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国情
对于我们这个爱不得恨不得的近邻日本,公众的印象里似乎除了参拜神社,就是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等。在最近的20年里,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GDP连年以接近两位数增长。反观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20lO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发布,中国的季度GDP已经超过日本,排世界第二。面对中国蓬勃发展的势头,再看日本经济的萎靡不振,不少人开始心中狂喜:小日本,你也有今天。
中国即将超过日本吗?日本真的是“民不聊生,举步维艰”吗?
GDP自然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非唯一的重要指标。中国GDP超过日本并不意味着中日经济实力对比的全面转变,它只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而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一个同样真实的日本,我们不妨用数字来说话。
让我们从基本数据方面全面比较一下中国和日本。
(1)从经济总量和人均量看,按照日本银行发布的日元兑美元年度平均汇率93.62换算,2009年日本名义GDP为50728.90亿美元,这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继1995~g后第二次突破5万亿美元关口。同期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83l计算,约为49092.8l亿美元。
这意味着2009年中国GDP相当于日本GDP的96%,中国经济并未将日本拉下马。表面上看,中国与日本差距甚微,但如果用人均计算,中国经济却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真正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经济总量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但衡量一国百姓的生活质量的,只能是人均水平。
而且,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根据2000年数据显示,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光这一部分已经接近中国全年的GDP。而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微不足道,有限的几笔大投资居然全军覆没,上千亿资金打了水漂。交的学费不可谓不惨重。
(2)经济结构比较: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后期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
(3)经济质量比较:资源很贫乏的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O.62%,电力、煤气、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过去教科书上的“地大物博”已经得到修改,体现了按人均计算财富的思想),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依靠廉价资源。
(4)研究和开发方面: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0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896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个百分点,现在稳定在1.2%左右,而同一指标,日本2000年是3.12,不仅远高于中国,也高于美国的2.65,以及德国的2.37、法国的2.17、英国的1.87,在全球仍然排第一。而且中国的这种投入主要集中在中央大型国企身上,占国家经济一半的民营企业则是少得可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1990年以来日本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就一直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日本这个国家将“科技为本、科技领先”作为了自己立国之本。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水平都在5%一l0%以上。中国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外企流失。而每万名劳动人口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数又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
(5)实力企业:世界500强日本有81家,中国16家,且主要为垄断企业,很少制造业。中国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企业发展之可望不可即的目标。日本1994年的时候,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数量与美国平分秋色,并包揽全部第1至4名,前10名当中,一大半都是日本企业。
世界500强并不能说明什么,即使没有一家进入,也不能说明这个国家就落后。欧洲很多小国就没有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但人家还是发达国家。他们的企业大多小而精,在某一行业里甚至是某一个小的领域专门经营,成为行业里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研发部门,是企业里最强势的部门。企业专门设置这个部门,每年的产品标准都由他们独立制定。同时他们并不追求规模扩大,甚至很多企业根本不上市融资。这些企业默默无闻,但实力却异常强大。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你看不出什么。假如某天让他们停产一下,你就能看出来了,整个行业马上会感到不适应,缺少了他们的产品,其他企业的生产线都得停下来,因为找不到可替代的。
(6)城市化:中国今天的城市化水平大约为50%弱一点,但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在1970年已经超过了70%。城市化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只有越发达的工业才能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也就越高。
(7)生产率水平。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的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
