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爱人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爱人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4.把理由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你可以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5.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
你可以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需要打点,先找我拿钱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6.把理由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
你可以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你在求人办事时,不妨参考这些理由,轻松地把礼送出去,办成你想办的事。
巧妙激发对方兴趣,让对方主动帮你。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英国甲壳虫乐队在其早期也是久久打不开局面,除在利物浦地区有点儿影响外,他们的唱片一直挤不进全国畅销唱片的目录,人们顽固地排斥着这种反传统的新玩意儿。
乐队的经纪人艾泼斯坦独具慧眼,看到了该队的潜力,决意改变这种萧条的状况。他把一批代理人派往各个城市。这些人到了各个城市之后,在规定的同一时间里到处购买甲壳虫乐队的唱片,并故意到已售缺的商店三番五次地催问下一批唱片的到货时间,同时还向电视台询问购买该唱片邮购商店的地址。大量从各地收购来的唱片,又经艾泼斯坦自己的唱片商店再转手批发和零售出去,从而造出甲壳虫乐队唱片十分走俏的“繁荣”假象,经过这样几个月的来回循环折腾,甲壳虫乐队的声望一下子就上去了,这种音乐变成了英国的流行乐。
不仅如此,甲壳虫乐队还越出英国国界,漂洋过海,迅速传到了许多国家,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使英国在数年之内能借此平衡国际财政收支。
流行是大众的趋向性思维和行为。思维可以是不自觉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有意制造的,甚至可以是蓄意伪造出来的。甲壳虫乐队开始的名声大噪就是伪造的结果。在商业活动中,流行尤其重要,流行商品就意味着大批量的生产、广阔的市场和高额利润,因此,为了广开销路,在产品的流行上做些文章是值得的。
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切记下钩要慢,收钩要缓,鱼饵更不能让鱼儿吃够吞饱。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人以下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吊一下对方的胃口,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求他办事的好时候了。
你可以利用那些新颖的东西,引起他人的好奇心,使他人常常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地要弄个明白,这时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跟你“黏”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可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了。
除此之外,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而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加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抓住他人的注意力。
有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对方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来激发对方兴趣,例如中国人独有的老乡观念。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是运用了此种技巧的典型例子。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的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他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李莲英没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后来,在这位老乡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最后成了慈禧面前的大红人。
用家乡话做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
自我贴金,增加求人办事的筹码。
一般人求人办事时,态度低三下四,让对方可怜,这种人对方可能见得比较多。但是,如果你一反常规,巧用手段为自己贴金,从气势上不输给对手,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错觉,从心理上催眠对方,使得对方产生这样一种怀疑:“这人可能有些来路。”如此,就能很容易地替你办事了。
有一年国际木材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扬,某大型林场看准这一时机,将林场的木材打入国际市场,市场反映良好。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木材的价格又大幅下跌,继续坚持出口,林场将每年亏损上千万元。面对危机,场长认为,参与国际交易他们是后起者,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挤进去非常不容易,应想办法站住脚才行。如果一遇风险和危机就退出来,那么,想再占领市场就会更困难。于是他决心带领大家从夹缝中冲出去。为此,他亲自到欧美一些国家做市场调查,搜集信息,寻找合伙对象,开辟新市场。
在国外,场长找到一家著名的家具生产集团。场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希望那家公司能够把他们的林场作为原料采购基地。对方公司总经理说:“现在我们的原料供应系统很稳定,你有什么优势让我们把别的公司辞掉,而选用你们的木材?”场长对此不卑不亢地列举了该林场三大优势:第一,我们林场的木材质量有保证,有很高的信誉;第二,我们可以长期合作,保证长期供货,长期供应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第三,我们林场有自备码头,保证货运及时,并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更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信守合同。场长在大谈林场的三大优势后,还不紧不慢地对外方总经理说,林场刚刚与国际上另一家知名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那位经理听说连那样的大公司都与中方的这家林场签订了合同,看来林场实力不弱啊!他立即同意就供货问题正式洽谈。签订合同之前对木材进行现场检测。经检测,木林质地良好,是家具原材料的上上之选,经过一番讨论,双方终于正式签订了合同,该林场在国际市场上也站稳了脚。
商业竞争中,如果你势力弱而又想把自己事业做大,那么你就应该多往脸上贴些黄金,抬高身价,至少给对方一个你实力强大的假象,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地借助对方的力量。正如那位场长没有刻意地恭维对方,而是底气十足地向对方提出要求,紧接着在不经意中道出自己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无形中抬高了林场木材的身价,至此对方对他刮目相看,如此一来事情自然好办多了。
往自己脸上贴金,增加自身分量是一种心理博弈手段,催眠师在增强受催眠者的信心或为增强受催眠者对催眠师的信任度时也常常如此。求人办事时,我们不妨改变以往谦恭谨慎的求人法,用一些博弈手段自我贴金,为自己更好地办事创造条件。
绵里藏针,对不帮忙的人礼貌威胁。
人之所以要学习“说话”的方法,原因就在于人必须在不同的论点中寻求和谐,不能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损及人际关系。因此,与人沟通时,就必须注意分寸的拿捏。如果论辩中既不想太强硬,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主张,你可用绵里藏针法,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绵里藏针意味着软中有硬,硬是通过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婉言中预示警戒,柔弱中显示刚强。
郑穆公元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集合三百辆战车,于12月出发,准备带兵偷袭郑国。
这消息被郑国的一个贩牛商人弦高知道了。当时他赶着一群牛准备到市集兜售,正在往洛阳的途中,回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边派人抄近路连夜回国报信,让国君作好迎战准备;一边把自己装扮得衣冠楚楚,并挑选了12头肥牛和4张牛皮,乘着马车,带着随从,在秦军必经之路等候着。
这天,秦国队伍行经时,突然有人拦住去路,大声喊道:“郑国使臣弦高受国君派遣,特来求见将军。”
孟明视听了,不禁一怔,心想:莫非我们派兵偷袭的消息被郑国人知道了?他满腹狐疑地接见了弦高,并迫不及待地问:“先生到这里来有何见教?”
