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岳
白狄主要分布于陕北,后逐渐东迁于晋西北以至晋中,最后立国于冀西北。因服饰尚白故名。《国语·齐语》载齐桓公“西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汉置翟道县,在今陕西中部。《潜夫论·志氏姓》云:“姮姓,白狄”。姮氏乃商代亘方,即亘方之后,融入白狄,但白狄多为姬姓,与周同姓。又有已氏、媨氏。西河即今陕西横山县之无定河一带。晋献公娶白狄女,生重耳。次年,晋之取鼓而反鼓子焉,又叛于鲜虞。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陀守之,与鼓子由于河阴,使夙沙厘相之。前507年,鲜虞人败晋师于中平,获晋观虎。次年,晋士鞅、卫孔围师伐鲜虞。又次年,晋士鞅围鲜虞,服观虎之役。前496年,齐、鲁、卫、鲜虞人伐晋,救范氏。前492年,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次年,荀寅奔鲜虞,齐伐晋,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前489年,晋赵鞅帅师伐鲜虞,治范氏之故地。前466年,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邱。前462年,赵无恤伐狄,胜左人、中人。
白狄从陕北东迁晋西北、晋中,最后分布于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脉北段两侧,由游牧转入定居,分别建立了国家。
……仇犹氏,《韩非子·说林》作“仇繇”;《吕氏春秋·权勋》作“夙繇”;《战国策·西周策》高诱注:“仇由,狄国。”《吕氏春秋·权勋》说:“中山之国有夙繇者……”据此知仇由系从属于鲜虞中山国的一个狄人部落,当为白狄部落集团之一部。仇由的居地,《山西通志》说“厹由,在今之盂县,县东北里许有仇由故城基,县北六里有仇狄山。”仇由分布于今山西省盂县境,当为陕北晋西北白狄东迁华北大平原时滞留于晋冀交界区的一支。《路史·国名纪己》云:“仇吾,一曰仇繇。”《韩子》云:仇繇小国为智伯所灭,后有仇吾氏。一作厹犹。非。《国策》云:智伯欲伐之。遗以大钟。按:河东盂县有原仇城。《元和志》以为仇繇。乐云:即盂之外城仇繇城,俗名原仇。《九域志》亦在九原并。《韩非子·说林》云:“智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之君除道将纳之,赤章蔓枝曰:‘不可,卒必随之,不可内也。’不听,遂内之。赤章蔓枝因断毂而驱至齐,七月而仇由亡。”《吕氏春秋·权勋》亦载此事。灭仇由应在灭肥、鼓之前。《史记·樗里传》作仇犹,高诱《淮南子注》作仇首,《纲目》作夙繇。隋置原仇县于其地。今盂县有腥河,即仇犹水,东流经仇犹山,在县北六里,上有仇犹君庙。仇犹水为其妃殉节处。腥河又东合秀水河,入于滹沱河。仇由亡后,余裔南迁于江苏宿迁以投越国。《路史·国名纪已》云:“厹犹,《班志》属临淮,今泗之涟水,代以为即仇繇,非。智伯所伐不在是。”其实正是仇犹所迁而仍仇犹。后又随越南迁至浙江余杭市北十五里仇山,仇溪绕其麓,山上旧有仇王庙,因名。又名白鹿山。按仇由氏乃白狄正宗,始起于今甘肃成县西仇池山,又叫翟堆、百顷山。《三秦记》云:“山本名仇维,其上有池,故曰仇池。”后晋置仇池郡于此。其后狄人由陇东东迁陕北直至晋东的太行山西麓,建立仇由国,亡后,其裔以仇由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仇由氏:或作仇繇。《韩子》曰:仇由,小国,为智伯所灭,后人以国为氏。《姓觹》仇吾氏:一作仇繇,一作厹犹,一作夙繇。《大事记》云:夙繇,狄国。《韩子》云:仇繇小国,为智伯所灭。《路史》云:仇繇之后有仇吾氏。《姓氏寻源》仇犹氏:仇由小国为智伯所灭,后人以国为氏。《路史》作仇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