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不幸也随之赶来,1835年,他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安妮却因病去世,他的精神几乎因此而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半年后才稍微好转。
29岁时,林肯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31岁时,林肯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34岁时,林肯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37岁时,林肯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39岁时,林肯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0岁时,林肯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45岁时,林肯竞选参议员,落选。49岁时,林肯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没有哪次打击让林肯不再站起来的,到这里,即便与他为敌的是上帝,也会向他认输了。1860年,51岁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当选总统后的林肯因为其在解放奴隶和维护联邦统一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政绩,以及为美国社会稳定和进步所做的努力而被称为“伟大的总统”。林肯逝世后,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700多万人站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与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齐名。
纵观林肯的一生,接连不断的磨难和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但不管这些磨难和挫折来得多么迅猛,多么频繁,多么令他心碎、痛苦、崩溃,林肯都坚持了过来,把它们踩在了脚下。
林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评价是: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他的一生都在与各种疾病作着斗争。
3岁生日的前三天,他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在医院一躺就是数月。后来,靠一剂强心针,他暂时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和折磨。
18岁时,他患上了一种无法确诊的怪病,后来确诊为爱迪生氏症。这种疾病使得他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免疫力降低。在波士顿的一家医院里,他给朋友写信说:“也许,明天你就得参加我的葬礼了!”
24岁时,他成为第一批被选定加入美国陆军的青年,但是由于他的背部、结肠和腹部的疾病问题,他没能被陆军和海军的军官预备役学校录取。
26岁时,他通过隐瞒病史参加了海军。但是,在之后不久的一场海战中,他乘坐的军舰不幸被击沉,最后他靠身边的一块木板坚持了七天七夜,捡回了一条命,却落下了更严重的后遗症。
30岁时,他在英国出差,有一天却突然昏倒在一家旅馆里。得知他的病情后,英国最高明的医生断言他“最多只能活一年”。他活过了医生的断言,但是之后的几年里,他的病情确实越来越严重。
37岁时,他身上多种病症并发,必须依赖大量的镇静剂、止痛药、睾丸素、抗生素和安眠药等来对付这些并发症,他长时间卧床不起,曾数次面临生命危险。
这样一位从小到大百病缠身、快要接近废人的人,该有怎么样的人生呢?长期卧病在床,靠人照顾?自暴自弃,坐等死神来把自己领走?
不,这不是他的人生。事实上,他从平民百姓起步,做过工人、军人,当过作家、议员。在43岁那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就是约翰?肯尼迪。
肯尼迪的医生见证了他的病情,也见证了他的孜孜不倦和勤奋:病床上,他的身边随时堆满了书籍和笔记本,35岁那年,他在病床上创作的描写二战的专著《勇敢者》,荣获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当了总统之后,有时病得无法办公,他就躺在疗养室的温水池里阅读文件……
他的身体有着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但是顽强不屈的斗志使他勇于面对一切困境,死亡的威胁又时刻让他感觉到时光的宝贵。在他有限的46年生命里,他从没有消沉屈服,而是呕心沥血,他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无不与他的这种性格有关。
他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舍维宁根的一个造纸技师家庭。他的妈妈生了19个孩子,他排行倒数第二。由于先天生理缺陷,他左脸偏瘫,左耳失聪,讲话和微笑时嘴角歪向一边,而且他还相貌丑陋,说话口吃。
他为这些缺陷感到自卑,默默地忍受着别的孩子的嘲笑和讥讽。然而,奋发图强的意志,使他没有让这些缺陷击败自己,他想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他喜欢沉浸在书本中,从书中他学到了坚强,学到了永不放弃。
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残疾和相貌,但是他努力去矫正自己的口吃,以此来赢得自信。他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练习讲话,练得嘴唇和舌头都被石子磨烂了。看到他这样,母亲心疼地说:“你不要练了,妈妈陪你一辈子。”他懂事地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蝴蝶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能流利地讲话了。
中学毕业时,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他的善良和诚实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大学毕业后,母亲为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尽量顺利些。但他对母亲说了几年前的那句话:“妈妈,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在从事了五年律师工作后,他被当选为自由党联邦众议员,从此,他走上了仕途。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历任财政国务部长、税收部长、印第安事务和北方发展事务部长、国库部长、工贸和商业部长、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兼总检察长、能源矿业和资源部长以及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
