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文科考场是鸦雀无声,而城东的武科考场却是热火朝天。
武科一共分为马战、步战、骑射、步射、韬略五科,其中韬略一科是属于特殊处理,考生可以选择不考,但若是考生韬略一科以全优通过,也可以选择不考其余四科。
第一天的考的是步射和齐射,考法也比较简单,百步之内三箭有一箭射中靶心即为过,三箭不中者直接淘汰。
这也就是为什么武举难以作弊的原因,射中就是射中,射不成就是射不中,即使知道了考法也没有任何用处。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员胡人,连珠三箭皆过靶心,引起了考场内一片考生的喝彩。
一天的考试很快就结束了,文科还有明天一天,武科同样也有一天,但是武科的考生已经从一万余人锐减到了四千两百余人,其中表现优异者的名单也已经呈递给了总监考官的李世民。
“安兴贵?李轨?执失思力?”
李世民看到武科考官呈上来的优异者名单,一眼便瞥见了这三个名字,顿时愣了一愣,急切地问道:“这个这个执失思力是不是突厥人?李轨是不是字处则,武威人士?还有这个安兴贵是不是凉州人士?”
主考官显然吃了一惊,良久才拱手回答,“回禀二公子,确实如此!”
李世民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内心,沉声说道:“你只需记住,莫要怠慢了他们三个便可!”
“喏。”
看着主考官离开后,李世民便开始回忆起这三人的事迹。
这个执失思力正史里是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东突厥灭亡后,归降唐朝,担任左领军将军,但是这个世界因为李世民召唤乱入的努尔哈赤导致执失思力的部落被努尔哈赤合并,他也变成了孤家寡人,不得已才投靠了李渊。
回归正题,这个执失思力后来奉命招降浑、斛萨等部族,并娶唐高祖之女、唐太宗之妹九江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安国公,此后多次随军征战,先后大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
再说李轨,这个冷门人物的能力也是强的出奇,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
按理说他应该在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后兵败于唐朝,可是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竟然来投奔他们。
再说回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些隋朝官员和地主豪绅纷纷纠集力量,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此时的李轨也召集本郡知名人士曹珍、梁硕、安修仁等共商大计。
大家共推李轨为首领,于大业十三年,率兵攻入内苑城,逮捕了隋官谢统师等,结束了隋朝在凉州的统治。
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次年冬,即唐武德元年,李轨正式称帝,立儿子李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史称大凉政权。
金城薛举见李轨自立,遣兵进攻凉州,李轨派兵阻击于昌松,全歼薛举之兵,并乘胜追击,先后攻克了张掖、敦煌、西平等地,河西五郡尽归大凉政权。
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大计,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遣使前来与李轨结好,玺书上称李轨为“从弟”。
李轨也派其弟李懋入朝进贡谢恩,被封为大将军,遣还凉州,以示信任。
李渊又遣使持节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唐使到达凉州时,李轨已正式称帝。
为麻痹唐朝以争取时间,李轨听从左仆射曹珍意见,效法古代向上国称臣而不取消帝号的做法,在上书李渊的书中称自己为“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表示不接受大唐封号。
李渊大为不满,将李轨信使拘押,并令吐谷浑出兵进攻大凉。
正在这用人的关键时刻,李轨听信谗言,毒死吏部尚书梁硕,造成人心叛离。
又听信巫婆胡言乱语,大量征术筑玉女台,糜费很大。
此时,凉州又遭灾荒,饿殍遍野,而李轨轻信隋朝降官之言,封仓停赈,致使朝野内外,人心背离。
由于开国功臣安修仁与在长安为官的安兴贵系亲兄弟,且往来不断。
安兴贵对李轨政权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主动向李渊提出出使凉州说降李轨,并制定了如不能说降就就地擒拿的策略。
安兴贵到凉州,李轨拜他为左右卫大将军,并问其保全凉州之策。
安兴贵乘机劝说李轨顺应潮流,归附唐朝。
李轨非但不接受,而且怀疑他是唐朝的说客。
安兴贵见不能说降李轨,就与安修仁密谋以武力解决,安氏兄弟在凉州颇具威望,他们发动少数民族兵马包围了凉州城。
李轨被迫率兵出战,败入城中,登上城头观望,安兴贵大声喊道:“大唐使我来擒李轨,不从者诛三族!”
李轨一看大势已去,便携带妻子登上玉女台欲自尽,安修仁冲上玉女台擒获李轨,装入囚车,送往长安。
武德二年五月,李轨被杀于长安。
李轨从起兵到被杀,前后不到三年,形势急转直下,转胜为败,政权倾覆,又招杀身之祸。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全局观念,不具备治国之才略,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且不能审时度势,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内外关系。
又枉杀忠良,终于使昙花一现的大凉政权灭亡,在凉州历史上闪现的帝王光芒迅急熄灭。
安兴贵,世居凉州,在唐高祖李渊面前自称是“凉州奕代豪望“。唐武德初年,李轨不受唐高祖册封凉王、凉州总管,在凉州自称大凉皇帝,与大唐分庭抗礼。在京兆身居要职的安兴贵闻悉后,上表高祖,请求说降李轨。
高祖认为李轨世据河西,自恃山河坚固,又结交吐谷浑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发大兵征讨尚且困难,岂一人能说服?
安兴贵说:“李轨固然强盛,但如晓以利害,投降与否也不可知,如不从,凭我在凉州的威望和我弟修仁为李轨亲信的关系,再加安氏子弟还有重要官员数十人,制服李轨应当易如反掌。”
一席话触动了高祖,安兴贵到凉州后,在安修仁等的引荐下,李轨不敢怠慢,授以左右卫大将军,并征询保全凉州之策。
兴贵晓之以理说:“凉州僻远,人才和财力有限,虽有雄兵十万,而土地不过千里,没有险固可守,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情况复杂,难以长久自立,今大唐据京师,定中原,攻必克,战必胜。
如果你能举河西之地奉图东归,此功超过汉代窦融。”
李轨拒不称臣,并分辨说:“昔日吴王濞据江左犹称‘东帝’,我今有河右,难道不能称‘西帝’吗?“。
安氏兄弟在河西一带威望甚高,见说降不成,就“夜率诸胡入内苑城”,发动兵马包围凉州,李轨败入城中,登上城头观望。
安兴贵大声喊道:“唐使我来擒李轨,不从者诛三族!”
李轨一看大势已去,欲登台自尽,安修仁冲上玉女台擒获李轨,押解长安。
高祖以安兴贵平叛李轨有功,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凉国公,赐帛万段,食邑6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