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成功的同时,一定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没有方法的蛮干不可能会有成功。有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学会用一种多变的思维方式,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去分析、判断、解决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就会为你走向成功铺平道路。
1.方法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努力是灼热的试金石,而方法则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我们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承认刻苦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但是方法与努力比较而言,则方法往往显得更重要。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智者请教。
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3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火。”年轻人和3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
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2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则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8捆柴火,停在智者的面前。
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唯独划木筏的小徒弟,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2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2捆;最后,我就把这2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2捆,将4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别说2捆,就是1捆,这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说:“其实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以后做事要多想想方法。”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跟那位青年差不多,只知道努力、努力,却不懂得或者舍不得花时间来考虑一下我们做事的方法是否有效。有时候我们觉得很不公平,明明自己也很努力,甚至比其他人都更努力,付出的时间更多,但最后成功的却不是自己。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自大的人,他可能除了抱怨不公平外没有更多收获;但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他会开始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也许就此,他将开始走上成功的道路。
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小伙子也来到了采油区。开始时,他只找到了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他觉得很不平衡:我那么有创造性,怎么能只做这样的工作?于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换工作。
没有料到的是,主管听完他的话,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好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感觉:我不是有创造性吗?那么为何不能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起来呢?
于是,他对自己的那份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实际上只需要38滴就够了。
经过反复的试验,他发明了一种只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可别小看这1滴油,它给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成本!
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他就是洛克菲勒,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人都能成为创造者!处处都是创造的良机!只要你用心去找方法。
关于洛克菲勒,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成立的联合国因为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而发愁。这时,洛克菲勒慷慨地将自己在纽约的一大片土地,无偿地捐给了联合国。联合国的领导喜出望外,接受了这份馈赠,并对洛克菲勒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难道洛克菲勒得到的仅仅是这些吗?不。早在给联合国捐赠之前,他就将所捐土地周围的一大片土地买了下来。当联合国的办公地址一选定,周边土地的价格立刻飞涨,除去所捐土地的成本,洛克菲勒还狠狠地赚了一大笔!
这就是找方法的价值和妙处!
波尔格德是石油企业家的儿子。1914年9月刚从英国回到美国,便决心从事石油开采业。
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很多。有不少投标者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竞争异常激烈。
波尔格德此时才成立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的对手。怎么办呢?经过苦思冥想,波尔格德找到了一个点子高招——空城妙计。
投标那天,波尔格德租了一身十分华贵的衣服,约了一位他所熟悉的著名银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标会场。
到了会场,波尔格德显得气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在投标中一决胜负的投标者,心里不免忐忑不安,想到波尔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儿子,现在又有大银行家作“参谋”、当“后盾”,感到自己决非波尔格德的对手。
于是,投标会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企业家们竟三三两两地相继离开了,留下来的也不敢竞价。
结果,波尔格德以500美元的低价就轻而易举地中标了。他这套把戏居然成功了。4个月后,即1916年2月,波尔格德中标的那个油矿打出了优质石油。他马上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由此获得了3万多美元的纯利。
波尔格德一处又一处地投资开采石油,不断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23岁的波尔格德已成为了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方法”也是金钱。杰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创意,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可靠保障。方法好,有时胜过许多无用的努力。
2.勤奋要讲究策略,否则就是蛮干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在勤奋的同时要讲究策略,否则就是蛮干,不利于走向成功。
勤奋作为创造之神,使人头脑灵活、手脚麻利。头脑灵活、手脚麻利,才能迅速捕捉信息,收集大量资料,走在别人的前面;才能敏锐观察事物,机智思索,萌生众多妙想,促进创造并熟化创造。勤奋到一定时候、一定程度,就会“一朝分娩”,“瓜熟蒂落”。著名成功者富兰克林认为,不论在任何领域,理想和干劲都极重要。他说,“任何领域最出类拔萃者并非都是最有天赋者,但他们往往是最勤奋的,心怀凌云之志,用汗水铺建金光大道。”
勤奋不是蛮干、瞎忙和突击,也不是拼体力、耗精力。勤奋和下苦力是两回事,一味盲目的“死干”而不讲究策略或方法,那无异于蛮干。勤奋是有目的、有步骤的不断耕耘、耐心观察、长期积累、持久探索。科学巨匠牛顿曾经透露自己成功的奥秘:“不是由于别的,都只是由于我的辛勤持久的思索所致。”达尔文在5年环球考察的日日夜夜,几乎没有一天不观察、不阅读、不思考。
所以,要使每滴汗水成为珍珠,就得学会巧干——勤奋而讲究策略。以下是勤奋中需要掌握的几点策略:
追求理想。早早设计自己的理想,并全力以赴地追求,桂冠迟早非你莫属!
