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在阴暗的水中如何寻找猎物,一直不为人们所知。德国波恩大学的科学家提出,海豹胡子的构造非常精密,能够感受到极小的水流运动,胡子有可能是海豹最重要的导航工具。
科学家们训练了两只海豹,训练时把它们的眼睛蒙起来,让它们在水中追踪一个像鲑鱼那么大的潜水装置。结果发现,即使在视觉、嗅觉和听觉都派不上用场的情况下,海豹大多数时候仍能准确地追踪到潜水装置在水中运动的方位。但是如果把尼龙袜罩在海豹头上阻止胡子产生作用,追踪成功率便立即降为零。
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下一步计划在海洋中进行试验,观察海豹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里的表现。他们猜测,可能许多海生的哺乳动物都是用胡子来导航的。
白鲨的活动范围太广了
美国科学家使用电子追踪技术研究了白鲨在海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比人们想象得要广。该发现将有助于保护这一面临生存威胁的物种。
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说,他们在美国西海岸捕捉了6条成年白鲨,给它们安放了一种智能化的追踪系统。这种追踪系统每隔2分钟就记录一次压力、温度和光线亮度,科学家可以借此推测出鲨鱼所处的环境和地点。当观测结束后,设备会脱离鲨鱼浮出水面,然后把数据传送给卫星。
科学家发现被追踪的鲨鱼不仅仅在海岸附近活动,有3条鲨鱼还游到了东太平洋亚热带地区,有一条鲨鱼甚至游了3800千米到达了夏威夷群岛附近。
通过这一研究,科学家认为白鲨通常在远离海洋的地区活动至少5个月,然后返回海岸附近。这一过程对于北太平洋白鲨的生活很重要,但是其原因还不为人所知。
海豚为什么总爱救人
长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一直把海豚看作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那聪明而奇特的表现,很早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不过,人们对海豚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它那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救人行为。
从古到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海豚救人的动人传说,随便翻开一本关于海洋动物的书,海豚救人的传奇都占据着大段的篇幅,海豚被描述成一种救苦救难的神,人类在水中发生危难时,往往会得到它的帮助。海豚也因此得到了“海上救生员”的美名,许多国家都颁布了保护海豚的法规。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记载过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乐家阿里昂带着大量钱财乘船回希腊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意欲谋财害命。阿里昂见势不妙,就祈求水手们允许他演奏了生平的最后一曲,然后便纵身投入了大海的怀抱。谁知阿里昂优美动听的音乐已经把海豚吸引到船的周围,就在他生命危急之际,一条海豚游了过来,驮着这位音乐家,一直把他送到罗奔尼撒半岛。
1964年,一艘日本渔船“南阳丸”不幸触礁沉没,6名船员当即丧生。幸存的4名船员拼命往岸边游去。可是海岸太遥远了,他们在大海中游了几个小时,都已累得精疲力竭,仍然不见海岸的影子。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两条海豚如同从天而降的救星,来到他们身边。接着每条海豚驮着两个人向岸边游去,游了六七十千米,把他们安全地送到了岸上。
海豚不但会把溺水者驮到岸边,而且在遇上鲨鱼吃人时,它们也会见义勇为,挺身相救。
1959年夏天,“里奥·阿泰罗”号客轮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许多乘客都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不料祸不单行,大群鲨鱼云集周围,眼看众人就要葬身鱼腹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群的海豚犹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向贪婪的鲨鱼猛扑过去,赶走了那些海中恶魔,使遇难的乘客转危为安。
1967年,美国海岸警卫队一艘快艇的官兵们亲眼看到这样一幅奇观:因帆船失事落入海里的爱德华先生,被80多条海豚围在中间,它们将一群大鲨鱼赶得远远的,不让它们前来品尝人肉的美味。
1973年,埃及的金达里工程师独自乘坐摩托艇外出,摩托艇漏水下沉,金达里落海不到10分钟就发现远处游来一条鲨鱼。
危在旦夕之际,一条海豚突然杀出,挡住了那条鲨鱼。后来海豚一直保护着金达里,并与鲨鱼周旋。最后海豚从侧面撞破鲨鱼的腰腹部,把鲨鱼撞死,又驮起金达里,一直把他送上海滩。
那么,海豚为什么会救人呢?海豚救人究竟是一种本能呢,还是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难道是因为它们的大脑比较发达,可以看出人类游泳和溺水的区别吗?在人们对海豚没有充分认识以前,总以为它是神派来保护人类的。由于科学的进步,对海豚认识的进一步,其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
