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砚的简史
砚,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自古以来,砚的类别各异,品种繁多,从砚的质地分可分为玉砚、银砚、铜观、铁砚、陶砚、瓷现、石砚、漆砚等,然而最普遍、最实用的还是石砚。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中写道:“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砚台到底有多久历史?又是谁发明的?据《古今事物考》说:“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一云子路作。”
那么再让我们来看看考古学家提供的事实。1978年,在山东临沂市区东南隅的金雀山附近的第十一号汉墓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盒砚,这套彩绘盒砚,包括砚石、研石和砚盒三部分,砚石是一块经过仔细加工的长方形石板,长16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砚面上还残留着墨迹。这是汉代的一件实用研墨器,它距今已2000多年了。考古学家还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一方石砚,砚及研墨石都是就鹅卵石的原形稍略加一下而制成的。这方秦砚及砚石面上均有使用过的痕迹和墨迹。
但上述的石砚还不是最早的砚台实物。在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寨遗迹发掘出一套绘画工具,其中就有一块石砚,砚上面还有石盖,掀开石盖,砚石凹处有一支石质磨棒。姜寨遗迹属仰韶文化初期的一处母系氏族村落,这一发现,就把砚台的历史推到了5000年之前。由此可见,砚台是随着华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砚台经秦汉,越魏晋,到了唐宋,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开始了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砚台的历史,生产了著名的端砚、歙砚、洮河砚。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记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于是史书上便将“端、歙、临洮”,合称为“三大名砚”。清代末期,又将山西绛州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砚,合称“中国四大名砚”,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是这样讲。在四大名砚中,端砚最上乘,名声最大,它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文房四宝的宝中之宝”的美誉。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据《石隐砚谈》记载:“始于唐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之世。”因肇庆在古时属端州,端砚因此而得名。端砚的石品优良,其质坚实细腻,滋润娇嫩,素有“秀而多姿”“发墨不损毫”的特点。关于端砚的成名,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据说晚唐时,端州有个姓梁的举人赴京会试,应试之地京都正降大雪,天寒地冻。考场内应考的举人们研出的墨汁都给结了冰,唯独端州的梁举人在端溪砚台上研出的墨汁不结冰。梁举人考中了进士,皇帝得知后,将端砚列为贡品,从此端砚名扬四海。
端砚历来被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得到一块端砚,上面有一种花点,碧玉晶莹,凡见到此砚者都赞不绝口,称之“青花”,李商隐在“青花”砚的背后刻上“玉溪生山房”几个字。据说它磨出来的墨不仅不结冰,而且还“香气袭人”。后来这块端砚到了苏东坡手中,苏东坡爱之如命,并在砚铭上刻上:“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原来开采端砚的砚石是十分艰难的,由于坑洞终年被水浸渍,坑道倾斜弯曲;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有生命危险。
古时,端砚列为贡品,朝廷设有“砚官”督办砚务,禁止民间采制。但一些贪官污吏、恶棍土豪却借此巧取豪夺,贪赃牟利,鱼肉百姓,更加重了人民的灾难。然而也有例外,明朝王元珍在端砚的砚铭上镌刻着一则有关包公与端砚的故事,赞美包公执法不阿,为官清廉的精神。宋太宗庆历二年,包公奉调端州任知郡事。他爱好书法,更喜端砚。但是他为官正直清廉,坚持不取一砚。当他离任升任御史之日,行舟至羚羊峡时江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波涛翻滚。包公站立船头,不禁仰平长叹:“我包拯没做亏心事,奈何天理不容。”说毕,当即吩咐随从搜索船舱,看有无不清之物。家人包兴深知主人脾气,便慌忙取出一方“双龙争珠”端观,说这是地方乡绅赠送的,包公不假思索就将它抛入江中。顿时,江面上风平浪静,云散日出,与此同时,江边冒出了一块美丽的绿洲,后人将此绿洲称为“砚山”,至今犹在。
中国第二大名砚歙砚,产于唐宋时的安徽歙州,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婺源县的龙尾山,又称砚山,这里出产的砚台称为“龙尾砚”。由于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这颗皖南明珠后来被划到了江西省的版图上,这里又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故乡。据说北宋大学士黄庭坚渴望能得到龙尾砚,曾不畏艰难,在“陆不通车水不舟”的情况下,越过重峦叠嶂,“步步穿云到龙尾”,并挥毫写下了《观山行》的名篇。苏东坡爱好收藏砚石,尤其癖好龙尾砚,又是写诗又是作赋。南唐后主李煜,也酷爱龙尾砚。他曾将“龙尾山砚、澄心堂纸、李廷珪墨”称为“三者为天下冠”。
