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4000000013

第13章 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成才规律的探讨(1)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都有规律可循。人才的成长也不例外。所谓人才学,就是研究人才成长规律、人才辈出规律和人才管理规律的科学。从先秦诸子到当代的人才学家,几千年来曾有不少人对成才规律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许多人都曾提出过自己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比较模糊,有的比较清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全面。令人鼓舞的是,尽管大家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所有探讨这一问题的人都程度不同地认为,人才成长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无数事实证明,规律的探讨是最难的,唯其最难,才成为有志者锲而不舍的目标。为了对诸子人才观及现代人才学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必须对这一难题有所涉及。

二、诸子百家谈到的几个成才规律

1.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实至名归律

墨子在《修身》篇中提出了一条人才成长的重要规律: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他认为:“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那些只会夸夸其谈,不注重实际行动的人,虽然能说会道也没有多少人听信;那些花费了不少力气但却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往往会费力不讨好,工作没少干但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他说: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聪明的人一定会多动脑子而不说废话,多卖力气而不自我吹嘘,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有可能名扬天下。为此,墨子进一步提出:“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一个人的名誉、名分,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也不是靠投机取巧能够弄来的,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长期的奋斗。墨子称这种现象为“功成名遂”,我们不妨称之为“实至名归律”。无论在古代,在现代,还是在将来,这都是一条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人才成长规律。

军事家只有身经百战,才有可能成为常胜将军;科学家只有攻克了科技难关,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文学家只有写出了文学名著,才有可能传之后世;甚至古代的学子,也只有受得十年寒窗苦,才有可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每一个希望成才的青年都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长期艰苦的劳动,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绩。我们不应计较一时的名誉,也不应为职称、职位等耿耿于怀,而应牢牢记住墨子总结的这条成才规律:功成名遂,实至名归,功夫不负有心人。

2.同声相求。同类相聚——人才成团律

《战国策·齐策三》记载了一个历史故事:“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说淳于髡在一天内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人才,齐宣王十分惊讶,问:“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齐宣王认为,在千里之内选拔出一个著名人才(贤士),就算是比肩而立,已经相当多了;在一百年之内出现一个圣人,也可以说是接踵而至,已经不得了了。如今你在一天之内居然推荐了七个人才,这岂不是有点太多了吗?淳于髡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一个著名论点:“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物各有畴”。同类鸟兽都是聚在一起的,各种物质也都有一定范畴,人才也遵循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由于淳于髡是与贤者为伍的,因此“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让淳于髡挑选贤士,就好比到河里去汲水、用火石去打火一样,当然会比较容易。当代不少人才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才成团律”。

孟子、荀子以及《吕氏春秋》等都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程度不同的探讨。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凡是善士都是以善士为伍的,无论是一个小地区、一个诸侯国,还是整个天下。善士即优秀人才都是成团相聚的。

荀子在《劝学》篇中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明确提出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才也是同类相聚、同声相求的。在《不荀》篇中,荀子又说:

君子洁其身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

所谓“洁其身”,即自身道德高尚、见解正确、志趣远大等。

一个君子道德高尚、志趣远大,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们就会自愿与之为伍,同意他的观点的人们也会群起响应,这就好比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一样,并不是它们有什么知觉,而是因为同类相聚、同声相应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

《吕氏春秋》不仅列举了人才同类相聚这一社会现象,而且还在《召类》、《应同》等篇中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比如《召类》篇开宗明义:

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相应。故鼓宫而宫应,鼓角而角动。以龙致雨,以形逐影。

它告诉人们,同类相召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在自然界、在音乐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领域,都是气同则合、声比相应、以影随形的。

《应同》篇则以阴阳五行说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作者认为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五大类,即所谓五气:土、木、金、火、水;这五气又表现为五色:黄、青、白、赤、黑。人类社会则顺序表现为五德,比如黄帝时为土德,色尚黄;夏禹时为木德,色尚青;商汤时为金德,色尚白;周朝为火德,色尚赤;秦则代表水德,色尚黑。

作者所说的“气同则合”,指的就是这五气,也就是五德,这五气又可以称之为元气。因此,作者认为:“同气贤于同义,同义贤于同力,同力贤于同居,同居贤于同名。帝者同气,王者同义,霸者同力,勤者同居,……亡者同名”。这就是说,同类相聚是分层次、分档次的,同气,即元气相同乃最高境界,同义,即精神境界相同为第二层次,而同力、同居则等而下之。作者主张,君子、贤人、王者,应该追求同气、同义,而不应满足于同力、同居,更不能只求同名。人们追求的境界越高,关系越紧密;境界越低,关系越松散。理想、精神境界才是人才相聚成团的关键。

