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以前的诗歌,篇幅都比较短,而屈原结合楚国本地民歌的体裁与内容将其发展为长篇巨作。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突破了《诗经》以四字一句为主的格局,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的新诗歌形式——楚辞体,这种体裁词藻华美、对偶工整,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之”、“于”、“乎”、“夫”、“而”等虚词来协调音节,形成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韵致。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创造了一连串的艺术形象。
在内容上,他大量采用神话故事和寓言形式,创造出雄伟壮丽的境界,形成浪漫主义的传统。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身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趣味链接:《天问》共问了多少问题?
《天问》是屈原内容最为丰富的作品。关于篇名,有人认为天尊不可问,所以不作“问天”而作“天问”;有人认为天统摄万物,所以关于万事万物的问题可以统称为“天问”。
《天问》的创作,王逸《楚辞章句》说是屈原被放逐之后,忧心愁惨,彷徨山泽,在楚国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里看到壁画上的天地、山川、神灵、古人、怪物等故事,于是题词发问,作成此篇。但此说不一定可靠。
《天问》全诗共374句,连续提出172个问题,涉及哲学、政治、伦理观念等。前半部分问有关天地自然及神话传说之事,涉及宇宙形成、天地开辟、日月运行、山川河流等各个方面;后半部分问有关人世历史及传说之事,从大禹一直问到楚国君主,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及史实。全诗表现了屈原渊博的学识、深沉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反映了他大胆的怀疑、批判和探索精神。
《天问》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奇气逼人;句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参差错落而有风致。它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有重要价值。
002宋玉的辞赋成就
宋玉(生卒年不详),又名子渊,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家。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韩诗外传》写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刘向《新序》则说他“因其友而见楚襄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记载宋玉为“楚之鄢人,故宜城有宋玉土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大体可知宋玉生在屈原之后,出身寒微,仕途不得志。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录有赋十六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九辩》是一首自叙性的长篇抒情诗,此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句法多变,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宋玉因此被称为“悲秋之祖”,“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宋玉赋中描写女性的神情、体貌,想象丰富,长于铺陈,但多佚荡的情思而乏讽谕之意,为后世官体、艳情诗的发端,对于后世辞赋也有一定影响。
宋玉在楚辞与汉赋之间,承前启后,在文学史上常“屈宋”并称,但其成就远不如屈原。
003贾谊的作品主要与政论相关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文学家、政治家,洛阳人。
贾谊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二十多岁被荐任博士,掌文献典籍。受到汉文帝重视后,外任太中大夫,朝廷法令、规章制度多由其主持进行。因部分朝臣不满、散布谣言而被文帝疏远,离开都城任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京师长安,任文帝少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年仅33岁便郁闷而死。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着录有文58篇,赋7篇。其文主要是政论文和奏疏,前者有《过秦论》,后者有《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
《过秦论》是贾谊最着名的政论作品,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写强秦速亡,引发历史教训;中篇和下篇写秦二世和子婴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挽回败局。艺术价值以上篇最高,全篇极富气势,铺张扬厉,雄辩滔滔,有战国纵横家文章遗风,其恢宏气度,胜过前人;夸张、渲染、对比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语言重修饰铺排,又长短错落,显得跌宕整丽。
《陈政事疏》详尽地讨论了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应取的对策。言辞犀利激切,用喻准确,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贾谊辞赋传世很少,代表作为《鹏鸟赋》、《吊屈原赋》。前者采用主客问答方式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形式上显示出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端倪。后者写于赴长沙过湘江时,抒发对屈原的同情并寄寓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
004司马相如的辞赋成就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着名辞赋家。
司马相如少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后为梁王门客,与邹阳、枚乘等交游,着《子虚赋》。
梁王死后司马相如归蜀,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司马相如趁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曲《凤求凰》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听后怦然心动,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于是二人一起私奔回成都。
卓王孙对两人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发誓不给文君钱财。因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他们只得回到临邛,在街上开了一家酒店,文君坐柜台打酒,相如穿上围裙,端酒送菜,洗碗刷碟子。这让卓王孙很是难堪,无奈之下给了文君夫妇钱百万,奴仆百人,二人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两人的姻缘也就此成了一段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汉武帝即位后,读了他的《子虚赋》,大为叹赏,于是将他召入宫中,成为宫廷辞赋家。着有《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司马相如的辞赋成就较高,后世常将其与司马迁相提并论,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子虚赋》和《上林赋》为其代表作。两赋假设楚国子虚、齐国乌有先生各以本国山川湖泽之广、物产珍宝之丰、国王田猎之盛互相夸耀辩难,歌颂了大一统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与声威,同时又委婉劝谏统治者不要过分奢侈。
两赋极尽铺叙、夸张、想像、排比之能事,铺采摘文,张扬物色,穷声极貌,气势恢宏;同时也堆砌典故,连篇累牍,搬弄文字,刻意求新,粉饰太平,劝百讽一,真正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散体大赋的特点。
005班固的文学成就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东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于世宦之家。班固从小受家庭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入洛阳读太学。在太学,他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为日后撰写《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书》书成之后,产生过很大影响。前人每以《史》、《汉》并称,认为“古来词章,无论骈散,凡雅词丽藻,大半皆出其中,文章之美,无待于言”。作为文章楷模,《汉书》可与《史记》并驾齐驱而无愧。