动物学家发现,海豚营救的对象不只限于人,它们还会搭救体弱有病的同伴。1959年,美国动物学家德·希别纳勒等人在海中航行时,看到两条海豚游向一条被炸药炸伤的海豚,努力搭救自己的同伴。
海豚也会救援新生的小海豚,有时候这种举动甚至显得十分盲目。在一个海洋公园,有一条小海豚一生下来就死掉了,但海豚妈妈仍然不断地把它推出水面。有一次,人们在美国佛罗里达附近的海域中发现两条海豚正推着一条幼海豚的头部,然而它的身子已经被鲨鱼咬掉了。其实,凡是在水中不积极运动的物体,几乎都会引起海豚的注意和极大热忱,成为它们的救援对象。有人曾做过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海豚对于面前漂过的任何物体,不论是死海龟、旧气垫,还是救生圈、厚木板,都会做同样的事情。有人曾看见过海豚救狗的命。195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洋水族馆里,有一条宽吻海豚为搭救它的宿敌——一条长1.5米的年幼虎鲨,竟然连续8天把它托出水面,结果这条倒霉的小鲨终于因此而丧了命。
现在,海洋动物学家认为,海豚的救人行为和它们经常把其他物体托出海面,推着这物体前进一样,只是一种出于本能的习惯性动作。
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子女的“照料天性”。原来,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它们在游泳时可以潜入水里,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把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就会窒息而死。
因此对刚刚出生的小海豚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到达水面进行呼吸。一般情况下,小海豚自己能够顺利到达水面,但若遇到意外情况,母亲就会主动地照料小海豚,用嘴唇轻轻地把小海豚托起来,或用牙齿叼住小海豚的胸鳍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够自己呼吸为止。这种照料行为是海豚及所有鲸类的本能行为。
海豚最初的动机可能仅仅是救援自己的小海豚,但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天性,救助的对象也不再限于自己的子女了。
海豚发现同伴在水下受到窒息和死亡的威胁时,就会赶去营救,把遇难者托出水面,使其打开喷水孔,完成呼吸动作。这种本能是在长时间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保护同类、延续种族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这种行为是不问对象的,一旦海豚遇上了溺水者,会误认为这是一个漂浮的物体,就会产生同样的推逐反应,从而使人得救。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巧合,与激动人心的“救人”现象正好不谋而合。
此外,对小海豚进行照料并不限于海豚母亲,别的雌海豚也乐于这样做,它们往往相互配合,一起救助某个幼海豚。有时它们会一起把幼海豚夹在中间,置于它们的共同保护之下。这就难怪海豚救人往往也是集体行动了。
但有的科学家认为,把海豚的救苦救难行为归结为动物的一种本能,未免是把事情简单化了,其根源是对动物智慧的过于低估。
若问整个动物界谁最聪明?可能有人会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能干的。可是海洋学家却认为,海豚与人类一样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黑猩猩还略胜一筹,有海中“智叟”之称。
科学家曾对人、猿、海豚的脑重与体重之比进行了研究,发现人脑占体重的2.1%,海豚脑占体重的1.17%,而黑猩猩的脑仅占体重的0.7%;如果从脑的绝对重量来看,黑猩猩的脑不足0.5千克,人脑重约为1.5千克,而一条海豚的脑重平均为1.6千克。
不论是绝对脑重量还是相对脑重量,海豚都远远超过了黑猩猩,而学习能力与智力发达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将海豚列入最聪明的动物之一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有人认为,海豚的大脑容量比黑猩猩还要大,显然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它的救人“壮举”很有可能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孰是孰非,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动物为何会死而复生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观察到许多生物复活的现象。一位科学家早在1917年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蚯蚓放在玻璃罩里,玻璃罩里有吸水剂,在吸水剂的作用下,蚯蚓的皮肤皱得很厉害,水分严重流失,它的体重减轻3/4,体积缩小1/2,就跟死了一样。
然而,当把它放到潮湿的滤纸上时,这条干瘪的蚯蚓渐渐膨胀起来,竟然死而复生。但也有许多科学家认为,蚯蚓身体虽然非常干燥,但它并没有真正死亡,遇水后,它吸收水分就开始活动起来,这不能说是死而复活。
