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09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有人说:“七老八十的人还在那里爬格子爬个不停。”言下之意,不问可知。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想;去年我还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盆里的丝瓜

爬满了整个窗台,

头还在向着天。

爬吧,爬吧,

我们都有这个缺点。

就人的本性而言,积极向上本无可厚非,但也要视年龄而定。且看树木,一到秋天就把叶子一片片卸下来,紧缩开支,准备过冬;而不是一味地疯长,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似的。人老了也应该检束自己,把世事看得淡一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借此驱散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宋词云:“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城里人无山水竹木可管,所以就借种花、养鱼等等作为消遣。我因为不善于养鱼种花,所以就挑了“爬格子”这门行当,而不是说我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赋。

远在“文革”后期,我因为闲着无聊,就摘抄书画家的轶事,同时还记录了不少越中方言,如今还保存着一个小册子,题曰《越语备检》,署名思衡,就是眼下这本《越中乡音漫录》的前身。最初我用“随语记录”法,就是从人们的嘴上(也包括自己的)把方言记录下来。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新鲜”,有如黄瓜刚从藤上摘下来;缺点是耗时费力太多,就像“守株待兔”,要是兔子不出现可怎么办?所以我就改用“附舟还乡”法,就是从鲁迅、周作人等越人的著作中找出例子来。这有三个好处,一是这些人的著作早已存在,所以找起来就比较有把握;二是他们已做过一番筛选的工作;三是对某些难懂的方言往往有所诠释。这些越人之中,特别是鲁迅和周作人,他俩不仅是写文章的能手,也是运用方言的积极分子。我将他俩的著作(不包括翻译作品)重新看了一遍,发现那里的方言竟比我原先想象的还要多。

当然,越中方言浩如烟海,单靠“二周”等几个越人的著作是不够的,所以我就又把注意力转而致他,譬如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和张南庄的《何典》就是我首先想到的。古代的吴越是两个国家,虽然战争不断,但毕竟是山水相连的邻邦,所以在民俗语言诸方面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同时,这两部小说不仅是吴语文学中的佼佼者,还大量运用方言,其中有好多就是越人也一直在使用的。《海上花列传》好版本难找,我这一本还是该书的整理者典耀先生特地从北京寄来送我的,其中多含勉励之意。

有一次,我随一位师长去看望一位绍兴籍的老作家,我对他说起绍兴的方言。他说:“别看这区区的方言,要解释它还真不是一桩容易事。”他突然问我:“绍兴人说东西差叫‘息’,你知道这个字应该如何写?”我说“‘皮革’的‘革’字旁加一个‘以及’的‘及’字,据《西湖游览志余》说是‘讳低物为靸’,读若‘歇’”。但是他却说:“据鲁迅的朋友陶望潮说,这是有人把‘好歹’的‘歹’字错认为‘一朝一夕’的‘夕’字所致,开始大家都当作笑话流传,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竟成了一句方言了。”他还说,方言的成分很复杂,有的是方言,也就是“土语”,有的却是“外来语”,读音就不同。譬如“跑来跑去”说的是土音,独有“跑马灯”的“跑”字读若“抛”,据说这是由绍兴在北京做官的人带回来的。关于方言的读音“有例外”,我还曾见周作人在一篇《方言与官音》的文章中说过:“大概学方言难处不在发音别扭,读音有例外最是麻烦事,例如‘大’字读‘陀’(去声),用于读书时的官音则仍为‘大’,地名如‘大路大坊口’读土音,‘大云桥大善寺’却又用官音。‘水’字土音读若“史”,地名大抵一律如此,但人名如鲁迅小说中的运土本名运水,又仍读作绥(上声)而不叫作‘运史’。又如‘猪’土音读‘支’,‘桃子’读‘桃执’,‘人’读‘银’,但‘鸡子、鸭子、杏仁、朱红柿’,都还是照普通读法,不曾改变。”

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词语(包括语音、语法),二名物,三风俗(包括各种传说),都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东西。我们习惯把故乡的一条干流叫作“母亲河”,因为它不仅哺育我们长大,还是我们“游于斯,钓于斯”的好伙伴。方言不及河流具体,却也与我们有着“知痛着肉”的关系,所以也不妨称之为“母亲语”。一个人别的都可能忘记,包括后学的多种语言,只有“母亲语”是不会忘记的;不仅不会忘记,越到老年印象就越深刻。朱舜水是明末遗民,明亡后起兵反清,后来失败,就流寓日本,能操倭语,但一有机会就与身边的人说余姚话,讲浙东的民间故事,也不管别人听得懂听不懂。

