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是奥地利著名女作家埃尔夫丽德·那利内克在1983在自传背景下创作的。
埃尔夫丽德·那利内克于2004年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
那利内克在所提出的疑问的框架之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
作品的主人公———那位钢琴教师艾丽卡———关于性的种种基本可以用“受虐狂”这个心理医学名词概括。很奇特的是,艾丽卡却呈现出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安祥状态。她熟练地在浴缸自残,神情自若地在成人音像店租带。甚至在拣起别人遗留下的沾有秽物的纸巾放在鼻下细闻时,她的神情也是安定自然,丝毫不见羞愧或仓皇。
她已人到中年,尽管因为严苛的母亲,她可能没有恋爱过,但她在性方面却是一个已经寻找到平衡的女人,而这一切在年轻的学生到来后就完全被打破。像一个踩在钢丝上向前用力伸出手的人,她所有的平衡都被失去了。接下去她开始像所有陷入恋爱的人一样变得张惶失措,进退失据。
这场恋爱其实是一场恋战。就像有论者论及本书时引述的名言:“爱只不过是两个人之间权力互动的关系。”失败的一方自然是艾丽卡,因为她在向一个正常的年轻男人要求一场变态的爱情。这是整个作品最令人哀伤的部分。
虽然自觉心理尚算健康,可是大部分读者竟然不能抽身事外来旁观这个变态的女人的变态的爱情。她自给自足凌驾于那场恋战之上时,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变态的女人。而她开始仓皇失措,“降尊纡贵”,屈膝求爱时,却看到了一个正常的疼痛的女人。
哪一场爱情不变态?爱如陷阱,一旦陷入,便万劫不覆。于是辗转反侧,于是奴颜媚骨,于是把自己的梦也奉献给他的黑夜,可是接着便有可能不是受虐而是真正的受伤。《钢琴教师》里学生强奸老师之前的那一记耳光,作为一个受虐狂,艾丽卡一定多少次幻想过这记耳光。可她怎么能想到原来事到临头,一切真的只是一厢情愿。她被爱人强奸后的那个深夜,当她抱着母亲恸哭时,终于明白了:爱如此艰难,竟然只能回到不会离开但却一直在伤害自己的亲人那里找回爱情。
结尾,艾丽卡一脸止水,扎了自己一刀,然后平静地离开我们的视线。爱竟成死灰,绕了一圈之后,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平衡之中去。从此没有波澜,没有跌倒,没有悲伤,没有爱情,没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