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重要问题即文学原型的批评视角到底指向何处?我以为,文学原型批评应该主要探讨文艺现象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相通性和人类情感模式的共同性,所谓文艺的规律应该从这一层面去总结。任何具体的文艺原型都是心理原型的一种呈现方式。集体无意识概念在文艺批评中的意义,就是通过这种似乎“无意识”的集体的精神现象的结构分析,探讨人类精神方面的“集体的”共同的方面。但是,这只是原型批评的重要的一步,却不是它的全部和终点。原型批评应该进一步辨证地分析以原型方式出现的文学现象中体现的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常”与“变”,解释人类在心理上受原型支配的一面与突破原型的努力的一面,这样才能较为合理地从宏观的视角看待人类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性追求,看待文学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情结的关系,看待民族的深层心理与作者的个人创造性。所谓“模式”,在这里,并不能看作是一个固定的模子,而是某种由集体所体现出的、本源性的人性结构。这种人性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代性的、民族性的。是人类心理情感的变化决定了原型的置换变形。原型现象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现象,它是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相关的现象。就心理方面来说,人类的精神发展,既是对原型的反复和置换变形,同时也是对原型的突破。同样,文艺发展中,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原型的承传和置换变形,另一方面则正是对原型心理的突破。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的个人创造性,不仅要一般地突破人人可见的外在的模式,而且要突破心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是人对艺术方式的需求的心理模式、审美定势,也可能是人的一种道德观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美学情趣。所以,原型的承传与原型的突破,深层地决定着文艺继承和发展,决定着文艺周期性变化。原型批评要突破自己的理论局限,应该对这种现象做出全面的深层的解释,真正从人的主体方面、人类心灵活动方面揭示人类艺术史的。
第八章原型批评的优长与局限发展轨迹,而不能在一个封闭起来的体系中周旋。因此!汲取原型理论视野开阔的优势,又避免它的理论的封闭性,还需要对原型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中的现象本身做出科学的解释。
与宏观的视角和封闭的体系的矛盾相关,原型批评的再一个矛盾现象是局部的精到与整体的片面性相并存。由于没有充分地解释原型生成、存在、承传、再现的现实历史基础及其与文艺的关系,从而模糊了文艺与现实人生的联系,也无视了文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过程。而其极端,则是把文艺创作看作完全是作家无意识的表现,文艺活动纯粹受无意识的支配。这些方面的局限主要还不是它不符合某种理论,而是不符合人类的艺术实践本身。
原型批评也试图以自己的理论体系对具体的文艺发展、文艺现象做出解释,包括作家的心理类型、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文学的功能、文学创作的特点等等。由原型理论的跨学科的性质所决定,也由于原型假设实际上是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强调,它在探讨文艺现象时,自然地把它们置于人类学的角度,对文艺现象做出新颖的理论阐述。即使它有某些牵强附会之处,也往往给人以一些启发,它所具有的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后来的文艺批评产生了重要且持续的影响。比如在对作家创作的探讨中,原型批评认为,原型在文艺中具有超乎寻常的功能,“因为它唤起一种比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强的声音。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吸收压倒并且与此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的长夜。”所以,杰出的作家应该表现全人类的精神和心灵,激活集体无意识,并把它贯彻到具体的创造中。