从传情达意的功能来说,方言比不上大众语,即普通话。但就文学的创作而言,它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个文学家不管他的活动空间有多大,归根到底还是属于某一地区的。譬如鲁迅像一颗流星似的划过大半个中国,但是说到底还是绍兴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会稽山下之平民”。绍兴话是他最熟悉的语言,绍兴事是他最爱听的故事。他的小说散文无人说是乡土文学,但是却包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绍兴的事不必说,绍兴的话也随处可见。他在《写在〈坟〉后面》中说:“我以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还能够博采口语,来改革我的文章。”这博采口语之中,也就包括方言在内。周作人的看法也一样,他在《歌谣与方言调查》中说:“我觉得现在中国语体文的缺点在于语汇之太贫弱,而文法之不密还在其次,这个救济的方法当然有采用古文及外来语这两件事,但采用方言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上面我说了许多关于越中方言的话,仿佛要对它作一番研究似的,其实不然;我写这本小书,主要是受了“思乡的蛊惑”。所谓“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人是没有不爱他的故乡的。但是爱也有一定的内容,大概环境、人物、饮食、语言就是载体。人到老年,故乡也不可能不变,尽管高楼林立,风景如画,“但要找我的故乡只在梦里”。人物更不足恃,所谓物是人非,几十年间不仅老一辈都已作古,就是当年“排排坐,吃果果”的小伙伴也已经为数不多。饮食的变化也许少一点,但是许多食品也都在优胜劣败中消失,即使存在,也往往没福消受,不是齿牙零落,就是胃纳欠佳,孔子“三臭而不作”,实在也只能如此。只有语言好像变化不大,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年过八旬,村里的小孩子自然不会认识他,他就拿出一张“金名片”来:一口地道的萧山话。我没有朱、贺两位前辈的遭遇,但与故乡也总是处在若即若离中,从前住在富春江边,现在定居杭州城里,虽然与故乡都只有一江之隔,但是醒里梦里想的却还是以故乡的事情为多。鲁迅曾在致许寿裳的信中说:“虽于所见事状,时不惬意,然兴会最佳者,乃在将到未到时也。”我现在一边记录着乡音,一边就像是走在回乡的路上:

蓝天里白云绵绵,

白墙黑瓦——

映衬出青山一片。

流水绕过村庄,

好地方还在那边。

2014年5月5日写于杭州古砖街巷寓居

同类推荐
  • 校长教学工作与素质教育的管理(上)

    校长教学工作与素质教育的管理(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宫廷社会(译文经典)

    宫廷社会(译文经典)

    一部关于法国宫廷生活的社会学经典,通过礼仪、服饰、品味等细节分析宫廷社会对人的影响;社会学和历史学在宫廷政治问题上的一次交会。本书以法国旧制度时期宫廷社会的人及其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宫廷生活在礼节、典仪、品味、服饰、习俗乃至谈吐方面的每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展现出宫廷社会中人的言谈举止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明显差别,其居所内部结构与外表装饰都遵从严格的等级区别,不仅是消遣娱乐,还有他们的职业生活本身,都必须体现自己的等级,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需求,因为这事关名誉,将决定自己是发达还是没落。作者以大量例子证明了这种宫廷生活形态是维持并控制贵族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塑造贵族的人格,连国王都不能幸免;而且产生了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后果。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 为民办教育立言

    为民办教育立言

    在教育变革的旅程中,民办教育不是抗争者,而是建设者。在民办教育这个领域里有一批真正的理想者、思想者和改革者,他们的思考和行动都在佐证这样一个论断——教育的希望在民间,民间的希望在民办。本书围绕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收录了大量活跃在民办教育领域的改革者的观点和声音。这些观点和声音涵括民办教育的价值与使命、机遇与挑战、理想与坚守、立场和行动,尝试让读者读出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民办教育形象。书中饱含教育的忧思,但更多的是民办教育者勇往直前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在民办教育一直处于“被失语”的背景下,本书填充“空白”,“为民办教育立言”,尝试谱写教育创业家的思想读本。
热门推荐
  •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兽走江湖。听说夜府的废材小姐终于天赋觉醒,修为精进,带着只萌宠开始行走江湖,烧杀抢掠;听说某个杀人如麻高高在上的楼座也开始性情大变温柔似水,走遍终岳大陆;终岳大陆的光怪陆离、动荡不安让两人的相遇变得惊心动魄!前世:“夜九歌,你为了他血洗忘忧岛,导致生灵涂炭,必定会遭到天谴,万劫不复的!”“万劫不复?哈哈哈哈……好啊,今生为神,万劫不复;来世成魔,我必定只手遮天!”“本尊以灵魂之名起誓,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与夜九歌共生同死!夜九歌,你杀不死我的,哈哈哈哈……”今生:“君楼墨,我倦了这乏味的日子,你娶我可好?”她站在窗前,睡眼惺忪,半眯着眼睛凝望他伏案的模样。他抬眸,清澈的眼眸碎了一地的阳光,右手伏案,衣裳滑落:“昨日夜里,我用尽了全身力气。”她挑眉,羞红了脸颊。
  • 血族大人你好啊

