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个人很合不来,但是又不得不和他一道工作,怎么办好呢?那只有设法喜欢他。只要对方在趣味上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那就通过这一点建立同对方的关系,只有这样克制自己才能渐渐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都愿意找趣味相投的伙伴。在运动、唱歌、骑车、昆虫、照相??方面的记忆力不亚于大人的孩子多得很。
我们也应该向孩子们学习,要使自己对记忆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相应地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集中自己的精神。兴趣与好奇心也是相通的,若是在街上走时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头脑里只想的是工作,就会把对工作上有用的信息也错过去。老人缺乏记忆力,这与其说是由于生理上衰退,倒不如说是由于失去兴趣和好奇心,更为有理。
理解记忆记得更牢我们常常有这种经验:对应该记忆的东西未能记住,甚至完全忘记了。这多半是由于我们只去注意枝节,对本质的东西,比如对原理或大纲等没能理解。
在学校准备考试时,有时想死记硬背。这样得来的记忆量固然很多,不过很容易忘掉。完全靠死记就可作答的考题,暂且不去说它,如果出应用题,就会一筹莫展。靠死记硬背得到了满分的人,并未懂得所答的内容,这种情形,时有所见。
与此相反,对数学中的基本知识,例如一条公式,你如果把它完全理解了,那就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应用题,也不会慌张。
假如把死记硬背下来的部分,作为具有某一广度的平面的全部,你又理解了基本的事项,那你只要记住该平面中的几个点就足够了。只要你抓住了重要的点,很快就可以把点利点连结起来求出平面。比方说历史考试当中,出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哪个在先这么一道考题,你只要知道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结果才缔结了南京条约,就会很容易记住哪个在先。然而如只记住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南京条约订立于1842年,那么一旦把年代忘记了,前后因果关系就不清楚了。所以,只要抓住了历史的“来龙去脉”,你就可以较快地理解其中一个个事件的意义了。
记人的名字也是如此,理解有助于记忆。如记外国人的名字,若能了解那个人的生活、家属、朋友、职业、趣味等,就能完全记住那个人的姓名。
触景生情能记得更住闭门读史书,有时只是白读,产生不出什么表象来,这样的知识置之不顾,很快就会忘记。
你到过历史上有名的地方,比方说去过奈良,见过石头舞台吗?
那个用大石头堆砌起来的古坟,只要是看过一次,不管谁都会深受感动,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时在历史上发生的有关苏我氏(大和朝廷时代的豪族)的一桩桩事件,就会在脑子里打转转。
我劝你们亲自到那样的地方去,脚踏实地亲自看看那些历史遗迹,把它弄个清楚,在那里去玩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知识,想像当时的风景,缅怀历史上的登场人物如何行动,曾发生过什么事件。那里的小石头,也许就是那个登场人物踢过来的呢。只要站在那里,闭上眼睛,就可以心向往之,引起无限感慨。历史事件一旦和这种感慨结合起来,就会被牢牢地记住,什么时候都可以和实地观感一道回忆起来。
接触实物引起的这种现实感,能够加强理解和记忆。另外亲临现场看看,就会增加对历史的感情,回来之后,就会引起学习和研究有关历史的动机,并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历史事实。
好奇心,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哪怕是读一本历史小说,也会引起广泛的好奇心。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固然可以去翻阅各种文献,但如订立一个称为历史纪行那样的计划,去访问小说的广阔舞台,那就会使好奇心得到更大的满足,而且旅行的情趣也会增加。
