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很小,人们可以借助这个强大的工具来做许多以前不能做的事,如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办公、购物、交际、收发邮件,甚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看病、学习等,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互联网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甚至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1)网络压缩时空
因特网最大量地承载着人类信息,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光速进行,时间和空间被高度地压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在网络里,过去、现在、将来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简易、速度更快,信息发生和存在的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从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中解放出来,不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实现了极大的自由。“在Internet中,时代是共时化的,现在无须将过去驱赶,未来也无须将现在代替。在这种可逆的、多连通的世界中,时间尺度之间的对话也许是最有刺激性,最有启发性的,历史不再是一种年鉴,不再是一种档案;未来也不再仅仅是一幅蓝图。我们只要了解它们的结构信息,我们便可以既虚拟又真实地运演一番。其结果完全变成共时的数据或模型。我们可能再也不要以现实经验和历史尺度来验证我们意识的产物了,共时的结论让我们一目了然”[6]。
(2)网络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
因特网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它不仅为交流者提供了交互式、开放性、多身份的自主弹性等方便条件,它更为每一个交流者提供了完全机会均等的权利和地位。交流者在遵守道德原则、真实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最充分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竞争。上网者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在网上交流、游戏,而姓名、性别、年龄、身份、长相、学历等几乎是一切个人的信息都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某些事件的评论也就因此而变得自由化,甚至天马行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单向传播的方式,实现立体式发布、双向互动传播方式。实时、交互和受众主导成为网络媒体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可以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一个人提供和获取信息已不再是神话。
(3)网络凸显文化冲突
据统计,网络中有80%的信息是用英文书写的。网络里的文化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形态存在,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臧学英就指出:“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7]其表现首先在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冲突,因为网络为东西方的思想文化与历史的交流与交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冲击与挑战、渗透与反渗透从网络开始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其次是信息霸权的争夺。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和个人等都不得不直面网络信息的影响力。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经济运作方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甚至会改变我们自己的存在方式。如果从网络给每个普通人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等方面来看,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2.视觉人类学的崛起
21世纪是一个电子化、数字化很高的时代,遍布世界的影视传媒每分钟都在传播着大量的视觉信息及其视听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电影院、录像网点、游戏机房遍及城乡,DV等轻型摄录设备、数码编辑系统的更新和普及速度让人吃惊,书籍、报纸杂志、电子网络的图像化倾向也越来越普及,以致有人称当今时代为“读图时代”。看电视成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内容,一些能真正反映现实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在制造精英的高等教育领域,“触电”的传播学成为热门专业。而在世界着名大学里,影视人类学、影视社会学等课程,也开始悄然时兴。
视觉人类学,在国内较流行的译名为“影视人类学”。视觉人类学分为广义视觉人类学和狭义视觉人类学。广义的视觉人类学,既包括通过摄影、电影、电视和数字呈像等现代图像或影视手段记录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事实的拍摄和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以及通过视觉造型和视觉符号记录、储存、传播信息的传统方法和视觉文化行为;狭义的视觉人类学可按国内译名理解为影视人类学,主要指通过影视手段记录、表达民族志或人类文化内容及观念,是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的另一种调查报告“文体”或研究方式,即视觉表达方式。[8]
按西方学者的一个提法,影视人类学孕育于1901年,因为这一年以研究澳大利亚土着居民而闻名的学者鲍德温·斯宾塞(BaldwinSpencer)拍摄了土着居民的袋鼠舞和祭雨仪式等素材片。
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弗莱厄蒂(RobertFlaherty)拍摄人类学影片的经典着作——关于爱斯基摩人的《北方纳努克》、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摩阿纳》,以及描绘爱尔兰岛民生活方式的《亚兰岛人》。人们公认这些影片颂扬了人类的灵魂。它们贯穿了同一主题:那些与自己居住的土地和环境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的人们的灵魂,这灵魂如同存活于我们自己的内心,超越历史和时代,由父辈传给子孙,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心灵。
1957年至1966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受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的委托,陆续拍摄了《佤族》、《黎族》、《凉山彝族》、《苦聪人》、《独龙族》等15部民族纪录片,涉及14个少数民族。近20年来,我国人类学影视片的拍摄,不仅在数量多达干部,而且在风格和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拍摄的人类学影视片和纪录片频繁走向国际影视节。《藏北人家》(四川电视台),在法国嘎那电视节入围。《最后的山神》(中央电视台)、《两个孤儿》(辽宁电视台),在亚广联和亚洲电视节评比中获大奖。1994年,《甫吉和他的情人们》(广州东亚音像制作公司)在德国、瑞典、英国举行的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入围。1996年,《山洞里的村庄》(四川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合拍)和《沙漠人家》(新疆电视台)在德国哥廷根第3届民族志电影节入围,后应邀在挪威召开的北欧影视人类学电影节上播放;《中国瑶族》(云南广告艺术公司)获爱沙尼亚第10届国际影视人类学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甫吉和他的情人们》在葡萄牙第7届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播放。1997年,在芬兰召开的影视人类学国际电影节上,播放了我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几部民纪片。我国拍摄的一些优秀民纪片已被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博物馆、影视部门收藏。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德国哥廷根科影所合作,将一批民纪片重新进行技术处理,配上英文解说后,向欧洲发行。[9]
作为一种文本形式,视觉人类学结合了人类学、传播学、文化研究、成像技术等知识手段,通过一定的艺术化视图、独特的视角来表达和透视我们的生存世界,更加关注视觉背后的人文因素,这些作用不是纯文字文本所能替代的。所以,视觉人类学在历经百年沧桑后,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丹麦、意大利、英国、日本及其他许多国家已渐近成熟;在中国,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沉浮,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研究、教学和学术交流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北京、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地区,视觉人类学已呈现出崛起的势头。
名词解释:
乡村社会都市化女性人类学医学人类学都市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思考题:
1.人类学家如何看待乡村社会?
2.简述都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文化问题。
3.女性人类学研究的内容以及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人类学从哪些方面关注老年问题?
5.医学与人类学互动推动了医学人性化取得了哪些良好的社会效应?
6.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有什么区别?
7.休闲的特点是什么?
8.简述网络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
9.简述视觉人类学的崛起。
注释:
[1]详见郭于华:《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详见MichaelC.Howard着,李茂兴,蓝美华译:《文化人类学》,台湾,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9月603-604页。
[3]陈映真:《基督徒与大众消费文化》。转引自王文基:《后现代社会与消费文化》,http.poppop.net/mo5/m050302-1101.htm。
[4]李新家:《休闲消费时代已来临》,载《羊城晚报》2004年1月22日,第A16版。
[5]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http://www.chineseleisure.org/lunwenji.htm。
[6]季国清:《网络时代与网络世界的哲学人类学解读》,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
[7]臧学英:《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载《光明日报》2001年6月6日,第3版。
[8]邓启耀:《视觉表达与图像叙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陈景源:《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述略》,《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