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内因论的学说,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美国主流学派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是当时美国政府制定对贫困国家的援助计划的理论根据。内因论认为第三世界经济落后是自己制度上和观念上的落后造成的。落后国家要想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必须在制度上和观念上“西化”,即向西方国家学习。西方社会的私营经济、自由竞争、市场开放、多元化社会结构、大量的自治团体与组织、法治体系、民众参与、政党政治等,是第三世界国家必须首先学习的。这样的观点与立场,带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色彩,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2)依附论的外因论
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归因于内部制度与观念上的落后,那么,依附论则把第三世界国家的各种危机与问题归因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与剥削,是一种外因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列比什被认为是依附论的创始人。依附论的实践来源是拉丁美洲的“欠发展”状况。拉丁美洲一直走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与西方有悠久的经济贸易联系。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还在艰难的发展道路上徘徊。这使人们对走以西方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道路产生怀疑。
激进派依附论不仅把国际经济剥削关系作为不发达的原因,还指出了一条“革命”的现代化道路。他们认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作用只是反面的,只有同西方中心国家完全“脱钩”,即断绝经济往来,第三世界国家才能获得发展。
以上两个学派的理论都有自己的片面性。经典现代化理论系统地对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社会结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障碍作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不发达国家要从社会体制的改革和观念的变化人手,使社会一政治一经济系统有利于激发个人的进取精神,从而使现代化获得动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缺陷是忽视了国际因素的影响。
3.现代化的四种模式
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尹保云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考察,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角度大体上把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分为四种模式:
(1)英美模式
英美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其现代化是一个自然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商人和业主所推动;政治变革是以扩大个人自由和保障民主法治秩序为取向;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不突出,在农业上有所作为,而对于城市经济却坚决贯彻自由放任主义的原则。
“英美模式”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英联邦”成员国,以及中国的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虽然并不一样,却信奉相同的经济哲学,即自由放任主义。
(2)德日模式
严格说来,这种模式只有德国、日本和韩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比较突出,精英式的领导集团深知自己国家的落后,有意地追赶先进国家。政府是典型的“强大政府”,他们采取的方法也大致相同:在经济上主要体现为人为地加速市场的发育,政府先培植出一批私营企业,以便尽快地获得国际竞争力。简言之,这个模式的特点是政府扶植资本主义。
(3)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图避开西方国家在现代化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想避开迟发现代化所特有的病症,比如跨国资本的垄断、国际经济剥削等。这种模式的政府是“强大的政府”,容易导致官僚制经济,政府完全取代了企业家的职能,社会和个人没有任何的发展空间。它以“杀鸡取蛋”的方式带来一时的工业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每个社会个人的潜力发挥,而是来自官僚体系的计划安排和意识形态的鼓动。它是一种首尾倒置的模式,国家消灭了社会,政府取代了企业,谈不上社会发育与个人发展。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国家继续采用这种模式。
(4)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在拉丁美洲地区、东南亚、南亚、非洲以及中东伊斯兰地区十分流行。这种模式的出发点和意图是想吸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长处,获得生物学上的“杂交优势”。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学规律并不相同,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印度的“混合模式”也常常混合了一大堆问题。各种现代化病症在这些国家发生的程度更严重,影响的范围更广,持续的时间更长。
4.人类学视野中的全球化
20世纪末全球化席卷世界,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1)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又称为全球一体化或国际化。英国社会经济学者莱斯·斯克莱尔(LeslieSkair)的定义代表了多数人的看法,即“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通讯、旅游及生态的全球化为基本问题,而以文化及社会、政治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它揭示的是全球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国界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状态。全球化的提出,标志着地球上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状态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4]。
无数事实和现象已经表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绝非空穴来风,在通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影响。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的影响正是在全球化对人类生活这种无孔不入的广阔背景下展开的。
2.人类学对全球化的解读
像现代化一样,全球化也是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隐患,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1)认识全球化的不平衡性
世界各国、各民族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与从中获益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因为成功的参与取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在这些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较广大发展中国家占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成为资本、信息、科学技术的主要输出国,并借此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全球化中坐享其成,而必须努力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这种不平衡性必然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居高临下,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殖民。
(2)抵制文化殖民和文化渗透
正如“后殖民主义”者所说,冷战结束后,军事殖民和经济殖民已难以奏效,“只有通过文化刊物、旅行以及讲演等方式逐步地赢得后殖民人民”[5]。很久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将文化外交、文化渗透作为其实施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手段之一。曾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从长远看,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推销美国思想文化的有效方式。”[6]美国的文化渗透已引起许多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警觉,它们采取积极行动,运用语言、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文化评论等手段,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保护民族文化。
(3)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
发展、保护民族经济与文化需要民族自我意识和文化自尊的高扬,但亦应警惕打着弘扬“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文化”的旗号,“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带有封闭排外及简单自保的文化部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在新时期的翻版”[8]。在态度上,它表现为文化独尊;在行动上,它表现为文化孤立和文化排外,不一而足;极端民族主义则会引发民族仇视和民族纷争。所有这些均不利于国家利用国外资金和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也必将损害民族的根本利益。
(4)提倡“和而不同”的全球精神
21世纪将是“全球化”的世纪,人类应该以一种新的思维、新的理性主义适应这一特殊的时代。全球化指的是“全球一体”而非“全球一致”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运用中国先秦时期“和而不同”的思想详细说明了包容精神之于全球化下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他解释说,“和而不同”就是首先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这样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并提议将“和而不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关系的一条原则。在国际上,持相似观点的也不乏其人。1991年,第26届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关于文化和发展的国际报告,并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批准。该报告提出,要探索和阐明文化和发展的某些关键问题,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决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看待自己的未来和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已成为“地球村”人的必需。费孝通先生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这一思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还指出人类学在这方面将大有可为。[9]
名词解释:
生存经济文化类型文化特质风水现代化全球化
思考题:
1.试述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
2.简述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3.你是怎么样看待风水的?
4.现代化理论发展的模式有哪几种?
5.简述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注释:
[1]详见(美)鲁恩·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苏)M·T·列文、H·H·切博克沙罗夫:《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载《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1956年7月。
[3]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83-90页。
[4]《中国社会科学》(香港),1993年。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08-410页。
[6]吴晓群:《世纪之交的文化思索》,载《文艺争鸣》1998年第1期。
[7]汤一介:《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8]陈筠泉:《重视国外关于文化战略问题的研究》,《人民日报》1997年7月12日
[9]王俊敏:《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访费孝通等五位东亚人类学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