艺术现象与人类的这种潜藏的深层意识之间的联系,作为一种规律性的表现被正面研究,这为宏观地把握人类艺术现象,建立以人类本身的需要为本原的文艺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原型批评试图揭示文艺中潜在的比较稳定的原始意象的模式及其对创作的制约和影响的努力,使得原型批评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界限的视角,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类艺术规律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由于原型批评这种特别看重文学现象中的心理因素的特点,这种超越个体性和具体时空的观照视角!往往离开文学作品具体的时代背景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等层面!试图超越其表层而深入人类精神现象的深层,捕捉变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变”原则,挖掘其历时性中的共同性和表面现象后的结构意义。这种本来有着片面性的研究视角,却在客观上把文艺现象的研究和作品的批评推向宏观的考察和把握,而且使其带有鲜明的人类学的意味。比如,原型批评将文艺现象与人类心理经验联系,认为“艺术节奏之中重复出现的原则看来是从大自然的循环往复中派生而来的,后者使我们知道时间的流程。围绕着太阳(月亮(季节和人类生活的循环运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仪式。经验中每一种重要的周期,如黎明与黄昏、月亮的圆缺(播种时节与收获时节(春分秋分与夏至冬至,诞生、入社、婚配和死亡都产生了与之相应的仪式。仪式的影响力直接导致了纯粹的循环叙述,如果确实存在这类叙述的话,那会是一种自动的和无意识的重复”。弗莱所说的这些现象,从一个很重要的角度说明了诗歌创作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人对自然的一种特殊感受、体悟,是自然现象被人性化后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模式。虽然弗莱在这里实际上同时表明了人的心理以及作为这种心理外化的诗歌只是人的一种被动的对自然的反应,一种心理流程与自然现象的对应,然而,这种从人与自然的总体关系中追寻人类艺术活动的深层心理原型的角度,是有其他批评方法所不具备的特长的。
在揭示文艺原型与神话的关系方面,原型批评显示出它的精到之处,但是,当我们把这种精到的分析与整个人类文学史的实际相联系时,就又显出它的整体上的片面性。
首先,以荣格为代表的原型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假设,但是却没有圆满地对这些假设做出解释,甚至走向了神秘。尤其是关于生物“遗传”的观点,不能真正说明“集体无意识”的问题。荣格为了不使它的观点变成一种流俗的无特点的理论,所以着力强调原型的原始性、不可意识性,反对把原型与经验相联系,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注意到了原型与后天的一定的联系,并为原型与历史实践关系的解释留下了余地,但是他们却反对从根本上以此为起点对其进行研究。正是由于缺乏历史的唯物的意识和现实的基础,片面突出了其“远古”的先天的色彩,这样在根本上排斥历史唯物论和实践观点,也就隔断了文艺与人类历史实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次,过于局限地把原型仅仅看作是神话范围中的内容。原型批评把批评的对象主要限于神话范围,一切文艺现象都在神话模式中得到解释,它的整体观的优点也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模式,这样在客观上把人类的文艺看成是在某种先在模式内的反复。无论多么复杂的文艺现象,无论多有个性的文艺作品,在原型批评家看来,它都是某种模式内的反复,都是在一种先在框架中的变化。同时,原型批评正由于着眼于神话,而不是从文艺本体与人类的心灵、意识这些更大范畴中去理解问题,没有从艺术本体上突破,所以,其结果只能导致任何创作都是神话主题的变奏的结论。这正如华莱士·马丁所说:“诺斯罗普·弗莱视主要叙事类型或文学的神话为季节圆周上的片断弧线:春天是喜剧,夏天是传奇,秋天是悲剧,冬天是反讽或讽刺。下述观念,即绝大多数叙事都是少数基本的、普遍的情节的变体”,是弗莱等人共同享有的观念。
“试图在世界上所有故事中找到一个具有深层意义的单一情节的做法尽管吸引了不少人,但是却遭到了那些寻求一种严格的叙事结构分析的人的弃绝。从某一神话故事或元神话开始,又缺少任何特定的标准以最终判定其他故事是否真是它的翻版,这样人们当然容易发现人们所寻求的相似之处。决定这种方法成功与否的唯一条件是批评家的才气的大小。”他提出疑问:“说喜剧像春天或者一部十九世纪小说像父母与子女,就等于没有回答这一问题:为什么这些东西彼此相似,它们包含着哪些概念关系?”原型理论本身没有很好地解释原型的积淀与突破的关系,只着眼于远古,没有从实践的观点解释它的发展、突破,这样作家的独创、突破就失去了理论的前提。这使得原型批评总脱离不了一种模式,这极大地局限了原型理论可能有的广泛的理论意义。这种局限是对原型理论所包含的内涵的局限,也是对它的功能的局限,使它难以对于文艺整体进行观照。我们仍以其代表人物弗莱的原型神话批评为例作以分析。
