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名画家王天一
彭中杰
着名画家王天一已经走过了自己75载的生命里程和60余年的艺术生涯。当此新世纪来临之际,他深情地捧出了一份人生的答卷,将于10月26日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行一次个人中国画展览。王天一为这次展览准备了150幅作品,其中既有寻丈巨制,也有小品册页;内容包括花鸟、人物、山水及西部风情、写意熊猫等,集中展示了王天一近20年间的国画创作风貌。这是甘肃画家在北京举行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个人画展。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和展览馆沈希诚馆长谒诚支持并精心操办这次画展。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领导也给予王天一很大支持与鼓励。王天一深感自己肩负着宣传甘肃、弘扬西部文化的重担,感觉到家乡父老千万双眼睛的殷切注视,他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一首七绝题画诗:“步履荆棘赶斗牛,迎来旭日照神州。生平不作春风梦,愿吹军号到金秋。”这位与新中国甘肃美术事业同步走过来的杰出画家将在自己的夕阳之年为他深深挚爱的甘陇大地和故乡人民再献一份光热,再争一次光彩。
王天一19%年生于陇南成县一个清贫的耕读之家。幼年读过私塾,打下了古文基础,并在小学美术教师舅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中国画,苦练双勾、白描等高难度技法。师范毕业后,王天一选择了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的人生道路,他克服重重困难,赴成都报考四川艺术专科学校,以优异成绩被录取。着名的美术教育家李有行、沈福文、毕晋吉等发现这位来自陇右穷山僻壤的学生勤奋好学、天赋超群,对他格外用心训诲,使他很快掌握了中、西绘画基础技能。这期间他还受过美专客座教授张大千作品的感召。W49年5月,甘肃解放在即,王天一毅然决定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徒步从四川经由剑阁入甘,回到家乡成县,加入陇南地下党,为迎接陇南解放做了许多宣传工作。不久他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崇高愿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七军文工团美术教员。在部队火热的战斗生活中,完成了他美术生涯的第一组正式创作。这一组反映解放军部队建设天兰铁路的28幅油画,从自然景观、劳动场面、战士生活、精神风貌各个角度和方面描绘出了建国初期那种特有的战斗化生活、那种艰苦创业的忘我精神。这组作品参加了当时西北军区第一届文艺大检阅,王天一被评为部队优秀文艺工作者,颁发一枚一级文艺奖章。此后他在军区战士读物社工作,与黄胄同志朝夕相处,互帮共进,创作能力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油画《巡逻归来》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追歼》、《猎归》参加了全国青年美展和西北美术作品展览。
王天一和陈伯希、王永德、钟为等军旅画家转业地方后,根据中央军委“西北拿出一幅大画”的指,西北军区、甘肃省委决定创作大型油画《瓦子街大捷》,成立了以陈伯希负责、吕斯百、王天一、钟为等六位军地画家组成的创作组。他们到陕北宜川县瓦子街体验生活后,每人拿出一份草图,结果王天一的构图被选中。《瓦子街大捷》在庆祝建军三十周年的全国大型美展中获得了殊荣,王天一等甘肃新一代画家的名字也在全国打响。然而在接踵而来的极“左”政治运动中他却被戴上“假地下党员”、“白专道路典型”等帽子,从此失去了创作、发表作品的权利。但他身处逆境,意志弥坚,在甘肃省陇剧团戴“罪”工作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创作才能,《枫洛池》、《康布尔草原上》的舞美设计均在全国获高奖。他进行了改革的《枫洛池》校尉服装与头饰,在北京演出时,梅兰芳看后极为欣赏,并在自己的戏里采纳。此间,他还画了长篇连环画《枫洛池》,后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几十万套,扩大了这个剧目在海内外的影响。
“文革”后期,王天一调到甘肃省博物馆从事古代壁画的研究、临摹以及中国画的鉴定工作。这时河西走廊魏晋古墓葬群刚被发现,沉睡一千多年的彩绘砖画撩起了神秘的面纱。作为第一个走进这个宝库的画家,王天一立刻感觉到压在自己肩上的沉重使命,他再也顾不上地面世界极“左”路线的残酷扼杀,用了整整三个夏天的时间,在地底下分类临摹墓室砖画。待到巨大的工程结束,全党、全国已经迎来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艳阳天。王天一编绘的《魏晋墓砖画》正式出版、国际发行,成为把这一伟大考古、艺术发现全面推出的第一人。
