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摘自《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4页
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摘自《礼记·内则》《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63页
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摘自《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58页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摘自《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4页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摘自《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74页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摘自《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4页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摘自《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5页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6页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孟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摘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页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嬗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摘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114页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摘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3页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元养曾晰,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晰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摘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9页
(赵)子义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摘自《战国策·赵四》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772页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夫人之所设,弗为不立,不植则僵,不循则坏。秦天四维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乱僭而无差,父子六亲殃戮而失其宜,奸人并起,万民离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冀幸,而众下疑惑矣。岂如今定经制,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也,船必覆矣。摘自《贾谊集》上海人民1976年版第47页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臞,而不可得革也。是故虽有至贤,能为君亲含容其恶,不能为引亲令无恶。《书》曰:“厥辟不辟,去厥祗。”事亲亦然。皆忠孝之极也。非至贤安能如是。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耳。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页
《春秋》之义……子不复仇,非子也。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页
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子暂定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父兼于子,子兼于父。……父为阳,子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子兼功于父。……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页
礼,子为父隐恶。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5页
人之事亲也,不去乎父母之侧,不倦平劳辱之事。唯父母之所言也,唯父母之所欲也。其体之不安,则不能寝。于其餐之不饱,则不能食。孜孜为此,以设其身。恶有为此人父母,而憎之者也。摘自《全后汉文》卷八九仲长统《昌言》
(唐)太宗谓吴王恪曰:“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海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昔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涛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死国除。夫为臣子不得不慎。”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上海古籍1979年版第130页
(孙伏伽曰)……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故云子不可不诤于父……摘自《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34页
见父母体之不安,则不能寝。见父母食之不饱,则不能食。见父母之有善,则欣喜戴之。见父母之有过,则泣涕而谏之。孜孜为此,以事其亲。焉有为人父母而憎之者也。摘自武则天《臣轨》上卷《至忠章》丛书集成本
父母之恩,吴天罔极。嗣续妣祖,承奉不轻。枭镜其心,爱敬同尽,五服至亲,自相屠戮,穷恶尽逆,绝弃人理,故曰“恶逆”。摘自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第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页
吾观父子之际,且有悲感而闻痛恨,其由听馋受乱之意惑也,故后世有幽毒囚杀之患起焉。摘自元结《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8页
能嗣其亲,不曰子乎?吾观夫今世,诲其子者,必槚肌篣骨,伤爱毁性以为教。呜呼!孟子所谓古者易于而教,诚有旨欤?不能教其子者,是遗其身者也;不能得其亲者,是舍其族者也。摘自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1981年版第23页
夫父子之间,譬犹天地之体,殊君臣之位,绝尊卑之分,天性自然。是以子虽为天子,无害父之尊,父虽为士,子不敢先之,人道之大伦,古今之通义也。摘自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六《不以卑临尊议》万有文库1937年版
