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李适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达到了,便岔开话题说别的。李适之果然中计,忙不迭回家,洗手研墨写起奏章来,陈述了一番开采华山金矿、以应国库急用的主张。
唐玄宗见到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来商议定夺,李林甫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玄宗急催:“有话快讲!”李林甫压住了声音装作神秘地说:“华山有金谁不知?只是这华山是皇家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国祚难测。”玄宗听罢点头沉思,那时,风水之说正盛行,认为风水龙脉可波及子孙,保佑国运。而今听得李适之说出了这样的馊主意,玄宗心中当然不高兴。李林甫见有机可乘,忙说:“听人讲,李适之常在背后议论皇上的生活末节,颇有微辞,说不定,这个开矿破风水的主意是他有意……”玄宗心烦意乱,拂袖到后宫去了。李林甫见目的达到,心中暗喜。
自此,玄宗见了李适之就觉得不顺眼,最后,找了个过错,把他革职了。朝廷实权,便落在了李林甫手中。
对手送给你任何东西,都要擦亮眼睛辨别清楚,否则口感不好是小事,吃坏了肠子吃坏了胃就成了大事。
12.小人物的背后拳脚更能伤人
这里的小人物都只是相对而言,比如对于公司的部门主管来说,看门的老头、新进的普通员工都算小人物;对公司董事长来说,一个部门内的业务经理只能算个小人物;往大了说,对于一个省级干部来说,一个小县的县长也是个小人物。同样,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把地位、财富远不如己的人自觉不自觉地看作小人物。
一旦心目中对人有了这样的定位,你便不再重视他,想当然地认为小人物没有什么能量,即使偶有得罪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其实大谬。
一家当地小有规模的企业因一件小事与一位中学老师产生矛盾。
本来此事很简单,且确属企业理亏,他们放下架子表个态事情就过去了。可他们欺负这个普通老师是个小人物,根本不予理睬。殊不知,当地主管工商业的一位副市长正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老师情急之下一个电话打过去,副市长的秘书也只是给县长打了个电话,该企业的经理差点被撤职。
确实,小人物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在特殊的时候,他在背后给你几拳照样能让你伤筋动骨。
咸丰十一年六月,咸丰帝崩于承德,享年31岁。八大臣即扶6岁的皇太子载淳在灵柩前即位。在京的王公大臣闻讯后都聚在恭亲王那里议事,对不召恭亲王参与此事感到不满。恭亲王虽未作声,但心里却有了打算。他为了摸清离宫诸人态度,当即打一道奏折,请求去承德奔丧。
肃顺等人见奏折,怕恭亲王来后与慈禧太后串通起来对付他们,当下拟旨,说是京师重地留守要紧,且勿来奔丧,一面又加强对慈禧太后的监视,慈禧很恼火,但因肃顺挟持着小皇上,她一时也没有办法。
恭亲王接到圣旨,知道是肃顺搞的鬼,但因为是圣旨,不能违抗,也是急得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军机大臣文祥以及内务府主事押了太监安德海来,要见恭亲王。
恭亲王闻听这几个人把安德海押了来,知道其中必有文章,所以当下命门官放他们进来,其他人概不准人内。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宠监,怎么被押入京呢?
这得从恭亲王的奏折说起。恭亲王要求去离宫奔丧,被肃顺等人借圣上旨意给驳了,此事被安德海知道了,安德海秘密地告诉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不甘心处于被动地位,她思来想去,心生一计,让安德海告诉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董元醇遵照慈禧旨意写了一道奏折,交予了八大臣。
怡亲王载垣看罢奏折,拍案大骂:“混账主意,我朝自开国以来,哪有什么垂帘听政!”
肃顺道:“这明明是有人指使,应立刻驳回,免得他人再生事端!”
怡亲王道:“对!驳回去!”当下提笔在原奏折上批下了一行字:
“如再敢萎言乱政,当即按大清律加罪处置!”慈禧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心说:如不除掉肃顺这帮人,自己便有生命危险。当下与慈安太后商议。慈安太后本无意垂帘,但架不住慈禧太后一个劲儿地说,而且说得十分危险,于是也动了心。
慈禧道:“除了密召恭亲王来处置,别无良策,恭亲王总是我们弟兄,当今圣上的皇叔呀!”
