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高兴地说:“正是这样,在为别人着想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为自己活着,只有自己活得更好,才能更长时间地去帮助更多的人。而现在,我们在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量力而为。像上次你把你爸爸的古董表送别人,是不是没有必要?”
约翰逊回答说:“我懂了,妈妈。”
感思寄语:
尽量去帮助别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在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量力而为,不能为了别人,损害了自己的根本利益。
不停课的理由:纽约的冬天常有大风雪,扑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难以睁开眼睛,甚至呼吸都会吸入冰冷的雪花。有时前一天晚上还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开窗帘,才发现已经积雪盈尺,连门都推不开了 。
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商号常会停止上班,学校也通过广播宣布停课,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唯有公立小学,即使那雪已经积得难以举步,却仍然开放。只见花色的校车,艰难地在路边接着小孩子,教师则一大早就铲去车子前后的积雪,小心翼翼地开车去学校。
据统计,10年来纽约的公立小学只因为超级暴风雪停过7次课。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实。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小学的老师也太倒霉了吧?
于是,每逢大雪而小学不停课时,都有家长打电话去骂。妙的是,每个打电话的人,全是一样,先是怒气冲冲地责问,然后满口道歉,最后笑容满面地挂上电话。原因是,学校告诉家长:
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的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教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儿,也不愿意停课。
曾经有家长问:“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 ”
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感思寄语:
有效地帮助别人也是一种艺术。要尽量以一种最自然,最合理的方式去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维护别人的尊严。
搭救落难的船员:故事发生在几年前荷兰的一个小渔村里。这天晚上月黑风高,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了SOS紧急求救信号。小渔村的村民们听到消息后,立即组织起一支救援队,前去营救落难的船员……
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回来了,穿过迷雾渐渐抵达沙滩。这时,救援队的队长告诉等候在沙滩上的村民们:由于救援船无法承载所有的落难船员,现在还剩下一个人,未能获救,队长要另一队志愿救援者前去搭救。
16岁的汉斯应声而出,可手臂被母亲紧紧抓住:“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三个礼拜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道:“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越过迷雾终于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沙滩上的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了留下来的那个人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是的,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感思寄语:
当有人要求救援或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力伸出友爱的双手。有的时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身也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比恶作剧更有趣的事: 一天,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双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在附近田 间劳作的一个穷人的。学生对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
教授说:“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你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你在每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
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俩都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那个穷人干完了活儿,回到了他放衣服和鞋子的小道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脚伸进了一只鞋里,但感到鞋里有个硬邦邦的东西,他弯下腰去摸了一下,竟然发现了一枚硬币。
他的脸上充满着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他捧着硬币,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望了望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他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继续去穿另一只鞋,他又一次惊喜地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地仰望着天空,大声地表达了炽热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和无助的妻子、没有面包吃的孩子,感谢那来自未知处的及时救助,这救助将他们一家人从死亡中拯救了出来。
站在树丛后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
年轻人说:“我感觉到了以前我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谢谢您!”
感思寄语:
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我们能够时常使别人感到意外的惊喜,感觉到世间的温暖,我们自己也会感到轻松愉快。
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韦利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但他开朗活泼,和所有的人几乎都能成为朋友。正 是因他的乐观和快乐,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可能随时会离开人间的高危病人。
韦利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尽管医生不让他做高强度和激烈的运动,但是韦利还是愿意早起,看看清晨看看太阳看看一天的开始是如何地美丽。
那是一个薄雾和轻烟笼罩的早晨,韦利走到城市中央广场的时候发现一个人倒在地上,身上沾满了露水,脸色发紫,呼吸微弱,显然他正处在生命即将逝去的危险之中。
韦利早已知道心脏病发作时的痛楚,他对这个陌生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四周很静,真正晨练的人一般不会来这里。韦利知道自己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扶不起地上这个身材高大的人,怎么办?
时间来不及了,韦利顾不上医生的警告,俯身拉起他的衣服。就这样,12岁的韦利用尽全身力气一点点地把这个人在地上拖行了200米。终于有人发现了他们,韦利只说了一句:“快送他去医院。”便昏倒在地。
韦利醒来后看到的是陌生人一脸的关切和自责。他说自己因为贪杯醉倒在街头,如果不是韦利救了他,医生说他会冻死在那里。陌生人愧疚地说:“对不起,医生告诉我,说你的心脏病差一点要了你的命,你是在拿你的命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
韦利笑了:“我现在没事了,你也没事了。这就是最好的感谢!”
