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的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府和米拉大厦
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府和米拉大厦位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些都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这几处建筑充分显示了高迪天才般的设计技巧和其独有的设计风格,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塞罗那的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府和米拉大厦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埃尔是高迪的好朋友,他是巴塞罗那的富商,在他的支持下,商迪设计出了一系列古埃尔建筑。
建于1914年的古埃尔公园地处一个斜坡上,站在公园极目远眺,巴塞罗那城市风光和大海尽收眼底。
建于1889年的占埃尔府是高迪专门为古埃尔家族设计建造的。在古埃尔府中央大厅的上方有满天星式的透光天顶,其设计构思巧妙绝伦;内部则饰以精巧的植物花纹和纤细的大理石柱。
建于1910年的米拉大厦是一座占地约1600平方米的五层住宅楼。这座大厦是高迪为实业家佩德罗.米拉专门设计建造的,形似起伏的水波,大厦刚一落成,就被巴塞罗那市列为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
阿尔塔米拉石窟
在托雷拉维加附近的桑蒂利亚那石灰岩高原上,坐落着阿尔塔米拉石窟。它由几个相互连接的石灰岩洞组成,而其中最大的岩洞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该洞还遗存有石斧、石针及雕凿平坦的巨大石榻等物,体现了久远的石器时代的面貌。此外,岩洞内的壁画是代表史前艺术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1985年,阿尔塔米拉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塔米拉石窟是于1879年,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和他的次女玛丽亚在无意中发现的。洞窟长约270米,高和宽度则不等。
形成于1.3万年前的阿尔塔米拉石窟的壁画先后经历了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梭鲁特和马格德林三个文化时期。其中制于奥瑞纳时期的壁画比较粗糙,这些壁画是用手指在岩壁上绘制而成,内容由简单几何图形和人物轮廓构成。马格德林时期的绘画采用黄、红、黑等几种颜色,刻画的对象以野牛、野猪和鹿、马等动物为主。
由于壁画颜料是将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并掺合动物油脂而制成,因而这些壁画的色彩至今仍鲜艳夺目。壁画多使用写实、粗犷和重彩的手法,线条清晰,内容大多是原始人所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些画富有表现力和浮雕感,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鲁迅对阿尔塔米拉洞窟艺术的评价极高,他认为原始人作画,“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但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个发现是对“早期人类没有任何见解”这个观点的反驳。现在,这里已被辟成阿尔塔米拉洞窟艺术博物馆、洞窟壁画馆和考古陈列馆。附近出土的动物和植物化石、各种陶器、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在馆里陈列展出。
古都塞哥维亚和高架引水渠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北约70千米处,坐落着古都塞哥维亚和高架引水渠。马德里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据说塞哥维亚王宫是伊莎贝尔一世女王登基的地方。此外,这里还有仍可用于引水、被称为罗马时代水利工程的天才之作的渡槽。1985年,古都塞哥维亚和高架引水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耸立在两河汇流处的古堡始建于13世纪,15世纪时这个古堡又被改为宫廷,18世纪时,再次更名为炮兵学院。
始建于12世纪的塞哥维亚王宫坐落在城市西北两条河汇合处的山冈上,这个王宫地势险要,南、西、北三面均是断崖,西班牙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建立于16世纪的塞哥维亚大教堂坐落在犹太人居住的地方,这个采用晚期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极为优雅、美观。教堂内,小礼拜堂和庄严肃穆的圣殿是城内最出色的建筑。