计划时间。对时间精打细算,勤奋是对时间最好的节约。
一次一步。别指望一步登天,而要将目标视为百步之旅,每次一步,百步即可达标。
改进弱点。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还应该聚焦于有待改进的弱点。
举杯自贺。“马要快跑,草得喂好”,这是颠扑不破之理。不论自己从事何种职业,别忘了时而庆贺自己的成功。适当的奖励可增强自己的斗志,使自己干得更漂亮。
回顾往事。回顾往事,总结经验,在每天工作、研究或训练之后想一想,自己取得了哪些成绩,哪些需再努把力,明天应着手什么,等等。
劳逸结合。日程表中务必有充足的休息安排。在辛劳之后“换换挡”,使身心再度生机勃勃,将会干得更出色。这是为勤奋加油。
寻求后盾。如果一个人单枪匹马,将难成大事。一个人必须有人支持,为自己鼓劲,在有所成就时为自己喝彩:“干得好!”将自己的目标告诉亲人和朋友,让他们支持自己。
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勤奋不已是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
切记,勤奋不是苦干,更不是蛮干,勤奋而讲究策略能使人更快地到达人生理想的目的地。
3.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会有办法
用一种灵动多变的思考方式,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去分析判断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实在是没办法!”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你的身边是否经常响起这样的声音?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
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
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同样体验别人对你的失望?
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不做的理由。但也正是这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之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办法?
一个攀岩的女孩,她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挑战自然的极限。这一天,她独自攀上了一座高达三十多米的悬崖。她解下系在腰间的那根绳子,准备收拾起来,以备下去时再用,一不小心,绳子顺着山崖滑了下去。她赶紧去抓,但是已经太迟了,转眼之间,绳子已经掉到地面上了,她急得满头大汗。
难道今天只能困在这里吗?女孩无奈地想着。正在这时,她看到远处有一个牧童,就赶紧大声呼救。牧童跑了过来,他向上看了看,然后迷茫地摇了摇头。悬崖太高,根本无法营救。女孩也急得手足无措,只得在失望中苦苦思索,突然她灵机一动,她对牧童喊道:“别着急,我有办法!”
她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割下一缕头发,一根根地系在一起,结成了几十米长的“细绳”,从悬崖上垂了下去。牧童则把地上的那根绳子劈成一缕一缕的细绳,系在头发上,轻轻一用力,女孩就把这根细绳拉上了山崖。之后,牧童又把较粗的绳子系在细绳下面那一端。就这样,女孩终于把那根粗绳拉了上来。她把这根粗绳在山崖上固定好,顺着绳子,从悬崖上滑了下来,脱离了险境。
当你走投无路,当你身处绝境时,不妨打开你的心灵,打开你的头脑,向自己求助,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是会有的。你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哪怕细小的头发,也能为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如果那个女孩不是积极去为活命准备条件,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新加坡有两家餐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差,交通也不便利,用餐的顾客很少。一家餐馆的老板,面对如此萧条的生意整天唉声叹气,埋怨自己没有眼光,当初不该花那么多钱在这里开餐馆,这下完了,自己十多年的心血算是赔得血本无归了,于是没多久这家餐馆便关门大吉。另一家餐馆老板的朋友也劝他关门算了,另谋出路,但是这个老板却没有这么做。他决定去看看其他餐馆的经营状况。他扮成一个顾客,一家餐馆一家餐馆地去察访。最后,老板发现,那些地处闹市区、生意较好的餐馆有一个共同点:“现代派”味道十足,“闹”得不能再“闹”。老板不止一次发现一些不喜欢“热闹”的顾客直皱眉头,匆匆用餐后,匆匆离去。
老板想起了自己餐馆所处的独特幽静的地理位置,不由跃跃欲试:“来个‘幽静高雅’,会是怎么样呢?”