(8)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生活水准的指标。2002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也就是说,中国人目前生活支出主要是花在吃穿上,是典型的生存消费。日本却将主要支出花在食物之外的其他方面,是典型的发展消费。一个正在解决温饱,一个已经高度富裕。
(9)人均寿命:日本人的劳动强度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流行过一个名词叫做“过劳死”,日本每年都有人因劳动强度大而发生猝死。
按说日本人的寿命应该比较低才对,但是让你跌破眼镜的是,日本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5.33岁,男性为78.33岁,而中国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69.63岁和73.33岁。两相对比,中国人显然没有日本人活得长。世界上最长寿的老寿星中,几乎每年都有日本人的名字。记得几年前有一对老姐妹叫金花婆婆和银花婆婆的日本老人,就活了130多岁,打破了长寿记录。长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民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优秀的。
大多数人一直认为日本不过是一个劳动强度大、生活极不幸福的国家,仔细对比这些数据,我们会发现,原来日本是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的国家,其国民幸福指数非常高。
中国什么时候能追上日本现有的水平?可能50年,当然这只是推测,并没有什么科学的论证。但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所有中国人真正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国家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生活细节面面观
老百姓对于宏观数据可能比较麻木,不感兴趣,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些生活中离不开的消费,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那么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1)日本人的工资
从普通月薪看不出什么。最一般的日本人月薪通常有20万日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日元对人民币100:8的汇率折算,相当于16000元。比如出租车司机,月薪有18万一3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5000元至24000元左右。但那些老司机每月只干20天左右的活,还享受医疗、养老保险。一般的白领阶层月薪维持在40万日元左右,那可就是32000元的收入,相当于中国普通白领一年的收入了。一些如木工、瓦工、油漆工、车工钳工之类技术工人,一般也40万日元左右,与白领能持平。
当然要是再加加班什么的还能更高,到60万日元都是可能的。
其他行业的工资(年收入)大致概况为:
职业棒球动员3751万日元、国会议员2193万日元、大学教授1133万日元、在岗医生1 10l万日元、注册会计师818万日元、记者816万日元、警察781万日元、私立高中教师724万日元、国家公务员675万日元、牙科医生549万日元、临床检查医生483万日元、铸造工482万日元、护士465万日元、车工458万日元、公交车司机450万日元、油漆工433万日元、木工397万日元、家庭教师377万日元、厨师348万日元、出租车司机328万日元、售货员306万日元、保安293万日元、美容美发师280万日元、保姆273万日元、清洁工221万日元。
看到了吧,日本保姆、清洁工的年收入是200万日元以上,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6万元,这还是满足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收入。日本人爱加班是出了名的,只要再加加班,一年20万人民币以上的收入轻轻松松。
那么有人会说了,工资只是一个数字,人家的物价水平还高呢,这一加一减不也和中国持平了吗?那么我们再看看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吧。
(2)购买力
只有比较购买力,才是真正能说明问题的数据。下面就以日本人平均30万月薪作为基础来计算一下两国工资的购买力吧。
日本现在到处都有百元店,日常用品成千上万种什么都是100日元,在中国要卖lO多元的东西日本也是100日元,按照20lO年8月前后的汇率计算,也就是人民币8块。100日元的购买力也和8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基本相等,也就是说在中国8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在日本基本上都可以用100日元买到。但少数特殊商品除外,像日本出产的大米,那就贵了,一斤得要1000日元,合人民币80元。一斤米80元对中国人来说是够贵的了,不过日本米质量的确是上乘的,口感特别好,日本人做寿司只用日本米,外来米根本不考虑。还有日本人爱喝的清酒,也只选用优质的日本大米。
日本的私家车是很普通的东西,前面说过,日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第一年实习工资就可以拿到最/I>20万日元,工作两年左右的日本人工资就可以达到30万左右,日本一台普通家用车的价格不到200万日元,也就是说最普通收入的工薪族7到8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私家车,收入稍高一些的白领和工作时间在五年以上的员工四个月就可以搞定一部车。而中国一名普通员工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一台最低端的普通家用车在4万元左右,中国人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买到一部车。有车就得说油,2010年9月中国汽油7.1元/升,月收入3000元的员工每月可以买400升汽油,日本的油价合人民币6.5元左右,但人家的月工资可以买4000升汽油,两者相差仍高达10倍。
普通的数码照相机、摄像机这样的电子产品的价格比在中国还要便宜。在中国好点的相机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普通员工怎么也要一个月的收入才能获得,而日本人只需用三天的日工资。
再说衣食住行中的穿。如果以最普通最常见的T恤来对比,日本本土制造的T恤价格在2000日元,也就是用月工资的0.6%买到。但中国人月工资的O.5%是大约10元到15元,这样的钱是根本不可能买到什么衣服的,最普通的大路货T恤也要五六十元,相当于月工资的3%左右,两者相差近5倍。而如果是进口的中国服装,价格更低,最好的衣服也要比日本本地产的衣服便宜一半,那双方月工资的购买力就相差十倍了。再看看西装,日本人一套西装最高档在2万日元,合月工资的7%左右。在日本看一场电影,价格是1800日元,相当于月工资的O.6%,而且小孩和超过50岁的人就半价优惠。在中国看一场美国大片,价格在80元人民币左右,看《阿凡达》更是高达180元,是月工资的2.6%,中国的电影票价比日本要高出4倍多。
(3)住房
日本的住房很贵,但最贵也就集中在东京一带,因为日本的城市化率太高,年轻人都喜欢在城里发展,不愿意回到自己家乡农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