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由精神因素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者,则更属屡见不鲜了。需要指出:不要以为悲、怒、惊、恐、忧、思这些情志对人有害,而“喜”则对人有利。一个人高高兴兴难道不好吗?其实,高高兴兴指的是一个人正常的情志,当然无害。但作为中医学理论上致病因素之一的“喜”,指的是突如其来的,强烈的精神刺激,这就有害于健康了。冠心病发生死亡的病例中,就有不少是受到突然的“喜”的强烈刺激而发病甚至猝然死亡的。例如,有一八十高龄的老太太,忽然接到几十年前失散的儿子从台湾寄来的信和照片,老太太喜极而泣,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而去世。又如,在看世界杯足球赛电视时,一老年心肌梗塞病人(足球迷)一会儿大叫大嚷,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捶胸顿足,电视没有看完就猝然死去。这都说明:“喜”有时也是一种紧张因素,而紧张因素却正是冠心病人的大忌。
二、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有差别一般认为,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冠心病患病率高,但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这种发病率的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脑力劳动者静坐时间长、缺乏体力活动,患病率约为体力劳动者的2倍。一个5 000多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少的人冠心病患病率升高2.5~4倍。根据3 000例的尸检报告也证实,生前轻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长期剧烈的脑力活动、精神紧张,可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中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提高,血压上升,还可造成脂代谢紊乱,血胆固醇水平周期性升高,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内皮损伤。精神紧张还使人易于疲劳而懒于参加体育锻炼。相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减少。体育活动有许多好处,它可帮助人们从精神紧张的疲劳中恢复过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平衡;消耗多余热量而避免发胖,降低血脂;减少血小板凝聚,减少微血栓形成,稳定内分泌系统,调节血中儿茶酚胺浓度,降低血压,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所以,应当大力提倡脑力劳动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你到过老年心脏科病房,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病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两者是联在一起的。严格的流行病学资料也证实: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患者70%以上合并高血压。日本老年人尸检资料也表明: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清胆固醇相关。上海7 279例调查说明:血压大于21.3/14.7千帕(160/110毫米汞柱)者,冠心病患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5倍。
高血压易于诱发冠心病有两方面的原因:
(1)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神经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敏感性增加,这一点既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也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2)高血压病时,血流动力学发生以下有害改变:①血流对动脉壁的侧压加大,血中脂质易侵入动脉壁;②血管张力增加,引起动脉内膜过度牵拉及弹力纤维断裂,造成内膜损伤、血栓形成;⑧动脉壁内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内膜下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内膜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四、胖人易得冠心病
大家看到发福的朋友总会好心地叮嘱:“该减肥了,当心冠心病哟!”的确,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短期内发胖或极度肥胖者发病率更高。Framingham以超重35%为标准比较发现,超重35%以上者,冠心病患病率显著升高;Mamitoba 26年的观察结果也表明,随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的增高,心肌梗塞、猝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也增多。胖人易得冠心病主要因为:(1)过度的体重增加,使心脏负荷和血压均上升。
(2)高热量的饮食摄入习惯,使血脂、血压水平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加重。
(3)肥胖后体力活动减少,妨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侧支循环的形成。
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年龄因素或者不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患,则肥胖不能成为真正的危险因素。
减肥可以减轻伴发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也可以减少心脏工作量,增加冠心病患者活动耐量。实践证明,控制体重可以改善除吸烟以外大部分危险因素的水平。有人观察100名肥胖者减肥后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全都得到改善。减肥还可使HDL升高,从而预防冠心病发生。所以有人风趣地说:“多去两斤肉,多长两年寿。”
五、冠心病有遗传
追踪冠心病人的家族史,可见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有人观察到双亲中有一人患冠心病或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高出双亲均正常者2倍;如双亲都患冠心病或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其子女的发病率可5倍于正常者。还有人报道,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其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国外已经先后成功地培养出纯种的先天性高血脂鼠和低血脂鼠,易患粥样硬化鸽和耐粥样硬化鸽,充分支持遗传因素在冠心病发病学上的作用。不同的体质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而构成不同体质的原因,除了先天性因素外,与生活习惯的直接影响也有关系。
但是,在冠心病的发病上,不应当持“唯遗传论”,因为冠心病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遗传只可能成为冠心病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因素。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增加体力运动特别是加强体育锻炼和改变、调整膳食结构,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等)等有效措施来预防冠心病。国内外医学界一致主张冠心病要从小抓起,而现在的小朋友中超重者甚多,被称作“胖墩儿”“小胖子”的为数也不少,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孩子的活动量,改变孩子的身心条件,诸如这些问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时候了!
六、吸烟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量吸烟比不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6倍以上,心绞痛发生率高3.6倍以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对1 200万人的观察结果表明,男性中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6倍,吸烟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2.3倍。吸烟在许多工业化国家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 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醇类、酚类、烷类、醛类、重金属元素等,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有1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刺激肾上腺,促使其释放更多的儿茶酚胺,从而增加心肌的应激性和心率,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同时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纤维蛋白含量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堵塞小动脉。因此,尼古丁对心脏的刺激作用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动脉壁和心肌缺氧。尼古丁还可刺激心脏的传导系统,诱发心动过速和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还可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HDI水平下降。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CO时,它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不吸烟的正常人体内碳合血红蛋白浓度大约为0.5%,而吸烟严重者体内的碳合血红蛋白高达15%~20%,也就是说,有15%~20%的血红蛋白丧失了输送O2的功能,从而导致动脉壁缺氧,使动脉壁水肿,促进脂质渗入和沉着,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特别严重的是,吸烟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导致心肌缺氧,甚至引起心肌梗塞。
则此可见,吸烟确实是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为了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我们应该坚决戒烟,切莫“死灰复燃”。
七、饮酒与冠心病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