老板请来装修工将餐馆的外观精心装饰得淡雅、古朴,屋内的装饰只用白、绿两种颜色,白色的柱子、白色的桌椅,绿色的墙、绿色的花草。老板还用莎士比亚时代的酒桶为顾客盛酒,用从印度买来的“古战车”为顾客送菜。
奇迹出现了:早已被喧嚣声搅得不胜其烦的顾客们听说有一个古朴幽静的餐馆可以进餐,你传我,我传他,纷至沓来,餐馆的生意顿时好转。
有些问题的确非常顽固,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或是“已经尽力”,再去努力也是白搭。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你就知道所谓“难”,其实只是自己的“心灵桎梏”。
在1984年以前,奥运会并不是各个国家都想争取的香饽饽,相反,敢于申办奥运会的国家没有几个。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举办奥运会是赔钱的。例如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奥运会,就亏损了很大一笔资金。
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是一个转折。这次奥运会,美国政府不但没有掏一分一文,反而赢利2亿多美元,创下了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名叫尤伯罗斯,是一个犹太血统的商人。开始时,他并不愿意接受这项任务,但经不住再三相邀,他最终答应了。
尤伯罗斯将整个奥运活动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做了通盘的考虑,终于想出了很多点子来让奥运会赚钱。其中最绝的点子是将奥运会实况电视转播权进行拍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最初,工作人员提出的最高拍卖价是1.52亿美元,这在当时已是今天文数字了,但立即遭到了尤伯罗斯的否定。他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他敏感地觉察到了人们对运动会的兴趣正在不断高涨,奥运会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电视台利用节目转播,已经赚了不少钱,假如采取直播权拍卖的方式,势必引起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价钱会不断抬高。
果然不出所料,最后全国广播公司居然接受了2.5亿美元的竞价,获得了独家转播权。
以往的奥运火种万里长跑接力,都是有名的人士担任火炬手,但尤伯罗斯一改这种做法,表示谁都可以跑,只要身体够棒,另外出钱就行,每公里按3000美元收费。
这真是一个破天荒的想法,会有人花钱买罪受吗?
没想到,消息一公布,报名的人竟然蜂拥而至。15万公里的路,收费达到了4500万美元!
这次奥运会给尤伯罗斯带来了空前的声誉。回首成功,他感到非常自豪:有想法就有突破点。假如害怕困难,怎么能够创造这样辉煌的业绩呢?
我们平时喜欢讲一句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实,这往往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状况。要有好的点子和想法,就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困苦的畏惧,并下定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
4.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窍门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总会遇到种种难题,此时,切忌坐以待毙,开动脑筋,转换思路,便会找到解决难题的窍门。
现代人非常重视寻找解决问题的窍门,不管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军事上,都是如此。
稻盛和夫被日本经济界誉为“经营之神”,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公司刚创办不久,就接到了著名的松下公司的显像管零件U形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京都陶瓷公司的意义非同一般。
但是,与松下做生意绝非易事,商界对松下电子公司的评价是:“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对新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松下电子虽然看中其产品质量好,给了他们为松下电子供货的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儿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价。
对此,京都陶瓷有一些人很灰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无利可图,不如干脆放弃算了。然而,稻盛和夫却认为:松下出的难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屈服于难,也许是给自己未足够的挖潜找借口。
于是,经过再三摸索,公司创立了一种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老太太,也都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明白浪费一根绳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公司的营运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是在满足松下电子苛刻的条件下,利润也甚为可观。
犹太人智慧圣典《塔木德》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
5.勿耗储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精力
凡是一切足以消耗你生命储能和精力的活动,都应当设法排除。有效使用自己的精力,实质上就是有效地把握成功。
煤可以用来发电,但用煤发电时,一吨煤中有99%的能量是不能到达电灯的,都耗费在了机械和电力运输的损耗上,而真正发出光来的能量不过是总能量的1%。其中存在的巨大耗费,实在惊人,这也正是近代科学家急欲设法补救的一个大问题。
一个年轻人在刚刚跨入社会的时候,以为自己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相信能利用自己这巨大的精力储备,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他也希望把一切的精力完全变为促进成功的因素,他为自己年轻感到自豪,以为自己的能量不会有用尽的一天,所以在各个地方、各种方面不知爱惜自己生命的储能。花天酒地、饮食无度、不检点的生活、奢侈的习惯、工作的不认真等等,都可以摧残、减弱他的生命储能。直到最后,他才会大吃一惊,他开始反思过去、开始质问自己:“我生命的储能所发出的光亮到底在哪里?难道我的能力竟然不能发出什么光亮来吗?”