十年动乱后,王天一恢复党籍,这时他虽巳年过半百,两鬓斑斑,但能在有生之年欣逢盛世,他感觉自己仿佛老树逢春,浑身充溢生命活力,立刻投身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事业中。他作为中央军委长征调查计划的成员,从四川毛尔盖走到甘肃会宁、子午岭,完成了12幅《甘肃长征路》山水画,接着又考察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历史人物与风土人情,创作出大量作品。1979年国家文化部成立美术创作组,在丁井文、华君武、黄胄等着名画家的推荐下,王天一赴京与谢稚柳、黄胄、刘海粟、白雪石、田世光、俞致贞等二十几位国家一流画家参加中南海、国务院、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和国宾馆等中央重要楼堂馆所的美术布置工作,王天一兼任设计,与老一辈画家同时承担中南海四个会议厅和紫光阁的巨幅陈列画创作任务。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也给予王天一作品高度评价。王天一先后10年在北京进行美术创作,与李苦禅、朱屺瞻、蔡若虹、叶浅予、许麟庐、陆俨少、何海霞、高冠华等国画巨匠结成师友关系,在他们的指导下获益良多;这期间还协助黄胄、刘勃舒组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和炎黄艺术馆。
W年的“游学”与创作,王天一的国画尤其花鸟画在全面的锤炼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画法系统。他是一位中国画坛罕见的全能者,多方面的涉猎与努力,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法基础。王天一的绘画生涯,可以总结为不断向技巧的高难与新颖进军的过程。他作过多幅工笔百花孔雀巨制,皆用生宣纸,凭借精湛的线条功夫进行细入毫芒的刻划,尔后用写意笔法多次重彩罩染,产生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和流动感,孔雀尾羽光色随观者角度变幻,瞬息流转、炫目生辉,可谓巧夺天工。他的写意花鸟则朴鲁狂率,刻意显露笔墨的精到和准确。正因王天一的笔墨与敷彩技巧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故他的写意花鸟方能不拘成规、不守定法地尽情倾吐胸中浩气、逸气,乃至不平之气、悍勇之气。他创作出发点是代花鸟、山水立言,他认为自然万物各有自身固有的属性,而画家心中所“言”不同,故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譬如画竹,文同、夏昶、郑燮、齐璜所“言”不同,亦即个性、身世的差别和理解、视角的不同,尤其时代造成的精神境界的迥异,表现形式与风格气息也就大相径庭。王天一特别注重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的灌注,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从它们的自然性属中挖掘与人的个性、境界相通、相容并富有哲学启迪的内容。王天一的牵牛花独步海内,正因他理解了这种攀援植物在自然生态中调和了刚柔关系的哲理内涵,抓住了它貌似柔弱而性实顽强的品格,及既能自生自灭,又可依人而活的随和之性,故他笔下的牵牛花与其他的花鸟皆以平易动人,以质朴感人,让人深深体悟“平常心是道”的民族情性。
王天一的画境是从传统的熔炉中化炼出来的高度净化了的崭新境界,充满自然质朴之美。他的创作不是出于小我的情性宣泄,而是自我情怀与自然生命的交感,他的心灵深人到了真正属于艺术的精神体验之中,而他所理解的艺术精神自始至终与民族审美心理共呼吸,所以他的作品境界愈高雅愈能得到所有同胞的接受和赞誉。为了阐释自己的理论和技法,王天一创作之余,勤奋着书,已由四川美术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香港东方艺术中心等出版《花鸟画技法浅说》、《写意花卉画法》、《花鸟画的推陈出新》以及花鸟、山水、人物画集和诗词、论文集十余部,成为甘肃美术界着述最丰的学者型画家。
把自己整个一生献给甘肃美术事业的王天一,获得了人民给予的殊荣,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着甘肃画院副院长,名字和作品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东方之子》、《甘肃专家》、《成县县志》等。他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工作,但他始终眷恋着家乡甘肃这片热土,因为是这里给了他生命,给了他生活,给了他艺术灵感。他对自己的故乡成县的感情尤为深厚,在兰州工作的几十年里,他无一日不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建设,从家乡走出来的每一位美术人才,大都得到他生活上的帮助和业务上的指导。近年来他个人尽其所有,在成县创建天一艺术馆,将自己的一百多幅作品和珍藏的黄胄、李苦禅、关山月、许麟庐等名家画作陈列于斯。艺术馆还为当地与来访书画家开设条件优越的休憩园林,成为成县一处文化品位很高的景点。给陇南、成县迎来了荣誉。
已届高龄的王天一从未想过如何颐养身心,安度晚年。对他来说,艺术创作和求索就是生命,就是生活。“我”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生我养我的祖国和人民。我只有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报效吾土吾民,我才无愧于画家的称号,人的称号。一个人选择艺术,这只是偶然;一个艺术家选择了人民,则必然会得到人民的肯定与尊重。这,正是王天一的选择。
选自2000年W月19日《甘肃日报》文化时空专刊
【注】:彭中杰甘肃日报记者、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