    血族大人你好啊

    原本平凡的她却在一次意外撞破他的好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转身撒腿就跑。叶绯真的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学校风云人物关注了,说好的高冷不理人呢?人前高冷的夜家少爷,却也有不为人知的嗜血。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叶绯突然发现,平常高冷的夜家少爷居然有一头令人移不开眼的漂亮银发…
  • 仙途之录

    仙途之录

    本有着帝王之姿的武国四皇子齐毅,在昭仙殿上见到了仙家道者,毅然放弃了凡世王朝中的诡云算计,尔虞我诈,最终走上了浩瀚仙途……神秘的血脉,来自上界的修仙传承,看这凡世皇子如何走出一段不一样的仙途!
  • 邪帝归来当奶爸

    邪帝归来当奶爸

    【免费精品爽文】你爸是首富?你爸是兵王?你爸是宗师?你们也配跟我拼爹?我粑粑可是统御万界的至尊邪帝!“粑粑,这只大虫瞪我!”紫金龙王吓得浑身鳞片竖起,“小主饶命啊,小龙这是天生的金鱼眼。”“粑粑,这个怪蜀黎长得好凶!”灭世魔君惊出一身冷汗,慌忙裂开嘴傻笑着问道:“小祖宗,你看这样够温柔吗?”“粑粑,我想骑马马!”“我来!”“我来!”“我来!”“我来!”各大界主、神王、大帝,争先恐后的冲了上去,齐齐趴在地上。
  • 地球自卫反击战

    地球自卫反击战

    公元3069年地球人被外星联军赶出地球,在月球上苟延残喘。但是人类并没有放弃美丽的地球,时刻都在准备着,直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反攻地球,夺回家园!
  • 三世花嫁之花阡陌

    三世花嫁之花阡陌

    【简介随时改啊】她是神界的最后一个神,那年惊鸿一瞥,注定了他们三世的情缘。她是冥界的最后一个神,妖娆妩媚,绝色但又危险。紫凰魔神,银凤凤神。白莲清幽,青莲妖魅。阡陌途中缕幽魂,莲开遍地一浮生。三生石上三生缘,银凤终无缘花嫁。
  • 随身诛仙副本

    随身诛仙副本

    一个普普通通身材矮胖的大学生,穿越到这个鬼神并存,人族昌盛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会走出怎样一条路。太古时轩辕蚩尤大战的真相是什么,上古时人王大禹又为何划分九州,随身携带的诛仙副本又藏着什么秘密。敬请我为你展开一幅奇幻、熟悉又陌生的浩大世界
  • 遇上高富帅:厉少的呆萌娇妻

    遇上高富帅:厉少的呆萌娇妻

    方楚楚是一个天真善良纯真童趣的女孩,在偶然的一次邂逅,莫名其妙的和位高权重的豪门第一世家厉家继承人厉霆深扯上了关心,她在懵懂中慢慢蜕变,成为了成熟温柔的女人,他等了她三年,三年之后,二人再次相遇。“你还认识我吧?”“呵,世界上这么多人,我可不敢保证我全都认识!”“三年前的一个夜晚,你可是缠着我没完没了呢!”方楚楚秒懂,却装作不承认的样子“先生,您认错人了吧?”“那一晚的你,我可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群号码:340146749】
  •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橡树管理者书架: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陈默编著。作为管理者,身在职场,面对下属、同事和上司,自然也要有其魅力表现。因为所处的位置,面对的对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魅力表现是管理者所共有的。
  • 穿越之诸天行者

    穿越之诸天行者

    我就是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