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我们这位刘大夫有多神,而是因为任何疾病都伴有一种应激反应,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傻子,那么任何病人都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引发疾病或者使病情加重。
那么什么是应激反应?当人体遭到不良刺激的时候,比如说,愤怒、害怕、寒冷、扭伤、烧伤、感染等,除了引起相应器官的反应之外,还有一个普遍的反应,就是交感神经兴奋。而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里则首次将这种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有一段对疾病原因的分析:“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所以,中医里讲究难得糊涂、大智若愚、看破红尘。说通俗点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语言要讲究以平静对待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严重的暴怒,有时会造成肝内出血,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吐血,吐出来的是肝里的血,程度轻一点的,则出血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就形成血瘤。这些听起来很可怕,可是却是真实的情形。
中医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使得气在胸腹腔中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腺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
生气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很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人体长期透支体力,使血气下降到阴虚火重的水平,由于这时的人体使用的能量是透支的“火”,肝必定比较热,肝火也比较旺,人就很容易生气。因此,调养血气,使血气上升超越阴虚的水平,也会使人的脾气变得比较平和。
暴怒还会造成肝热,继而使肺也跟着热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失眠,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五天五夜无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气造成的。
在医院中身体虚弱的病人,有时候一生气就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例如,痰比较多的病人,一旦生气,会使痰上涌,造成严重的气喘,一不小心就窒息死了。
◇生气还能引发其他疾病
月经不调:有的妇女平素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解,减轻压力。长期的压抑导致肝气郁结、经脉气机不利,经前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头痛、失眠、情绪波动易激惹等,甚至出现闭经、崩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更有甚者可因肝气郁结,发生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后果。
乳腺疾患:由于肝经循行布两肋,故肝气不疏、气滞血淤,经脉运行不畅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见,中年女性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经后缓解,伴有心烦急躁、胸肋胀痛、口苦、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血色暗红等症状。
由于生气会引起身体许多问题,因此,日常保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不生气”。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能有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他人的过错,更不会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生活或工作的环境让人无法不生气,那只有转换环境一途。就像佛家所说到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选,烦恼皆由心生。”
那么与生气相对的就是开心、微笑了。中国有句很有名的俗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明白笑可以使人欢心愉悦,抵制不良情绪的侵袭,是最方便、最廉价、最管用的健康长寿良药。所以才编出了这句脍炙人口的俗语来倡导笑。
就像广州的一位百岁老人邓伦芝,说到她的长寿秘方,老人的女儿说道:“妈妈一生爱笑,笑声是抗衰老的最佳武器。老人为人开朗,心胸宽阔,活得简单,心境平和,有什么事不往心里去,该做什么的时候专心做什么。”
所以说因为生气造成死亡的人,中国人称之为“气”死的人,其实也是真正“笨”死的人。
◎选对灭火器,再来“降火”
当我们感到身体不适时,经常会用到“上火”这个词:牙痛,说是“上火”了;眼睛红肿、口角糜烂,说是“上火”了;小便赤黄、大便秘结,也说是“上火”。那么,这“上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体内的确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虽然不像自然界熊熊燃烧的烈火那般凶猛,但却有着火的某些特性,能够产生热量和力量、提供生存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这种“火”被中医学称之为“命门之火”。但是如果人体内的“火”失去制约和调节,浮炎于上,蔓延成灾,便会戕害机体,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中医学不仅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以下几种:
心火: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人体的主宰,而心火则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常用黄连、莲子芯等药物清心泻火。
