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也不是特别熟,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会被人在背后批评的。但我认为被批评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当你把裁员的事情告诉师兄的时候,他怎么反应?
李开复:当时他没什么反应,但是事后很生气。
主持人:那现在他原谅你了吗?
李开复:我们已经多年没有来往了。
主持人:这是不是不徇私的代价?看来诚信是有代价的。书里还有一个“同理心”的词,“同理心”在汉语里头是很少见的,给网友解释一下?
将心比心
李开复:“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不是老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也要想想别人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别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当你能够用别人的方式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你反而会更有说服力。因为你理解了他是怎么想的。就算你最终目的是要说服他,理解他的思考方式,对你也还是有帮助的,别人也更会认为你是一个有诚意的人。英文就是说你是一个很好的听者,更愿意把心里的话讲给你听,这样的话你们可以更有诚意地沟通,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或者是知己。
网友:坦诚地说,开复博士的书就摆在距我不到10米的书架上,但是我很想得到李博士签名的书,请告诉我怎么得到?
李开复:这样吧,请你提供书让我签名就可以了。
主持人:我自己这本书李先生都没有时间签名。
李开复:好吧,我签两本。
主持人:“同理心”也举一个例子,你和当时微软的同事悄悄有一个决定,两个人对别人面试的时候,在前10秒钟对这个人进行判断,看他谈了以后再决定雇用不雇用他,是基于心理学,还是“同理心”?
李开复:这是我们两个玩的游戏,后来我们两个很高兴。第一,我们看人很一致,几乎有95%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在前10秒钟,就可以把这个人是应该雇还是不应该雇看出来了。一个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经验比较多、阅人无数的人可以通过10秒钟的言行表达,推测出这个人的很多方面,至少对他是不是适合于这个公司,可以作出比较精确的推测。
主持人:那有过看走眼的时候吗?
李开复:有,我说95%,那5%可能就是看走眼的时候。
主持人:听起来有点像老奸巨猾的感觉。
李开复:你说谁老奸巨猾?
主持人:看一个人一下子就知道行不行,这样是不是有点老奸巨猾。
李开复:但是因为有5%的错误,所以绝对不可以认为自己阅人无数就主观下定义了,那对别人是不公平的。我们要把这45分钟的面试彻底做完,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这个人合适不合适。
主持人:找李先生的人不要担心,开始10秒钟只是他们玩的一个游戏,最终还是会根据你的能力决定留不留你。还有一条,讲自己的信心,书里也举了例子,你开始去微软,不敢在比尔·盖茨的面前发言,后来是哪个场合上,突然破茧而出,非要说呢?
李开复:有一次公司要改组,公司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有声音,那次老板轮着问我们,你对这个改组有什么印象,最后轮到我了,我干脆就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我说公司这么多改组,每一次改组都是劳民伤财,其实大家只是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经过这么多次改组,让大家很多的经验都没有办法累积起来,毕竟为公司作贡献,我想经验积累是没有别的事情可以与之相比的,但经过一次一次的改组,经验不是相加的,而是相减的,对公司没有好处。
主持人:说之前有没有思想斗争:别人都不说,我为什么要说?而且在这之前你一直是很害怕和比尔·盖茨讲话的。
李开复:那时候就来了一股勇气,很高兴讲了。后来他在很多场合重复这句话,鼓励更多的员工往正面的方向,不能为了改组而改组等。因为这一次的勇气,让我以后敢于讲话了。
胸怀的表现
主持人: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胸怀、胸襟,比尔·盖茨也很顺利就接受了你的意见。其实还有一件关于他的事情,微软公司中很流行的一个例子,一个新上班的女员工,开车不小心撞到了比尔·盖茨的车,她很害怕。
李开复:那个女员工很害怕就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比尔·盖茨说:“不好意思,我把你的新车撞坏了。”结果比尔·盖茨回了她的信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你没有伤到就可以了,祝你在微软有很成功的事业。”这就是有胸怀的表现。
主持人:那么你过去和现在的下属觉得你有胸怀吗?
李开复:应该是这么说吧。
主持人:没有问过?
李开复:应该是这么说的,他们对我的评语是这样说的。也可能有些同事对我有一些想法,或者没有很坦诚地跟我交流。但是我总认为我应该给每个人更多一次的机会,不管他们怎么对我,我都是以诚待人,除非是非常负面的、破坏性地对我,否则我会尽量用坦诚的帮助别人的思维来和我周围的人合作,我想这也算是一种胸怀的表现。慢慢我发现因为人与人相处是反射性的,当我有胸怀对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我,这样建成了互谅互信的感觉。
网友:当你选择的并不是你喜欢的职业,这种职业不被社会认可,但是这种职业是必需的。李博士您会选择这样的职业吗?是否与一元论有矛盾呢?
