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美国在引进英国大战略概念(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战略思想和理论。就是平时和战时在使用军事力量的同时,发展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美学、艺术
美学、艺术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认为:“美是有益的快感,美是理念。”
“快感与痛苦是美与丑的本质。同情,快感之所以产生在于它能满足人的同情心”,是休谟(1711—1776)的观点。
狄德罗(1713—1784)谈美:“美在关系与情境,美和真相连。”
鲍姆加登(1714—1762)的美学理论:“美学是理解美的东西与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感性认识的学科。感情认识是美学的对象,感情认识的完善就是美,否则就是丑,并将这种感性认识称之为‘审美鉴赏力’。”
对美和艺术,黑格尔(1770—1831)的看法是:“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叔本华(1788—1860)对艺术的观点是:“艺术应该摒弃一切欲望或实用利益,就是‘冥想’或‘无意识的直觉’。”
“风俗败坏艺术,艺术败坏风俗”,卢梭(1712—1778)说。
“美学能够调和后天与先天,自然与超自然”,是鲍桑葵(1848—1923)的见解。
柏格森(1859—1941)称:“文学艺术应跟着人物的‘意识流’(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来刻画角色。”
语言学家浮士勒(1872—1949)讲:“语言是个人的精神创造和表现。”
萨特(1905—1980)是想象美学论的提出者,“人们是在想象中欣赏艺术作品的,美也就是这些非实在的东西的形象表现。审美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在之物所造成的快乐,而是为了认识这种非实在的对象,实在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美的,美是只适用于想象中的事物的一种价值。”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美学理论创始人姚斯、伊泽等提出:“接受性美学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对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接受情况。”
静观:是西方美学观点,无所为而为中持超然态度,不关心事物的厉害和道德,也无任何概念活动,此时,客体与主体交融,物我两忘,消除了现实的各种束缚与界限,达到一种恬静的怡然自得的境界。
空灵: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境界和风格,就是不满于客观的模写,而要求以超脱淡泊的精神,去达到超逸灵动,无迹可求的艺术表现,使人在深沉幽渺,可神会不可实指的独辟意境中,领悟到一种无限的事外之远致。
齐白石(1864—1957)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英国导演戈登·克雷(1872—1966)的理念是:导演在演出中具有绝对权威,演员应该成为“超级傀儡”。
悲剧论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的悲剧论是,“悲剧会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为悲剧。”
黑格尔(1770—1831)说,“悲剧源于两种对立理想和势力各自凭借足以自我辩护的理由所展开的冲突,这种冲突以同归于尽的结局达到在‘永恒正义’前的和解”。
“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是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论点。
恩格斯(1820—1895)的结论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的美学在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是终被肯定。”
鲁迅(1881—1936)把悲剧概括为“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游戏说
斯宾塞(1820—1903)对人类游戏的理解为:“低等动物把全部生命活动耗费在维持个体生存的活动中,高等动物(人)由于有较好的营养,无需把全部精力耗费在维持生命的活动上,因此,往往精力过剩,这些过剩精力发泄到无所为而为的模仿(游戏)活动中,产生了人类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
现实生活
昔勒尼学派(公元前5世纪)倡导:“生活快乐。寻找快乐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知识不过是寻找快乐的工具,快乐是善,恶是痛苦,但强调人们在寻找快乐时应掌握一定的分寸,有知识或智慧的人才真正懂得快乐。”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约前370)告诉人们,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感官享受,而在于心神宁静,幸福与否不是别人(神)所赐,而是自己的选择。
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反对灵魂不朽说,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就在今世”。
歌德(1749—1832)在他的诗剧《浮士德》里提到:“人生的目的应当是为生活和自由而战斗。”