他会惊异地察觉到,他原本有着充分的精力,但竟然连照耀自己的光亮都发不出来,更不用说要照耀他人了。原本可以促成他成功的力量,就像用于发电的煤的能量一样,已在半路上消耗干净了。
我们都知道,金钱损失以后,还有很多补救的方法;但精力一旦消耗就无法收回,而且随着精力的消耗,往往还附带着其他千百倍的损失,比如可能败坏人格,可能会在无形中埋没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有的人因为琐碎的事情而耗费精力,有的人则由于发怒、抱怨、吹毛求疵而消耗了精力。由于愤怒,有的人在这一方面消耗的精力,竟然要超过职业上所耗费的精力。所以,常常发脾气,无异于开启了生命储能的水闸,使你最宝贵的精力尽数流走,这是多么的可惜啊!
有相当多的人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无谓的顾虑、烦恼和不安上。他们在未做某件事之前,总会在心中反复思虑那件事,不停地在考虑是好还是坏,而等到真要做那件事时,往往就没有多少精力了。他们好像一架无法正常工作的救火机,把一切压力都费在机器上,却没有力量把水喷射到火上去。
这种做法对成就事业是极为有害的,必须设法加以改变。如果你发现自己遭遇到了不幸或错误,那你就要想办法及时补救和挽回。而且在你竭尽全力后,你应该将那件事抛在脑后,不要再多加考虑。千万不要让过去的不幸与错误再来绊住你前进的脚步。永远不要允许一切过去的不幸,一切应该遗忘的东西,再来搅乱你的心境,更不要让这些东西来消耗你的“生命资本”。
凡是足以损伤你的精力、减弱你生命储能的事情,你都不应去做。要常常这样问自己:“在我所做的这件事情中,对我的事业、我的能力,是否有所裨益?能否使我成为更有效能、精力更充沛的人呢?”
要想在世界上建立功绩、出人头地,就必须先摈弃一切足以浪费你的生命储能、空耗你的活力的东西。
6.“成功拼图”是如何完成的
凡成就大事者,都是有周全的准备的人。周全准备能帮助你走向成功。
任何值得追求的过程都是一段漫长而危险的旅程。如果不想糊里糊涂地展开旅程,便须有所准备。
世上有没有不需准备就可成功之事?答案很简单:没有!
一切的成功,都需要若干准备。任何人在任何活动中获得成功,其背后必然都做了铺路的工作。
好运连连的人,往往正是准备最充分的人。
不妨想想看,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拼图”是如何完成的?
首先,希尔决定向崇高目标挑战——让声誉卓著的出版商,为他出版某种类型的书。
以希尔当时的年纪,再加上在同行中资历尚浅,立定这样的目标实在有点勉强。但是,希尔的学历、兴趣以及先前的一些成就,已使他在许多方面具备了追求这一目标的资格。但希尔知道,他不需另外拟订具体的进攻策略,否则,以当时的情形,出版社不太可能会接受他的企划案。于是,希尔运用策略,使构想得以实现。
出版商希望出畅销书,假如他能让他们相信,他的书会有广大的市场,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口说无凭,他们凭什么听他的呢?何况,即使他们同意在其知名丛书中加入某类主题的书,也未必认为应该由他来主编;他必须一一说服他们相信他是不二人选。
希尔反复思考如何达成愿望,突然想到,何不从可能使用这本书的知名教师着手。假如他能打动这些名师的心,他们便可以联合为他打动出版商的心。所以,希尔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向他们推销他的构想。为此,希尔立即拟订一份伟大的企划案,介绍自己的出书构想。希尔迅即拟妥计划,连同亲笔信函寄给有关的学者专家,结果,他获得了热烈回复。
接下来,他把整套企划案,连同多位教授写来的支持信,寄到出版社,不出几周,即获得预期的回应;他就这样逐步达到了最后成功。
由于做妥了准备(包括为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生涯所做的通盘准备,以及借此设定与达成中期目标,而完成特定准备),希尔脱颖而出。
准备工作相当费事,但诚如丹麦谚语所言:“想跳得高,助跑距离一定要长。”而出书这件事,使希尔更接近人生目标——做个对世界举足轻重的成功学家。
毫无准备就参加马拉松竞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要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佳绩,需要少则数周,多则数年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找一双最合适自己的跑鞋学习伸展操,并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然后,开始每天跑几英里,再逐渐加长距离;同时也要阅读有关书籍,向好手请教;并且到了赛前,要勘查好路线;透过这些准备工作,选手才能面对生理与心理双重严酷挑战。
