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日本的神祇祭祀,人们往往会联系至祭祀空间——神社。但是,祭祀天照大神的场所却被称为伊势神宫。《古事记》、《日本书纪》的神代篇中,日本的八大岛国土是由伊奘诺尊(男神),伊奘冉尊(女神)两位天神创造的;这两位天神同时诞生了26位神,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神和素戋呜尊。天照大神是日神,为天上(高天原)的统治者。月神统治夜之食国。素戋呜尊则治理海原(根国)。在神话传说中,日本列岛(即苇原中国)原本是由素戋呜尊的儿子大国主神统治的,然而天照大神认为她的子孙应该是苇原中国的统治者,于是天照大神派使者下到苇原中国,说服大国主神及其子孙“让国”;其后,天照大神派她的孙子琼琼杆尊统治苇原中国。天照大神的传说无疑与日本列岛的固有的太阳神信仰有着密切关联,不过《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天照大神却具有太阳神和皇祖神二重性格,以强调天皇权力的正当性。
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县伊势市,由内宫和外宫构成。内宫位于伊势市的宇治,也被称为皇大神宫,奉祀天照大神;外宫位于伊势市的山田,亦称丰受大神宫,祭祀丰受大神。关于内宫的起源,《日本书纪》记载了如下的传承:
a。崇神六年,为了平息内乱,祭祀神祇。以前都是在王宫之内祭祀天照大神、倭大国魂二神,但是由于畏敬神势,委托丰锹入姬命王女,于大和的笠缝邑祭祀天照大神。其时,建立了祭祀设施——矶坚城神篱。
b。垂仁二十五年,倭姬命王女替换丰锹入姬命王女祭祀天照大神。为了求寻“镇坐大神之处”,倭姬命王女转至近江、美浓等地,最后到达伊势,此时,天照大神教诲倭姬命王女:“是神风伊势国,则常世之浪重浪归国也。傍国可怜国也。欲居是国。”于是,依循“大神教”,在伊势国建立了祭祀天照大神的“祠”,并在“祠”旁的五十铃川边建立了倭姬命王女居住的斋宫。
依照上述a、b记事,祭祀天照大神的场所似乎最初并非是在伊势,而是经历了王宫内→王宫外(笠缝邑)→伊势的迁移过程。然而在成书早于《日本书纪》的《古事记》中,崇神六年的丰锹入姬命王女对天照大神的祭祀是在伊势举行的。加之,《日本书纪》有关崇神、垂仁期的记载本身就存在着编纂者加笔润色的可能性。因此,关于内宫的成立,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有学者认为,伊势神宫原是祭祀地方神的神社,后随着倭王权势力向东的延伸,成为祭祀天照大神的神社。
较之内宫,外宫的成立相对要晚。根据成书于9世纪初的《止由气宫仪式帐》,某天,天照大神在雄略大王的梦中言道:只有我一神镇坐伊势,十分寂寞,而且膳食也不如愿,让镇坐丹波国的御馔都神(丰受大神)来陪伴我吧。雄略大王遵循天照大神的神意,在伊势的山田原之地建造外宫,奉祀丰受大神。此后,丰受大神朝夕司掌天照大神的膳食。这一传说的可信性也尚有待考证。不过,丰受大神作为食物神被奉祀,反映出其与农业生活有关的性格。