班固的着作除《汉书》外,还有记录章帝时白虎观议五经同异情况的《白虎通义》四卷。
他的辞赋和散文,被后人辑编为《班兰台集》。他在《两都赋序》里称赋是“古诗之流”,“或以抒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着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他的赋作自然离不开歌功颂德的内容和雍容华丽的艺术风格。
《两都赋》中的《西都赋》和《东都赋》都是颂扬朝廷声威的宏篇巨制。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缺乏独创性。但是叙述两都盛事时赡而不秽、详而有节,亦体现出班固的文史之才。《答宾戏》是一篇散文赋,表示自己决心“专笃志于儒学,以着述为业”。形式上模拟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但反对东方朔等,“曾不折之以正道”。这篇作品文辞繁富,但是缺乏骨力。
006曹植因何被称为“建安之杰”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谯(今安徽亳县)人。他是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
曹植自幼聪慧,十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宠爱,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不满,最终立其兄长曹丕为太子。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猜忌与迫害,屡遭贬爵、迁封,后忧郁而死。
曹植志向高远,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且自视甚高,也不乏卓见。他思想驳杂,杂糅儒道、阴阳,法家也有涉猎。勤于着述,诗、赋、各体散文,不论数量质量,都冠绝当时。谢灵运曾说:“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后世称赞人有才华为“才高八斗”即由此而来。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的五言诗不仅体现了建安“雅好慷慨”的诗风,还在继承汉代乐府以叙事为主的基础上,使其兼具抒情、说理、写景、赠答等功能,完成五言诗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为确立五言诗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白马歌》、《野田黄雀行》、《洛神赋》等。
007阮籍的诗作体现了什么思想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在魏时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魏高贵乡公时阮籍曾封关内侯,任散骑侍郎。入晋后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职。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政治上倾向于曹魏,对司马氏高压政治不满,但明哲保身,纵酒佯狂,口不臧否人物。
阮籍不拘礼节,豪放高傲,任性不羁,行为怪异放荡。他家门口有个卖酒的铺子,老板娘很漂亮。阮籍常去饮酒,醉后就睡在老板娘身边,毫不避嫌。他家里的人都爱喝酒,以至养的猪也爱喝酒,于是便和猪一起喝。
他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蔑视和否定束缚人生自由的封建礼法,也瞧不起拘泥于封建礼法的儒生。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的眸子黑白分明,当志同道合者来访时,他用青眼看人;当儒者来访的时候,则用白眼看人。比如母亲过世时,嵇喜来吊丧,他翻白眼不理人。嵇喜回去后不久,嵇康(嵇喜的弟弟)拿着酒带着琴来了,阮籍一看大悦,立即以青眼示人。
他的诗多抒发个人的忧愤,故被认为“颇多感慨之词”。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咏怀诗》在艺术上往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或借自然界的景象,或借历史故事,或描绘主观心态,以象征的手法创造意象表达情意,这就构成了《咏怀诗》含蓄蕴藉、隐约曲折的独特风格。因而他的诗可以从总体上加以体味,却无法一一指实,所以钟嵘说他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
阮籍的咏怀诗在命题方式上具有开创意义,后来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
趣味链接: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名士。“七贤”称名,始于东晋初的“俗传”。而东晋初的“俗传”又是谢安为之首倡,并为文学名流所接受,后又经孙绰、袁宏、戴逵、王洵、裴启、孙盛等人的倡导肯定,终使其名垂于后世。
他们七人放荡不羁,常以嵇康的居处山阳为中心,在太行山南面的竹林中聚会。饮酒清谈.弹琴赋诗.并用老庄哲学的“崇尚自然”的精神来反抗为当时统治集团所尊崇和利用的儒家礼法。
竹林七贤中以阮籍和嵇康二人成就最高。嵇康擅长散文,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语言泼辣,风格幽默,表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疾恶如仇的性格,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意味和大胆反抗思想的优秀散文。
008陶渊明因何被誉为“田园诗祖”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本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其曾任彭泽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晋末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29岁时双亲相继过世,家道中落。早期的陶渊明,曾有“大济苍生”的愿望,曾任江州祭酒,但由于忍受不了俗吏事务,不久便自动辞归,躬耕自给。以后又屡官屡辞。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后他不再“为五斗米而折腰”,躬耕隐居,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陶渊明所作诗歌,现存120多篇,辞赋3篇,散文8篇,而以诗歌的成就为最高。其诗歌从内容上又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诗有四分之一是田园诗,这些诗歌多方面表现了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描写出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诗人悠然自得的感情。在这些诗中,作者把田园自然风光当作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世界,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因而寄寓了美好的人生理想。如《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此后,“世外桃源”便成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纯净乐土的代名词,更是历代文人遭受挫折后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以及诗中所反映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田园诗祖”。
009谢灵运因何被称为“山水诗祖”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晋宋间着名诗人,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族人因名为“客儿”,世又称“谢客”。袭封康乐公,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后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
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因政治上不得意而肆意游山玩水。后来隐居会稽始宁,大建别墅,寻山探幽。文帝时曾任临川内史,后被诬谋反而流放广州,最终被杀。
谢灵运诗大都描写永嘉、会稽等地的山水名胜与自然风景,如《登池上楼》、《过白岸亭》、《游南亭》、《石门岩上宿》等,有些诗表达了对时政不满、渴望归隐的思想。谢诗扭转玄诗诗风,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开创了山水诗派。其诗刻画景物清新细致,景中寓情,注重声色渲染,时人誉为“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鲍照)。唐代的李、杜、王、孟、韦、柳诸大家,都曾从谢诗中吸取过营养。
除诗文创作外,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
010庾信,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南北朝时着名文学家。
庾信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之乱后出使西魏,其间梁亡,因此被留在西魏。此后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