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宫廷中,则使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由“鸡人”在宫中传“更筹”(亦称“更签”)进行报更,如古籍《陈书·世祖本纪》中载:“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殴中”。对此,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开头,亦作了描述:“绛帻鸡人报晓筹”,其意就是说,头包着红布(象征鸡冠)的,鸡人敲着竹签(更筹),在宫中报告清晨的到来。
“滴漏”与称“一刻钟”的由来 明代以后,我国才有了计时的钟表。
今北京皇宫紫禁城中路交泰殿内珍藏着的铜壶滴漏,则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制造的。它是由五只贮水壶组成的计时仪器。从前使用时,每天正午,将最上层的壶装满水后,水开始从壶前的龙口流出,依次向下壶滴漏。最下层的“受水壶”盖上的铜人合抱着“漏箭”,箭上刻着12个时辰、共96刻的刻度。“漏箭”底部安着空鼓形水漂(亦称“箭舟”),放在“受水壶”内,水涨舟浮,漏箭上升。观察漏箭的刻度,就知道是什么时辰,经一昼夜水满箭尽,将水倒入池内,再重新装水滴漏。
昼夜12个时辰,平均每一时辰为8刻;而每一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共为96刻。自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曾经做过试验,即钟表走完15分钟。古代计时仪器“漏壶”刚好滴完一刻。因此,中外结合,人们将钟表走完的15分钟,称之为“一刻”钟,如12点1刻,1点1刻,2点1刻等。
养心殿
自清雍正始,皇帝移居养心殿后,它就逐渐成为清代皇帝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了。
《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作了历史反映性的记载,其原文为:
月华门之西相对者为遵义门,门西向者为养心门,中为养心殿。
[臣等谨按]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凡办理庶政召对引见,视乾清宫。殿内恭悬世宗宪皇帝(雍正)御书额曰中正仁和。宝座屏上皇上御书联曰:保泰常钦若;调元益懋哉。东暖阁内御书圣祖仁皇帝圣训曰: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设,必当远虑深谋以防后悔,……。又御书世宗宪皇帝(雍正)训曰:敬天法祖,勤政亲贤。爱民择吏,除暴安良,勿过宽柔,勿过严猛。同气至亲,实为一体。诚心友爱,休戚相关。时闻正言,日行正事。勿为小人所诱,勿为邪说所惑。祖宗所遗之宗室宜亲,国家所用之贤良宜保。自然和气致祥,绵宗社万年之庆。东暖阁下联曰:夏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后室门上额曰寄所托。联曰:汲古得修绠;守道无异营。又联曰:……。
乾隆年间,有不少御制养心殿诗。所以这里有必要列举上两三首诗。
其例一:
乾隆四十三年御制夏日养心殿诗
视朝虽常例,有如爱礼羊。
避热而弗行,是即怠之方。
怠则吾岂敢?长年益自蘉。
都城烟火多,紫禁周红墙。
固皆足自炎,未若园居良。
园居且为愧,暂热庸何伤?
黄风来殿阁,亦自生微凉。
近政抚兰亭,即景玩词芳。
其例二: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养心殿晚生诗
又当冬季还宫候,迥忆往时意惘然。
旬日问安从此罢,三年如幻忽其迁。
登秋晹雨多逢苦,出自刚柔致用偏。
廑念豫工尚稽就,黄流虔祝顺归川。
养心殿西室为三希堂。
[臣等谨按]三希堂额为御题,有御制三希堂记。联曰:怀抱欢古今;深心讬毫素。御制三希堂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殉的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
西暖阁后北接后轩三楹,东为无倦斋,为长春书屋,
[臣等谨按]西暖阁夹道门额曰自强不息。长春书屋联曰:问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岑欤六义清。内室联曰:景深字甲含胎际;春花人心物性间。又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养心殿后为穿堂,为二层殿。
[臣等谨按]养心殿后穿堂屏门东西各有额,日云流,目风振,俱南向。向北额曰兰户巳涵春。二层殿上北向额曰与物皆春。联曰: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精。殿之东暖阁门额曰乐天阁。内室门联曰:仲尼不为己甚者;惟帝若是其难之。室内额曰攸芋斋。联曰:情将物外适;道与古人期。
养心殿之前为御膳房。
[臣等谨按]御膳房恭悬圣祖御书额曰膳房。
养心殿与慈禧垂帘听政,张勋复辟,皆有紧密的关系。既然是这样,所以下面接着就有必要将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反面人物慈禧,以及张勋在养心殿演出复辟的丑剧分别地先说一说。
慈禧太后(1835~1908年) 其实,“垂帘听政”,并非始于慈禧太后,亦并非属于慈禧所创造。所谓“垂帘”,则是在封建时期的特殊情况下,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叫“垂帘”。例如,比较突出典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里记载:“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再例如,《宋史·礼志二十》里亦载:“皇太后(刘太后)……与皇帝(仁宗)并御承明殿,垂帘决事。”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垂帘听政”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而慈禧在“皇宫”紫禁城,其“内廷”或曰“后宫”里的养心殿,进行“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来说,只不过是属更为突出典型罢了。
慈禧在养心殿“垂帘听政”,只不过是属于她在政治上的一种表现而矣。那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面人物一一慈禧的一生,其基本情形究竟怎样呢?显然,这里需要将她的一生,其最基本的情形,作个介绍。