李开复:这个和一元论是没有矛盾的,这是假设有一个职业是全世界都不喜欢的,不见得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本身就是一元论的看法,园丁这个工作就没人做了,但是我认识很多园丁都是热爱这个工作的,他愿意把庭院做得让每个人开心,他就很开心。当然我想也有可能,有些人必须做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但是他依然可以有理想地计划自己的一生。比如说他可以说好,我现在必须要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我不喜欢,但是我要把足够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培养一些新的兴趣,或者一些新的技能,让自己在这个工作之后能做下一个工作。所以有些工作并不是要做一生的,只是人生的一个步骤。所以我想这和一元论与多元论没有多大的关系。
主持人:这位网友没有说得很清楚,他的意思是可能像殡仪馆的工作不会有人喜欢。
李开复:我相信殡仪馆的工作是有人愿意做的,因为你可以安抚一个家庭,一个受到重大创伤的家庭,你能够让他们和心爱的家人最后几天过得更好,保证自己不犯错。这就像做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这些人我想对死者的家属,应该是对逝者家属未来的心境,有很多正面鼓舞的机会。我相信有一些人会愿意做的,甚至会喜欢做的。
主持人:看似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的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可能对某一个人群是有意义的。
李开复:你说的没有错,每一个职业对这个社会都是有意义的。如果这个意义和你人生的理想是相似的,或者是相辅相成的,那么你就会从这个工作里面得到满足感。如果它和你是背道而驰的,你就不会喜欢这个工作。
主持人:我还想补充一句,即使你不喜欢这个,还是用李开复博士的说法,你一无选择的时候,还是可以选择的。你的父亲50多岁学外语,终身保持非常好的德行。另外,我觉得在你的书中另外一个人我也很佩服,你的妈妈,她做的事情非常伟大,在你出生之前,一个人在中国内地带着5个孩子,凑足了旅费到香港跟你父亲团聚,过程很艰辛。
李开复:对,那时候不叫签证。
主持人:路条。
李开复:你说得很对,就是路条,没有到香港的路条,就从成都到了广州,偷渡到了香港。这个过程确实非常艰辛,那时候全家只有一小块金子,作为他们在香港生活的费用,我哥哥就把金子焊入手电筒中,把手电筒带在身上,希望不要被发现。
主持人:唯一的家用电器。
李开复:也是不能使用的家用电器。碰到公安要开始拆手电筒了,我的小姐姐就很微笑地叫这位公安大伯,公安觉得她很可爱,就跟她玩。我姐姐那一个微笑,才有今天的我,不然的话就没有今天的我。
主持人:还有一件事情,你妈妈怀你的时候是42岁,生你的时候可能43、44岁了,是一个绝对高龄的产妇,很多人都劝她不要生下来,为什么要把你生下来,是知道你今天的成就吗?
李开复:她是很执著的人。
主持人:那时候孩子很多了,你是老七?
李开复:是的。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周围的人都说不要生,只有她很执著决定把我生下来,是她给了我今天的生命,比一般的母亲给孩子生命更多一个层次的味道。
主持人:不光给了你生命,而且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和态度。11岁时,我的感觉是她把你赶到美国去学习。
李开复:当时不是赶,是送我去美国学习。妈妈说,美国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哥哥喜欢带你去就去吧。我那时候比较听话,没有想很多,那时候感觉美国是遍地机会的天堂,听起来蛮好的,就答应了。对她来讲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我是她最疼爱的幺儿(最小的儿子)。我到了美国之后她会有半年在美国陪我,对于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在美国是很痛苦的,她这么做了6年。
主持人:我知道在6年当中你也做了一件事情,妈妈在美国陪你半年我不知道,但是回去之后每周让你写一封中文的信。
李开复:她希望我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不要忘了自己的语言,让我每周写一封信,她会把标点、错的文法寄过来。
主持人:像改作文一样。
李开复:她以前是老师。
主持人:信里面写什么呢?
李开复:信里总是报一些成绩、朋友、我和哥哥出去玩的事,碰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还有一些好的事情。
主持人:报喜不报忧?
李开复:报的喜比忧多,因为不想让父母亲担心。
主持人:信有多长?
