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校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如果定量地来看,踩一下踏板,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
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踩踏板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
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踩踏板的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
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可以得出结论,唯一解是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
(1)大猪踩踏板,小猪也踩踏板,大猪、小猪各得到5个单位食物和1个单位食物;
(2)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小猪各得到9个单位食物和-1个单位食物;
(3)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大猪、小猪都各得到4个单位食物;
(4)大猪、小猪等待,大猪、小猪都得不到食物。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呢?
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如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矩阵,“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踩踏板”是小猪的劣势策略。先把小猪的劣势策略消去,再来看大猪的策略。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不得;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把它也删去,就分析出相同的结局:大猪来回在猪槽的两端奔波,小猪则坐享其成。
“智猪博弈”的结论似乎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比如,在某种新产品刚上市,其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不仅是一家小企业,还有其他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作出头鸟,自己去投入大量广告做产品宣传,只要采用跟随战略即可。
“智猪博弈”告诉我们,谁先去踩这个踏板,就会造福全体,但多劳却并不一定多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争着做那只坐享其成的小猪。“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三个和尚都想做“小猪”,却不想付出劳动,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后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利益。
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有一些人会成为不劳而获的“小猪”,而另一些人充当了费力不讨好的“大猪”。
某大学公开招聘两名教授,一个是教经济学的,一个是教会计学的。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两人获得机会,姑且称之为A教授和B教授。
接下来就是一个让所有人想不通的选择过程,但这个事情却是现实得不能再现实了。
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A、B两教授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会计学硕士,同时又都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A教授的会计学教学经验优于B教授。
依一般人的想法,知识就是金钱,知识越多,工资越高,A教授理所当然地会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这就是我们这些聪明人的天真之处,殊不知现实并非如此。
因为B教授知道市场行情,而且知道到了目前,不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因此,在与教务主任谈判时,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甚至说如果让他去讲授经济学会误人子弟,与其这样,自己宁可不要这份工作。
而A教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合盘托出,甚至大谈特谈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验。事情到此为止,每个人都应看出了门道,学校不可能重新招聘,而两个教授也都不可能随便丢掉到手的美差。最终的结果就是B教授获得了会计学的教授职位,而A教授只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在我们的企业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若干个人去做。
这时,“三个和尚”的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骂。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战友们,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如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之。
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
智猪博弈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枪打出头鸟”。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企业中,不论国企还是民企或是外企,在企业内部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套用组织行为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存在各种非正式组织。而每一个团体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这时,每个团体都会推选出各自的代言人。这些代言人是为集体利益(如争取加薪或增加福利等)作出积极行动的领头人。但我们这时会发现,被推选为代言人的总是那些胸无城府、意气用事的人。
然而,群体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小猪”们则永远躲在幕后。活动成功了,他们可以毫发无伤地优先分到一杯羹;如果失败了,他们也可以发表一通与我无关,我是受害者之类的演讲,让“大猪”成为永远的牺牲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懂得智猪博弈对于个人并非是件坏事。
实际上,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谁都不愿意甘冒风险而为他人带来好处。如果是这种情况,智猪博弈便无法形成。在智猪博弈的模型中,要摆脱大家都无法生存的困境,就要让双方的期望值不同,然后由一方作出现象上的让步。实际上,让步的这一方,只是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谦让了。
但他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让步,绝不像孔融让梨那样是出自道德心,而是出自自己理性的盘算和对期望值的估计,然后才采取看似让步的举动的。这样一来,别人看来你是让步了。因为表面上是如此的,而你在不违背自己意愿的基础上,打破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期望。这看似愚蠢,实则智慧至极。
在智猪博弈里,利用他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智者是最大的受益人,因为他不必付出什么劳动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对手心甘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
由此看来,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结局必然是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尽管人们只希望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无害,并不想对他人有利。
反过来说,“智猪博弈”毕竟是有前提条件的。在生活中,不管是先发制人还是“智猪博弈”中的后发制人,不过是一个策略的选择,而非根本的原则分歧。到底是选择先发还是后发,在博弈论中,就要先分析形势,按照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则,把风险留给对手,把获益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
博弈智慧
在博弈中既有先动优势策略,也有后动的优势策略。至于在具体的博弈中究竟是选择先动还是后动,都是由博弈参与者的各方具体情形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