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偏爱正宗的事物的习惯,所以,正宗的和传统的观念、正统的意识、主流舆论,常常具有巨大的心理导向的作用。在很多时候,企业家要学会树立自己企业品牌的正宗权威地位,即使暂时自身企业的力量和规模都很弱小,也要向大的正宗品牌靠拢,用正宗品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先向正宗品牌靠拢,增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到实力增大后,再争取创造属于自己的正宗品牌。
“大树底下好乘凉”,先向正宗品牌靠拢,增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到实力增大后,再争取创造属于自己的正宗品牌。
封建帝王制造和宣扬正统思想,目的是用来辩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证明自己统治的不可动摇性,麻醉和欺骗人民,消弭人民对于封建统治者的反抗,同时排斥其他势力的竞争,保障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受此影响,中国人有偏爱正宗事物的习惯,对于诸如正宗的血统、正宗的文化、正宗的艺术以及正宗的戏剧等等,都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就是小吃这种东西,多少年来也讲究个正宗。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佛教的“法统观”,还是儒家的“道统观”,其核心也都在于强调“正统”。
所以,在中国,正宗的和传统的观念、正统的意识、舆论的导向,常常具有心理导向的作用。为什么曹操能够“携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利用了中国人凡事认正统的心理,横行天下,无所顾忌,因为要是万一这个“皇室”嫡传出了问题,你就是大逆不道,因此谁都不敢背这个骂名,谁都奈何不了曹操。就像当今的绑匪挟持人质一样,所有的警察都不敢动他,因为要是谁逼得这个罪犯破罐破摔,“撕票”了,那这个警察就会背上“草菅人命”的骂名。
诸葛亮也是运用这种正统观念影响力而对别人施加影响的业内高手。他利用中国人这种重正宗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叫响和传播了刘备的美名,并且把曹操陷入了一种“天下所共愤”的不义之地,增强了全国舆论的导向力度,最后达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目的。
在曹操、孙权、刘备进行赤壁大战的时期,各路诸侯和士大夫都视曹操为“汉贼”,这种看法已成社会共识,而刘备为汉朝的宗室之后也已家喻户晓。于是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巧妙地借用这两种社会共识压服了江东许多追求一己之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的、懦弱的仕宦人员。孔明是这样说服他们的: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历传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道:“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履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对汉室正统的谋逆,谁要是吹捧他谁就犯了支持篡逆小人的忌讳。而薛综的话:“汉历传至今,天数将终”虽然在客观上是对的,但却为当时各方面的国人所不容;而刘备却是当今皇帝亲封的“正宗”皇叔,所以名正言顺,理当继承大统。孔明敏锐地抓住当时人们的心理,大做文章,使得“陆绩语塞”、“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在消灭了封建专制的今天,中国人的思想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仍是正统的“道”,“大一统”的观念还是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求“正统”、“正宗”、找“组织”、寻“靠山”、认权威仍然是中国人处事的规则。
蒙牛刚创业时内蒙乳品市场的第一正宗的权威品牌当然是伊利,除了伊利一枝独秀,内蒙古众多的其他牛奶却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属于消费者的随意购买品,根本没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所以一般的中国人最信的就是伊利。
蒙牛当时还名不见经传,连前五名也进不去。蒙牛人认识到,在自己的羽翼没有丰满之前,是不能与牛奶业的老大伊利展开正面交锋的,所以,在2000年前后,蒙牛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和广告,一下子就使自己从众多的小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伊利之下、万众之上的品牌地位和市场关注。
蒙牛还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还在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的广告词。
蒙牛老总牛根生的聪明也就表现在这里,把标竿定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数十亿元的伊利,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表面上是“第二”,但这个“第二”是时刻与第一相联系的。人们只要想到伊利,就会自然联想到蒙牛。利用伊利这个第一的品牌,蒙牛轻松地赢得了自己的市场。
使消费者通过最权威的伊利品牌知道了蒙牛,而且留下的印象是:蒙牛似乎也很大,也很正宗。利用了中国人凡事认正宗的心理,表面上似乎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了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默默无闻的蒙牛正好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权威性,叫响了蒙牛自己的品牌。
所以在很多时候,企业家要学会树立自己企业品牌的权威地位,即使暂时自己力量和规模都很弱小,也要向大的正宗品牌靠拢,用正宗品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先向正宗品牌靠拢,增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到实力增大后,再争取创造属于自己的正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