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问:孔子的母亲是怎样嫁给他父亲的
孔子家族的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死后,微仲继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亲家族的先祖伯禽,是鲁国的始祖,周公旦的长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孙子。周文王姬姓,伯禽分封他的后代在颜邑做邑首,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成为颜氏,孔子的母亲就是鲁国颜氏的女儿。
关于叔梁纥向颜氏求婚之事,有许多版本的记载。其中《孔子家语》记载得颇为详细:叔梁纥生有九个女儿而没有儿子,后来娶了一个小妾,小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脚有毛病,于是他又向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征在。颜氏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虽然父、祖为卿士,但他是先圣王裔。此人身长九尺,武力绝伦,我很喜欢他。虽然年龄有点大,性情有些严厉,但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你们三个谁愿意做他的妻子?”两个大女儿都默不作声,小女儿征在走上前去,回答说:“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不用再问了。”父亲听出了这话的意思,说:“你能行。”于是就将小女儿嫁给了叔梁纥。
当时,孔子的父亲年纪已经六十多岁,而颜氏女还不满20岁,让她心动的原因,除了孔子父亲的“圣王后裔”、“武力绝伦”之外,另外的原因,恐怕就是两家的“门当户对”了。
知识链接:
“老公”是古代对太监的称呼吗
老公这词最初就是太监。宦官,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如是看来,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
老公的另一个意思:老太公,老太婆——简称“老公、老婆”,传来传去变成了今天的意思。其实是老夫妻之间的称呼,与太监并不冲突。
典故中也是老太公,老太婆的意思:唐代有一个名士,名叫麦爱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再纳新欢的想法,并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中看出了丈夫弃老纳新的念头,于是便提笔续了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这副下联,以“禾稻”对“老藕”,不仅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写道:“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
第41问:孔子的母亲对孔子有什么影响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因孔母曾在尼山祈祷才怀了孕,父母给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尼”指尼山,“丘”则暗示出人头地的意思。孔子约三岁时,叔梁纥病故,葬于防山。后来颜氏变卖了所有家产及首饰,带着孔子从穷乡僻壤的鄹邑,迁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征在的父亲,也就是孔子的外公,是个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在父亲的传授之下,颜征在不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而且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准备在孔丘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以此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孔丘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以及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这使得孔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没有孔子母亲的母教如山,就没有孔子后来的传世佳绩。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她的难能之举,才成就了一位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我们不能不说孔母是孔子身后一位伟大的女性。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的学校有哪些名称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称为:“学”、“右学”、“左学”、“序”。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我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第42问:孔子有恋母情结吗
对孔子一生的影响最大的女人是他母亲颜征在。据有关史料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曜英为妻,生九女而无一子。叔梁纥晚年娶年轻女子颜征在为妾,生下孔子。
孔子上面有九个姐姐,可以说他从小是在女人堆里长大的。他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从此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由此可见,孔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种种迹象表明,孔子似乎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对母亲的依恋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17岁那年母亲去世时,孔子竟然手足无措,一连数日神情恍惚。还有,后来他之所以愿意和宋人亓官儿结婚,也是因为在她身上有母亲的影子。
