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所讨论的不均衡状态产生的原因与上一章中的讨论内容之间并非一直有明显的区别,并且一旦初始阶段过后,二者就逐渐融合在一起了1。因为最初由于货币因素导致的扰乱很快就会在投资方面引起变化,同样的,我们会看到投资方面引起的变化很可能使货币因素也发生变化。尽管如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重大的区别,即前者是由供应量方面的变化引起的,而后者通常是由于需求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并且,货币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当货币方面的变化属于一个类似于永久性变化的时候)与投资方面的变化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区别,即前者代表的是一个由某一均衡物价水平到另一均衡物价水平的变化过程,而后者(即使当投资方面的变化是类似于永久性的变化的时候)则是围绕着一个近似于保持不变的物价水平的上下波动。因此,前者最终会形成一个新的价格结构;而后者则很可能在后期产生一个等量但是方向相反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我们最好将投资变化归于信贷循环。
1.信贷循环的定义
我们的基本方程式已经表明,如果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的话,货币购买力会根据存款总额超过投资成本,还是投资成本超过存款总额而上下波动。另一方面,如果存款总额等于投资成本的话,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会与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相反。并且,生产成本变化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以及存款总额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失衡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是加成并且可叠加的。
我们称生产成本的提高和降低分别为收入膨胀和收入紧缩,投资成本超过和少于存款总额分别是商品膨胀和商品紧缩。我们现在定义“信贷循环”,用它来指投资成本超过或者少于存款总额的交替变化以及由于这些交替变化而伴随着的货币购买力的波动。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生产成本都不可能在整个信贷循环过程中保持不变。事实上,正如我们随后会了解到的一样,商品膨胀和紧缩本身就可能产生影响,形成收入膨胀和收入紧缩。并且,如果导致变化产生的初始刺激来自于货币变化的话,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变化又必然会导致信贷失衡。因此任何时期内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的发展过程由于受到生产成本变化以及信贷循环本身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现象。通常我们使用信贷循环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复杂现象;如果引起变化的最初刺激来自于投资失衡,并且生产成本的变化是对这些失衡的反应,而不是对货币条件中的某些独立的或者持续的变化的反应的话,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这一宽泛的用法。
我们将看到在此情况下使用循环一词是很适宜的,因为往一个方向上的额外运动不仅会带来这一问题本身的解决方法,并且还会促使往相反方向的运动,因此,除非出现阻碍这一左右摇摆现象的情况,否则我们就可以肯定地预测这一摇摆现象必然会发生。而且从均衡位置的一边发生向上的摇摆开始到反应发生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的长短有时候取决于与生产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有关的实际现象,但是均衡位置的另一边开始发生往下的摇摆与反应发生之间的时间差则与重要的资本商品的使用寿命有关,并且更常见的是与当前企业家和生产要素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有效期限长短有关;因此对所谓的循环的时间阶段的平均规律性进行的衡量与我们在先验基础上进行的预测并不是不相符合的。
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夸大这些现象的真实周期性特点。信贷循环可以有许多截然不同的类型,并且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干扰因素阻碍它们的发展进程。而最重要的是,银行体系的行为永远都可以介入,从而缓解或者增加它们的严重程度。
2.信贷循环的起源和生命历程
存款和投资经常无法保持同步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首先,正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一样,存款和投资的决定是由两类不同的人做出的,这两类人受到不同动机的影响,并且双方很少关注对方。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更是如此。我们会在第二卷中了解到有许多原因会造成投资规模经受非常大的波动。投资繁荣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引起这一繁荣的企业家们已经慎重考虑确定公众的收入中用于存款的比例超过了之前的比例。同样,投资萧条也不意味着引起这一萧条的企业家们已经提前确定了公众的存款会减少。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巧妙地进行推测从而使存款等同于投资,除非是银行体系这样做;因为正是银行允许的便利条件成为了决定企业家在某一位置上推行他们事业程度的边际因素。但是迄今为止,银行体系一直主要专注于另一个目的。