慈禧一生的最基本情形 可作这样的归纳概括: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她是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当权者。她的一生,其具体的情形为:(一)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其六岁儿子载淳即位,被尊为太后。并且由此开始,爬上了政治舞台,她与恭亲王奕诉设计杀死摄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由此开始实行太后垂帘听政。(二)她采用恭亲王奕的“借洋兵助剿”政策,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援和汉族地主武装的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及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的回民、苗民等武装起义。(三)1875年同治帝(载淳)死,立五岁的载湉为帝,仍由太后听政。(四)采用洋务派李鸿章的所谓“自强”和“求富”政策,依靠封建官僚买办,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镇压人民的反抗。(五)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改良派,其集中表现在: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对内仇视改良派的维新变法,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六人。(六)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京津地区,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和发泄对外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恨,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力量,曾对外宣战。(七)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逃往西安,下令残杀义和团,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八)1901年后,一面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以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一面训练新军和各地警察,镇压人民。
以上归纳概括的八条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反映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面人慈禧太后的嘴脸。
张勋复辟尽管复辟为时十二天就破灭了。但是,在中华民国史上来说,亦是属于比较有名的政治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5月)。1917年5月,在英美与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六月黎召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元洪解散国会后,又驱走黎元洪,于7月1日拥清室复辟,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全国人民强烈反对。段祺瑞亦以反对复辟为名,在马厂誓师讨张。12日,张勋兵败,为时十二天的复辟丑剧破灭。
总而言之,以上之所以要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反面人物,其慈禧和张勋兵败,为时十二天的复辟丑剧破灭,则分别地作了简要性的介绍,只是因为慈禧“垂帘听政”和张勋复辟的丑剧,都是和紫禁城,其内廷的宫殿精美的古建筑中的养心殿,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然而,本篇文章内容的重点,说的是养心殿。既然是这样,回过头来,重点还是要说养心殿。在《今日北京》一书里写到:
紫禁城内廷宫殿在后三宫西,西六宫南,慈宁宫东,临西一长街。建于明代,清雍正年间重修。自雍正始,为清代皇帝居住并进行日常政务之所。正门为养心门。前后殿相连,平面成“工”字形。廊庑环抱,建筑布局紧凑。正殿南向,单檐歇山顶。正殿内正中间设宝座,藻井顶。东暖阁原为雍正、乾隆、道光、成丰四代皇帝召臣议政之所。自成丰十一年(1861年)祺祥政变后,慈禧(叶赫那拉氏)于同治、光绪两朝,在此“垂帘听政”。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在此宣退位诏书。1917年张勋在此演出复辟丑剧。西暖阁为雍正、乾隆、道光、成丰四朝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之室,其西与三希堂相连。正殿正间北有穿堂连接后殿寝宫。寝宫五间,正间设坐炕,东、西两稍间均设“龙床”等。寝宫之东有体顺堂,为帝、后寝宫,西有燕禧堂,为妃嫔候召之室。寝宫后,院墙开有吉祥、如意两便门。殿前东西两配殿为佛堂。今全殿陈列形式基本以光绪时样式布置。其中,东暖阁保持“垂帘听政”原布置,三希堂保持乾隆朝形式。殿门外为内膳房,东南近军机处。
三希堂 紫禁城内廷养心殿精舍,在养心殿西暖阁之西。由两小阁组成,每阁仅四平方米,布置装修极精美。清乾隆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于此。堂之得名,乾隆称,“王氏之帖诚三希也”,“然吾之以三希名堂者,亦非仅为藏帖,…‘谓之为希贤、希圣、希天之意可。”堂内“三希堂”匾额及《三希堂记》,皆乾隆墨迹。迎门西墙挂有与堂壁等高巨画《人物观花图》,为乾隆三十年(1765年)郎世宁(意大利人)与金廷标合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馆。余二帖曾流散在外,解放后自香港购回。今堂内布置大体保持乾隆时面貌。
内斋宫
在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雍正皇帝统治期间,在紫禁城里建成了一座内斋宫。在《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有所记载。其原文为:
日精门长街之南向东为仁祥门,再东相对为阳曜门,正中为斋宫。
[臣等谨按]雍正九年建立斋宫,凡南郊、北郊及祈谷,常雩大祀,皇帝致斋于此。前殿五楹,中设室座,恭悬御书额日敬天。联曰:克践厥猷,聰听祖考之彝训;无敦康事,先知稼穑之艰难。东暖阁联二,一曰:天道钦崇永保命:万几敕瑟屡省成。一曰:一念纯诚昭格本;万缘清静且明中。西暖阁联曰:皓月空悬心镜朗;妙云拥护智珠圆。皆御书。后殿恭悬御书额日孚殿,又额日庄敬日强。联曰:慎独谨几,旦明怀帝载;思艰图易,宵旰念民依。东室联曰:一编全鉴怀无逸;五夜铜簸警未央。西为寝宫,恭悬御书额曰敬止。联曰:千夜端居饮日旦;寅衷昭事格维馨。又联曰:洗心宥密饮羲传;致听精明禀礼经。又联曰:……。
不仅如此,内斋宫建成后,雍正和乾隆二位皇帝御制的内斋宫诗尤其是乾隆年问,乾隆皇帝御制的内斋宫诗相当不少。然而这里只例举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各自御制的内斋宫诗各一诗。
世宗宪皇帝(指雍正)御制冬至斋宫诗(二首)
晨曦炯炯洁斋官,一缕炉烟散绮栊。
暖气潜回葭管律,早梅先绽玉陪风。
中孚默契天人理,来复明彰造化功。
漫道书云成故事,精禋准藉寸心通。
凌寒松柏耐严冬,带月寒霜度禁钟。
午夜无眠思戒凛,诘朝崇祀务斋恭。
初阳鼓动开三殿,万象昭回映九重。
嘉节届临生意始,虔祈上帝惠吾农。
乾隆御制斋宫诗
乾隆十七年御制斋宫书事诗
致斋广殿昼沉沉,绿润定槐布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