伊势神宫的地位提高始于天武·持统朝时期。前已叙述,壬申之乱时,天武天皇通过遥拜天照大神的举动,表现自己的正当性,鼓舞己军的士气。胜利后的天武天皇,将自己的女儿大来皇女作为奉仕天照大神宫(伊势神宫)的斋王。不仅如此,天武天皇的其他女儿也屡屡被派遣至伊势神宫。至持统朝时期,伊势神宫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持统六年(692)三月,持统天皇派遣使者奉币前往伊势神宫、大倭神社、住吉神社和纪伊神社向诸神报告建设新宫——藤原宫之事。又,同年十二月,持统天皇派遣使者前往伊势神宫、住吉神社、纪伊神社、大倭神社以及菟名足神社,奉上新罗使送来的物品。这一时期的伊势神宫,虽然被朝廷列在了诸神社的首位,但是其地位尚未超越其他神社。
律令制国家成立后,伊势神宫开始被称为伊势大神宫(或为伊势太神宫)。和铜元年(708),在宣布开始着手建造新都——平城京以后,元明天皇派遣使者前往伊势神宫奉币,向神祇报告“营平城宫之状”。显然,与前述的藤原宫之时的复数神社不同,伊势神宫是唯一的报告对象,显示出伊势神宫的地位不同于其他神社。天平二年(730),圣武朝规定:朝廷派向伊势神宫的奉币使必须是五位以上的官人。天平宝字元年(757),孝谦朝又规定:伊势神宫奉币使由中臣氏专任,不得任命其他姓氏出身的官人。虽然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但是朝廷对于伊势神宫奉币使的特别规定,反映出伊势神宫的地位超越其他神社。
在伊势神宫举行的祭祀也分为年中行事与临时祭两大类。年中行事中,最主要的祭祀有六月与十二月的月次祭,以及九月的神尝祭,总称三节祭。无论是月次祭还是神尝祭,都是祭之月的十五日、十六日为外宫的祭日,十六日、十七日为内宫的祭日。在内宫与外宫各自的两天的祭祀行事中,第一天的祭事是由祢宜(内宫:荒木田氏;外宫:度会氏)等出身于当地的神职官人向天照大神或丰受大神进献御馔;第二天的祭事内容则是向天照大神或丰受大神进献朝廷的币帛,斋王、大神宫司、奉币使等来自中央的官人参加。
除了每年固定的年中行事以外,遇到国家大事之时,朝廷也会临时派遣使者前往伊势神宫向伊势大神奉币报告。如前所述,每当朝廷决定迁都,都要派遣使者向伊势大神报告。又如,国家的对外关系之事也与伊势大神有着密切的关联。天平九年(737),归国的日本遣新罗使向朝廷报告:“新罗国,失常礼,不受使旨。”接到遣新罗使的报告后,圣武朝廷一方面就应该如何应对新罗,广泛地征求众官人的意见;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伊势神宫、大神社以及筑紫的住吉社、八幡社、香椎宫奉币报告“新罗无礼之状”。大神社等诸社都是有征讨新罗传承的神社,由此可以类推,伊势大神也同样被赋予了与征讨新罗有关的性格。天平宝字三年(759),在日本与新罗两国关系的趋向恶化的情势中,淳仁朝开始计划并着手准备征讨新罗计划。经过3年的时间,征讨新罗的准备就绪后,朝廷首先遣使前往伊势神宫奉币报告。虽然征讨新罗计划最终并没有付诸实现,但是仍然可以窥见伊势大神的军事性格。
作为祭祀皇族神——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其性格中被赋予了与天皇的统治相关的一面。天皇的即位、年号的改定等大事自不必说,甚至天皇或皇太子出现健康问题时,都要请伊势大神保佑康复。天平胜宝七年(755),圣武太上天皇身体不豫。为此,孝谦朝廷在向历代天皇的陵派遣使者奉币祈愿的同时,也向伊势神宫奉币祈祷圣武太上天皇痊愈。神护景云四年(770),称德天皇去世的3天前,朝廷派遣了奉币使前往伊势神宫,似乎是与称德天皇的不豫有关。另一方面,伊势神宫与皇太子健康的关联,始见于8世纪末。