洮砚产于甘肃卓尼县城东北50多公里的洮河东岸喇嘛崖。此地山陡水急,采石是件异常艰难之事,宋人《洞天清禄集》中说:“唯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洮砚在宋代就闻名于世,向来为文人书家所珍爱。
在“四大名砚”中,唯独澄泥砚与前三者不同,它不是石料制作而成它是以澄泥为原料,经特殊焙烧工艺而制成的珍贵砚台,它产于山西绛州,始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唐砚”。由于泥料可塑性大,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雕塑风格,注重形象的塑造,讲究精雕细刻,图案和造型古朴大方,质地细腻,但又细而不涸,坚而不燥。从唐至五代,澄泥砚曾风行一时,后来制砚工艺在清代失传。1983年,山西五台县又恢复生产,使古砚重获新生。
我国的砚台除了上述四大名砚外,有名的砚台还有山东的“鲁砚”,宁夏的“贺兰砚”,江西的“金星砚”“罗纹砚”,吉林的“松花砚”,四川的“陕砚”,山西的“段砚”,浙江的“西砚”,河南的“天坛砚”,河北的“易水古砚”等等。
砚台,不仅仅是研墨器,它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难怪日本前首相藤山爱一郎曾这样赞美道:“从每一个砚台,可以体会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节)说说端砚
砚在我国的文化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欣赏价值。就这个意义上说,“四宝砚为首”。砚在秦汉时已经存在,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现实所认可的。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又称端溪砚。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园唐墓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从史料记载来看,唐代中晚期,端砚已被列为供品。唐代端砚大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形较为单调,以箕形为多,也有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形制。中唐之后,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到了宋代,由于文化的发展,端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重,文人墨客除用于研墨,还喜爱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如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苏轼的《东坡志林》等关于端砚的著述和赞美的砚铭、诗文。砚形也从简单的箕形、方形到品类繁多、式样新颖的斧样、瓜样、卵样、兔样、琴样等等。宋代端砚构图简练、刻工浑重、古朴、雅致、玲珑浮凸。北南宋间叶樾《端溪砚谱》明确记载端砚式样已达49种。清乾隆间手工精绘的《宋砚谱》,收有宋砚49方,亦有翔实的记述。明代,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盛,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有所突破,主要是讲究“天然去雕饰”,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点缀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在端砚镌刻砚铭成为当时风气,一方艺术价值高的端砚,往往是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品。清初,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字、砚铭等作为装饰,使端砚身价更高。端砚已从实用价值演变为古玩之物,成为欣赏品和珍藏品。
端砚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端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赋予了端砚丰富的文化内涵,端砚与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得到唐太宗赐给端溪石渠砚,引以为耀;名相狄仁杰把武则天赐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端砚视为稀世之宝,并在砚台上镌刻铭文寄托忠君爱国和坚贞的精神;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职三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离任时“不持一砚归”成为端州人民至今传颂的佳话;抗金名将岳飞,在端砚亲笔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淄”八个行草大字,以此表明抗金卫国、还我河山的意志和决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决心。端砚自问世以来,不少人专门从事端砚研究。历代帝王,如唐武则天、宋徽宗、宋高宗、清乾隆帝等,名人如柳公权、李贺、褚遂良、刘禹锡、李白、杜甫、文天祥、赵孟兆页、唐寅、祝允明、纪昀、吴兰修、张之洞等等,都写下不朽的著作和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砚铭与题跋。文人学士对端砚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石质石品、制作、使用与收藏均有详尽的记述和评论。
