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按照一般人的审美标准,你的容貌恰好在“其貌不扬”这类人之列,你也完全可以潇洒地对自己说:“好吧!就算如此,又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像我这么相貌平平的人。况且,外貌不能决定我存在的价值,又何必为此而自寻烦恼?我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够建立我自信心的事情上,我可以努力成为学校乐队里最优秀的鼓手;我可以努力读书,考出优异的成绩来;我可以尽我所能把篮球打得更好;我可以学习弹钢琴、吹萨克斯,将来成为一位有名的钢琴家或萨克斯演奏家;我可以培养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有良好的人品——这点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一样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一样可以交很多好朋友;我可以学习打网球;我可以学画画,用艺术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我可以写诗歌和小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瞧,我们可以干这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优秀,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烦恼那些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呢?
Frankie:我明白了,要接受自己的外貌。不过我觉得我长得挺帅的,应该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烦恼的,呵呵……
妈妈:哈哈。你现在还没有到青春期的年龄,但一样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到时是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表持怀疑态度,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表极端不满意。要是你很在乎的话,可能就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变得容易害羞、受伤,对自己非常敏感;另一种反应较为激烈——愤怒和吵闹——因为你觉得自己是个蠢蛋,反正没有人会喜欢,所以大可放肆、嚣张。虽然每个人的反应不同,但要知道,青春期阶段的孩子都会很关注自己的外表,无论他们表现给别人的印象怎样,但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的痛苦与忧愁,远比他们所表现的还要严重。所以,对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哟!
Frankie:我明白了,Simon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青春期自卑造成,造成他自卑的原因有他外貌的原因,因为他认为自己太胖了,小学的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认为小胖子很可爱,很好玩。但进入中学后,他进入青春期发育了,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了,首先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胖是个问题,然后他就会认为别人会因为他胖而歧视他。是这样吧?
妈妈:分析得很正确,就是这么一回事,从表面上看,Simon认为别人因为自己胖而嘲笑歧视他,其实问题缘于他自己的自卑。
Frankie:我要帮助他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找到自己的优势。但我认为外貌因素一定不是造成Simon青春期自卑的唯一原因,您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妈妈:你说得很对,很有分析能力!造成Simon青春期自卑还有其他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进入中学后学习成绩开始下降而导致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他说:“我很笨。”
Frankie:有道理。你知道的,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也不排名次,所以对学习成绩好坏没什么压力。但是,进入初中后,学的东西多了,内容也深了难了,学习方法跟小学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别,需要调整。我也是适应调整了一段时间才摸索出一点点方法。您还记得,刚上中学的头半学期,老师不也给您打电话告了几次状吗?嘿嘿……如果调整不好,学习成绩肯定要下降的。最大的问题是,上中学后每次大小考试后,老师都要排名次,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了,真让我们感觉到:“分、分,学生的命根呀!”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每次考试都是很恐怖的事情。别说Simon了,就是像我这样每次考试能进入前10名的人,每次考试后拿到卷子看到自己丢分的地方也懊悔不已,恨自己为啥考试的时候大脑短路了。看名次表时会想:自己是不是比那些排在自己前面的同学笨,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不如他们高?要不怎么他们考试的时候大脑不短路,他们怎么能那么细致,他们怎么能做到不失误?
妈妈:是呀!学习内容的阶段性转换遇上了青少年成长的新阶段,对于你们来讲都需要适应。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方法的转换,出现暂时的学习成绩下降是正常情况,但是面对这些压力,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智商太低(不够聪明),甚至觉得自己太笨了。这种感觉往往开始于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不论是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还是在课堂上脱口而出一个错误的答案而惹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们都会开始担心自己的聪明程度。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每一次排名次、每一次考试不理想、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就开始深信班上所有同学(以及老师)都认为自己是个傻瓜、笨蛋,日复一日,这种感觉就演化成为“自卑感”了。
Frankie:有道理。
妈妈:还不止这些呢?你想想,当初你被老师告状时,你什么感觉?最初混乱状态时,你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需要找家长签字时,你又是什么感觉呢?
Frankie:呵呵……当知道被老师告状了或者考得不好需要回家找家长签字的时候,先是特别地害怕,心里惴惴不安,担心您会发火,回家你们会骂我。不过还好,每次您都没有骂我,您总是平静地帮我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跟我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还都对我说: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甚至比你还严重呢?你看,最终妈妈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你比妈妈聪明,多总结、多动脑,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方法对了,加上你聪明的头脑,学习成绩上来是早晚的事情!