宝龟八年(777)年底起,皇太子山部亲王就身体欠佳,久久不愈。为了祈愿山部亲王康复,朝廷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寺院诵经、大赦天下等,也派遣使者奉币于伊势神宫和天下诸神祈愿。翌年(778)十月,恢复健康的山部亲王,亲自前往伊势神宫,向伊势大神表示感谢。又,延历九年(790)九月开始,皇太子安殿亲王寝膳不安,久不康复。同样为了祈祷安殿亲王的健康,朝廷先后采取命令寺院诵经以及遣使前往伊势神宫祈愿等措施。延历十年(791)十月,康复了的安殿亲王与前述的山部亲王一样,亲自前往伊势神宫,向伊势大神致谢。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立为皇太子的过程中,山部亲王和安殿亲王二人具有相似点,即各自的前任皇太子——他户亲王和早良亲王都是在围绕着王位继承的血腥味浓重的争斗中,被废、丧生。所以,山部亲王和安殿亲王的患病,在当时似乎就被人们联想至与怨灵作祟有关。康复后的山部亲王和安殿亲王,在众多为其痊愈的寺院和神社中,单单选择伊势神宫亲自表示致谢,一方面可以佐证伊势神宫的超越性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二人似乎意图通过强调皇祖神对其的护佑,以表现其皇太子地位的正当性。
前已叙述,天皇开始行幸神社的事例始于10世纪中叶左右,而且在文献史料中,天皇行幸伊势神宫的事例极为少见。天皇·朝廷与伊势神宫祭祀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斋王、奉币使、宫司连接。其中,斋王与奉币使、宫司有着很大的不同,是由皇族女性担任的。虽然在前述的伊势神宫起源中,丰锹入姬命王女属于斋王性质的人物,但是一般认为,史料上可以确证的最早事例是天武天皇的女儿大来皇女。天武二年(673)四月,天武天皇决定送大来皇女侍奉天照大神宫,首先令大来皇女移住泊濑斋宫,让其斋戒。翌年(674)十月,大来皇女前往伊势神宫。朱鸟元年(686)九月,天武天皇病亡。不日,大来皇女的同母弟弟大津皇子被指谋反,被赐死。同年十一月,由于大津皇子的缘故,大来皇女从伊势返回京师。其后,持统天皇没有任命新的斋王。由此推测,斋王制尚处在初创期,并未固定下来。
文武二年(698),文武天皇派遣当耆皇女侍于伊势斋宫。伊势斋宫是斋王在伊势的居所。3年后,文武五年(701),泉内亲王替代当耆皇女成为斋王。当耆皇女是天武天皇的女儿,泉内亲王则是天智天皇的女儿。因此,二人是文武天皇的姑母或姨母。同年(701),文武朝廷将附属于斋王的官司——斋宫司定为相当于律令官制的寮的机构。庆云三年(706),文武天皇的另一位姑母——三品田形内亲王替代泉内亲王侍于伊势神宫。这一时期,斋王的选定方式以及替代的原因皆为不详。
养老五年(721),元正天皇任命首皇子(即圣武天皇)的女儿井上王(后为井上内亲王)为斋王。被选定为斋王以后,只有5岁的井上王即日移居平城宫北池边的新造宫开始洁斋。其时,以时任右大臣的长屋王为首的威仪护送队伍簇拥幼小的斋王移宫。神龟四年(727),井上斋王结束6年的在京洁斋,前往伊势斋宫,随从的斋宫寮官人达121人。神龟五年(728),圣武朝廷明确规定了斋宫寮的组织结构,即由斋宫寮及其下属机构(主神司、舍人司、藏部司、膳部司、炊部司、酒部司、水部司、殿部司、采部司、扫部司、药部司等)构成。天平二年(730),圣武天皇又诏令如下:
供给斋宫年料,自今以后,皆用官物。不得依旧充用神户庸调等物。(后略)
宣布斋宫和斋宫寮每年运营所需的经费(斋宫年料)将由国家财政支付,而在此以前,斋宫的财政经费是来源于伊势神宫的神户贡上的调庸之物。斋宫机构的整备以及国家财政的保证,意味着在圣武朝时期,斋王制度得到确立与完善。
神护景云四年(770),称德天皇去世,光仁天皇即位,王统从天武系移向天智系。宝龟三年(772),光仁天皇的女儿酒人内亲王被选定为伊势斋王,暂居于春日斋宫斋戒。宝龟五年(774)九月,酒人内亲王的3年在京洁斋结束,从平城京出发前赴伊势。在斋王出发前的1个月,朝廷派遣使者祓净天下。此后,这一仪式成为斋王入伊势之前的一个必要环节。酒人内亲王何时从伊势返回京城,结束斋王生涯的?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返回京城的酒人内亲王成了桓武天皇的后宫,其诞下的朝原内亲王被桓武天皇任命为斋王,从延历四年(785)至延历十五年(796),作为斋王在伊势度过了11年。
进入9世纪以后,“凡天皇即位者,定伊势太神宫斋王”,也就是说,斋王的选定成为新天皇继承皇位的诸仪式中的重要一环。斋王是采用卜定的方式选定的,由神祇官的官人在未婚的内亲王(天皇的姊妹或女儿)范围内卜定,如若没有适任的内亲王,则从未婚的女王(非内亲王的皇族女性)中卜定。平安时代的皇室子女一般都在母亲的娘家成长,因此,当卜定某位内亲王或王女为斋王以后,天皇的敕使以及神祇官的官人一同前往被卜定者所在之家,告知卜定的结果。
根据《延喜式》斋宫式的规定,在斋王得知卜定结果的同时,即刻在自宅中开始自身的洁斋。同时,在宫中卜定处所,作为斋王的初斋院。斋王在自宅中的洁斋持续一段时间后,即从自宅移居宫中的初斋院,开始在宫中的洁斋。在将要入居初斋院之时,斋王先要前往河边参加祓禊仪式,然后才能进入初斋院。斋王在初斋院的洁斋大约是1年的时间。其后,斋王再次更换洁斋的空间,从初斋院移居位于宫外的野宫,继续洁斋。在野宫的洁斋也是1年。在被卜定为斋王后的第3年的九月,斋王结束在京的洁斋,前往伊势。斋王从京城出发之前,朝廷要举行“斋王群行”仪式,原则上天皇应该亲临该仪式,“以小栉加(斋)王额”,赋予斋王以天皇代行者的身份。但是9世纪后半叶以后,天皇不出席斋王群行仪式的事情时有所见。例如清和天皇就没有出席于贞观三年(861)举行的斋王群行仪式,而且这一事例成为后世天皇不亲临斋王群行仪式的样本。
前已叙述,进入平安时代以后,贺茂神社的地位逐渐上升。嵯峨天皇与平城太上天皇之间对立之际,嵯峨天皇派遣使者前往贺茂神社奉币祈愿己方的胜利,并许愿如若贺茂大神助其胜利,就让皇女侍奉大神。嵯峨天皇胜利之后,任命女儿有智子亲王为初代的贺茂斋王。由此,贺茂斋王制度成立。根据《延喜式》的规定,“凡天皇即位,定贺茂大神斋王。仍简内亲王未嫁者卜之”。与伊势斋王同样,如若没有适任的内亲王,则在未婚的女王中卜定。据此,天皇即位后,朝廷须同时选定伊势斋王和贺茂斋王。例如清和天皇即位后,神祇官于贞观元年(859)十月五日,卜定恬子内亲王为伊势斋王,仪子内亲王为贺茂斋王,其中,恬子内亲王是清和天皇的异母姐姐,仪子内亲王是清和天皇的同母妹妹。贺茂斋王的出现意味着伊势斋王不再是唯一的斋王,而且从就任斋王与天皇的血缘来看,整体上讲,特别是进入摄关时代,贺茂斋王较之伊势斋王更近于天皇。从这一点来看,随着平安时代国家祭祀的多样化,伊势神宫祭祀的重要性也就相对地被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