《吕氏春秋》还进一步论证了领袖人物、某一方面的带头人,对人才聚集的影响,指出: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又说:

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则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

鱼鳖聚集的条件是“水泉深”,飞鸟聚集的条件是“树木盛”,禽兽聚集的条件是“庶草茂”,豪杰聚集的条件则是“人主贤”。尧之所以能成为善者相聚的核心,就是因为他是众望所归的贤人圣人。由此可见,理想、精神境界相同是人才聚集的根本,而杰出的人才、领袖人物、某一方面的带头人,也是同类人才相聚的重要条件。

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力与机遇结合律

先秦诸子曾有不少人谈到人与天的关系,有入主张宿命论、天命论,认为天命不可违,人们只能听任上天的安排,“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也有人将天看作是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认为应该“明于天人之分”。天与人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规律,人们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为人类服务。

《吕氏春秋·慎人》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作者认为: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一个人成功立业要靠机遇,但因此而忽视人力的作用也是不对的。从而提出了天意与人力、机遇与素质的关系问题。作者连续列举了几个历史故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

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

悦之,人也。夫禹遏舜,天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泽之湛滞壅塞可通者,禹尽为之,人也。夫汤遇桀,武遏纣,天也;汤武修身,积善为义,以忧苦于民,人也。

作者告诉人们,舜遇尧、禹遇舜、汤遇桀、武遇纣,这都是偶然的机遇;但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靠机遇,还与他们的表现和奋I斗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人也”。当代人才学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人才成功是机遇与人力的总和。也有人说,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素质、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像舜、禹、汤、武那样,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吕氏春秋》还认为,机遇也不能消极等待,具备了一定素质、胸际壮志的人要善于争取时机,掌握机遇。在《召类》篇中,作者写道:“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

圣人不能为自己创造机遇,但他们做事却可以适应机遇,做事适应机遇就能取得很大成功。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问题,作者还专门写了《首时》篇,开门见山就提出了如何掌握时机的问题:“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圣人办事,表面看来不慌不忙,实际上却在加紧准备,借以等待时机的到来。作者举例说,文王的父亲季历被商朝人害死了,文王本人又曾被纣王关人监狱,此仇此恨不可谓不大,但由于时机未到,文王只好忍耐。直到武王继位初期还得表面上服从商朝的统治,十二年后才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姜太公本是东夷之人,“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这就是说,姜太公遇上周文王,并不是什么偶然的机遇,而是姜太公早有此心,主动创造的机遇。包括伍子胥见吴王子光,也是伍子胥主动争取的机遇。开始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可得,有人向王子光推荐了子胥,第一次见面也不成功。后来子胥又创造条件与王子光相见,这才取得王子光的信任。“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然后王子光才取代了吴王僚,重用子胥,使他得展宏图,成就了一番事业。随后作者对时机与人才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舜是也),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汤武是也),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太公望、伊尹、傅说是也),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豫让是也)。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有才能没有机遇,不能成功;有机遇没有才能,也不能取得胜利。有所为的人,在没有遇到机遇时,要埋头苦干,积极准备条件;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可能从布衣而为天子,从千乘而得天下,从卑贱而佐三王,从匹夫而报万乘,总之,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力与机遇是人才成功的两个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度义因民成功律先秦诸子程度不同地肯定人民的作用,其中孟子、晏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在当时与后世都有较深的影响。在谈到人才成功的规律时,晏子讲过一句名言: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晏子自己概括说:“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我们不妨称之为“度义因民成功律”。

晏子对这种说法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

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

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

一个计谋,一种主张,既不受左右亲信的干扰,也不受上下关系的影响。从名义上讲,名正言顺;从实际情况看,也不违背常理。上合天意(自然规律),下合民心,因此必定能取得成功。

这就是晏子所说的“谋度于义”。

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小大,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

权衡利益的大小轻重,完全以人民的利益得失为转移,并且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去做。政府不滥用民力,凡事都给人民带来好处,这种事业自然会有所成就。这里不仅提出了选择事业的原则,而且分析了取得事业成功的方法。选择事业或者选择成才目标,首先要符合人民的需要,其次还要有现实可行性,即选择人民急需举办又能够举办的事;目标一旦确定后,则要依靠人民去做,靠人民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故而称为“事因于民”。一个计谋,一种主张,符合“义”的要求;一件工作,一种事业,都依靠人民去做,这种谋事之术焉有不成功之理?