(第三节)说说歙砚
歙砚的石材,产于我国风景秀美的黄山、天目山一带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古称歙州,今安徽、江西一带),这里在13亿年前还是汪洋大海,经过8亿年前的造山运动,部分地区上升为陆地,再经地球上多次的气候变化,造山运动,火山爆发,流水沉积,雨水侵蚀,才形成现在歙石的特质。歙石属于变质岩,这是火成岩和沉积岩在高压、高温作用下,改变了原来的结构特质而成。经现代地质学家的考证,歙石由多硅白云母、蠕绿泥石、石英、金属矿物和炭质组成,粒子多在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厘米之间,平均硬度为摩氏硬度的四度,密度比数约为三。这些特质,便是使这种石材为最合适的砚材。因为用微粒太粗的石作砚,磨出来的墨太粗(锉墨),而且伤毛笔,但如用微粒太细的石材作砚,表面太光滑是不能发墨的。歙石的特点是看似平滑而暗藏锋芒,墨出来的墨汁稠密而润滑,深受文人、书法家喜爱。歙石有着可爱的天然纹饰,主要有金晕、金花、金星、银晕、银星及眉纹、角浪、水波、刷丝、玉带、鱼子等。金、银的色彩原为黄铁、白铁等含硫黄物质,有层理的纹饰多为远古的沉积物,经高压、地热演变而成。
宋代米芾《砚史》里说:“歙石以罗纹无星者为上。”而清代唐秉钧之古砚考却说:“以金星为贵。”传闻以北金星砚磨墨作书画,不易被虫蛀、发霉,可能因金星之色彩含硫黄的关系。其实,上等的砚石应有下列的特质。观砚:温润细腻,纹理清晰,完美无损,星晕明显。摸砚: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吹气盈珠。扣砚:玉德金声,铿锵玲珑。用砚:石滑不涩,发墨益毫,储墨不涸,久磨不损。除了石材本身之特质外,创意、工艺也是制造一方好砚重要的方面。石块的大小、色彩、纹饰都是天然的。创意者看到石块后便用他的感觉,因材施艺,才能善用天然的纹理色彩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意境,达成天人合一的效果。创意者和雕刻者的关系,便如电影中的导演和演员,互相沟通、研究,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雕刻家,因现今著名的砚雕家,各擅所长,各领风骚。
当今歙砚雕刻家大约可分为四大派。
1.传统文人派:胡震龙、胡笛、胡茄
胡氏为老一辈的砚雕家,其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精于金石,且擅书画、音律、戏剧无一不精,他的歙砚作品常融金、石、书、诗、画于一体,是一代大家。可惜年事已高,恐再难提刀。胡家长子胡茄,幼子胡笛均是胡派传人,二子皆能承其衣钵,各有特色,胡笛更擅长浮雕,刀法细腻精奇。著名作品有《秋韵》《汉简》《日月合璧》《双狮舞球》《双灵图》等。
2.现代抽象派:方见尘
此派以方见尘为宗师,见尘为方氏砚雕世家之次子。曾任安徽省歙砚研究所所长,新安画派研究会理事,人称“徽州一怪”。他为人直率,潇洒豪放,擅长砚雕,工书画,其创作多在情不自禁、灵感袭来之时速成。落刀挥毫,心领神会,舞之啸之,如醉如痴,自号“怪人见尘”。其作品多富抽象现代感,亦喜保留石材天然之风韵,“不尽琢磨,半留本色”。著名作品有《天官赐福》《芭蕉习书》《达摩面壁》《剑魂》《睡美人》等。
3.徽派砖雕派:胡和春
擅长传统镂雕,具有浓厚的徽派特色。尤精以雕龙、虎、牛等,作品古朴,凝重大方,挫中藏巧。著名作品有《报春图》《五灵图》等。
4.青年俊彦派:胡淼、张硕、潘小萌(女)等
胡淼、张硕、潘小萌(女)为新一代砚雕家之代表,集方、胡二家之所长,刀法利落,线条流畅,尤擅长于感情之演绎。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归航》《红楼梦》《东坡词意》《龙吟虎啸》《慈航普度》《双乔》等。
虽然毛笔已渐被钢笔、圆珠笔等所取代,但讲究生活品位的文人雅士,仍然是喜欢研墨挥毫的。歙砚大多发墨养毫,但所用的墨必要是上等徽墨,以免磨伤砚面。研墨时要用清水,墨身垂直,重按轻转,先慢后快,自然研出稠密的墨汁,用完后应用清水洗净,以柔软的海绵、软布拭干。不用时可用核桃油或润发油擦上,以保持光泽,然后放于木盒之中。
(第四节)制砚名家及名砚
砚台不仅实用,而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代都有工匠人对砚的艺术性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事迹、手艺很多都没有能流传下来,见于史料记载的有姓名的琢砚家,也往往只介绍几句话。
唐以前的制砚家李处士,史载他性情豪放,善绘画,而且精于补砚,《文房四谱·砚谱》中说他善补端砚,可惜其方法没能流传下来。明代叶环,善于制砚,尤其精于雕琢精美的龙尾砚,而且往往多有创新,能取古残石巧制良砚。清代琢砚家中顾二娘的名声是非常大的,她是吴门人,前人称,顾氏所制砚品,古雅中兼有华美之感。她制砚有精辟见解,认为砚是用一石琢成的,必须是圆活而肥润,才能得见携琢之妙。倘若呆板瘦硬,便是石的本来面目,失去了雕琢意义。清代汪复庆,他制砚承袭古法,尤其善于“因材施制”,能够依石料本身的纹线斑点进行著名的制砚家还有吴育韩文、孔传焯(孔氏后裔)、张纯、沈翻、朱龙、张崇益、王凫溪、朱旭、孙坤等人。值得一提的是近代著名制砚家陈端友。他是江苏常熟县人。1907年师从扬州琢砚师“问古斋”主人张太平,后与吴昌硕、熊松泉、贺天健等名画家交往,并学习书画,留心观察,把心得见识用于制砚,多有成效。他一生制砚代表作,均由上海市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