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仲华
说起“汪抄手”,住在东区华山片区的人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汪抄手”是一家小吃店,位于东区华山天桥边,主要经营抄手、米线、酸辣粉等小吃。小吃店是一位姓汪的师傅开的,因主营抄手,人们就把他们家的抄手叫作“汪抄手”,叫的人多了,“汪抄手”渐渐出了名,后来老板干脆把店名也注册为“汪抄手”。现如今,“汪抄手”已经是东区有名的早餐放心店。
“汪抄手”是什么时候开业的,我没有去考证过,但我想至少应该有30年了吧。记得我第一次去光顾“汪抄手”是1997年,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当时“汪抄手”的经营者已经是汪二代了,是汪师傅的两个儿子。
1997年,我大学毕业后到攀枝花药业集团公司工作,和另外一个同事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因我的同事先到单位,对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我就请他给我介绍附近可以吃早餐的地方。同事说,在华山,最有名的小吃店当数“汪抄手”,哪天我带你去吃。我一听同事说“汪抄手”是华山片区最有名的小吃店,当然是迫不及待,赶紧说“别等哪天了,明天早上就带我去吃”。同事见我如此急切的心情,当然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同事就带我去吃“汪抄手”。一路上,我都在想,“汪抄手”这么大名气,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店呢,抄手味道如何?不到10分钟,我们就到了“汪抄手”。第一眼看到“汪抄手”的铺面,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临街的一个小门面,没有挂招牌,店面宽不足3米,长不足6米,狭小的空间里摆了四五张条桌,每张桌子都围满了食客,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在里面招呼客人,门外还站着七八个等待吃早餐的人。这与我想象中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实在是反差太大。但是看到有这么多人等着就餐,又不禁对“汪抄手”的味道十分期待。
我们排队等候了5分钟,就有桌子空了出来,我俩赶紧坐下。身材高大的小伙子马上过来问,你吃几碗?我一听,愣了一下,心想,我又不是饭桶,能吃多少碗啊。没等我搭腔,同事马上给我解释,他们家的抄手是一两一碗,有清汤和红汤两种,清汤不放辣椒,红汤放辣椒。听了同事的解释,我要了两碗红汤,一碗清汤。
很快,热气腾腾的抄手就送了过来。我先观察了一下,发现装抄手的是大敞口的土巴碗,每碗抄手十来个,个头不大不小,看起来皮很薄;红汤的漂着一层红鲜鲜的辣椒油,闻起来辣味十足;清汤的汤色透明,漂着淡淡的油花和细碎的葱段,闻起来有一股清香味。观察过后,我才慢慢地品尝起来,红汤抄手是典型的四川麻辣味,味道香醇,辣而不燥;清汤抄手入口清香,不咸不淡,味道刚刚好。必须承认,第一次品尝,我就喜欢上了“汪抄手”的味道。
从1997年到2007年,我在东区华山住了10年,“汪抄手”始终是我的首选早餐店,隔三岔五总要去吃上几碗。现在,我住到了炳草岗,虽然离华山远了点,但每逢周末无事,我还会专门乘坐公交车到华山,叫上几碗“汪抄手”,细细品味那熟悉的味道。
当然,现在的“汪抄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没有挂招牌的小店面了,老板把旁边的一个门面也盘了过来,重新进行了装修,店面宽敞了许多,店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绿色的招牌,“汪抄手”三个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
在攀枝花,“汪抄手”这样的小吃店不计其数,它们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城市如何变迁,它们总是风雨无阻地开门纳客,不断记录着市民的饮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