以阅读的4倍时间来记忆最有效记忆的能力随着年龄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年龄越高的人,记忆的能力就越低,年龄大的人在学习外语时进步迟缓,这就是记忆能力较低的缘故。
我们在年轻时候所背过的东西,到了成年之后仍然能应用自如,因此,我们必须趁着年轻的时候,学会记忆最多事物的方法。
至于要用什么方法呢?以研究记忆和心理学而著名的杰兹博士曾做过下面的试验:将所有被试验的人分成4组,给每一组9分钟的时间,记忆16个毫无意义的拼字。A组以全部的时间花在阅读上;B组以3/5的时间阅读,2/5的时间记忆;C组以2/5的时间阅读,3/5的时间记忆;D组则以1/5的时间阅读,4/5的时间记忆。然后,再调查看看一组所能够记忆的程度。一般说来,记忆的时间分配得越长,记忆量就越增加。比如,将全部时间花在阅读上的A组,读完以后,能够记忆35%的内容。而最后4/5时间记忆的D组,能够记忆74%,也就是比第一组多于1倍。不仅如此,在4小时后,再调查的结果显示:以全部时间阅读的A组,能够记忆的只剩15%。而花4/5时间记忆的D组,剩下383的内容,等于是还有一半保留在记忆里。而且,经时间越久,其间的差别也越大。
由此可知,在记忆上经一些时间,不但能增加记忆量,而且,还可以使记忆保持长久。根据杰兹实验的结果,以1/5的时间阅读,4/5的时间记忆,效果最好。
常常有人说:“记忆中文很简单,可是,要记忆英语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是不正确的说法。我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总以为看起来很难的东西,就一定很难学会,事实上,英语也有一定的条理和法则可寻,所以,只要反复地记忆,必定能够学得很好。
有意义的东西容易记忆
先把下面5组字各看两分钟,记一记各组的词:
1.铁,悲哀,呵欠,雨,睡,咖啡,忽然,猴子,爱,电车2.可撒,续斯,和唷,芦整,眉拿,塞,克意,由纸啊,内拉,米埃开3、是,6人,什么,为什么,几时,怎样,哪里,谁,我的,仆人4、1980,104,365、575、753
5.627、293、38、7162、45
结果会怎么样呢?尽管是同样数量的词,3比1更好记,2一点也记不住。在4和5的比较中,有人如能看出4中数字的意义,没有问题,一定在4上取胜。当我们遇到陌生的事情,而要记住它的时候,它也等于是无意义的词。要想记住无意义的东西,只有专心念诵或者书写。可见记忆无意义的东西实在是费劲。而且记得不牢,短时间内就容易忘记,一旦忘记之后,因为没有回忆的线索,所以就很难再想起来。
另一方面,将有意义的词进行联想,在脑海里容易描画出物象来,前例之3的各词之间存在有意义联系,1与4则仅仅各自具有单独的意义。所以只要发现和理解了它的意义,就可形成图像,成为引起记忆的“契机”。
当然,意义越是具体越好。比起“观念”、“创造性”这些抽象的词来,“弹弓”、“鳝鱼饭”这类词更易于构成表象。
因此,为了识记无意义的东西、不知道其意义的东西,就要把它变换成有意义的或意义好理解的东西,如能使它具有某种意义,那么联想到相似、相反、从属于它的东西,就会有力的唤起记忆。
外语单词,近于无意义的东西。因此,可以把dictionary(辞典)与“查字之书也”谐音,把发音与意义联系起来记忆,如果习惯了,就可把单词分解开来,从各部分的意义来理解整个单词的意义。
记数字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虽然不都像4那样尽是好记的数字,但如能设法同自己的电话号码、爱人的生日等等容易记住、难以忘怀的数字联系起来加以推敲,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相当的效果。
考试前那种通宵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为了杜绝这类情况,首先把想记住的东西,尽量变成有意义的、具体的东西,然后再去理解,这种做法,也为记忆莫尔斯电码以及盲文一类意义较弱的东西提供了线索。
不必要的记忆是有害的正在想记某种东西时,半路上去看一场好电影或好戏或有趣的书,那你就不能很好地记住想记的东西,因为这时兴趣和引起兴奋的事就会在脑子里纵横跳荡,使你的心静不下来,干扰你记住要记的东西。
我们的脑子据说平常只有1%在使用,所以我们的脑子的记忆量是无限的,但是不管脑子的记忆容量有多大,也不是随心所欲要记多少就能记多少,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