(隋文帝曰)浑贼风俗,特异人伦,父既不慈,子复不孝。朕以德训人,何有成其恶逆乎!父有父过,子当谏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溥天之下皆朕臣妾,各为善事,即称朕心。嵬王既欲归朕,唯教嵬王为臣子之法,不可远遣兵马,助为恶事!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至德四年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488页
子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在父子则亲,在君臣则敬。有适有莫,于道已为有闲,又况夫毁发而弃人伦者乎?摘自程颢、程颐《二程集》《粹言》卷一《论道篇》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9页
(苏)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侧侧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于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洞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饣贲馆。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摘自苏辙《栾城集》卷二五上海古籍1987年版第555页
善富家者不宝珠玉,而以父慈子孝为珠玉;不丰粟帛,而以夫义妇听为粟帛。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离下巽上》经苑本
臣闻父子天性也,孝慈之道不待教而能者也,自士庶人皆然,而况于人主乎?然考之载籍,则有尊为人主而隙开于父子之间至于祸败,反不若士庶人之家者,何也?贱者群居,其势易亲,贵者异宫,其势易疏故也。夫惟其势易疏则离间之言易入,离间一入则父之情不欲自疏于其子,子之情不欲自明于其父,由是愈难于言而父子之隙开矣;父子之隙开而祸败至。摘自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二四《八奏札子》四部丛刊本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人伦之常也;子孝而父不慈,兄友而弟或不恭,此人伦之变也。人孰无父母,而舜则父顽母嚣;人孰无兄弟,舜之弟象则傲;人孰无夫妇,舜则以匹夫娶天子之女,此皆人所难处者,而舜能处之,各尽其道,所以为人伦之至。摘自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得圣语申省状》四部丛刊本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事事欲论曲直。若父兄言行之失显然不可掩,子弟止可和颜几谏。若以曲理而加之子弟,尤当顺受而不当辩,为父兄者又当自省。摘自袁采《袁氏世范》卷上《睦亲》四库全书本
今之为人父者,能生之不能教之,惟虑无财遗其子。苟能教以学业,不教以仁义,曷为父?间有不孝者,亦诟父曰:不遗以财,使我终穷,至谓天不生我于富贵家为怨也。摘自郑思肖《心史》广智书局光绪三十一年版第86页
夫父子者,人之大伦也;生死者,人之大敌也。子虽甚受其亲,不能使其亲之长存;父虽甚爱其子,不能使其子之皆孝。及夫登高丘,临墟墓,睹其亲之所藏,未有不悄然伤怀、彷徨踯躅者,人之至情也。况浩兄弟之孝,临其亲之所藏者乎!然孝于亲莫大于敬其身,敬其身莫大于励其行。摘自《揭傒斯全集》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345页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贵贱位矣。在上者必尊之,然后事可得而理。为君长,敬天地祖宗鬼神,为百执事,敬事君长,此不易之理也。舍此便逆,便不顺。今有人曰:无天地鬼神,无君长父兄,尊在我而已。虽极力自尊,终必败亡,盖无从你自尊之理。祖宗以来,传授到你,须有祖考神灵在上,如何得从你自尊,如三家僭越,当时自尊如此,不旋踵为家臣所制,而三桓子孙微矣。君父其不可尊,公室岂可削弱。公室弱,则无依以自存,其为不知甚矣。不智便不仁,便无君父,无长上,自尊便败亡。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二《语录下》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为人子者,当父母生存之日,兢兢爱日,而尽其当然之理,是则所谓孝也。摘自邱濬《大学衍义补》卷四九《家乡之礼》上之上清同治十三年重镌本
人子和气愉色婉容,发得深时,养得定时,任父母冷面寒铁,雷霆震怒,只是这一腔温意,一面春风,则自无不回之天,自无屡变之天,谗谮何由入,嫌隙何由作。其次莫如敬慎,夔夔齐栗敬慎之至也。故瞽瞍亦允若,温和示人以可爱,消融父母之恶怒,敬慎示人以可矜,激发父母之悲怜,所谓积诚意以感动之者,养和致敬之谓也。善格亲之功,惟和为妙,为深为速为难,非至性纯孝者不能,敬慎犹可勉强耳。而今人子,以凉薄之色,惰慢之身,骄蹇之性,及犯父母之怒,既不肯挽回,又倨傲以甚之。此其人在孝弟之外固不足论,即有平日温愉之子,当父母不悦,而亦愠见,或生疑而迁怒者,或无意迁怒而不避嫌者,或不善避嫌,愈避而愈冒嫌者,积隙成衅,遂致不详,岂父母之不慈。此孤臣孽子之法戒,坚志熟仁之妙道也。摘自吕坤《呻吟语》卷一《伦理》清道光刻本
父母即欲以非礼杀子,子不当怨,盖我本无身,因父母而后有,杀之,不过与未生一样。摘自魏禧《日录》海粟楼丛书本
“养志”者,父之有子,原欲使其继我之志,我之所未尽而子尽之,我之所未为而子为之,以是乐有子也。盖身有限而志无穷,《大戴礼》言“黄帝三百年,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不特黄帝也,凡人能使其父之志流长不尽者,皆子之事也,不能继志,便是死亲矣。故子之于父,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所谓父在观其志也。今人将《论语》错解,以为父在,子不得自专,唯有志可见,非也。父殁观其行,谓父之平生事实也。三年无改,三年之久而不改,则终身不改矣。后儒只以非道防其父母,此如浮屠之教,以为中阴中元,父母必在地狱,号而出之之意略同。此曾子养志所以为孝,后世如迁之因谈而成《史记》,固之因彪而续《汉书》,苏子瞻缘老泉而著《书》《易》,皆观志之事也。尹和靖欲不应举,伊川曰:“子有母在,是亦养志而已矣。”摘自《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8—99页
父子兄弟之间,纯是一团天性,不容直情径行,子弟之不中不才,即是父母之不中不才。尧、舜之子不肖,尧、舜未尝不自以为憾,丹朱、商均终是尧、舜化之,故其立国不至大段放倒,弃之则为路人矣,如何尽性?尝见有名父之子,起居饮食之际,不稍假借,子视其父真如严君,而一离父侧,便无所不为,反不如市井阊阎不教之子。盖以父子之情不能相通,片时拘束,藏垢愈深,故孟子以“养”言之:大和薰蒸,无不融洽。摘自《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亲中道,则子从,不中道,则子谏,谏而亲不用,则亲行之不中道,如由己致之,代亲受过,更思复谏也。《孝经》曰: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摘自阮元《曾子十篇》卷二丛书集成本
夫大同之治,不独父其父,不独子其子;父子平等,更何有于君臣?摘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5页
至于父子之名,则真以为天之所合。卷舌而不敢议。不知天合者,泥于体魄之言也,不见灵魂者也。子为天之子,父亦为天之子,父非人所得而袭取也,平等也。且天又以元统之,人亦非天所得而陵压也,平等也。庄曰:“相忘为上,孝为次焉。”相则平等矣。詹詹小儒,乌足以语此哉?虽然,又非谓相忘者遂不有孝也。摘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