肝火:古人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狭小,沉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中医常用龙胆草、夏枯草等药调治,可获良效。
胃火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症状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铁树叶等药物泻胃清火。
肺火或因气候骤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或由于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阴液,从而引发肺火亢奋,这在老年群体中是比较多见的。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中医多用黄芩、桑白皮、甘草等药物清肺火。
春季是身体各脏器“火证”的多发季节。无论是哪种内脏器官出现的“火”都和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是人们抵御疾病重要的“灭火剂”。
而我们身体里的这把“火”还很会与时俱进,每到春、冬季,它就活跃起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春儿了,好上火” “冬天干燥容易上火”。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上火”呢?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中医,都曾教人以摄生之术。他们的方法,主要是从疾病的根源上着手,这可以叫做治本或根治的方法。其次,临时治标的方法当然也不应该放弃,不过那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了。
从根源上说,火既然被认为是由热而来,那就一定要防热了。金朝的名医刘完素,在他所著的《六书》中说:“诸热皆属于火。”因此,他认为要“驱火”必须“退热”。元代的名医李杲,在他所著的《十书》中也认为,“饮食劳倦”都会“损耗元气”,都会“生火”,而“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照他的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不可失节,寒暖不可失调,更不可喜怒无常,任性放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区别内外之火并不困难,而要区别虚实之火却较难。但是,只要记住劳损而虚、积郁为实,这样也就大致可以区别了。当然,具体分析病情,并且对症下药进行治疗,这是医生的事情。我们只不过从卫生的知识方面大略懂得一点而已。
具体的情况是复杂的,要区别虚实也不能简单化。比如,有的人也许饮食不消化,造成积滞,但是他的身体素来衰弱,这是虚实交错的一种情况;反过来,有的人也许几天没有休息,以致过度疲劳,但是他的身体素来强壮,这又是虚实交错的另一种情况。如此等等,可以类推。
一般说来,对于自己的身体应该有基本的估计,找出一种规律,遇到上火之类的小病,自己稍稍加以调摄,自然就会痊愈,即便到偏僻的地方,万一有病也不致张皇失措。如果又懂得一些医学常识,就更加心里有数了。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平时少食油腻,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如有轻微“上火”,平时可吃些梨、藕等食品,肠胃有火多食富含纤维素蔬菜,以增加肠蠕动。
上火喝碗银耳粥
银耳自古被列为饮食和养生的“上品”,中医认为银耳能清肺中热、养肺阴、济肾燥,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痒、咳痰带血、肺热胃炎,以及大便秘结、大便下血等。
银耳对人体的滋补,重在“养”和“润”上。以大风干燥气候为主的冬季,人们饮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有消化道慢性疾病和便秘宿疾的中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现便血现象。中医认为,人体表面伤口愈合会耗用体内津液,造成内脏缺水,尤其老年人冬季肠燥引起的痔疮、便秘、便血更容易反复发作,苦不堪言。由于便血通常是因为大便不通、用力过度,或老年人消化道运动慢导致大便难以排出,从而引发局部皮肤开裂,解决办法应以润燥滋阴为主,建议大家多吃点银耳这样的润而不寒的食品,一则补足体内阴液,润肠通便;二则加快痔疮愈合,促进伤口修复,使出血伤口尽快愈合。
◇“灭火”要对症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养生最高境界——顺其自然
战国时期,有一个年轻人,自认为自己的射箭功夫是天下无双,但是师爷甘蝇淡笑着说:“真正的射手是不用弓箭的。”说完,师爷做了个射箭的动作,手指指尖正指向天空中飞行的一只小鸟,小鸟应声坠下,师爷拿起鸟,吹了口气,小鸟又突然飞向了空中。顿时,年轻人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决心跟着师爷学箭。这一学就是10年。10年来,这个年轻人逐渐变得平和恬静,稳重淡泊。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看见这个年轻人射过箭,但他住的房子却箭气冲天,连最凶猛的鹰都不敢从他的房上飞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就是,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属于你,正如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用心在写字。
有读者会问,咱怎么讲起寓言故事了。其实我这是在抛砖引玉。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其自然。当悟出天地大道理时,才能在天地间长存。天下事物没有一定之规,养生也是如此。对待他人养生的经验应悟其妙处,而非简单模仿。每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独特之处,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于所有人。因此,中国传统养生观念认为:人要去掉主观干扰,尊重客观反映。例如体内缺水,客观反映是口渴。在这方面,儿童是我们成年人的榜样。儿童喜欢在土地上滚爬,因为这样可以向大地释放“静电”。农村的孩子生病少,是接触大自然多的原故。现代城市大多数家庭住水泥楼房,人容易躁。儿童都喜欢在草地上翻滚,是去躁本能的反映,是回归自然。但这种行为却又被家长们主观上的一个“脏”字给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