1993年10月,博学多才、政绩显著的他参加总理竞选,他的对手拿他的脸部缺陷大肆宣传,借以打击他的支持者。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种极不道德的、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了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特别是当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他赢得了极大的同情和尊敬,很多原本并不支持他的选民也开始支持他。他说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征服了这个国家的选民,使他高票当选为总理。他执政四年后,又因政绩卓越而在1997年的竞选中再次获胜,得以连任总理。
他,让?克雷蒂安,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
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比如说束缚你的那些“茧”——低微的门第、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但有些东西则人人都可以选择,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勇气,它们是帮助我们突破命运之茧、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
【人生感悟】
几乎所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人物,都是从寂寞中开始,背负着人生苦难的重荷一步步慢慢向前,一直坚持到成功为止。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天真地以为伟人都是天生的。
寂寞的安徒生
他的一生充满了辛酸,幼时家贫,10岁丧父,14岁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终生未婚,生命中有43年是在孤独、寂寞的旅行中度过的。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的伟大,他留下的168篇童话作品,成了后来全世界儿童的最爱和全人类的财富。他创造的那些形象——美人鱼、丑小鸭、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世代传颂,经久不衰,孩子们为他那美丽动人的故事而着迷;成人则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中。他的国家因他而骄傲,他的故乡因他而知名。
他是孤独的,但却使儿童和人类得到了快乐。
他的故乡是丹麦一个封闭的小镇——欧登赛城,1805年,他出生在这个小城的一户贫困人家的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降生的时候,哭声特别大,教士用这样的话来安慰他惶恐的母亲:“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就越聪明。”这个教士的话后来成真了,这个小生命向全世界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在孩子们的心中,他的名字和圣诞老人一样响亮。
安徒生的父亲是一个鞋匠——他读过不少书,他的母亲勤劳质朴,他们的家庭不富裕却温馨,幼小、有点孤僻的安徒生度过了一段还算幸福的日子。安徒生6岁时,母亲把他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一位以公平温厚而备受尊敬的教师——那里读书。在学校里,安徒生过得十分快乐,然而没过多久,学校的关闭使得他只好回到家里。
贫困使父亲没法给他更多物质上的爱,但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安徒生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充满天真和童趣的他,还给小木偶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他想象木偶陪自己玩耍。不久后,安徒生又接触到了一种更美好的东西——书籍,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且,很快就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激情的海洋中了,他甚至能整段背诵《李尔王》。
生活中的不幸在安徒生8岁时降临,战争的爆发使他的父亲走上了战场。两年后,他的父亲回到了家中,战争没有夺取他的性命,但却使他一病不起。在一个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冬日里,他的父亲丢下无助的妻儿走了。
安徒生母子的生活在父亲死后变得更加难以为继。他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是给别人洗衣服,先不说在寒冷的冬天里用河水洗衣服是什么样的感觉,关键是这也无法让母子二人维持生活。
无奈之下,母亲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安徒生送去工厂做童工。沉闷的气氛、沉重的活计,使11岁的安徒生头晕眼花、精神恍惚,有一天,受不了憋闷的他唱起了歌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有声音来打破工厂的沉闷,工友们都会热烈欢迎,安徒生的歌声使他们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和轻松。他们觉得安徒生应该去当一个演员。
安徒生自己也被这个建议弄得信心十足,如果不能导演命运,那么在舞台上演出命运不是也很好吗?
于是,安徒生拒绝了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计划,决定要去远方寻找自己的梦想。他的哀求和哭泣没能换得母亲的让步,算命的女巫帮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这里开放,得离开此地到远方去寻找!”
14岁的安徒生携带着一点钱和心爱的木偶,踏上了驶离故乡的马车。驻倚车头,回首故乡,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诵欧登塞。那时候,在一些地理书中,在欧登塞的名字下,将会出现这样一行字——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安徒生在这里出生!”
这是一个准确的预言,它在多年后实现了。然而那时,他还只是一个手拿包袱,要去遥远的哥本哈根寻找梦想的瘦高个小男孩儿。
哥本哈根对他而言巨大而陌生,这令他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但是,他必须学会自己生活——追求他的梦想。残酷的现实接连而至,袭击了这个刚出家门的小男孩,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他接着又去求见皇家剧院的经理霍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然而,经理打量了一下这个羞涩、瘦高的小孩后,立马就拒绝了他。尽管失望,他仍然请求经理留下他,但恼怒的经理很快就下了逐客令,安徒生沮丧地离开。
折腾了几个月之后,安徒生囊中的钱已所剩无几。经一位熟人介绍,他到一个作坊去做小工,但是他满口的乡土口音所遭受的嘲笑又使他气愤地离开了作坊。
之后,他流浪街头,茫然无措。有一天,他在报上看到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愣头愣脑地闯进了教授的家。当时,教授的家里正是高朋满座,听完安徒生的解释,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西博尼的歌唱学校。
在歌唱学校里,安徒生的勤奋超过常人,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向梦想一步步靠近。但一场大病使得他与唱歌彻底无缘了。他还发现,自己缺少舞蹈和演戏方面的天分,他必须另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