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好学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智慧,能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而更多的朋友能够增强你的信息和斗志。虚心好学是一种能力上含蓄而微妙的显示,而强者的虚心好学是一种令人尊敬的美德。
虚心学习将会使你受益无穷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勉励我们青少年的一句名言。而古今中外有关这方面的典例更是举不胜举。
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竟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他不因诸葛亮位卑而居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终感其诚,答应为他奔走效劳。刘备的虚心换来了三足鼎立,独霸一方。
反观叱咤风云的关羽父子,尽管曾经一度叱诧风云,但由于骄傲自大,最后落得身首两地的悲剧。这是为什么呢?这跟关羽的骄傲、一意孤行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没有照诸葛军师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法去做,才落得如此下场。再想想,关羽在代守荆州时,取得了赫赫战功: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威震东吴、攻占襄阳、捉住了曹操的猛将庞德,一时间,关羽的美名威震华夏,曹操吓得准备迁都。这样一来,关羽更加得意,自以为天下无敌了!但就因为关羽看不起代守路口的陆逊,把守卫荆州的两万士兵全都调去攻打樊城,结果被吕蒙偷袭,大意失荆州。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不要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轻视别人;人各有长处,应向别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整个集体之中,干好一切事情。
自以为是是非常可怕的作风。古希腊人说:“仅凭一己智慧,谁都不够聪明。”我国有句名言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是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这种心态造成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无法挽回的!
再比如,有家企业招聘文职人员,招聘过程十分简单,就是让每个应聘者讲一则生活、工作中失败的故事。应聘者当中,不乏博士、硕士,但最后他们都被一位中专生击败。
原来,这位中专生来到深圳后,应聘一家公司任的秘书。公司很大,员工也很多。老板的秘书刚刚歇产假,老板拟了一个提纲让她起草讲话稿。稿子写好后,老板忙于事务没有看稿,时间到了便匆匆讲了,结果读错了几个字,引起哄堂大笑。老板很生气,便将她辞了。
经打听她才知道,老板的文化程度不高。当年老板闯深圳的时候,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为此,她自责自己,要是在那些难认的字的旁边注上同音字就好了。
“这不是你的错。”有人同情她说。“不是我的错,但至少说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因为秘书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吃透领导,我对他了解不够,就是我的错。”“那是应聘的时间太短。”又有人为她辩解。“这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我的工作主动性不够。”
事后,老板听说了这件事,又派人把她请了回来,并郑重地宣布:“你被录取了!”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工作很简单,你的能力已经足够了,你已经把很多人都远远地甩在后面了,那么你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人类的文明每天都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自以为是意味着固步自封,这正是落伍的开始,即便是天才江郎,不知进取也有才尽的一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都充满了负面的影响,如果让这些作风潜伏在我们的工作之中,那么我们将会坐以待毙,失去一切美好的机会!
如果你想跟上飞速发展的社会,那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会虚心一些,再虚心一些!
小学生具有记忆力强、求知欲旺、爱好表现、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等特点。张志公先生提出了“来回说”教学理念,“来”就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回”就是由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引领学生通过激情、激趣等方面的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抓住小学生爱好表现的特点,引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在“过程与方法”的前提下,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1.做好上小学前的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前的心理准备。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呵护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3.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入小学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要学会生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他用具等。
4.教给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按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很重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精神集中不起来,我们知道,对于学生来讲,听讲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在上学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涯会产生很大困难。因此,家长要在学前期多与孩子一起看看书,下下棋,玩玩拼图游戏,这些活动都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进行的,对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很有益处。
6.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的习惯
幼儿园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孩子来幼儿园时间虽然有要求,但也不是很严格,这主要是从方便家长的角度考虑的。但是,孩子即将上小学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了,那么,从现在开始,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该做什么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如该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看电视和玩。要让孩子早起、早睡,按时吃饭的习惯,使孩子生活有规律,从而适应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节律。
7.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
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在学校里,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其实爸爸妈妈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处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8.教育孩子要关心集体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告诉孩子怎样正确对待集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争取在班集体内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引导孩子对集体生活、对老师、同学和学校产生向往和期待。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园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在家里也要帮孩子布置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角,让孩子在家中先体会一下成为小学生的新鲜感受。
总之,家长做好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首先,告诉孩子上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导孩子懂得学校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游戏不同,不能视课堂学习为儿戏。应该集中精力听讲,认真细心地完成作业,学习结果要达到标准要求,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孩子从一开始能否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育工作,孩子上学就不会发,就能为孩子的学习、进步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呢?孔子说,“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课堂教学既不是教师的满堂灌,也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对答案。课堂上,老师扮演的是引领者角色,起主导作用,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课堂上老师应该结合教材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音像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内容的设计应该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杜绝繁、难、杂的训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