弗莱以他的原型批评的特有的“远观”视角,宏观地把握了西方文学中的原型模式,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原型的形成与人的“愿望”的关系,他在f批评的解剖)中所附的词汇表中,对神话的释义是:“一种叙述,其中的某些形象是超人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发生在故事中,因而(神话)是一种与真实性或现实主义不完全相符的传统化或程式化的叙述。”弗莱“认为就叙述而言,神话乃是对以欲望为限度的行动的模仿,这种模仿是以隐喻的形式出现的。换言之,神的为所欲为的超人性只是人类欲望的隐喻表现”!他对现实主义所作的解释同样从这一角度出发。他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即神话与人类欲望有关,神的超人性是人的欲望的隐喻,这就把神话与人的精神需要联系了起来,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何以要进行这种模仿活动以及人类的欲望与神话的这种模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弗莱的“神话”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神话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如何,弗莱的概括是基于一个主要观点,即所有文学模式都是神话的置换变形,他的扩大的神话概念,是“由神话故事所引申出来的纵贯这个文学史的叙述结构原则”。问题的关键也在于,人类的心理原型,包括文学原型,是由作为文学的神话故事引申出来的呢(如弗莱所说文学模仿神话),还是由人在自己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神话中追溯文学的原型呢,还是从人类历史的过程、人性的历史生成中去追溯文学的原型、包括神话原型?这是关于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所不能避开的要害问题。虽然我们从文学作品,特别是叙事作品中确能归纳出主人公诞生、成长、遭难、胜利或死亡的规律,但是,这种规律性表现,能否就认为是神的诞生、发展、遭难、胜利或死亡的“移位”?原型批评的远观与宏观的优点其所以连带着缺点,根本问题就在于它从神话故事去引申、归纳文学模式,使得文学似乎就是神话的移位,文学在根本上不能脱离既定的模式,这样就把文学的个性、作家的个性、文学的发展及其内驱力从根本上否定。
退一步讲,即使文学的模式就是神话的变形,那么是否可以说,后世的人从根本上说对于神话表现出一种不断的需求,一种变形的需求?这种相对“永恒”的需求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只有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文学原型、文学叙述模式的论述才具有深刻的人类学的意义,才可以通过文学窥见人性及其发展。窃以为,文学的原型,包括神话原型,其所以不断反复出现或置换变形,乃有更为深层的人性的原因。原型的反复出现、不断置换变形,其实质首先反映的是一种不断的“需要”,即人类需要用“原型”反复的方式表达某种带有永恒性、相通性的精神内容!原型的瞬间再现是人的心理在特定情境下的精神需求的反复“再现”。就是说!在原型再现的规律背后!潜隐着一种人类普遍的精神“需求模式”,而这种“需求模式”的产生!应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去追寻。人类无意识之中所体现出的这种深层模式,正是人类实践中反复体现的人性的本质方面。
或许原型批评与神话的关系,不是仅止于追寻和证明后来的文艺作品怎样以神话为原型,而应去进一步通过文艺原型显现出的集体无意识,追寻神话怎样以人为原型,“神”的行为怎样以人类行为为模式,“神”的行为怎样“模仿”人生。因为在我看来所谓神话归根结底表现的不是神的历史而是人的历史,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作品或文化现象中的神话及其模式,与原始意象有同样的意义和功能,是显现人类深层心理与现实行为的特殊中介,是沟通原始精神与现实情感之间的桥梁。这样理解也许会为人类的艺术起源和艺术本体的探讨找到一条切实的源头和现实的基点。原型批评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有待于突破将原型等于神话的观点,使之面对人类整个心灵世界和精神现象。
(第四节关于原型与神话关系的思考)
由于原型批评特别看重神话研究,特别是弗莱的《批评的解剖》中对于文艺现象与神话的对应的观点,使得原型批评演变为“神话一原型批评”。这种现象是原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的标志呢,抑或同时表明了原型批评对于初衷的偏离?由于这一现象涉及原型批评的整体特点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而要搞清这二者的关系,不能不特别对原型与神话的关系加以分析。原型与神话相关,但是,神话远不能代替原型,原型所涉及的问题和原型真正的内涵要比神话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