李开复:有四面,一两页纸。
主持人:已经很长了,到现在中文没有忘掉,一定要归功于那段时间。
李开复:应该归功于我太太,我们交朋友,也写信给她。她说你母亲很伟大,把信改了,你介不介意我把你的情书改了。我说没关系你改吧,她就继续把每一封信里面的错字修改,改了一年多。
主持人:很可惜我们没有看到情书。
李开复:情书是不可以看的,作文是可以看的。
主持人:刚才讲了胸怀,比尔·盖茨的员工撞了他的车他也不以为意。家里还有一个传家宝是父亲传给你的一副对联,是钱穆先生亲笔写的,上联“有容德乃大”,下联是“无求品自高”,也是讲的胸襟和抱负。
李开复:前面讲的是抱负,后面无求可能有另外类似的境界。
怎样训练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主持人:怎样训练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李开复: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要告诉自己,自己多么幸运;对于每件如意的事情,告诉自己最坏的事情是什么样,自己也能接受。自己的周围要有一群很乐观的朋友,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跟朋友交流。慢慢地自己就会坦然面对一些问题,活得也会更快乐。
主持人:从胸襟来说你是开阔的人,但是从理想来说又是特别骄傲和有野心的人,你的理想是追求最大的影响力?
李开复:希望自己为世界贡献最多,这个我觉得不算是野心。最大的影响力就是说你可以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你的,一个是没有你的世界。有你的世界有人因为你能够更好,这个就是最大化你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园丁你能够尽力把每一片草坪做得非常漂亮,这就是最大化了你的影响力。所以,我想并不见得要把最大化影响力认为是要做很有权力的人去影响全世界,而更是为世界做了什么事情,世界怎么因为你而使一些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主持人:当时你放弃的专业,法学和政治学会有更大的影响力的,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专业?
李开复:法学不一定,有人说政治家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么说不错,但是要看人的理想和天赋。比如说我没有天赋,或者说没有兴趣,绝对不可能发挥我的影响力,反过来说我做科学家,做影响人的老师,我真的很有兴趣,我可以花很多的时间,而且,能够很有动力把这个事情做好,那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我反而能够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主持人: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最早的时候,您也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工语音识别系统的发明人。从一个技术人员转到管理人员是非常大的跳跃,一个技术人员可能在家里,或者在实验室就可以把事情搞定了。但是做管理工作要和很多人沟通,这就是另外一个因素,人际交流,或者是拓展人脉。你做的事情非常极端,每周约一个人吃饭,逼着人家介绍你跟另外一个人认识?
李开复:我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我发现尤其在大公司做一个比较高层的管理人员这方面是比较吃亏的。让我选我宁可跟更少的人交际,但因为这个工作的需要,必须要认识公司里面的最有影响力的那些人,以后才能够得到他们的回馈,或者得到他们的帮助。我硬着头皮,一个星期认识一个新的人,请他们吃饭再认识一个新的人。过了一段时间,有了人际网就不用再继续做下去了。
主持人:第一次请人是不是特别尴尬、没话找话说?
李开复:第一次请的是公司副总裁,没话找话说,我发现任何两个人都会找到话说,特别是都在一个公司工作。虽然两个领域,我发现我顾虑了,后来并没有发生找不到话说的问题。
主持人:做一个假设,今天我请李先生吃饭,请您介绍一个在公司方面做得很好,又在公益方面做得很好的人,你会介绍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张亚勤(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好了。
主持人:我一定要跟他认识一下。
网友:李博士请问您有没有意愿写一本母亲回忆录?
李开复: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其实这本书里有一个后记就是我记忆特别深刻的地方——我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家庭。
主持人:怎么叫独特?
李开复:很多人跟我母亲说,她的教育非常的成功,每个孩子都非常的孝顺、爱她,彼此的关系都一直很好,而且都取得了多元化成功,在各种岗位上做得很好。所以我们也都希望将来能把过去的事情记录下来。我曾经和一位作者谈过,他说想写我们家的一些故事,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和他继续联系。
主持人:要想知道李博士的母亲,还有人问你太太,咱们就不谈了。
李开复:我母亲和太太快来北京了,下次请她们一起来上你的节目。
主持人:各位网友,让我们期待李博士和太太一起来上我们节目的时候。再说一个影响力方面的,给学生写信你是特别愿意花时间的,学生的信一般都抱怨,或者说向你投诉一些苦恼的问题,很多问题是雷同的,怎么有这样的耐心回2000多封信?
李开复:这2000多封有些也是重复的。
主持人:回的也重复?
李开复:把常见的事情整合出来。这样当更多的同学问到重复性问题的时候,能够不用每一次都重新回答,过一阵在我的开复学生网上会推出一些新的技术,编辑出一些内容,有很多志愿者帮助我来做这个工作,我相信我们会把这些常见的问答组合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