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弄清楚各种暗示
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觉,他们往往会运用一些叙述或疑问,百般暗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感受。但是这种暗示性的说法有碍沟通,因为如果遇到不良的听众,他们话中的用意和内容往往被人所误解,最后就可能会导致双方的失言或引发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一旦遇到暗示性强烈的话,就应该鼓励说话的人再把话说得清楚一点。
6.接受说话者的观点
如果我们无法接受说话者的观点,那我们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而且无法和对方建立融洽的关系。就算是说话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甚至所得到的结论都和我们不同,他们还是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结论和感受。尊重说话者的观点,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一直在听,而且我们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我们还是很尊重他的想法。若是我们一直无法接受对方的观点,我们就很难和对方彼此接纳,或共同建立融洽的关系。除此之外,也能够帮助说话者建立自信,使他更能够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
英国管理学家威尔德说过:“人际沟通始于倾听,终于回答。”这句话道出了聆听的真谛:学会聆听,人人都喜欢和你打交道,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刺猬法则:保持合理的人际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亲密一旦达到过分的程度就意味着疏远的开始。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经济上保持相对独立,在行动上不形影相随。刺猬法则的相处适度原则道出了人际交往的真谛。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靠拢后,刺猬身上的刺又让彼此难以忍受,很快又分开了。挨得太近,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经过多次摸索,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刺扎到。
人们将此总结为刺猬法则,也称作距离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保留彼此之间的美好印象,又能避免因为走得太近而带来伤害。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关心理距离的实验:在一个诺大的阅览室中,只坐着一位读者,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心理学家走了进去,不声不响地坐在读者旁边,试探对方的反应。这个实验重复了80次。结果,在空旷的阅览室中,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大多数被试者很快就默默地起身,到别的地方坐下,甚至有人干脆明确地质问:“你想干什么?”
实验证明,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心理空间中,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不容许任何人“入侵”。被“入侵”后,会让人感到惶恐不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呢?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人会厌倦。厌倦是人的天性,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情绪。其二,人需要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看,人需要至少比自己身体大十倍的活动空间和三倍以上的观察高度。其三,每个人的观念、文化、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方式。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过于亲密,这时个性差异就会明显、突出出来,就免不了会发生碰撞、摩擦。
在人际交往中,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亲密距离:一般在15~45厘米之间。这是一种绝对私人化的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两人,很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这种距离只适用于情侣、夫妻、父母与子女或非常要好的朋友。
个人距离:一般在45厘米~1米之间。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只有握手时才能接触到对方。这一距离通常是与熟人或朋友交往的空间。如果想向对方表示亲近时,也可以采用这种距离。
社会距离:这种距离比较灵活,可远可近,可在1米左右,也可在3米以上。这一距离通常见于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
公共距离:一般在3米以外。人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采用这种距离,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等,也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保持的距离。
刺猬法则运用在人际关系中,便是人与人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变得生疏,从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便无法实施影响;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容易出现摩擦、厌烦,同样不能更好地实施影响。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也说明了人际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十年多时间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的私人参谋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的职业。”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是因为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并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刺猬法则同样适用于管理实践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法则”,尤其对待中高层管理者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不吝啬对他们的关爱,但在休息时间,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自己家中做客,也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因为保持这种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公司的各项业务能够蒸蒸日上。
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掌握了刺猬法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距离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一种人际学问。人与人之间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合理的距离就是,既能让对方感受你的善意,又不过分亲密,要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行动上不形影相随。
互惠原理:巧用人的回报欲
《礼记》上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如果我们能够善于使用“先施舍后乞讨”的策略,那我们的人生与事业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所谓互惠原理,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另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其关键是一方的行为造成另一方的负债感和回报欲,另一放会用类似的行为来消除负债感,满足回报欲。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雷根教授曾经主持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被邀请参加所谓的“艺术欣赏”,与雷根教授的助手乔一起给一些画评分。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乔在评分休息期间,出去几分钟,买了几瓶可乐,给实验对象每人一瓶,并说:“我去买可乐,顺便给你带了一瓶。”另一组,乔休息时出去,没有给实验对象带任何东西。当评分结束后,乔请实验对象帮他一个忙,说自己目前正在卖彩票,如果他卖得多就会得到奖励,请大家买他的彩票。实验结果是,第一组购买的彩票数是第二组的两倍。
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你受到别人的恩惠时,就要懂得回报。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行为惯性,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将会被它左右。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不回报,在社会中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也不能完全得到大家的谅解。一般来说,社会对不遵守互惠原理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
在日常生活中,互惠原理的应用比比皆是,几乎遍布每一种交换形式中。比如,当你的朋友请你吃了一顿饭,你一定会惦记着回请他;当你结婚时收到了朋友的礼金,也一定会寻找合适的时机加倍奉还。而深谙互惠原理之道的商家,更是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安利公司就是一个运用互惠原理的专家。他们利用一种叫做“霸格”的方法来推行免费试用策略。将各种各样的安利产品,如家具磨光剂、洗衣粉、杀虫剂等用特制的盘子带给客户,在24小时内不收费,任家庭主妇使用,并告知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而那些接受并使用了“霸格”的顾客们则陷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互惠原理的尴尬境地,于是买下了那些他们已经试用了的一部分产品。当然,商家的目的达到了。
互惠原理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因为这是社会中人的天性,我们中的很多仁义、慷慨的人会对这个原理更为敏感,更容易产生负债感,回报会迅速并且丰厚。
钱钟书先生困居上海写小说《围城》的时候,曾经非常窘迫。那时候他的学术文稿没有人买,所以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多少有点挣钱养家的成分。恰巧当时的黄佐临导演上演了钱钟书的夫人杨绛编写的四幕喜剧,并及时支付了稿酬,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之女黄蜀芹之所以可以独得钱先生的亲允,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围城》,就是因为她怀揣着爸爸的一封亲笔信。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别人帮了他的忙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先生终于回报了。
我们不难发现,互惠原理之所以可以成为有效的交际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使人的心理产生负债感。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会轻易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感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互惠原理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弊端。有很多互惠使我们感觉到自己似乎被别人利用了,因此,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给予的恩惠和让步时,就必须设法削减它的力量。以下三种办法,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1.要学会适当拒绝他人有预谋的恩惠和妥协
如果他人最初的提议是我们想要的,就不妨接受它,同时意识到我们将来有责任回报。如果我们意识到最初的好处只不过是设置一个机关,是一个预谋,那么我们就要设法避开它。
2.坦然接受他人真诚合理的帮助或恩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在有来有往中逐渐稳固的,接受他人的恩惠或给予他人恩惠,都是友好交往的第一步。你可以利用互惠原理来达到你的目的,当然你也会成为别人有求于你的目的,如果这个目的既是别人需要的也是你所需要的,那么互惠就成为一种良性健康的互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拒绝他人真诚合理的帮助或恩惠,而是应该坦然接受。
3.多付出,多给予
不要抱怨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要知道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只是时间长短、回报形式不同而已。你经常真诚地帮助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必然会对你感恩于心,那么日后你就会有两种收获:一种是他人对你的帮助,一种是精神上的受尊重、受爱戴。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更多的人“欠”自己的,那么相信终有一天你会获得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