慈安道:“那就叫他来吧。”
当下拟了懿旨,可是派谁去送呢?当时两宫太后发起愁来了。因为肃顺等人早已派人严守宫门,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
安德海见慈禧愁眉苦脸,便道:“太后,莫不是为那密诏送不出去发愁。”
慈禧道:“正是为此,眼下离宫的形势你也不是不知,明着送不行,可密送也有闪失。一旦落入他们手中,就要招来杀身之祸。”
安德海道:“太后,奴才愿意舍死传递诏书。”
慈禧道:“小安子,难得你一片忠心,可你天天在我身边,他们能不注意你,你又如何能出得了离宫?”
安德海道:“太后,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当年三国时,曹操与东吴交兵,东吴来r个周瑜打黄盖,奸诈的曹操不也照样中计,肃顺未必比曹操转轴多少?”
安德海接着又说道:“小安子愿当那黄盖。”
慈禧:“那岂不苦了我的小安子。”
安德海道:“为了太后,奴才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受点儿苦算得了什么,只要日后主子多疼奴才就心满意足了。”
次日,慈禧让太监宫女重新为她布置寝宫,安德海当众道:“先皇刚刚驾崩,太后如此安排,恐怕有些不当吧。”
此话显然惹恼了慈禧,她当即骂道:“大胆奴才,竟敢干预我宫事,来人呀,给我掌嘴!”
几个人一拥而上,直打得安德海捂着脑袋连喊饶命。
安德海被打个鼻青脸肿,口吐鲜血。慈禧太后仍然怒气未消,命人将安德海押送京城交内务府惩办。
安德海苦苦求饶,慈禧哪里肯听,当即把手向外一挥,厉声喝道:
“带走!”
安德海被责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离宫,早有人报予了肃顺等人,他们闻讯也甚为开心。
怡亲王道:“这安德海可是太后的红人,怎舍得毒打一顿呢?”
郑亲王道:“那小子该打,平日不得人心,没少在太后跟前说咱们的坏话。”
怡亲王道:“一个小小的太监,责打一顿就罢了,还送什么内务府,真是小题大作!”
肃顺道:“这位那拉氏被咱们控制起来,她哪里服气,一肚子怨气没处发泄,这回赶上她的小安子倒霉了,说不定得把命搭上。”众人边说边笑,可谁也没想到这里的文章。
安德海被押人京城,内务府的赵主事不知内情,当下提审安德海。
安德海什么话也没说,偷偷地向赵主事递了个眼色,赵主事会意了,知道安德海有话要暗中相告。
这位赵主事也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当下他命左右退下,低声道:
“安公公有何话讲?”
安德海道:“快快送我去见恭亲王,慈禧太后命我前来传递密旨,并有要事相告。”
就这样,恭亲王立即去了承德,给了肃顺一个措手不及,除掉肃顺等八大臣,确立了慈禧太后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与你地位相当的人即使想背后使坏于你,你也容易警觉,但小人物就不同了,你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他,又在不知不觉中中了他的“暗器”。试想,被慈禧送出宫门的如果不是一个小太监什么的,肃顺等人还能这样大意吗?
在某一家公司,行政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经理都是大学毕业,年龄、经历相仿,都非常有才华。行政部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恩威并施,分寸得当。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但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却总能为下属着想,主动承担错误,为下属担保;每当出差,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小玩意,给每一个下属一份爱心。
而财务部经理虽然工作成绩也很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曾有一位下属,他的老父亲得了急病,等把老人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工作单位,还是迟到了几分钟,虽然这位员工平时工作勤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这位经理还是对其进行了批评,并处以罚款若干。
不久,公司内部人事调整,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颇有业绩,而且[J碑甚佳,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提拔为副总经理。
而那位财务部经理虽说工作也干得不错,但没料到下属中有一位他从来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竟能“通天”:据说本公司总经理的儿子与他竟是同届同学!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眼里,其实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以至于原打算提携他的意图被取消了。
可见,“小人物”的力量汇在了一起,足以推翻任何一个“大人物”。所以作为领导一般不要轻易得罪小人物,不要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留下后患。要学会与“小人物”交朋友。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处理与“小人物”的关系,不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到“有事才登三宝殿”就晚了。所以应记住:你平时花在“小人物”身上的精力、时间都是具有长远效益和潜在优势的。在不远的一天,也许就在明天,你将得到加倍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