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一种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分行书写,以凝练抒情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许多人爱读诗歌,但不善于欣赏,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体味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描写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足以引发读者心灵共鸣和美感享受的艺术境界。创造意境,是对诗人的要求;体味意境,则是读者欣赏诗歌的前提。
那么,怎样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呢?
首先,是懂得诗人的情感。“颂其诗贵知其人”(清人刘熙载《诗概》),对诗人的身世、遭际、心志、情感全然不知,怎能理解意境?例如,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其中“夜阑”二句是传世名句,正是出意境的地方,但真正要理解它,关键还在“世乱”二句。正是因为战乱之中侥幸脱险,偶然生还,才有相对如在梦中的心态。为了知其人、明其心,除在诗中体味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联系自己的经历、感受,都是必要的。
其次,要明白诗歌的技巧。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的抒情性最为强烈,但是它必须“用活生生的形象来描写和表达,而不是用枯燥的概念和语言来直接讲道理,这是好的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何其芳《诗歌欣赏》)。总之,诗用的是形象思维。那么,我们体味诗歌的意境也要懂得诗歌运用形象思维的种种技巧。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的是白描,撷取一景,情在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用的是比喻,设喻高妙,景象明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用的是双关,明为写景,意在言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用的是对比,语浅意深,富含哲理;“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用的是夸张,造语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无论用何种技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努力造成一个鲜明的“形象”,借助这一“形象”来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懂得这种种技巧,我们就能比较顺利地领会诗歌的意境。
再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诗应该是最精炼的语言,高明的诗人所创造的诗中意境,常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欣赏者如能展开想象以补充这言外之意,就能领会诗中意境的丰富内涵。例如,唐朝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作者似乎只是把一个特定的场景如实描绘出来而已,但如果读诗人能以“夜归人”的身份设身处地想象一番,恐怕不难领会寒天暮日的远山中因闻犬吠而知投宿有望、风雪无虞的欣喜之情。从这一点来说,读诗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