷衍的现代人,是够资格了。
好敷衍的人可能会给人造成大的伤害,以为人处世的角度也不能不防范,实际上这样的人也比较容易防范。比方小李与小张只是一面之交,小李请求小张代为设法安插一个位置,小张很自然地为小李写封推荐函,向某人介绍。小李拿到这份推荐函,心里十分高兴,以为小张有求必应,真是一尊活菩萨,但是小李去求见某方的结果,却被回得一干二净,连丝毫希望都没有,小李当然只怪对方的不卖交情,不会怪小张的面子太少。可是近来有人告诉小李,小张的推荐函根本只是随意滥写,有机会也写,无机会也写,对方知道小张的推荐函,向来只是一种春风人情,是一种敷衍手段,小张的推荐,绝对不会产生效力的。经他一提,小李才知道小张是个老奸巨猾,专门敷衍人家的人,试问这是好印象吗?这是好名誉吗?小张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
当然小李与小张初次相见,小张是不会写推荐信的,对于小李的请求,会说好的一定代为留意,同时安慰小李几句,叫小李放心,叫小李等几天听回音。小李当然十分感谢,谁知小张是有口无心,说过便忘。过几天,小李来讨小张的回音,小张又是一番敷衍,说是前函还未答复,等再去函催问,小李当然信以为真,心里更加感激,但是临到最后,小张的敷衍,终使小李大失所望。小李若是性情粗鲁的人,耐不住内心的反应,也许要说,既没有办法为什么不早点说,让小李再三的徒劳往返,试问这是好印象吗?这是好感想吗?这是好名誉吗?小张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
比方小李与小张是老朋友,小李找小张给儿子介绍一个职业,小张说:“你的儿子,就是我的侄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当然没问题!”小李也以为彼此是老朋友,必然不会对小李使出敷衍的手段,谁知小张再三说正在设法,结果却石沉大海,全无音信,使小李反而不便向小张询问。试问这么一来小李对小张的印象如何?感想如何?万一小张有事找小李商量,小李还肯为小张出力吗?
敷衍是经不起考验的,一经考验,敷衍的伎俩就会立即被拆穿,一经拆穿,还有谁来信你?信用丧失,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说话敷衍的人没有城府,也办不成大事。防范这样的人。
只需要别太把他的话当真就行了。
4.不重情义的人也不会守诺言
重情义的人信守诺言,而喜欢放空炮说话不负责任的人,也往往无情无义,甚至把别人的情和义当作追求个人利益的砝码。对于这样的人千万要小心,稍不留神,你被他卖了可能还替他数钱呢。
战国时魏、楚两国与秦接界,商鞅向孝公建议:“秦之与魏,譬若父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并说其势不能共存,今魏新败于齐,虏其太子申,杀其将军庞涓,正可趁其人心惶惶举兵伐魏。
魏不能敌,必举其都城东迁,则河西(今陕西省黄河以西大荔县等地)之地尽可为秦所有,东出以取天下,帝王之业可成也!孝公以为很正确,就派商鞅为将伐魏。
这时商鞅已是秦国的大良造(秦国所设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地位很高。率兵出发后,警报传到西河,守将朱仓向魏都告急。
魏惠王派公子印为大将赶来抵御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