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八路军在作战中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主动性,即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灵活性,即灵活地使用兵力,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计划性,即军队行动的预先的周密的准备工作,是对战争情况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本认识而有目的采取的步骤和方案。1938 年5 月,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对战争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作了系统论述。他认为保证军队行动自由的主动权是军队的命脉。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要争取和保持主动,必须正确地估计敌我双方的情况,采取正确的军事政治处置,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 摆脱被动,恢复主动的主要方法是“走”。灵活地使用兵力是转变敌我形势,争取主动地位的最重要的手段,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分散、集中和变换,是游击战争灵活使用兵力的三个方法; 时机、地点、部队是灵活使用和变换战术的三个关键。战争要取得胜利,离不开主动性,灵活性,同样地不能离开计划性,不能离开对战争的总体筹划。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活性与计划性是互相制约的,灵活不是妄动,不是蛮干,不是主观随意性,灵活性中有计划性。计划依其范畴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是战争指挥的关键,也即是战争灵活性的具体实施,战争计划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而依照客观条件允许的程度,采取尽可能的严密计划,则是完全必要的。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这样谈到计划性,他说:现在来说计划性。由于战争所特有的不确实性,实现计划性于战争,较之实现计划性于别的事业,是困难得多的。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
我军战士用自行车装备起来,穿行在青纱帐间,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近代技术(有线电、无线电、飞机、汽车、铁道、轮船等)的发达,以使战争的计划性增大了可能。但由于战争只有程度颇低和时间颇暂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很难完全和固定,它随战争的运动(或流动,或推移)而运动,且依战争范围的大小而有程度的不同。
战术计划,例如小兵团和小部队的攻击或防御计划,常须一日数变。战役计划,即大兵团的行动计划,大体能终战役之局,但在该战役内,部分的改变是常有的,全部的改变也间或有之。战略计划是基于战争双方总的情况而来的,有更大的固定的程度,但也只在一定的战略阶段内适用,战争向着新的阶段推移,战略计划便须改变。战术、战役和战略计划之各依其范围和情况而确定和改变,是战争指挥的重要关键,也即是战争灵活性的具体实施,也即是实际的运用之妙。抗日战争的各级指挥员,对此应当加以注意。
商战中的计划性与毛泽东所说的战争的计划性确实几分相似。战争的计划性,简单地说,因为战争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即战争有征兆可寻,端倪可寻,有前后现象可供思考,因而就有计划性的可能,当然,这种计划也是要随着战争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战争的灵活性问题,也就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相辅相成的问题。商业运营同战争一样,根据已掌握的市场上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制定一个客观的计划是可能的。这也是保证商业运营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包括有计划地投入与开发,有计划地展开一些策略、攻势行动,有计划地造成对手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以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权。
§§5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还要向八路军学习什么?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面对日军的反复“清乡”、“扫荡”和经济封锁,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八路军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极其艰苦、险恶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八路军愈战愈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成为八路军英勇奋斗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各方面较抗战时确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还要不要发扬八路军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
不仅在我们今天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就是到了社会主义中级、高级发展阶段,也依然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