正当干燥动物的复活之谜引起激烈争论时,另一个复活之谜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一位美国科学家在1938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从水中取出的金鱼的表面稍微干燥之后,就把它放在液态空气中,液态空气的温度低达-200℃。经过10~15秒钟后,再把冻僵的金鱼放回温水中,它又活转过来。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冰冻动物的复活与干燥动物的复活一样,实际上动物都没有死,并不能说是死而复活。
如果说实验中的动物“死亡”时间太短而显得不可信的话,那么下面的事实就着实让人迷惑不解了。
在19世纪,有个法国工人劈石头时,曾经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了4只蛤蟆,这块石头是100多万年前形成的石灰岩,而这些蛤蟆居然还能活动。同样的例子还曾发生在北美洲墨西哥,在一个石油矿中,人们挖出一只沉睡了200万年的青蛙,它复活后,还存活了两天。
至今,这些谜仍未解开,但对于复活现象的研究使人们联想到:是不是可以利用干燥或冷冻的方法使动物或人在一段时间内停止生命活动,然后再使之复活,以延长动物或人的生命呢?现在,这一设想已经变为现实。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原理给人治病并获得成功。他们曾经冷却患有肿瘤的患者的身体,5天5夜后患者被放在温暖的地方,竟然清醒过来了。几次人工睡眠之后,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这项试验的成功,使人们对延长生命充满了信心。
“重生”现象
一般人以为爬虫的身体都是黏糊糊的,实际上蛇和其他爬虫的皮肤干燥,还布满鳞片。这些鳞片是表皮增生的角质,通常包着爬虫的整个身躯。一些爬虫类动物的鳞片几乎看不出来,有些却很明显,活像一件以瓦片叠成的外衣,龟的甲壳十分坚固,由硬化的片融合而成;鳄的鳞甲则较柔软。现在最大的爬虫类动物是鳄,马达加斯加鳄和长吻的恒河鳄身长可达30英尺。至于虫丹蛇和巨蟒,身体虽然较小,长度也接近30英尺。
亚洲热带地区的眼镜王蛇身长17英尺,是最长的毒蛇,性情的凶残也是其他的蛇无法相比的。最大的蜥蜴是以猪和较大的动物为食的印尼可摩多巨蜥,长12英尺。棱皮龟体重可达1吨,能在水中以时速10千米划游。墨鸟类及哺乳类动物不同,体内没有调节体温的机能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气温下降到低于18.3℃时,爬虫多变得无精打采,不愿活动;气温上升到51.67℃时,它又受不住酷热而死去。
虽然如此,爬虫多少也有方法调节体温。早上它们蹲在岩石上吸取热能。烈日当空时,它们尽可能挺直身体站立,使空气流通降低体温。有些爬虫会躲起来,有些则借喘气散热。冷血动物可节省能量的消耗。1只两磅重的白兔由食物获取的热能,8成是用来维持体温。白兔的食量比等于它10倍重量的鬣鳞蜥还要大。
蛇虽然没有足,却行动自如,可以轻易地滑行进入洞隙之中、爬过崎岖的地面和浓密的灌丛。蛇把身体弯成S字形,可以迅速前进。它也能翘起腹鳞,交替地钩住地面向前笔直匍匐。很多种蛇用鳞片钩住树皮,便能攀上树。蛇在树上,身体像桥梁般在树枝间攀搭,来去自如。
卵壳的构造十分适合孕育新生命:爬虫卵的坚固卵壳保护胚胎,使胚胎不易变干受损,同时也可让氧透入。卵壳内附有一层满布微丝血管的薄膜,帮助呼吸,并且阻止卵内的液体外溢。蛋白的功用是保护胚胎免受震荡,也可防止外界气温急剧变化而损害胚胎,同时收集胚胎产生的废料。蛋黄则供应养分给在发育中的幼体。爬虫卵虽然有这些优点,有些爬虫类动物却是胎生的,例如北方地带的蜥蜴和蛇。
海龟和许多其他水生爬虫类动物离开大海到岸上产卵,多数蜥蜴的尾巴如同一支方向舵,可以迅速改变行走的方向。一些用后肢行走的蜥蜴,尾巴有平衡身体的作用。还有些能像猴子般,以尾巴卷着树枝。
沙蜥的尾巴长有尖刺,是击退天敌的武器;毒蜥则用尾巴贮存脂肪。有时蜥蜴为了逃生,会把尾巴丢掉。蜥蜴的尾巴颜色鲜艳,并常左右摆动,扰乱天敌的视线。
蜥蜴给鹰或其他天敌攫住尾巴时,会丢掉尾巴。断尾还不停摆动,分散天敌的注意力,蜥蜴趁机逃之夭夭。只需1~2个月的时间,尾巴便可再生出来。
至于它们本身,都很容易遇到陆上的天敌侵袭,便留在海里生产。大多数爬虫除了选择适合幼体生长的环境产卵之外,绝少担负起抚育下一代的责任。真鳄、短吻鳄、南美鳄、鳄、河鳄等鳄类则不同,雌鳄喜欢在掘好的洞穴或泥堆和腐堆内产卵,并且留下守候至幼鳄孵出。
在孵卵期间,每隔一段时间便将卵翻动一次,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咬开卵壳,帮助幼虫出来。有几种鳄还带领幼鳄下水,有几种鳄则在沼泽建立育幼区,抚育幼鳄数月之久。有时雄鳄也会协助照顾幼鳄。
真鳄和短吻鳄属近亲,都有像甲胄的鳞块外皮,无论外貌和行为都十分接近,乍看之下不易区分。真鳄分布在世界各热带地区,大约分为10种,全都有尖长吻。铁鳄是美国东南部和中国的特产,吻部较阔较圆。真鳄看起来比短吻鳄凶。
探寻动物“共生”现象
有一些动物不是你争我斗,而是和平共处。动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共生”,也就是“共同生存”之意。
欧洲的寄居蟹就是“共生”现象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身体较为软弱,所以,它总是寻找一个坚硬的海螺壳作为房子住在里面。在海螺壳中,还有另一位无可奈何的房客——沙蚕,它一般是在寄居蟹搬来之前就被困在了海螺壳当中。寄居蟹会和沙蚕同居共食,成为非常好的邻居。