Frankie:妈妈,您知道吗?每次您这么跟我说,我都特别感动。我不再关注每次考试成绩的好坏,而相信自己一点都不比别人差,我肯定有能力做得更好!我开始关注用什么方法把知识学会,不到半年我的成绩就上来了,期末考试就排到班里第三了。
妈妈:是呀,现实生活中,一个学生如果在学校成绩不好,往往就成为班级里的弱势群体,老师会不重视他,经常批评他,很少给他各种机会,甚至在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给予不公正的待遇。同学也越来越瞧不起他,也很有可能就被冠以“笨蛋”“蠢猪”“猪脑袋”之类的绰号。若这些侮辱性的嘲弄带来的痛苦足够大,他可能会失去在学校里上学的兴趣和勇气,严重的情形下,可能想休学。如果经常在学校里遇到挫折,他就越对自己没有信心,这种自卑心理会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自卑而不愿意努力学习,而不努力学习的结果是导致遭遇更大的失败,这样,他努力学习的动力势必更小,接踵而来的是更大的失败……如此循环往复,他为自己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我的智商的确很低,我的一生将注定是失败的。一个深信自己不再有存在价值的人是多么的可悲啊!
青春期发育阶段的孩子很敏感,他们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特别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并且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坚定的支持。当他开始怀疑自己价值的时候,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有人能够肯定他的价值。无论这个阶段的孩子如何逆反,如何有独立意识,但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最在乎父母的评论和意见。所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调整好自己,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给孩子渴望的肯定和支持,那么父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的反应也会让小孩子产生自卑感。
Frankie:啊!家长怎么能这样呢?他们不配当家长,要开除他们当爸爸妈妈的资格。
妈妈:你们希望家长理解你们,你们也要试着理解家长。为人父母者也是人呀,他们一样也会有不耐烦和疲劳的时候,在这种时候,他们就变得烦躁不安并且说出侮辱孩子的话,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你太不像我了!……”或表现出对小孩子缺点或不足的鄙视,比如说:“你天生就是猪脑子!看来你就不是学习的料!看来你长大也只能去捡垃圾了!……”家长可能只是一句气话,但孩子可能一生都不能忘记这些话。
所有这些原因都导致小孩子在青春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会以为自己是智商低下和愚蠢的。这也是自卑感在初中生、高中生当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个原因。
Frankie:谢天谢地,我很幸运!你们给了我宽松的环境,没有继续给我施加压力,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我支持。
妈妈:呵呵……也谢谢你对妈妈的肯定!
妈妈:从你讲的情况看,因为面对困境时,Simon没有找到支持,所以他目前有很强烈的孤独感,他的自卑感造成了他的孤独感,而他的孤独感又加深了他的自卑感。
Frankie:我也觉得小学开朗乐观的他到中学后变得越来越孤独了,可我觉得很奇怪,Simon为什么会变得孤独呢?你看他,明明是他主动不理我们,疏远我们,但他却认为是我们故意不理他,看不起他。我们很想帮助他,但他拒绝了我们的帮助呀。
妈妈:应该说,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独感的年龄,孤独如同影子一样,缠绕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的心。进入初中阶段,如期而至的青春期,不仅带来了青少年生理的急剧变化,也带来了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开始有了看法。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你们会经常说:“我已经长大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仍然把我看成孩子?”这说明你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你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积极与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的第二个心理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就是说,进入青春期后,你们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你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因为你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你们常会产生许多关于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就是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所出现的一种心态。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间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比如你们会想:“我把真心话告诉老师,可为何不被理解?”“因误解和性格不合,好友真的离我远去了。”“心中有烦恼,我该向谁诉说?”“单调的生活、繁重的学习……真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当这些问题在头脑中出现时,孤独感就随之而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败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
Frankie:啊,原来是这样呀!看来作为好朋友,我们一定要帮助Simon。即使他疏远我们,我们也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但是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Simon消除孤独感呢?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吗?
妈妈:心理学是有方法可以帮助Simon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的。具体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首先,让他意识到他不是孤单的,让他明确地知道有很多人关心他、在乎他。可以让他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身上是否也隐藏着某种自卑感。在学校,观察班上来来往往的同学:是不是有些人一直面带微笑,还不时地开怀大笑,他们时而侃侃而谈,时而专心读书,课间休息时间,他们会开心地打闹。让他想想这些人的生活中是不是没有任何烦恼。让他明白,那些令他感到愁苦的烦心事也困扰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周围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卑感的种种迹象,我们会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自卑感只不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不良情绪。只要他真正领悟到一个事实——别人有着和他一样的感受,就不会再觉得孤独了。如果他知道每一个人都害怕碰到尴尬的场面,也都不愿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意识到原来大家是同乘一艘漏水的船,大家正在竭尽全力地试图堵住船上的漏洞的时候,他就会更有信心地面对他的人生。
第二,要多与外界交流。成长需要自主、独立,但自主、独立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扰,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给老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