充分的准备才能为成功打下基础。从某个角度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算是一项准备工作,对我们日后的人生有所影响。我们所做的好事,乃至所犯的错误,都可能有助于日后创造更大的贡献。
在此必须特别强调,深思熟虑、明确、有创意的准备工作,对于我们获得预期的成功,实在重要无比。
历年来,每一位伟大的足球教练,都非常强调赛前准备的重要。
优秀政治家投入竞选之后,必定会尽力准备。
谨慎的律师在开庭前,必定会事无巨细地做好准备。
登山家挑战高峰之前,必定会详加规划。
老师上课前,也都会准备好教案。
没有一种成功完全不需要准备;固然有不少类型的成功似乎靠运气,但诚如一句17世纪成功格言所说:“准备是幸运之母”。
针对人生中较重大的计划,我们更要重视其准备工作。
只有做好稳妥的准备,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然后,才会享受成功所带来的高度满足感。
7.寻找智慧,学会“换地方打井”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改换思路。思路一改变,原来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早晨,凉爽的微风从窗外徐徐吹进,穿过窗对面的门出去,而有一只苍蝇却在玻璃窗的里面碰撞,试图飞到外面。窗子是开着的,成九十度角,苍蝇一直在努力着,它认定只要是透光亮的地方就可以飞越过去,如果窗上糊纸,它就在那里一直钻,左上右下找出路,实在万分辛苦!但谁都知道,它永远不会成功,直至它被消灭。苍蝇如果稍稍懂得一点绕过障碍的方法,它就不会傻傻地丢掉生命了。
我们说“没头苍蝇,处处碰壁”,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做着与苍蝇差不多的事情——只知拼命努力,而不知道变通,另找一条路走。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她是一家青年报的科学编辑,工作很出色,但在人才济济的单位,她还没有展现出最理想的光芒。在工作过程中,她发现有不少青年读者,工作和生活遇到了问题,却没有地方表达和交流。于是她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开办一条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心理热线。
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但是在报社里谈不上什么主流。因为更多的编辑和记者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写作和发表新闻稿件,要花时间干这样的事,未必值得。但领导还是同意了她的想法。热线很快开通了,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电话几乎打爆。众多青少年的心声,通过一条简单的电话线汇集到了一起,也为这位编辑提供了很多新闻素材。
后来,单篇的文章发表已经远远不够了,报社干脆在报纸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版面,名叫《青春热线》,每周以4个整版的篇幅发表这些读者的心声。《青春热线》后来成了该报社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而这位编辑,很快便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编辑奖——邹韬奋奖。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青年报社。而这位脱颖而出的编辑,就是陆小娅。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第一,在工作中,具有自动自发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往往能创造别人无法创造的机会和价值。
第二,在智慧的层面上,还有十分突出的一点——“换地方打井。”
“换地方打井”是著名思维学家,“创新思维之父”德·波诺提出的概念,用来形容他提出的平面思维法。1984年,美国商人尤伯罗斯操办洛杉矶奥运会,将奥运会一举扭亏为盈,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承认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了平面思维法。
那么,什么是平面思维法呢?