建于公元2世纪的高架引水渠是塞哥维亚历史最悠久且最具纪念意义的建筑。引水渠不使用泥浆,整个工程全部用花岗岩石块砌成,全长813米的引水渠有128个双层拱洞,最高处约30米。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位于西班牙西北部加里西亚地区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与罗马和耶路撒冷齐名,被誉为基督世界三大圣地。1985年,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记载,圣雅各是耶稣的十三门徒之一,他于公元1世纪初来到德孔波斯特拉传道,后在前往伊比利亚半岛传经布道的途中遇难身亡。公元9世纪初,他的墓地被人们在加里西亚发现。在西班牙语中,圣雅各的发音是“圣地亚哥”,这里因此而得名。
圣地亚哥一德孔波斯特拉是一座人口仅数万的小城,在这个小城里分布着40多座寺庙和288个祭坛。动工于1078年的圣地亚哥一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完工于1128年,后又经过多次增建和改造。15世纪时,又增建了巨大的圆顶,其回廊建于16世纪。纪念碑式的正墙是大教堂最壮观的部分,墙的两侧于1750年各建了一座巴洛克式塔。到了1188年,又增建三扇大门于教堂的门廊上。基督展示伤口的情景和十三圣徒、天使等宗教人物也被绘于门上。在半圆拱形的中央柱上,还安放着圣雅各像。
大教堂里的巨大香炉从圆顶用锁链吊下。在大教堂主祭坛下的地下
祭室里,安放着圣雅各的遗体。
每年7月25日是这个城市最盛大的宗教节日,全城教堂钟声在下午5时齐鸣,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与来自各国的神父一道做弥撒,场面极为壮观,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来参观。
特鲁埃尔的穆德啥尔式建筑
在西班牙的特鲁埃尔,坐落着众多极具文化色彩的穆德哈尔式建筑。它具有新奇的特点,兼西方的传统、基督教风格与东方的伊斯兰风格三种艺术于一身,领导了西班牙文化潮流。1980年,特鲁埃尔的穆德哈尔式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2~16世纪,特鲁埃尔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穆德哈尔式艺术精品。其中,以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圣马丁教堂以及圣萨尔瓦多教堂等最为著名。
建于13世纪的大教堂建有穆德哈尔式最古老的塔楼。教堂里的彩绘镶嵌或天顶体现了穆德哈尔式艺术中的伊斯兰风格,穆德哈尔式最美的塔楼是建于14世纪的圣马丁教堂的塔楼。
托莱多古城
托莱多古城,位于西班牙中部,距首都马德里仅70千米。它不仅是多莱多省省府,同时也是西班牙著名的文化古城。托莱多历史悠久,它将伊比利亚半岛上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特点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文化融为一体,具有“三文化城”之美誉。此外,该城内的建筑风格各异,造型奇特,集中反映了托莱多的多元文化特征。1980年,托莱多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的托莱多曾多次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侵占。古城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就已具有重要的地位。
托莱多城至今还有罗马时代的渡槽、角斗场和排水系统,此外,有西哥特人留下的一些艺术品和部分城墙,还有托尔内利亚清真寺、苦水井街的浴室、天使街等。
11世纪末,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占领了托莱多,这个城市为此得到了大力的改建,先后建造了城墙、桥梁、圣塞尔万多城堡、教堂等建筑。
在托莱多古城,一些摩尔式、哥特式、新古典式和巴洛克式的大型古建筑仍保存完好。
古城还有被称作欧洲最大教堂的托莱多大教堂,这个教堂将西班牙几百年的艺术风格综合在一起,有“活的教堂”之美誉。这座教堂也是至今保存的最坚固、最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在世界的同类建筑中极为少见。它那富有伊斯兰特点的装饰画,粗犷的线条,半圆形后殿的原始拱顶构造,都富有哥特式艺术特征,是西班牙当时兴建的最别致、最富于民族色彩的艺术杰作。
位于古城中的圣多美教堂建于14世纪。中世纪希腊名画家格雷戈的作品《奥尔斯伯爵的葬礼》和《托莱多城鸟瞰图》均被收藏于此。
坐落在托莱多城的制高点上的城堡原是卡洛斯五世的王宫。城堡呈正方形,在四周建有四个方形尖顶塔楼。登塔楼极目远眺,全城的景物尽收眼底。
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位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塞维利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上曾经非常辉煌,而且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都与这个城市有关。修建于此的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规模宏大,极具特色。另外,此地的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则珍藏着许多珍贵文物。1987年,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塞维利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大约2000多年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公元前它还是一座小镇,屡遭外族入侵的伊比利亚人就居住在这里,摩尔人于公元8世纪开始了对这里的统治。1519年,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从这里出发,完成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他的这次航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西班牙的文豪塞万提斯也是在此完成了不朽的世界名著一《堂.吉诃德》。