陌生人一定要报答韦利。韦利想了想说:“我真的不需要你对我有什么报答,只是希望你能像我救你一样,尽自己所能在需要的时候,去救助比自己的处境还要差上许多的陌生人,我想这就足够了。”
许多年过去了,韦利活过了比医生的预言长数倍的时间。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乐观,并且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在需要时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但是韦利的病终于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击倒了他。当时韦利正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散步,忽然感到心口一阵剧烈地疼痛,韦利挣扎了几下终于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
韦利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边站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正瞪着一双大眼睛关切地看着他。韦利很感激地握住了男孩的手说:“谢谢你,孩子,你救了我。你是怎么发现我的 ?”
男孩很开心的样子:“我早晨要去爷爷家陪他,正好路过那个地方,看到你躺在地上,我就想起了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和我一样大的男孩救起来的事。我想我也一定能够做到,于是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拉你。幸好,你还不算太重,我成功了!我回去后一定告诉爷爷,他告诉我要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救助的陌生人,我今天做到了。”
感思寄语:
爱能产生人间一切美德与奇迹。帮助别人,就如同洒下幸福的种子。有时候,一次偶然的对人施以援手,竟会带来一生受用不尽的恩惠。在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可无动于衷 。
两只饥饿的老虎: 有两个老虎有点饿了,他们就在一起商量到哪儿去寻找食物。
年幼的那只老虎说:“我们去附近的村子里吃人吧,那里人少。”
年长的老虎连连摇头说:“不可,附近的村子虽然人少,可是那里的人十分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持,太冒险了。要吃人我们最好去城里。”
年幼的老虎不解地问:“城里那么多人,多危险呀!”
年长的老虎说:“城里虽然人多,可是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各人自扫门前雪。我们吃一个人,别人也不会管的。”
感思寄语:
如今生活在城里的人,的确有些人情淡泊,即使住在对面,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除了给坏人提供良好的机会外,对于每个正常人都没有任何好处。
最会旅行的人: 很久以前,一个国王让人为他的国民修了一条宽阔的公路。在公路竣工,但还没有向公众开放时,国王决定举行一次大赛。他邀请了尽可能多的国民来参加比赛。比赛项目就是看谁最会在这路上旅行,胜利者将获得一箱金子。
比赛那天,所有的人都来了。他们中有的开着漂亮的四轮马车,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美味的食物,以充分享受这次旅行;有的穿着耐磨的鞋子,沿着公路奔跑,以显示他们的技能。他们在公路上行走了一整天。每一个到达终点的人都会向国王抱怨:公路上的一个地方,有一大堆岩石和碎片,们差不多把路阻断了。那不仅挡了他们的道,还妨碍了他们的旅行。
那一天结束时,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小心地跨过终点线,径直向国王走过来。他又累又脏,但他满怀敬意地称呼国王,并递给他一小箱金子。他说,“我中途停了下来,清除那一堆挡路的岩石和碎片。这箱金子就是在那堆石头下面捡到的。请把它交还给它真正的主人吧!”
国王回答说:“你就是它们真正的主人。”
“噢,不,”旅行者说,“这不是我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钱。”
“噢,是的,”国王说,“你已经挣到了这些金子,因为你在这场比赛中获胜了。最会旅行的人,就是那些让道路更顺畅的人,因为他方便了后来者。”
感思寄语:
与人方便,自己受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千万不能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也想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吧!
沙漠中的一杯水: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后来哈利发现了满满一杯水,是先给朋友,还是留给自己慢慢救命?
哈利没有把水分给朋友,他竭尽全力向沙漠深处跑去,想独享比黄金还要贵重的水;但朋友在后面使劲追赶。哈利踉踉跄跄,慌不择路,又要护住杯中的水,累得够呛,朋友也气喘吁吁。追了多久,故事里没说,最后是哈利一不小心,一杯水全泼到了黄沙里。结果两人一滴也没喝进嘴,筋疲力尽,求生的勇气全无,很快被黄沙埋葬。
也许,相当多数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哈利的做法。
其实把半杯水给别人,同时也救了自己。
倘若把上半杯给别人,还给了自己成功的最大机会,还可能成为上帝一样的恩人。
感思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