不难想象,孔子的恋母情结是十分严重的,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同居一个屋檐下,同在一方天地生活,天长日久,有个亲昵动作恐怕在所难免,何况母亲对孔子还是十分的溺爱。最重要的是他们母子之间那种精神上的相互依赖,情感的互相慰藉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孔子的母亲在嫁给孔子的父亲时还只是一个18岁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在几乎还没有品尝到婚姻的快乐时,丈夫就离她而去。在此后长达17年的漫长岁月里,她该承受着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可以说,她人生全部之希望,都寄于孔子一身。不难看出,如果没有这位母亲的言传身教,恐怕就没有孔子后来的思想发展和传世佳绩。她的节衣缩食,她的忍辱负重,她的自我牺牲精神都令后人肃然起敬。
尤使人痛惜的是,孔子的母亲颜征在34岁便早早离世。一个女人在风华正茂的、最美丽的巅峰时刻却突然间香消玉殒。她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如此的悲苦,然而,她却是影响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一个女人。
知识链接:
从何时起女子的贞操被看得很重要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公元前219年开始的几年中,秦始皇在巡行天下时在许多地方刻石以歌功颂德,并立下了不少规矩,几次刻石都曾提及贞节。如泰山刻石云:“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碣石门刻石有云:“男乐器畴,女修其业。”会稽刻石所说的关于贞节事最长,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到了后汉。班昭作了《女诫》七篇,系统地提出一套压抑女子的规范与理论。《女诫》共有七篇,连序共1600字。全书提出了女子“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而贯穿全书的思想则是女子卑弱。其中说:“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又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班昭的《女诫》虽然文字不多,可是为整个封建社会压迫女子定下了基调。到了魏、晋、南北朝,疆土分裂,战乱频仍,社会对女子贞节的要求从总的看来不仅没有松懈,反而加强了。
第43问:孔子的妻子是谁,他们的婚姻幸福吗
孔子的妻子是谁?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他的妻子。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妻子。但是孔子肯定有妻子。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和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妻子。
第一个提供孔子妻子信息的人,是三国时代的王肃。他在《孔子家语》中简略地写了孔子生平,有这样几句话:“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结婚年龄为19岁,妻子的姓氏为“亓官氏”,婚后一年,他们就有了一个儿子。
孔子的婚姻生活不太美满是真真切切的。《礼记》记载: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门人问子思(孔子的孙子):“从前你的父亲为被休出的母亲穿孝服守丧礼吗?”宋代大儒朱熹对此有注解:“伯鱼之母出而死。”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这段史料证明孔子曾经离过婚。不过,孔子那个时代不叫离婚,叫“出妻”,也就是后来说的休妻。关于“出妻”,古代礼书中有“七出”的规定,即妻子在七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丈夫都可据此宣告解除婚姻。“七出”的具体规定是:其一,无子;其二,淫佚;其三,不事父母;其四,多言;其五,盗窃;其六,妒嫉;其七,恶疾。我们不知道孔子是拿哪一条理由将妻子休掉的,但孔子出妻却是有据可考的。
历史记载,亓官氏去世后,儿子伯鱼为母亲服丧一年,期满之后,念及母亲一生的不幸,依然禁不住伤心落泪。孔子知道后说:“嘻,其甚也。”孔子不以为然的原因是“礼”,按照“礼”的规定,对已经改嫁的母亲的去世,是不能这样尽情伤心的。
孔子的妻子大约死于公元前485年,十多年后,孔子去世。司马迁记载了孔子去世的盛况,却没有一个字说到孔子夫妇合葬。这大约是因为孔子太太没有能一直陪伴孔子。一直到宋代以后,在孔庙大成殿后建造寝殿时,人们才开始想到她。从此,她才作为专职的“至圣先师夫人”,和她的前夫一起被人供奉在那里。
知识链接:
孔子是怎样找到父亲的坟址,并将父母合葬在一起的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由于终日辛勤劳作,积劳成疾,再加上心情孤寂,无依无靠,在孔子17岁时,便离开了人世。母亲死后,孔子不是像常人一样,马上将他母亲的灵柩下葬,而是暂时把他母亲的灵柩停放在曲阜五父衢的路边。如《诗》里所说:“死则同穴”,孔子坚持认为,只有将母亲和父亲合葬,才算是尽了孝道。可是问题在于,当时的孔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葬在哪里。孔子父亲叔梁纥,在孔子3岁时去世,当时孔子年幼,并不知道父亲所葬之处,而母亲也未曾告诉过他父亲的墓地所在。这可怎么办呢?
为了打听父亲的墓地所在,孔子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孔子故意将母亲的灵柩停放在荒郊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觉得奇怪而上前询问,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亲的墓地所在。后来颜征在的邻居陬邑人曼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他才知道父亲葬于防山的具体坟址,最终才得以把母亲颜征在的灵柩迁到防山,与父亲叔梁纥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