塞维利亚大教堂始建于15世纪,116米长,76米宽,占地达8816平方米。建于12世纪的大教堂的比拉尔达塔,是在原清真寺的一座方形砖塔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一座装有25个钟的钟楼和一座代表“信仰”的巨大塑像,又于16世纪中叶落成,成为塞维利亚著名的路标。哥伦布的灵柩就安放在大教堂的中央大厅。在与大教堂相邻的圣埃梅内尔小教堂内,安放着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的灵枢。
“阿尔卡萨尔”建于12世纪,是这里的另一著名文化遗址,它是“城堡王宫”的意思。
西印度群岛档案馆,以前曾是交易所。178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下令将它改为档案馆,专门收藏与美洲新大陆有关的文件。许多珍贵文物如哥伦布以及麦哲伦的手稿,也珍藏在馆内。
萨拉曼卡古城
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有一座同名的萨拉曼卡古城。这座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在历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闻名于世。古城中的马约尔广场以其美丽的外形享誉欧洲。古城中的其他建筑如市政厅大楼、旧大教堂都各具特色。同时,就萨拉曼卡本身而言,由于其占有的重要的学术地位也受到世人关注。1988年,萨拉曼卡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萨拉曼卡古城相传兴建于2000年前。古城的市中心是马约尔广场,它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漂亮的广场之一。此广场于1729~1755年建立,其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该广场都是一个有名的娱乐场所,人们常在这里观看激烈的斗牛表演。在广场的四周环绕着相互毗连的幢幢楼房,楼房底层为连拱廊,每一座拱门上都镶嵌着西班牙历代国王和其他历史人物头像的圆形雕饰。在广场的西面坐落着有“王家大厦”之称的市政厅大楼。而坐落在广场附近的“贝壳楼”古建筑更别具一格。这一建筑在15世纪时就已建立,此楼有三层楼房,外墙上镶嵌着许多形如贝壳的浮雕。“贝壳楼”一名就是由此得来的。克拉维罗塔矗立在孔苏埃洛街旁,其塔顶四周有形如钉状的壁柱,“克拉维罗塔”即“钉塔”之意。
古城的旧大教堂,建于12世纪,其形状像—座城堡。与其紧邻的是建于1513年的新大教堂,它是西班牙最后一批哥特式建筑之一。
早在16世纪,牛津、巴黎、博洛尼亚和萨拉曼卡四个大学都市就已驰名欧洲。建于1218年的萨拉曼卡大学,以“美德、学问、艺术之母”为办学宗旨,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顾名思义是基督教徒朝拜时经过的途径,它贯穿了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贡、纳瓦拉、拉.里奥哈、卡斯蒂利亚一莱昂、加西里亚等五个自治区,是一处著名的遗迹。在这条“朝圣之路”上到处建筑有教堂,这些教堂无论是在建筑年代,还是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上都各具特色,堪称教堂建筑中的代表。1993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朝圣之路”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中世纪,圣地亚哥一德孔波斯特拉接待了一批前来朝拜的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些基督徒途经5个自治区的166座市(镇、村)。沿途各城镇及乡村都修建了多处教堂,以便更好地接待和照料这些朝圣者。
彩绘玻璃是圣玛利亚.德莱古拉大教堂的特色,这种能在光线的折射下呈现出独特金色的彩绘玻璃被誉为是“朝圣之路”上最美的。
“朝圣之路”上最精美的建筑是始建于1078年的圣地亚哥一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它代表着罗马式建筑艺术最高成就。
始建于1066年的圣马丁教堂位于弗罗米斯塔,它是由十字形支柱隔成的三廊式教堂。刻在支柱上的普通几何图形花纹和《圣经》中的人物像是其显著特点。
位于莱昂的圣伊西德罗大教堂始建于11世纪,凭借着其珍藏的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如阿尔.安德鲁斯时代的纺织品、金银工艺品以及绘有精美图画的古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