各种决定不仅是由不同种类的人所制定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还是在不同时间内制定出来的。当投资的增加代表了营运资本的增加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立即采取储蓄行为。但是如果生产性质发生变化,并且随后引起固定资本产出增加的话,只有当生产过程结束的时候我们才需要额外的储蓄。这是由生产过程(不论是资本商品还是消费商品的生产过程)的时间长短造成的。建造一所房屋所需的时间可能不会比从犁麦田起到消费用这一块麦田中产出的小麦制成的面包为止这段时间长。也就是说,这两个过程使用了相同的营运资本额度,只要当它们都以完成的形式从生产过程中脱离出来的时候,前者才会增加净投资的总额,因此需要储蓄行为来抵消。如果企业家们的集体决定会导致之后的一个日期内投资超过储蓄的话,只有在这个日期到来的时候,结果才会凸现出来。在此情况下,许多反应都会有时间发生,并且无法立即消除。
储存业务本质上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如果经济界中发生干扰,通过影响社会的繁荣,这些干扰因素可能影响储蓄率。但是当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那部分比例突然发生变化很少或者根本不能对比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固定资本投资一向是不规则发展的,总是具有间歇性。我们将在第六篇中讨论投资波动的性质和范围。对于当前的讨论来说,我们只要运用常识和经验来验证这样一个结论就够了——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储蓄率和投资之间失衡的发展并不稀奇。
许多关于信贷循环的作者都强调了固定资本投资率的不规则性是引起扰乱的主要原因2。如果我们想到的是初始原因,这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信贷循环最典型的第二阶段是由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增长引起的。而且,每当我们必须讨论总就业量和当前产出的繁荣或者萧条的时候,问题在于营运资本的投资率而不是固定资本的投资率;所以每一次从之前的萧条期中得到恢复的时候,其特点总是营运资本投资的增加。
信贷循环可以分为三种,但是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复杂的并且兼有这三种类型的特点。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投资相对于储蓄增加的情况。
1.通过用生产资本商品来代替消费商品会增加投资总额,但是产出总额会保持不变;在此情况下,投资的增加直到一个生产时期的完成才会实现。
2.投资增加可能采取的形式是营运资本相对于一个增加了的产出总额的增加,而产出总额的增加是由于在当前的产出总额之上的额外的资本商品的生产而导致的;在此情况下,投资的增加会从最初开始的时候就出现,并且首先是以营运资本的形式存在,在一个生产时期结束的时候,又以固定资本的形式存在。
3.投资增加可能采取的形式是营运资本相对于一个增加了的产出总额的增加,而该产出总额的增加又是由于在当前产出的基础上的额外的消费商品的生产导致的;在此情况下,投资的增加只能持续一个生产时期那么长。
在不同程度上兼有1、2和3三种情况特点的现象,也可能由于一定程度上存在收入膨胀(即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资本膨胀(即新投资商品的物价水平相对于它们的生产成本提高)而变得复杂起来。
商品膨胀或者资本膨胀的出现都会引起利润膨胀;而利润膨胀通过企业家们争相获得生产要素的迫切性而引起收入膨胀。但是,至少在理论上讲,我们有可能从这些复杂情况中分离出构成一个信贷循环的商品膨胀的因素。而且,上述第3种商品膨胀可以看作是信贷循环最典型的特点,因为,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一样,所有的信贷循环不管是如何开始的,最终都会形成这种混合现象。
信贷循环可能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并且其复杂性也千变万化,以至于要想对此全部进行描述解释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描述国际象棋的规则和游戏的性质,并通过少数典型的残局来推算出开局以及下棋路线;但是我们不能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棋局,信贷循环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验证三种开局,然后进一步分析其典型的次级阶段。
[1]原始阶段
1.我们假设出现了一种促使企业家们相信某些新的投资是有利可图的情况,比如说,[1]一项新的技术发明,例如蒸汽机、电力或者内燃机;[2]由于人口的增加而引起的房屋短缺;[3]某国之前正常发展面临的危险过大而现在恢复平静;[4]由于心理因素而造成的资本膨胀;[5]之前投资不足时期,也就是之前的萧条,导致借贷条件宽松从而刺激产生的反应,等等3。如果企业家们要实践他们的计划,他们就必须从其他的行业中吸引生产要素或者是使用之前一直闲置的生产要素。
我们先从第1种情况说起。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用于生产消费商品的生产要素现在用于生产资本商品。在此情况下,价格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受到影响,这段时间的长短等于现在已经停止生产的消费商品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内的收益与之前是等同的,可利用商品的产出也与之前一样。但是在这段时间之后,尽管收益保持不变,可利用的产出总额也会根据现在已经停止生产的消费商品总量相应地减少,结果就是除非用于储蓄的收益比例也相应地增加,否则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就会上涨。信贷循环的价格上涨阶段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