弦高说:“我们国君听说将军带兵要来敝国,特派我来犒劳大军,先送上这12头肥牛和4张牛皮作为慰劳品,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
孟明视故作镇静,收下慰劳品,假惺惺地说:“听说郑国国君新丧,我们国君怕晋国乘机来侵犯你们,特意叫我带兵来保护。”
弦高说:“我们郑国是个小国,夹在秦、晋两个大国中间,为了安全,我国的将士们枕戈待旦,日夜小心地守卫着每一寸国土,要是有谁胆敢来侵犯,我们一定会给以迎头痛击。这一点请将军放心。”
孟明视又不甘心地说:“这么说来,郑国就用不着我们秦军的帮助了吗?”
弦高说:“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如果贵国军队真的入境,我们将负责供应你们粮食和柴草,派兵保护你们的安全。”
孟明视听了弦高的话,心想郑国早已有所戒备,只得放弃进攻郑国的打算。事后,郑穆公召见了智言周旋而救国的弦高,并封他为军尉。〖HT〗
此外,在外交上,委婉含蓄的语言往往更意蕴深刻。1984年9月,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白宫时,曾开玩笑似的对第一夫人南茜说:“请贵夫人每天晚上都对里根总统说句悄悄话——和平。”言外之意是里根总统头脑不够冷静,往往做出有损于世界和平的事。对此,南茜回敬说:“我一定那样做,同样地,希望你的身边也能常常吹出这样的‘枕边风’。”葛罗米柯听后,心领神会地讪讪一笑。
由于代表着不同国家、不同的政治利益,政治家之间的语言游戏,无论形式如何,都是针锋相对的斗争。葛罗米柯和里根夫人的妙语,都在含蓄之中藏着三寸钢针,一个刺得好,一个扎得妙。听似玩笑,实则真言。凭借委婉含蓄,政治家把尖锐的批评包藏起来,抛向对方,不显山不露水地进行了一番较量。
人人各有立场,如果都冲动地、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恐怕世界纷争不断。所以既要维持表面和谐关系,在捍卫自己的理念上又不能有丝毫让步时,绵里藏针便是最好的方法了。
给一点糖衣炮弹,让对方倾力相助。
遇到难事,如果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帮你办事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为此,你不妨先让对方尝到甜头再提出要求。
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当政期间,王宫挥金如土,穷奢极侈,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四为满足其挥霍享用的需要,打算向著名银行家也就是自己的老朋友贝尔纳尔借钱,可惜却遭到了拒绝。
因为贝尔纳尔早已风闻此事,而且傲气十足。钱要借,国王也不能卑躬屈膝吧?路易十四左思右想,设下一计:
有一天下午,国王从马尔利宫走出来,和经常陪同他的宫廷人员一起逛花园。他走到一幢房子门前停了下来,那座房子的门敞开着,德马雷正在里面举行盛宴款待贝尔纳尔先生。当然,这桌宴席是事先奉国王之命准备的。
德马雷看见国王,急忙上前行礼。路易十四满面笑容,故作惊讶地看着他们说:“啊!财政总监先生,我很高兴看到你和贝尔纳尔先生。”国王又转向后者说:“贝尔纳尔先生,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见……对了,你从来没有见过马尔利宫吧,我带你去看看,然后我把你再交给德马雷先生。”
这是贝尔纳尔没有料想到的事,他感到能得到国王的邀请非常幸福和荣幸。于是贝尔纳尔跟在国王身后到养鱼池、饮水槽,在塔朗特小森林和葡萄架搭成的绿廊等处游玩了一遍。国王一边请贝尔纳尔观赏,一边滔滔不绝地说了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惯用的漂亮话。路易十四的随从们知道他一向少言寡语,看到他如此讨好贝尔纳尔都感到很惊奇。
游玩之后,路易十四还送给了他一箱非常贵重的葡萄酒,说希望他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贝尔纳尔极度兴奋,答谢后回到德马雷那里,他赞叹国王对他如此厚爱,说他甘愿冒破产的危险也不愿让这位优雅的国王陷入困境。
听了这番话,德马雷趁着贝尔纳尔心醉神迷的时候,提出了向他借600万元巨款的要求,贝尔纳尔欣然应允。
这60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路易十四如愿以偿,当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朋友关系和国王的面子,而是与他的“糖衣战法”求人策略有很大关系。
中国人常说“吃人家嘴短”,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占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绝起人家的请求来,就不那么好意思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