英国的欧文(1771—1858),在《新社会观》的书里写到:“好的生活靠教养。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条件,只要用教育的方法改变这些条件,就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很好的生活,不至于懒惰、贫困与犯罪。懒惰、贫困与犯罪都是愚昧无知的结果,与其犯罪后惩罚,不如预防犯罪。”
淑世主义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倡导,后为美国詹姆斯(1842—1910)所发挥:“即对现实的一切既不全盘肯定,采取乐观的看法,也不能全盘否定,采取悲观的态度,而主张逐渐改正现实世界中的缺点。”
日本《新思潮》杂志(1916)中有一句话,“抓住现实的片段来解释生活的真实。”
“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绝不如诗人所想象的那么浪漫。”这是鲁迅先生(1881—1936)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我认为:“不与大款争荣华,要与富人比滋润。”
心理机能的调理
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所使用的心理手段。最早由弗洛伊德(1856—1939)提出,内容是个人降低或避开消极态度(如冲突、挫折、焦虑、紧张等)所使用的心理手段,通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用来避开或降低消极情绪状态,如使用相关的方法就能很好的解除消极的心理。
①压抑作用:指有选择地遗忘同冲突和紧张有关的材料,即从意识中有选择地消除那些引起个人冲突和紧张体验的记忆和联想。压抑作用的理论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石。
②压制作用:指避开紧张性思想,通常由思考别的非紧张思想来代替。
③否认作用:指不去注意威胁情境和改变对该情境的解释,把它视为无威胁性的,如失败者忽视失败的含义和后果,把它视为有价值的学习。
④投射作用:把自己的失误、欲望或态度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
⑤转移作用:一是目标转移,把应当针对某一个人的感情转移到对另一个人身上;二是驱力转移,把一种感情的能量转移到另一种感情上,从而表现出不同于原来的感情。
⑥文饰作用:指用不真实的理由说明特定的行为,使之合理化。如犯了过失,可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⑦解除作用:一个人以不恰当的方式行为引起焦虑时,便从事相反的行为,消除先前行动引起的焦虑。如你感到欺骗了某些人,你就做点善事来弥补,以调整心理平衡。
⑧自居作用:指主体把自己同另一主体或群体同一化的情绪和认知过程。如儿童把另一重要人物(如父母)的行为当做样板,扮演成年男性或女性角色。
⑨补偿作用:指自己认为在某个方面不足,就努力去克服自卑感,加强在该方面的努力。
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也是弗洛伊德的精神治疗方法。就是帮助病人改变或减少生活中影响情绪的方法。采取何种具体方法,依赖于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治疗者所依据的心理治疗理论。动力心理治疗强调病人的历史,关注病人的过去并阐述过去对现在心理机能的影响。
美国的沙利文(1892—1949)着重提出“人际心理治疗,强调人际关系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顾客治疗中心学”是罗杰斯(1902—1970)的观点,即“个人在力求发展和完善时遇到种种阻碍,试图用较短时间帮助顾客,(使患者认为自己不是病人)克服阻碍。”
“行为治疗”,行为主义认为个人会表现出焦虑及习得的顺应不良的后果,消除这种顺应不良行为,就可以使人不再有情绪障碍。
“正强化、负强化治疗”是斯金纳(1904—)采取的治疗方法。如正确反应后所给的奖励(正强化)或免除惩罚,或对错误反应施以惩罚(负强化),借此增减反应的频率。
其他
自然回归平均分析
“自然回归平均分析”是遗传学家高尔顿(1822—1911)研究的结论:即在观察父子身高间的依赖关系时,发现高个子父亲的儿子身高一般不会像父亲那么高,矮个子父亲的儿子不会像父亲那么矮,这些儿子的身高都有自然回归平均身高的趋势。这一现象在一般随机变量间的依赖关系中也普遍存在。
孩子的恋亲情结
孩子的“恋亲情结”,又谓“恋父母情结”,是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
(1)女孩儿在2—3岁时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父亲嫉妒性的爱,对母亲的轻视与敌视,这一情结持续时期长,不易升华。(2)男孩儿从2—3岁起就具有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母亲强烈的爱和占有欲,对父亲嫉妒、恐惧与敌视。到5—6岁时,男孩儿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抑制反父亲的欲望。
智力因素自然现象
斯皮尔曼(1863—1945)提出:“人的智力由普遍因素和特殊因素所构成。普遍因素为一切智力作业所共需,而特殊因素只为完成特种智力作业所需。”
学习学说
心理学家桑戴克(1874—1949)发现“动物的学习是在尝试中,巩固满意的正确反应,淘汰错误的无效反应,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学习学说”,即“有机体在学习情境中经过多次和多方的试探,逐渐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淘汰错误的反应。学习是刺激和反应间联结的加强。重复反应的满意,效果加强联结。不满或烦恼,效果消弱联结。反应重复的次数愈多,联结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