由此,晏子概括出了一种规律性的人才现象:

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

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背)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那些违背正义的阴谋诡计,虽然有可能一时得逞,但终究会不得安宁的;那些违反人民利益的事情,虽然也可能取得成功,但毕竟是不光彩的。正义,应是出谋设计的根据;人民的利害得失,应是办事的出发点与归宿。历史上那些违背正义、背离人民的事业,没有一件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夏、商、周三代兴起时,都是谋于义,因于民;及其衰落时,则是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晏子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历史事实的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规律——“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这是人才成败的一个重要规律。

同类推荐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热门推荐
  • 狼BOSS诱惑:捡个美男当老公

    狼BOSS诱惑:捡个美男当老公

    “木小鱼,你最爱什么?”“钱!”还需要想么?幽蓝的眸子带着寒光,语气温柔无比,“是么,在给你一次机会!”“你。。。你,只有你!”木小鱼的心在滴血,本以为捡了个美男小白兔,好忽悠,哪曾想到居然是一头大灰狼,吃干抹净不说,还有各种麻烦接踵而来。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小白兔也能摇身一变变成个大金主,她是黏上去求包养,还是逃走求自保?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逆天法师

    逆天法师

    法师逆天,其乐无穷。当遭遇魂魄剥离,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生,何不逆天而战,名留青史!俱往矣,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 人机器人外星人

    人机器人外星人

    22世纪初,惟命是从的AI总机白皇突然叛变,将人类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炼狱中,终于在审判日发生后的第九年人类捣毁了白皇,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当人类张昭恒直面大西洋深处的幽暗恐惧,征讨火星上突然出现的外星生命时发现了一切并不是如他表面所看见那样平静,而真正的人类在外星生命和AI总机白皇的双重迫害下又该如何杀出重围?人类在地球起源之谜以及与外星生物拥有着亿万年千丝万缕的关系,都随着人类张昭恒对真相的挖掘越加深入,一个个奥秘逐渐浮出水面。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逆天神妃:神帝宠宠宠!

    逆天神妃:神帝宠宠宠!

    当自己连同游戏一起穿越了,会是怎样的表情?某人表示,差点就跪了!架空时代,厉害吗?本宝宝一个技能甩飞你!丹药神兽,牛逼吗?本宝宝拿把菜刀吓死你!美男后宫,高兴吗?本宝宝表示……美男在前,大佛在后,吃不得,唉!
  •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是咸泡饭的“短故事”集。故事不是你的,但一定与你相关,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关于如何在爱的世界里互相成全,如何在坚硬的现实中强大内心,如何与生活、与真实的自己温情相拥,活出由衷的快乐。这些故事里有纠结、向往、欣喜和奋不顾身,它们是对爱的多维度阐释,对青春的生动描述,对生活和梦想的大尺度致敬。
  • 快穿之女主不好做

    快穿之女主不好做

    难得做了一回女主,姐也要翻身农奴把歌唱!情景一:锦苏(娇羞脸):男主菌,人家是你软萌可爱的女主哒!偏执魔尊(手中魔气四溢):呵~情景二:锦苏(吐气如兰):男主,我美吗?邪魅王爷(一脚踹去):呵~情景三:锦苏(扯了扯嘴角):我……冷酷校草(不屑一顾):呵~……………………你妹的!!!锦苏一脚朝男主踹去:老子是你大爷!!!#我拿到了一个假的女主剧本##每天都在被世界拉黑中#软萌女金刚VS傲娇少年郎甜甜甜!宠宠宠!排雷:1.暂定的几个世界可能无CP,男女主感情线后面才铺陈。2.女主很强,但不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种,有自己的小性子和原则。由于避免世界崩溃,所以非原则性问题不会暴走……
  • 三世梨花缘

    三世梨花缘

    她,原是山下的一介孤女;他,原是天上的一个神仙。他,遭奸人陷害,逃往下界,却,不想,爱上他。守了她三生三世,她,第三世,终于成仙而他,已堕仙成魔,仙魔终不两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云梦旧事

    云梦旧事

    一个人,一座山,一把剑,一壶酒。朝看云卷云舒,暮看夕阳无限。
  • 窥天图录

    窥天图录

    三千年前,人族初窥修行之门,在大能带领下摆脱鱼肉宿命;一千年前,先知以命窥天,留下八字箴言,阖然长逝;如今,风云再起,妖魔肆虐,人族的命运终究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