德·波诺的解释是:“平面”是针对“纵向”而言的。“纵向思维”主要依托逻辑,只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面则偏向多思路地进行思考。为此,他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
在一个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来。按纵向思考的人,只会嫌自己打得不够努力,而增加努力程度。而按平面思维法思考的人,则考虑很可能是选择井的地方不对,或者根本就没有水,或者要挖很深才可以挖到水,所以与其在这样一个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寻找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纵向”总是放弃别的可能性,所以大大局限了创造力。而“变通”则在很宽的平面上,不断探索其他可能性,所以更有创造力。
其实,有不少优秀人士,就是在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换地方打井”的创造。
8.学会举一反三,善于运用类比
遇到问题时,不能执著于问题本身,要善于运用类比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成功离你更近一步。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直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给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北部卡都布莱克本地区住着一个名叫哈格里沃斯的人,他和妻子一个织布,一个纺纱,以此度日。
有一天,哈格里沃斯的妻子在纺织的时候,不小心把纺车给碰倒了。奇怪的是,纺车上的纺锤从水平变成垂直,立了起来,仍然骨碌碌地转动着。哈格里沃斯就想:原来纺锤立着也能够转动,如果在一个框中并排立着几个纺锤,用同一个纺轮带动它们,这样不就同时可以纺好几根纱了吗?想到这里,他非常高兴,马上就动手做了一个立式纺锤的纺车,在一个框上并排安置了8个纺锤,一下子使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后来,哈格里沃斯用女儿珍妮的名字为之命名,这就是“珍妮纺纱机”的由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发明,竟然引发了一场震撼整个世界的新的工业革命。
哈格里沃斯因为看到了碰倒的纺车,经过思考,触类旁通,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8世纪中叶,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位名叫奥恩布鲁格的执业医生。有一次,他替一个病人看病时没有发现病因,可没有多久,病人就死了。尸体解剖之后,他才发现病人的胸腔化了脓,积满了脓水。从这以后,奥恩布鲁格就一直思考着怎样才能够知道病人胸腔中是否积有脓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经营酒业的父亲用手指关节敲叩盛酒的木桶,根据不同的声音估计桶中酒的藏量。他豁然开朗:人的胸膛不就像酒桶一样吗?能不能也用叩敲的方法去诊断胸膛中是否积有脓水呢?经过多次的临床试验,他终于发现了胸部疾病与叩击胸部声音的关系,写出《叩诊人体胸部,发现胸腔内部疾病的新方法》的医学论文,从而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
不仅仅是上述例子,施温发现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和改造蒸汽机,都离不开触类旁通的思考。
茅理群是著名的“方太集团”的创始人。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电子打火枪,产品很好,但苦于没有销路。后来,他决定参加广交会,希望借这个平台来打开销路。
然而,在那么大的一个展销会上,怎样才能够引起买家的注意呢?突然间,他想起了中国茅台酒打入国际市场的故事:
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无人问津。最后一天,销售员干脆将茅台酒往大厅里一摔,顿时酒香扑鼻,吸引了众多客商和评委,并重新评选,将茅台酒评为国际金奖。
这个故事启发了他的思路,他决定采取类似的举措:左手拿一支喷火枪,右手拿一支脉冲枪,双手舞动,“啦啦啦,啪啪啪”地示范起来,嘴里高呼:“Hello,Hello!”他幽默的举止与产品的示范,立即吸引了众多客商,电子打火枪由此一炮叫响。
茅理群的成功突破,就在于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举一反三,运用类比。
现在,类比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本学者大鹿让认为:“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是类比……即使人们已经了解了创造的心理过程,也不可能从外面进入类似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给创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得采用一个特殊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使用类比。”事实上,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以旧事物作为参照的。要创造新事物或对新事物产生有效认识,首先得有对“相似性”敏感的直觉。当要创造某一事物而又思路枯竭的时候,就可通过类比,从自然界或人工物品中,直接寻找与创造对象、目的类似的对应物,这样便可以减少凭空想象的缺点。如借用乌龟的原理,设计水、陆两用车,仿效蝙蝠的飞翔,进行超声波定向等等。
直接寻找类比的对应物,还有另一种类型:它并不是首先明确创造的目的,而是首先发现了某事物具有很值得借鉴的特点,然后再去寻找和创造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对应。
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很多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却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香蕉皮是由几百个薄层构成的,层与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由此,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找到与香蕉皮相似的物质,就能作为很好的润滑剂。就这样,经过再三实验,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剂被制造出来了。
二战后期,德国开始着手研究核武器。这一消息引起了已迁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视,他们希望说服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也进行核武器的研究。罗斯福的好友——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自告奋勇地去劝说总统,但总统对这些生涩的科学理论根本不感兴趣,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第二天,萨克斯又去见总统。这次,他没有谈核武器研究,而是一开始就讲起了历史:
“英法战争时,拿破仑在海上连连战败。这时,一位叫富尔顿的年轻人发明了轮船。他找到拿破仑,说只要按他的方法制造轮船,就能打败英国强大的舰队。这本来是一个很可取的建议,但是由于拿破仑对这一新的发明不相信,认为轮船的使用根本不可能,因此错过了战胜英国的战略良机。”
谈完之后,富有远见的罗斯福当即表示同意,并立即组织科研人员研究原子弹,最终促成了原子弹的产生。
一位创造学家说得好:“要具备经验迁移的能力,首先必须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