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纹,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12种纹饰,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后延用到明清。
12章纹就是12种图案,它们是:“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星”即天上的星宿。“山”即群山,其图案为群山形。“龙”为龙形。“华虫”即是鸟类。“宗彝”即宗庙彝器,作尊形。“藻”即水藻,为水草形。“火”即火焰,为火焰形。“粉米”即白米,为米粒形。“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这十二种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五彩外貌);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黼,取其“割断”(做事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
12章纹之制自东汉确立后,各朝各代都把它作为封建的舆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前后绵延近2000年,文献记载得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实物却很少。了解12章纹,对于我们阅读古籍、考察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